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

在和山東第一道外側四個步兵團相對的是順軍的步卒,儘管現在他們面對的只是膠州營的四個步兵團,不足八千人。

可這次他們遇到的阻力卻要比方纔大上許多,稍有頭腦的人都能看出來,剛纔的退卻不過是膠州營爲了變換陣型做出的運動,而不是被他們打的退卻。

實際上,第四、第五兩個團的確是對順軍步卒組織的中軍衝擊準備不足,被打的站不穩陣腳,只不過這個小小的戰場頹勢,卻被李孟順勢變成了隊形的變化,正因爲順軍的決死衝擊佔據了上風,所以在當時不覺得對方中間四個團的後退是有計劃的行爲,還以爲是自己的衝擊起到了效果。

等於是順軍步卒的行動一步步的被膠州營引着走,並且讓李自成和劉宗敏這等老將判斷,對方的陣線馬上就要被打開缺口,可以把馬隊放出去衝鋒。

膠州營這種類似於近現代軍隊的訓練方式,精良先進的武器,高昂的士氣,穩固發達的根據地,種種因素疊加,確定了他相對於順軍的絕對優勢。

可這絕對優勢除卻李孟之外,就連山東其他的軍將都是意識不到,更不要說順軍的將領,他們始終覺得自己有機會,始終覺得自己有勝利的可能。

正是因爲這樣的想法,才讓膠州營在他們面前展開了一個大口袋,並且自己鑽了進去,儘管順軍集中在這個戰場上的士兵人數差不多是膠州營的兩倍,可雙方並不是一個時代的軍隊,這種時代的差距,太過巨大了。

在分列成兩個大方隊的膠州營第一道陣線合起來的時候,順軍所有人都知道事情不可爲了,一切都無法挽回。

馬隊衝鋒,順軍的步卒也都是閃到了兩旁,膠州營的方陣合攏,他們卻沒有全部跟着合攏,只有方纔決死衝擊的袁宗第部聚成了隊,其餘的人都是戰戰兢兢不敢向前。

闖王和權將軍那邊也沒有命令發下,何必上前去進攻送死,袁宗第的直屬部隊也是沒什麼士氣,發動了一次嘗試性的進攻,早到了膠州營步卒最堅決的抵抗,也就沒什麼士氣繼續上前了。

闖王李自成的撤退還不算不管不顧,他等到下面的李雙喜和袁宗第等人帶着親兵回到身邊之後,才下令離開。

主帥動,帥旗跟着動,膠州營每個部隊的士兵接到的命令,是自己所屬部隊的旗號和鼓聲、號聲以及長官口令,帥旗本身就是個象徵和標識,他的動作對士兵們沒什麼影響,而順軍,帥旗就是主帥,帥旗動,則是主帥動。

那幾千殘餘的順軍騎兵跟着闖王一同離開戰場,帥旗也是斜向下的跟着離去,看到這一切的順軍士卒,士氣崩潰了。

被膠州營第一道陣線攔在外面的步卒,再也沒有發動攻擊,只是不停的向後退,退了十幾步之後,終於有人開始轉身逃跑,整個的隊伍瞬時的崩解,只要不跑到膠州營的攻擊範圍,向那裡跑都行,只要跑的越遠越好。

被夾在兩道步兵陣線之內的順軍馬隊,前進後退都沒有什麼空間,前進的話,前面有近百步步的空地,可有完全生力的長矛方陣卻在步步向前,逐漸壓迫,向後退,根本就沒有距離,唯一有可能的出口就是兩側。

膠州營的步兵陣封住了前後,可左右卻有口子,也就是稍微的混亂之後,大隊騎兵亂哄哄的自發分爲兩隊,向着兩邊潰散,坡頂闖王的帥旗朝着遠離戰場的方向離開,自己憑什麼要在這邊拼命。

並不是沒有向着前面衝鋒的順軍騎兵,順軍的大隊騎兵開始潰散的時候,滿身塵土,衰頹異常的制將軍田見秀打馬小跑了過來。

他的身後是鬧哄哄,紛亂無比,向着兩側狂奔的順軍騎兵,田見秀一個人孤零零的面對着膠州營第二道陣線的步兵方陣。

制將軍田見秀也是看到了帥旗的離去,在這樣的戰場上,逃命的時候,顧不上自己也是正常。

他是真正的心灰意冷,山東兵馬這般壓倒性的優勢,讓順軍和他自己的一切奢望都是煙消雲散,就在這戰場上感覺到原來自己的希望是一場可笑的夢,對面的山東兵馬或許就是在一直看着自己做夢,邊看邊笑。

