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大車和馬匪

清晨起來,人還是懵懵懂懂的,儘管是白天,可卻是這一天之中最放鬆的時刻,趁亂突襲成功的可能最大。

“把牲畜們都趕進來,豎起外面的擋板,把前後兩個口封住,把火炮什麼的架好,都警醒起來,給外面這些混賬東西一個教訓,這幫蒼蠅,讓咱們這些天都沒有一覺睡好,這次讓他們死吧!!”

站在營地中心的張坤在那裡大聲的吆喝着,先遣隊的每個人都是快速的跑動了起來,目前大車的擺放仍然是按照宿營時候的佈置,四十輛大車首尾相連,環繞在這片空地上,而拉車的牲畜們則都是被圈在營地裡面。

先遣隊的士兵們低聲咒罵着爬上了大車,在把大車對着外側的擋板處,又是豎起了半人高的厚木板。十門小口徑的火炮,則是分別佈置在幾個關鍵的缺口處,這的確是一天最鬆懈的時刻。

可大車圈起來的營地還是完備的,膠州營先遣隊的士兵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架起完備的防禦來。

歐曼.加里斯關於歐洲胡斯戰爭的論述,被孫傳庭知道之後,卻有了另外一種的解釋,戚繼光當年也是搞過類似的體系,所謂的偏廂車就是差不多的格式,裝着糧秣、裝備,在遇到騎兵圍攻的時候,則是用這些車連接成陣,用作工事,相對來說,用牲畜拉着的大車規模更大,效果也就更好。

如果騎兵攻擊,實際上最好的機會是大車在行進的時候。如果在車隊不能結成環形防禦地情況下衝進去,大車就會成爲移動的靶子了。

但這次的蒙古馬匪趕到之後,所面對的卻是已經縮成烏龜殼的車陣,外面豎起的木板是擋住了騎兵們的視線,根本看不清裡面到底有什麼。

“這些蒙古馬匪居然還真是穿着韃子的皮袍子,真是像回事啊!”

在木板地空隙中,看到外面這些情景的張坤不屑的說道,既然看着沒有人在外圍防禦。這些騎兵的頭目下馬通過大車和地面地間隙看了看裡面的情況,大概能看到拿着長矛的士兵正在嚴陣以待。

不過在他的那個位置上也就是能看見矛杆和人腿而已,這車陣好像是沒有什麼破綻,只要能把其中一輛車破開。這車陣恐怕就立刻崩潰了。

“選兩百上去。把正對着咱們地大車破開!!”

在馬匪後列地一名頭目冷聲地下令說道。在馬匪本就散亂地隊列中又是一陣混亂。不多時。有兩百多名穿着明顯比其他人更破爛地騎兵猶豫着出列在前面列隊。稍微整了一下隊形。有人在後面吆喝了聲。

這兩百多名騎兵轟然一聲。打馬朝着車陣地正面衝了過來。儘管穿地破爛。可這些人地騎術反倒是精熟地很。

衝過來地騎士們都是拼命地壓低了自己地上身。躲在馬匹地遮蔽之下。看來他們也是知道對方地車陣並不是僅僅縮起來防守。

但這樣地防禦。防備鳥銃和快槍還可以。在膠州營地滑膛槍之下。作用可就不大了。還真是和他們預料一樣。衝到射程之中後。躲在遮板後面地先遣隊士兵們立起了身體。舉槍開火。

密集地槍聲過後。這兩百多名騎兵地前半部分頓時是稀疏了很多。很多人慘叫着從馬上跌下來。然後是第二排地射擊。又是慘叫一片。好在這些穿着破爛地騎兵陣型倒是非常地稀疏。

兩輪射擊之後,並不能打倒全部的騎兵,而後面的迅速的靠近了,在他們衝擊的正面,足有差不多有十輛大車,除卻車上的火銃兵之外,在車和車的間隔中還有幾門小炮,在這樣的防禦戰鬥中,小炮中裝填的都是霰彈。

等到霰彈打出去之後,又有三十幾名騎兵被這霰彈打下馬來,不過這樣的小炮威力未免有些不足。

很多的馬匪都是被四處高速濺射的鐵砂把馬匹驚擾,被受驚的馬匹掀翻在地,這些馬匪看起來還真不是大明的官兵,從馬上被摔下來,只要是能爬起來的,都是拿着刀劍拼命的朝着前面衝。

