第538章 大結局

滿清韃虜始終對膠州營的火炮到底強到什麼程度沒有概念,他們或多或少的把從前攻擊明軍軍陣的方法用在這個上面。

雙方在尋找戰場的時候,韃虜的兵馬或許可以閃避,可這是滿清的內線,王海順着義州到盛京和遼陽的大道一路向西,那就威脅到滿清八旗的腹地所在,多鐸和鰲拜必須要糾集兵馬去決戰。

面對面的碰撞,僅有蠻勇的蠻族士兵,必定不是火器的對手。

收到這封軍報的時候,李孟發現自己沒有什麼太高興或者是欣喜,心情平靜的很,若是從前,多鐸、鰲拜這樣所謂韃虜賊酋的授首,會讓他很激動,可現在也就是平平常常,因爲這並不讓人感覺到驚奇了。

河北軍總兵張江的部隊,有一萬左右的兵馬留在北直隸和山東過來的武裝鹽丁一起維持北直隸的治安。

其餘的兵馬則直接順着山海關開入遼東地界,接受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的地盤,準備和韃虜先行交戰。

李孟則是把大本營擺在天津三衛這邊,準備在秋天的時候開始進行關外的戰鬥,在從前,關內有什麼風吹草動,消息都會在第一時刻送到滿清盛京的親貴手中,可現在卻完全的被封鎖掉了。

現在遼西的草原上,每天都有戰鬥,每天都有死傷,到了現在,已經不需要陳永福他們這些人來進行壓迫和驅動。

蒙古人和女真人已經有了血海深仇,每日間廝殺不休,不把任何一方徹底的殺光,不會罷休。

滿清親貴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一部分人說是放棄遼鎮這漢人地方回祖宗地方去,一部分人則是不捨得放棄這大好江山。

在李孟率領的大軍到達永平府的時候,盛京發生了一次內訌,攝政王多爾袞一天夜裡派鑲白旗的部隊殺進了禮親王代善和肅親王豪格的府邸,因爲早有勾結,內外響應,暫時回京議事的兩位親王都被殺死。

英親王阿濟格領兵圍住和他在一起的勒克德渾,可是卻事先走漏了風聲,接過勒克德渾率兵突出重圍,朝着寧古塔那邊跑去。

正在指揮部隊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儘管事先接到了多爾袞的通知,可看見內訌的這麼厲害,心中驚懼,趁夜帶着自己的鑲藍旗部隊也是準備撤回吉林。

可大批的土默特部騎兵衝破關口,跟在後面殺來,在半路上追上了撤退的部隊……

本來攝政王多爾袞想要整合八旗的力量,卻沒有想到措手不及,造成內亂重重,滿清韃虜經過這一次之後,多爾袞手中能控制的力量也就是僅僅保住盛京和遼陽這一塊了。

無奈之下,也只能是收縮在各處防禦的兵馬,李孟在過山海關的時候,在軍中稱帝,國號爲“華”,也就是後世所稱的華太祖。

膠州營的主力部隊行軍很慢,在盛京和遼陽之間的地方,大批涌入的土默特部騎兵和滿清的部隊展開了慘烈的廝殺。

在雙方傷亡慘重的時候,膠州營的部隊到達了遼陽和盛京城下,教訓了幾股已經是控制不住的土默特騎兵之後,膠州營用大炮轟開了這兩座大城的城門,多爾袞在巷戰之中被長矛刺死。

攻入城內的第二天,膠州營兵馬撤出了城,給蒙古兵馬放假三天,在不斷的廝殺之中,蒙古和女真的仇恨已經是不能化解了,放假三天,實際上就是屠城三日……

出關這一次的戰鬥,李孟實際上感覺到很無趣,或者說沒有預想中的那種興奮了,放蒙古部落進來之後,對女真八旗和那些女真化的居民和士兵造成了最大的破壞。

兩敗俱傷的蒙古部落和女真人,再也不能對華夏造成什麼威脅,何況關外的駐軍因爲在海路和陸路的連接下,也可以隨時的到達遼鎮,實現了完全的控制。

李孟在十一月的時候,從遼鎮折返,留下了遼寧將軍王海安定這邊的局面,華二年八月,這邊發生了關外自滿清起兵以來最激烈的一場戰鬥,滿清兵馬向着裝備燧發槍和火炮的遼寧軍發動了無畏的衝擊。

經過這一戰之後,女真人再也形成不了千人以上規模的抵抗,王海派出的小部隊向北探索,在雅克薩和俄羅斯人發生了衝突,所有的俄羅斯殖民者都是殺死,並且按照他們的臨死招供,知道了在西伯利亞俄羅斯人爲了遠東殖民而設立的城堡要塞。