“好歹自己也是制將軍,放在大明那也是總兵以上的武將,一二品的高官,不能在魯賊面前失卻了氣勢。“

田見秀昏昏沉沉的這麼想着,一邊打馬來到了長矛方陣之前,後面是惶恐潰逃,前面是森然逼近戰陣,田見秀卻從褡褳裡面拿出個用來裝乾糧的空口袋,抖了抖,就在身上拂弄起來,拍打塵土。

順軍的第二道陣線並不因爲有這麼一個孤零零的戰將在前面,而放慢自己的腳步,在步點鼓的節奏下,迅速向前。

田見秀總算是整理好了自己的衣甲,他看着面對越靠越近的長矛方陣,笑着整理了下頭上的頭盔,舉起手中的長刀,兩腿一夾馬腹,開始迎面衝去。

若不是列隊衝鋒的話,馬匹互相挨擠限制,坐騎很可能不受控制的在衝鋒中逃跑,田見秀這樣孤零零催馬上前,馬匹總是想要拐彎。

但這也就是幾十步的距離了,田見秀口中吶喊,用馬靴根部緊緊的踢打馬腹,馬刺刺破馬的毛皮,把馬的腹部刺的鮮血淋漓,坐騎吃痛,頓時是發狂奔跑起來,向着長矛方陣猛衝過去。

可惜這僅僅是一匹馬而已,在田見秀衝到三十步左右的時候,正對面的軍官才下達了拒馬的命令。

長矛層層疊疊的向着這個方向,田見秀絲毫不管對面那寒光閃閃的矛尖,就那麼舉着刀,一往無前的衝了上去,好像是他這一下子能擊潰膠州營的步卒陣列。

一聲馬匹的慘嘶,對這一匹馬的衝撞,五排長矛的力量完全可以擋住,人和馬都是被長矛刺穿。

中間一個團的行動也是止住,團守備和幾名軍官拿着斧槍出列,直接是把這人屍和馬屍從長矛上撤下,稍微整隊,加快腳步追上了其他的步兵團。

田見秀的屍體就這麼躺在地上,有的士兵避讓開,有的士兵則是直接踩上,沒人注意到腳下這人是順軍的大將之一,也沒人注意到田見秀的臉上還有凝固的笑容。

向着左右兩邊逃亡的順軍馬隊,在跑出陣列之後,才發現爲什麼對方沒有堵截,因爲這邊佈置着火銃兵和火炮。

現在火銃和火炮不用擔心射擊的時候會傷到隊友了,他們的前面除了敵人之外就是空地。

先開火的是火銃,他們的目標是橫着或者斜着在自己面前跑過的敵軍騎兵,這就是移動靶的訓練,因爲騎兵連綿不斷,這甚至可以當成是固定靶的射擊聯繫,敵騎誰還顧得身側有什麼敵人,只想着快跑快跑。

火銃兵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快的把手中的火銃打響,這次和剛纔不同,不是騎兵面對面的衝鋒,不用擔心敵人衝到跟前,火銃兵們的槍口都是微微的擡高,向着騎兵,而不是馬匹射擊。

看着騎在馬上的騎兵在彈雨的潑灑下,一片片的從馬上掉下來,有的騎兵看見了火銃的堵截,想要儘可能斜着跑,避開火銃的射擊。

他們這麼做的確很有效果,避開了火銃的射擊,可還有火炮陣地,這個射程可要打遠了。

火炮轟鳴之後,很多馬匹在奔跑的過程中就被驚嚇的亂跳亂跑,把背上的騎兵甩下,這種混亂則是直接導致了整個隊伍的緩慢。

而在李孟親自坐鎮的左邊,十五門換裝了霰彈的火炮,和一千二百名親兵組成的火銃部隊,陣線和長矛方陣的大橫隊成一個向內的角度,這差不多是封死了順軍馬隊在左邊的全部出路。