這種裝載貨物的大車,車上裝着不少的貨物,倉促間無法卸下來,能排出兩排火銃兵的輪射,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兩輪的火銃射擊完畢,等到那些敵人衝過來之後,還拿着什麼抵抗。

而且馬匪的人數當真是不少,已經有幾隊人馬去往其餘的方向牽制,讓這個先遣隊的力量不能集中在主攻的方向。

第一排射擊完畢的火銃兵丟掉了手中的火器,拿起了放在身後的火銃,用這個厚木板作爲掩體,把長矛架在上面,斜向下的戳刺,本來眼看就要翻上馬車的那些“蒙古馬匪”手中或者是拿着長矛或者是短斧。

但山東的長矛長度很長,又是居高臨下,下面這些想要仰攻的馬匪自然是吃虧,馬車因爲木輪的原因,自然和地面還有一段距離,這個空隙沒有什麼人阻攔,也有那腦筋靈醒的人想打這個注意。

可這地趟門的功夫剛剛用出來,貓着腰準備鑽呢,車陣裡面自然不會放着這個空隙不管,也有人蹲着朝外刺殺開火,上下都是亂成了一團。

如果馬車上的貨物都能卸下來,那在馬車上最起碼可以排開三排的火銃兵,憑着這些先遣隊都是些精選的兵馬,差不多打出三輪到五輪不間斷的輪射,可敵人來的突然,儘管能保證一個完整的陣型對付,大部分的細節就未必能做的完備了。

不過膠州營和大明其他兵馬不一樣的是,他們對近距離的肉搏搏殺絲毫不怯場,只不過眼下地這個場面。外側的人還好,站在車上舞動武器的膠州營士兵,行動之間未免就有些侷促了。

打到這個地步,前線搏殺的先遣隊士兵倒是有些驚訝,敢情面前的這些馬匪還真是韃子,不管是吆喝的話語還是彼此的聯絡,還真都是草原上蒙古部落的言語,先遣隊之中各項片材就多了些。自然有人多少懂點。

頭兩排射擊之後,有一半地士兵拿着長矛刺殺,另外一排的士兵則是在這逼仄的空間中裝填彈藥,舉槍射擊。當然,這速度就要慢了許多,零零散散的火銃射擊充其量也就是個補空子地作用。

倒是這些衝上來的蒙古馬匪,開始有人拉開距離拿着手中的角弓射箭了,因爲火銃也不能保證火力的密度。這短弓居然也能造成殺傷,兩名士兵躲閃不及,被射中肩膀,只能是從翻到了馬車的另一邊去療傷。

前面這邊形成短暫地膠着,一直在後面的馬匪大隊立刻是開始行動,前進的速度並不快,卻迅速的變成一個大扇面。能看出來幾百人分成了幾隊,正好是對準着目前出現的幾個空擋。如果任何一個被打破,那麼這些騎兵都會順勢衝進去。

外面的敵人實在是太散。先遣隊因爲空間的關係,能在一個方向上保證地兵力又太少。局面有些漸漸的變麻煩。

在這個方向上又加了兩門火炮,結果還有兩名炮手被人用弓箭射中。但還是打出了一波齊射,把越來越多地敵人打退了一塊距離。

可現在的局面怎麼看都能看出來,接下來肯定是不利於車陣地,這樣的車陣營地,在前後兩個方向上,都有開有一個門,這個門實際上就是個可以活動地胸牆,看着不如大車那麼難攻,因爲一共纔是個半人高的地方,但這邊守禦地力量佈置的同樣十足,蒙古馬匪們就算是想要衝鋒也會避開這裡。

凡是注意山東兵馬歷次戰例的人,都會發現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山東的兵馬儘管精強,在很多戰鬥中的反應卻都有些死板和僵硬,戰鬥中的變化可以說是完全靠指揮官的靈活調度,如果應對不及時,往往會出現失敗,目前山東兵馬儘管很少出現失敗,可卻因爲這個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很多有經驗的指揮官和將領在觀察完之後,往往都有這樣的結論,如果能抓住這個反應僵硬的點,並且及時投入足夠的力量,那就可以把山東兵馬的損失變成失敗,並且取得勝利。