寧南公左良玉在華二年初的時候,部隊在壓力下或者是潰散,或者是向膠州營投降,左良玉在有一天晚上在軍營中不知所蹤,不知道是被人殺死,還是攜帶金銀細軟逃跑,這之後再也沒有他的消息。

大西軍張獻忠部,在陳六和馬罡率領部隊的追擊下,在廣東邊境處徹底的崩潰,李過、高一功自盡,張獻忠率領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人投降,張獻忠儘管野心勃勃,可在山東的嚴密看管下,倒是善終。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都在膠州營中做到了很高的位置,其中孫可望和李定國還成爲一方大將,負責對外攻略。

臨清人景某,在華二年的時候,出現在草原上,自稱爲來自黃教大廟的活佛,自稱彌勒宗傳世弟子。

華十二年的時候,草原上各部已經有六成信奉彌勒宗,羸弱不堪,草原上全是關內大族豪商控制的草場,蒙古貴人或者和這些大商人合股,或者是把自己的牲畜部民交給關內來的人經營,自己坐收紅利。

朝鮮在華三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爲了華的屬地,被分成三個府,屬於遼寧巡撫管轄,華五年的時候,利用日本國幕府和地方大名的矛盾,華海軍出兵干涉,佔領九州和四國,並且在本州島上取得租借地。

華六年,南洋各國的西方殖民者開始和華國的海軍發生衝突,差不多在華十年的時候,南洋諸國或者是被華直接控制,或者是臣服。

華朝被稱爲是大地主、大商人的國家,是以李家王朝爲代表的山東軍事集團統治亞洲的王朝。

城市中實行鼓勵工商,發展內外貿易的政策,在城市之外的地方,則是實行屯田田莊,嚴密控制農民,壓榨農民的政策,因爲天下間的土地在完成全國統一之後,差不多都被以各種方式瓜分。

大地主們一方面把土地上賺來的財富投到城市的工商業中,一方面希望獲得更多的土地,在他們的推動下,華朝對外政策基本上就是擴張。

華朝從一開始的政策就是士紳一體納糧,地主們對屯田田莊有經營權,佃戶和屯田戶爲他們生產,關係僅此而已。

官府不僅是保持着稅賦的徵收,佃戶和屯田戶的兵役徭役,以及通過兵役徭役獲得自由的政策,一直是順暢的執行。

事實上,佃戶和屯田戶不願意離開莊園,在這裡的生活相對穩定,而且公民權利基本上可以保障,獲得自由之後,沒有田地分配給他們,只有去城內更殘酷的手工工場中討生活,反倒是下降。

華六年,趙能率領的西北軍團和西蒙古葛爾丹各部發生了衝突,並因此引發了對漠北和西域的遠征。

華三十二年,皇帝李孟駕崩,史稱太祖,華這時候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並且還在持續的擴張之中。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523章 遇陛下 此生無憾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388章 爲大明而戰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391章 打完了 或許第85章 騎馬鹽丁第468章 天遂我願 引漢向東第29章 有人找第486章 擊潰戰第433章 軍改 收納 天下太平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109章 捆起來第497章 蟬 螳螂 黃雀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236章 探第39章 河畔第126章 送出去第6章 吃幹抹淨第299章 步步連環 後繼有人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206章 突進第48章 前任師爺第78章 誰狠 撞破第142章 柳大人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335章 陳新甲的仗義直言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245章 奪門第523章 遇陛下 此生無憾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92章 錯對錯 不尷尬第327章 勝後事 太糊塗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347章 正陽鎮前的戰鬥第91章 腦熱大言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340章 不聽調 納雙妾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59章 青鹽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66章 惻隱第119章 類似演習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332章 風起微瀾第69章 酒樓所聞第73章 火器 城中第231章 人定勝天 家政第251章 口袋裡的戰爭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529章 買田作進身之階第400章 長矛 火銃 殺不停第320章 渦水北岸騎兵戰第102章 酸第115章 順手救人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343章 國有慶父 南顧北盼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340章 不聽調 納雙妾第226章 溫水煮青蛙第515章 回程 徐州宴 臨清亂第427章 海外橫財 憑水飛躍第359章 打回去就是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491章 牆內外第296章 猛虎驅羊 玄虛典故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35章 楞馬罡第81章 認親 忠心 巴結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25章 鹽竿子第22章 殺後第287章 天下之事 前倨後恭第427章 海外橫財 憑水飛躍第86章 新火銃第37章 總旗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465章 言下之意 不值一文第18章 將來吃肉第297章 無心之言 或許成讖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79章 謙卑的同知第342章 某人 秘密 盛京第130章 鼓舞士氣第208章 砍了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191章 河上第270章 各色人等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286章 以強凌弱 討價還價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244章 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