霰彈是近距離的扇面射擊,近距離之內可以說是完全的封鎖住,而其射程很近,不用擔心誤傷到自家的人。

這邊火器射擊的效果比右側還要好,幾乎沒有漏網之魚……

左右被堵住,衝出去的時候,恐怕會死在槍林彈雨之下,可呆在這其中又能如何,兩邊的長矛方陣在逐漸的合攏。

現在留給騎兵們迴旋的空間已經很小了,前後兩邊的騎兵已經和膠州營的步卒開始接戰,跑不起來的騎兵根本不是成隊步兵的對手,一個騎兵根本無法抵擋幾支甚至是十幾支長矛的攢刺。

兩側的步兵團沒前進一步,就會有很多騎兵被從馬上刺殺下來,兩側不敢跑,在中間的場地又是不斷的被壓縮。

但此時的空間比起方纔要空曠許多了,沒什麼別的原因,死的人逐漸多起來,自然就空了。

在左側的李孟現在已經是非常的放鬆,他手中現在只有親兵大隊和一個團的預備隊,還有屬於袁時中和賈大山的那些鄉勇騎兵。

因爲有一部分的親兵下馬射擊,所以騎馬的親兵加鄉勇騎兵也就是兩千多號人,李孟人在馬上立起,看了看遠處的戰場。

此時被膠州營包圍的戰場混亂不堪,塵土飛揚,根本看不見對面到底有什麼,李孟稍微沉吟下,開口吩咐身邊的親兵統領和歸德都司賈大山說道:

“你們兩個領騎兵去往順軍步卒陣地,凡有凝聚成隊,從容退卻的,務必擊潰!”

黃平和賈大山都是響亮的吆喝着答應,李孟又是說道:

“此戰就要結束,等大軍招降流賊的時候,你們那裡一併跟隨吶喊,一同招降,速去,不要耽誤時間!”

那兩人急忙領着騎兵繞圈子過去了,闖王李自成領着馬隊逃走,羣龍無主,步卒們都是慌了神。

那些沒有軍將約束的就是漫山遍野的亂跑,那些有人約束的則是聚攏徐徐退卻,靠着外側的四個步兵團僅僅是嚴密守禦,可卻不進行追擊,這倒是給他們一個逃跑的機會,不過時間沒過去太久。

膠州營的親兵統領黃平和歸德都司賈大山領着騎兵殺到了,別看這隻有兩千餘人,順軍的步卒儘管潰散,卻有兩萬出頭,可這兩千多騎兵之中,有膠州營最優秀的戰士親兵大隊的騎兵,這些士兵馬步皆能,都是精通。

以這些親兵騎兵爲核心,那些鄉勇騎兵外圍跟隨,抱成一團,衝進軍心士氣全無的順軍軍陣,真是虎入羊羣,勇不可擋,衝到哪裡,哪裡就是潰散,完全凝固不成陣型,完全聚集不成部隊,徹底的變成了散沙。

沒有過多長時間,炮擊和火銃的發射都是停了下來,因爲順軍的騎兵已經不敢向着兩邊衝了。

所有人都是儘可能的聚攏在一起,驚恐的看着兩側的長矛方陣壓迫過來,也有人什麼也不顧得向着一邊的長矛方陣衝鋒,可這種沒什麼加速的衝鋒在面對接陣的步卒,沒有絲毫的作用。

戰鬥已經是慢了下來,李孟看着戰場的情況,現在的順軍馬隊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在那裡無奈的等死,沒有任何抵抗的意志,甚至連逃跑的念頭都被徹底的打消,李孟拿手揉搓了一下臉,長吐了一口氣說道:

“傳我將令,步兵團止步,招降敵軍,下馬、跪地、丟下武器之人可活命,其餘格殺勿論!”