能觀察到這個道理不需要什麼絕代名將,只需要有過些帶兵經驗的就可以了,看現在這個局面,好像就到了這個點上,只要進一步的投入力量,抓住那幾個膠州營手忙腳亂的地方打,沒準就能贏了。

馬匪的人數也不是太多,看到這樣的局面,馬匪的頭目開始抽調四處在牽制車陣其餘方向的士兵,準備在前面增加更大的力量,準備一舉擊破。

目前正當面,火銃居然和角弓互相形成了相持,不時有士兵慘叫着倒下,不過後面跟上來的那些“馬匪”敢於拼命向前的卻是極少,居然也有人拿着鳥銃、快槍之類的東西朝着大車擋板的後面亂射。

就在這時候,就聽到正前面一陣鼓譟,就在大車陣正前方設置的前門處,兩門佛郎機一磅炮向外轟了一下,鐵砂亂飛,不過也就是二十步左右的位置稍微安靜了下,緊接着聽到裡面吆喝連聲,那木製的胸牆被人搬了開來。

一個小小的方陣吆喝着從這個前門走了出去,還有二十名火銃兵跟着這個小方陣,看見這小方隊,馬匪隊伍中人人心中都是暗罵,心想着這小小的隊伍到底是那裡來的妖魔鬼怪,居然這麼好的裝備。

要說那火炮倒還罷了,膠州營火器大興,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可百餘名士兵最起碼有一半的人穿着甲。

這甲開起來不是大明的環臂鐵甲或者是鱗甲、棉甲什麼的,看着像是幾片鐵皮拼起來的鐵桶,看着很結實的摸樣,士兵們頭上都是帶着頭盔,那頭盔看起來也是鐵的。這樣的防禦,還打什麼。

這些山東士兵們地臉孔都是被頭盔邊緣陰影遮蔽着,手中拿着長矛,邁着頗爲平穩的步伐走了出來。

那二十名火銃兵走出前門來,立刻是朝着攻勢最猛的左翼來了一次齊射,這種近距離的射擊當即是打倒了十幾個,緊接着這個小方隊讓人瞠目結舌來了個穩穩地轉向,朝着前面的左邊就是壓了過去。

火銃兵則是呆在長矛方隊和大車之間。儘可能的保護着自己不離開這個護衛,別看是百餘人的小方隊,在他的正當面最起碼有三四十根長矛地攢刺,衝在前面的這些蒙古馬匪。身上穿着的也就是個破皮袍子,根本抵擋不住。

這弓箭的發射是要比火銃簡便很多,出來地這支小隊伍火銃還沒有開始裝填,已經有馬匪反應過來,開始拉弓射箭。這種倉促的時刻,誰還有功夫去瞄準面門射箭,要是能瞄準射擊的話,那也是神箭了。

想要射箭,自然都是選擇比較有把握,較大的目標,這胸腹之處。射中了即便沒有射死人,肯定也會讓人喪失戰鬥力。

嗖嗖四五箭已經是激射而至。但反應也僅僅是叮叮幾聲響,這樣的弓箭不可能對鍛錘鍛打地板甲造成什麼傷害。想要再拉弓射箭的時候,對方已經是殺到跟前了。十輛大車的正面又能有多大的地方。

幾步到了跟前,能跑得了算是運氣好。運氣不好的直接被就是戳了不少血窟窿,偏偏很多衝到跟前的都是騎在馬上,若是雙方在平地間,打馬就跑,,誰也奈何不得,可現在還有個大車的障壁,又是鬧哄哄,很多人地行動反倒是不如步卒的快速。

等到空間大了,人也是被殺了不少,外圍地那些都是一鬨而散,右翼這些“蒙古馬匪”倒是想動手攻打這小隊的後隊,可他們地側翼也是大車的陣線,上面地山東先遣隊士兵還在不住的攻擊,也是抽不回身。

只能是眼睜睜地看着這小隊人馬轉過身來,稍微的整隊之後,又是殺來……

“全體都有,前後左右對齊,小跑前進,目標,前敵!!”

就在方隊第一排右側第一人的張坤,手持長矛大聲的發出了命令,他的長矛正在滴血,方纔的衝出來,他也是挑了兩個人的。

張坤大聲發佈着命令,但手中的長矛卻還是豎立着,方隊的每個人仍然在微調着距離,也稍微恢復下方纔猛衝的疲憊,指揮官的長矛不放平,那就不發動衝鋒。

被這個方隊庇護下的火銃兵動作迅速的完整了裝填,急忙的和張坤那邊吆喝說道:

“大人,可以進行射擊了。”

作爲團副守備和不同士兵有個不同,就是頭盔上有個遮蓋的鐵面,張坤作爲一名軍將,他是很不願意帶這個鐵面具的,嫌棄這東西太過憋氣,看了看前面已經是慌神的“蒙古馬匪”們,放平了手中的長矛,意氣風發的喊了一句:

“兄弟們,衝!!”

這小方隊的隊形比較容易保持,也就沒有配着步點鼓和,士兵們齊聲的低喝,實際上這種類似戰時號子的聲音,卻爲這小方陣增添了一股凜然的氣勢,山東先遣隊的士兵們邁着整齊的步伐,盔甲和兵器閃耀着光芒。

儘管只有百餘人,可這個氣勢卻好象有千人萬人,散亂叫囂,在那裡亡命衝鋒的馬匪們見到這樣的隊列和陣線,就已經是有些膽怯了。

方纔那些同伴的下場也是清楚的看到,眼看到了跟前,弓箭、快槍和鳥銃都是朝着這邊打了過來。

這小隊士兵所要做的,無非是把頭底下而已,在歐洲,爲了對付這種板甲,火銃的威力也是在不斷的加強,在東亞大陸上,也就是膠州營的重型滑膛槍能夠打穿這些步兵身上的板甲。

至於這些亂七八糟的遠程兵器,不過是叮叮噹噹作響罷了,看見射擊無效,這些馬匪已經是心慌了,那邊還有二十多支威力足夠的滑膛槍,在這些人身後躲過了這些亂七八糟的遠程兵器之後,火銃兵們小跑着走了出來。

簡單的一列隊,就是一輪開火。在這邊火銃架起來地時候,那邊的“馬匪們”都是朝着遠離大車陣的地方跑散。

折騰了將近十幾天,怎麼打起來這麼不管用,領着小方隊的張坤禁不住有些火大,折騰了老子這麼多天,說跑就跑,那有那麼容易的事情。

自從過了順天府的蘆臺鎮之後,白天黑夜這些蒼蠅一般的馬匪沒完沒了的騷擾。還是在天陰下雨地時候,真是讓人心情說不出的鬱悶,現在打倒好,前面的兩百多人好不容易有些亡命的氣勢。可後面地這些大隊人馬,實在是不堪用。

本來騎兵分成了幾股,準備伺機進入打開的缺口,可就這麼被一攪和,這些騎兵居然都是這麼縮了回去。

因爲外面這支方隊的激勵。從大車隊向外的反擊也是加快了頻率,在四周圍着的那些馬匪也是有些頂不住了,看着前面地同伴已經是被逼退了,這些人倒也是不含糊,也是風緊扯呼。

這一退可真是迅速的很多,先前還是氣勢洶洶的馬匪們不約而同的朝着來路撤了回去,但這撤退的時候。跑到他們自以爲安全的距離之後,卻又是慢悠悠的打馬。好像是有不着急了。

這倒是蒙古兵馬地故智,當年蒙古兵馬一時間受挫之後。也是先後退,卻總是給敵人能追上的錯覺。

這加快速度追擊。往往容易讓保持着嚴整地陣型變得散漫,發到時候速度和機動力更有優勢的騎兵就可以趁勢轉頭殺過去。反敗爲勝,眼看着這些馬匪居然也是同樣地路數。

先遣隊的首領,團副守備張坤卻被這個場面給弄火了,心想你們這些王八蛋說打就打,說跑就跑,真是把山東地兵馬不放在眼裡啊,張坤直接是率領方隊的士兵又是轉了一個方向,正對着那些撤離地馬匪。

張坤看着前面距離百餘步的馬匪們,他稍微調整了一下呼吸,擡手把自己的面甲拉了下來。

“追上去,殺幾個是幾個!!”