周圍的傳令兵聽到李孟的命令,稍微記錄,彼此覈對一下之後,紛紛打馬衝出,奔往各個軍陣。

現在的戰場上對他們這些傳令騎兵來說,已經沒有任何的危險,加上勝利在即,每個人都是精氣神十足,高聲的傳令:

“大帥軍令,步兵團止步,招降敵軍,下馬、跪地、丟掉武器的敵兵可活,其餘格殺勿論!!“

這樣的招降命令,不光是要傳達到自己的軍隊,也要讓敵人聽到,對此,操典中也有明確的規定,傳令騎兵把命令傳開之後,每個步兵團都是在齊聲的大喊。

準備接受投降的呼喊,等於是給絕望的順軍軍卒一條生路,願意死戰和願意逃跑的騎兵都已經是戰死或者是被徹底的打滅了這個念頭,剩下的都是想要活命求生的。

聽到膠州營的招降大喊,被困在陣中的馬隊們毫無猶豫的從馬上下來,丟下武器,跪地求饒。戰場上的大喊,同樣是讓那些四處潰逃的步卒們聽到了,沒什麼遲疑,這些人也是丟下了武器,跪在地上。

很快的,戰場上除卻膠州營士兵帶着勝利喜悅的招降吶喊,其餘沒什麼別的聲音了,有的順軍士卒丟刀跪地之後,悲從心生,放聲大哭,彼此對比,更是讓人心生感慨。

帥旗之下的李孟,看着這一切,去沒有什麼喜悅和興奮的心思,當初百餘名拿着竹竿的窮漢,衝上有弓箭的鹽丁,那時候的勝利讓人欣喜若狂,現在是打敗了天下間有數的梟雄,此戰殲敵近五萬,還有俘虜三萬餘,心裡卻感覺很平淡,或許是覺得理所應當。

邊上有幾名親衛一邊興奮的看着戰場,一邊都在偷瞄主帥李孟的舉動,若是有什麼雋永或者激昂之語,自己也可以回去傳播傳播。他們失望了,李孟所做的不過是握緊了拳頭,向下揮了揮。

聽着戰場上的招降聲音,李孟稍微緩了緩,就帶了帶馬向着大陣的右側而去,身後的一干旗鼓傳令、親衛扈從急忙的跟上。

膠州營的每一名士兵都知道自己勝利了,看見大帥的帥旗從左到右的移動,都以爲是大帥在戰勝之後,檢閱兵馬,一時間情緒高漲,士氣如虹,人人都是高舉武器放聲大喊,在這生死搏殺之後,誰還有什麼顧忌的。

儘管李孟平日裡還是自稱齊國公,可現在每個士兵都是在扯着嗓子高喊“萬歲”“萬歲”,每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高喊,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李孟對這個萬歲的呼喊也很平淡,他不過是笑着揮揮手,打馬來到了軍陣的右側,也就是剛纔帥旗所在的位置,剛一停下就問一名親兵說道:

“袁時中率隊走了多久?”

那名親兵負責記錄陣中各個命令下達,以及記錄時間,聽到李孟詢問,馬上是回答說道:

“回稟大帥,袁大人已經出發了一又四分之一個時辰了。”

李孟雙手拍了下,有些懊喪的說道:

“還是晚了點,也不知道能不能截住碰上!”

豫北遊擊袁時中率領三個團按照李孟的吩咐前進,開始的時候有些糊塗,甚至還想到了是不是大帥不相信自己這個降將,可走差不多小半時辰之後,立刻是明白過來了李孟的用意。

小袁營的袁時中也算是一名老將,對戰場上情況也是把握的明白,儘管路程繞了好大一個圈,並且在本陣的左翼出發更加合適,李孟讓他去的地方應該是雙方對峙的所在的西邊,那就是順軍去往寶丰的道路。

軍隊的移動,並不是在地圖上從這個點轉移到另外一個點,集團的大行動也必須要走官道,順軍的殘部也是幾千人的大隊,要是逃跑,肯定也會從官道行走。

從襄城的戰場上回到湖廣,必須要走南陽府,去南陽府的道路有兩條,一個是葉縣,一個是魯山。

方纔的大戰,順軍想必已經是膽寒,不敢面對山東的部隊,而徵西將軍陳六的部隊迅猛突進,葉縣搞不好已經是被突破,順軍爲了保險起見肯定不會走那條路。

而此時的南陽府還算是順軍的腹地,思來想去,闖王最大的可能就是走去魯山的那條路。

李孟這也是估計,但想到了這個可能的豫北遊擊袁時中卻不敢有絲毫的耽誤,今日之戰,自己會有軍功,但沒什麼亮眼的表現,要是能截住闖王李自成的殘部,那可真是了不得的大功一件。