這次跟出來的有四個把總,這一百人差不多就是他的直屬部隊了,張秀才是亡命之徒,下面的人同樣也不是什麼守規矩的角色,所謂什麼樣的將官帶出來什麼樣的兵,這話一點也不假。

在車陣內部的這些先遣隊士兵剛剛的鬆了一口氣,卻看見團副守備張坤朝着前方,又是把長矛放平了,一幫山東的士兵如狼似虎的又是朝着前面衝去,幾名在那裡主持防禦的把總都是心中叫苦,這張秀才又是發狂了。

實際上這身板甲的重量和滿清的棉甲比起來,還真不算是太重,但距離這麼遠,還要去追這些騎兵,未免就有些麻煩了,到時候萬一疲憊了,被對方有機動性的馬匪騎兵轉身殺回來,事情可就麻煩了。

領着馬匪的那個頭目看見對方拿着長矛的披甲步兵居然這麼大搖大擺的追了過來,真是心中暗喜,這次的進攻本來已經是不報什麼希望了,誰想到對方居然又這麼傻乎乎的追了上來,自己的運氣是真不錯啊!

世人都說這膠州營的部隊精強,訓練的充沛,可不管多有體力,在這樣的披甲奔跑的消耗下,也不會支撐的住。

這才五十多步,身後的那些火銃兵已經有些跟不上,又跑了十幾步,剛纔還完完整整的方隊陣型也是散亂了不少,一個傻子將領,馬匪的頭目們都是這麼想,就算你穿着上好的盔甲,又有的訓練,失去了陣型庇護的零散步兵還能有什麼威懾力。

看見這樣散漫的隊形,對這些馬匪來說,就好像是放在狼虎嘴邊一塊血淋淋的肉,不咬那就有違本能,吃掉這一小隊,就能繼續圍攻車陣,沒準還有勝機,那些慢悠悠跑的馬匪們紛紛轉過了馬頭,準備動手。

估摸着還有四十多步的距離,越來越多的馬匪轉過來,而在車陣裡面的那些山東官兵都是氣急敗壞,負責這個方向防禦的這名把總就要領兵朝着外面衝。

張坤率領的這個方隊在跑動之中,越來越散,聽到唿哨一聲,準備多時的馬匪們紛紛驅動馬匹,圍了上去。

第117章 跳河第333章 得徐州 思財路第24章 掃除第265章 山東總兵第348章 不合常理的行軍佈置第202章 初冬下曹州第35章 楞馬罡第212章 通過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205章 破城第142章 柳大人第449章 誘殺第223章 願者上鉤第185章 平第378章 商事 入關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66章 惻隱第305章 軍依水動 有旨不尊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125章 縮手縮腳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402章 圍住 一個都別放跑第190章 另一個女人第535章 南京城開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432章 順立第161章 俗套段落第222章 理由第230章 護莊隊第137章 不信第90章 文武殊途第227章 不要想回去了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27章 殺雞牛刀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228章 既定事實第258章 首戰第146章 開新田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418章 漫天要價第451章 開局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433章 軍改 收納 天下太平第258章 首戰第171章 姓費的洋人第124章 突然硬氣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480章 似曾相識的決戰第1章 穿越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12章 趁着天黑第68章 立木第340章 不聽調 納雙妾第335章 陳新甲的仗義直言第94章 莫名第43章 狹路相逢第216章 晉商第408章 氣象興旺 紛紛來投第246章 桀驁 禽獸 公道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391章 打完了 或許第344章 追殺 遇虎 風雨將至第84章 禍端第364章 我是一個傭兵第24章 掃除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401章 困獸 轟殺 合圍第76章 騎術訓練第424章 未到太平享樂時第226章 溫水煮青蛙第127章 剿匪第39章 河畔第123章 真名第356章 血戰 僅僅是開始第26章 鹽吃鹽第129章 可惜啊第81章 認親 忠心 巴結第131章 敢當先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411章 勝未必喜第94章 莫名第325章 大軍 大陣 大戰第487章 砍瓜切菜 屠狗殺羊第55章 大隊長第405章 天下震動 天下噤聲第440章 山西 汾州 平遙第402章 圍住 一個都別放跑第76章 騎術訓練第204章 土雞瓦狗第447章 將有大事第489章 言善 填壕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334章 父子 開礦 厘金 移罪第494章 迎頭痛擊 人命填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