想明白了這點,袁時中立刻是催促軍隊加速前進,不過三個團,三十門火炮,想要加速行進,的確是不容易。

走了一個多時辰之後,終於是遠遠的看着官道上煙塵揚起,看那煙塵紛亂,還有靠近的速度,袁時中馬上判斷出,這是闖王的敗兵。

這一刻真是又喜又驚,高興的是看似聲勢浩大的流賊兵馬,居然這麼輕而易舉的被膠州營擊潰,這次膠州營的馬軍都在郟縣那邊駐紮,能有這麼大股騎兵並且跑的如此散亂的,肯定是李闖的騎兵。驚恐的是,這河南的平原上看到歸看到,可望山跑死馬,自己這三個團想要攔住卻有些困難。

可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如此大的功勞,從自己面前這麼跑過去,帶來的三磅野戰炮都是套在馬車上,他們走的這是荒廢的田地,速度也提高不上去。

“丟棄十五門炮,把馬換到剩下的炮上去,每門炮補上十名長矛步卒,丟下長矛,協助推炮,火銃兵現在開始跑步前進,一定要趕到官道那邊截住流賊殘部!!”

袁時中在馬上聲嘶力竭的下令道,各級軍將士卒,當然知道遠處跑來的那支逃亡騎兵到底有什麼意義。

一時間豫北遊擊袁時中率領的這支偏師,瘋狂的行動了起來,炮車前面被加掛了馬匹,火銃兵也不講究隊列,朝着官道那邊狂奔。

看起來這支偏師亂哄哄的朝着那邊涌了過去,被加套馬匹的炮車,在並不平坦的野地中顛簸,已經是三架直接是翻倒,連帶着馬匹也是摔倒在地。奔跑中的火銃兵更是強不到哪裡去,摔得渾身是泥。

“大人,咱們肯定是趕不到了,不過還能把炮架起來打到!!”

疾奔的過程中,一名奔跑的軍官在袁時中的耳邊大聲的喊道,現在已經是隱約看見闖王兵馬的旗號了,袁宗第心中實在是不甘,可也只能是如此,跟着吼道:

“射程之內,架炮轟打,火銃兵避開炮擊的方向,繼續前進,射程內開始射擊!!”

現在這情況,已經不能奢望完全拉截住這支逃兵,能儘可能的給對方殺傷,已經算是能達到的最好狀況。

主戰場大敗,守在葉縣的郝搖旗卻完全不是戰時的狀態,和所有人預料的不一樣,葉縣還在他手中,闖王在逃命,郝搖旗在接待客人……

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154章 有賊南山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109章 捆起來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77章 有客第387章 大戰開始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530章 殖民先行者第347章 正陽鎮前的戰鬥第251章 口袋裡的戰爭第72章 急躁急切第463章 尺度差異 定計長圍第311章 忤逆之心 結黨營私第347章 正陽鎮前的戰鬥第101章 另闢蹊徑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402章 圍住 一個都別放跑第430章 高盛和 柳清楊第205章 破城第409章 戰時百態 望夫 捷報傳第277章 始料未及 大事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395章 李將軍到第213章 山東人物第197章 陷害 不知世情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455章 塞下曲第276章 煤鐵 逼迫 因由第4章 扁擔 刺殺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482章 二劉 高傑 天陰第17章 押運工作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509章 識時務者保富貴第179章 劉澤清第444章 大車和馬匪第520章 兩道命令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56章 走上正軌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504章 絞殺戰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478章 郟縣和襄城之間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24章 突然硬氣第23章 我的責任第198章 大宅門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112章 豫西第278章 信陽觀兵 寧周諫財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326章 騎兵爲錘敵爲砧第353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第306章 襄洛罹難 背水紮營第334章 父子 開礦 厘金 移罪第79章 謙卑的同知第52章 分片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491章 牆內外第153章 南京 南京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152章 託付第245章 奪門第285章 兵事生財 處處不平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255章 送行 撲空第306章 襄洛罹難 背水紮營第438章 接泰山 笑最後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167章 私聊第240章 忐忑第370章 北邊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480章 似曾相識的決戰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10章 家中無人第108章 奇遇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281章 米粒之光 養虎做患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168章 鎮守府私宅第71章 羞澀 憤怒第346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476章 殺牲前行 芒刺在身第163章 要魚死網破第346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00章 膠州守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