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

“向前十步,裝填彈藥,準備射擊!!”

“開火!”

韃子的騎兵在衝到火銃隊列七十步的時候,就再也無法前進一步,韃虜騎兵們再怎麼瘋狂抽打馬匹,也無法前進了。

他們向前填補空間的速度已經是趕不上被火銃打倒殺傷的速度了,整排整排的騎兵在這密集的彈雨下人仰馬翻。

在最大射程的邊緣,很多滿清的騎兵還以爲自己身上穿的棉甲、鎖子甲能夠抵擋住對方火銃的轟打,誰想到還是被鉛丸毫不留情的穿透。人和馬的慘叫聲音交織成了一片,後排的騎兵已經是開始下意識勒住坐騎減緩速度。

韃子騎兵的馬匹也都是因爲身邊人和馬的死亡而狂躁不安,本能的想要轉向,不想向着前面衝鋒。

殺傷和因爲他們的速度慢下來,騎兵前鋒已經是在趙能的火銃陣列射程之外了,此時趙能和他率領的火銃兵達到了他們這一生中或許不能說絕後,但絕對是空前的全神貫注,這時候登州軍的這些死士們未必是熱血沸騰,但是他們都極爲的冷靜,每個戰術動作都是完美的完成,而且是用比平日裡快得多的速度。

裝彈,瞄準,扣動扳機,不斷的重複這些程序,本來在平日的訓練,甚至就是在剛纔的戰鬥之中,登州軍的火銃兵都做不到這麼快的射速和輪換頻率,如果說平日裡強要達到,恐怕什麼通條沒有拔出,裝藥卻沒有裝彈的情況都是會發生。

可此時,不光是速度,還有驚人的準確性,在掩護戰友和自己近距離的面對死亡面前,每個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都是達到了一種最佳的情況。

種種結合起來,就打出了猶如狂風暴雨的排槍,將面前的韃虜女真騎兵徹底的轟打崩潰。一千五百人的四排陣列,每排將近三百人,這個寬度加上密集地射速,火力密度極爲的可怕。

韃虜的騎兵儘管排着疏散的隊形衝出來,但正面的寬度,甚至還是趕不上火銃的隊列。被對方無死角地射擊前排。

近乎百步之外。靠近不了對方。卻被對方狂風驟雨一般地痛擊。而且四排打完第一排重新開槍。又是重新輪換。在前排那些騎兵看來。這些明人地火銃好像是無窮無盡。不會有間斷地打來。

在這樣地槍林彈雨之下。呆在前面也是送死。而且是白白送死。誰還願意繼續地面對。方纔不少地韃子騎兵都是看到面前這單薄、橫面過於寬地隊列不畏將軍炮地轟打。邁着整齊地步伐逐漸靠近。

這種氣勢已經是讓這些自詡“天下精銳”地女真騎兵心生懼意。現在接戰。對方所表現出來地威力那一往無前地氣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早晨開始地大戰。幾次反覆都沒有把面前地這支明軍打垮掉。明明幾次已經是抓住了決定性地機會。明明對方這些漢人地傷亡比自己要打。整個戰場上。到處是死傷地人。空氣中是硝煙和血腥氣地混合味道。同伴們不是死去就是重傷。韃子兵馬也不是鐵人。他們地精神也開始越拉越緊。

只不過主將阿巴泰屢次能找出制勝地法子。讓衆人覺得希望還沒有散去。這纔是支撐下來戰鬥。

大炮轟鳴。本以爲這次是徹底地奠定勝局。關外地滿清韃虜再怎麼瞧不起明軍。但是對這個火器。特別是火炮。大口徑地火炮。還是充滿了崇拜。認爲這是神器。誰有他誰就可以一往無前。

沒想到大炮轟鳴,對方卻不畏不懼的打起了反衝鋒,很多騎兵都是受不了了,韃虜女真騎兵在滿清之中號稱是國族,對軍法最爲畏懼。因爲一家人的榮辱富貴都是在這軍功上面。觸犯了軍法,這輩子。連帶着一家老小都是無法翻身,甚至還要多少年後都給別人做牛做馬。

陣前脫逃,這就是軍法處罰最嚴重的一樣,但現在衝出來的韃子騎兵已經不顧得這些了,紛紛掉轉馬匹朝着陣後跑去。

看見對方脫離了火銃的有效射擊範圍,趙能沒有想到自己的冒險突擊已經是逼退了對方,已經是達到了效果,他卻下令,向前十步,繼續射擊。

正是這向前十步徹底地擊潰了韃子騎兵的鬥志和勇氣,即便是後排那些還在猶豫的也是紛紛的掉轉馬頭,或者是向後跑,或者是向着兩邊,每人願意和這些瘋子面對面了。

正黃旗都統譚泰在隊列的後面,本來一直是拿着眼睛盯着後面的火炮,生怕被阿巴泰在背後開炮,可此時他卻顧不得後面了,只能是臉色鐵青的看着前面狼狽退回來的兒郎們,兩黃旗是皇帝的統轄,可以說是皇帝地臉面,今日間卻搞出這樣地場面來,恐怕回到盛京之後,要有麻煩。

那單調而又有節奏的鼓聲又是在耳邊響起,剛纔聽着是發麻,但現在聽着渾身上下都有一股寒氣從心底生出來,素來以勇悍著稱正黃旗都統譚泰稍微猶豫了下,也是調轉馬頭,朝着本陣而去。

他心中還給自己找地理由,心想兩黃旗的兒郎可是皇帝的本錢,留的一分將來說話的分量就重一分,自己這也是全盤的考慮,顧全大局。

奉命大將軍阿巴泰方纔好不容易鼓動起來的士氣,就在那暴風驟雨一般的火銃射擊中被打消的一乾二淨,那些兩眼赤紅,咬着牙準備衝出去作戰的滿八旗士兵此時都是臉上慘白,雙眼不知道該看什麼地方好。

阿巴泰看到士兵們這樣的表現,只覺得渾身上下一點力氣也無,記得自己府上有個漢人的筆貼士在松山後曾經鄙視的說明國已經是“什麼驢技窮”來着,怎麼感覺此時的自己,就是那什麼驢。

“還沒有涼快夠嗎,快開炮,快開炮!!”

這差不多是最後的法子了,阿巴泰也是失卻了從開戰以來的冷靜,他現在手中可用的機動力量和騎兵遠遠的勝過面前的這支單薄地火銃隊列,但是阿巴泰卻覺得唯一能對付這些明軍火銃兵的也就是火炮了。

剛纔也只有火炮給這些明軍造成了殺傷。阿巴泰覺得此時也只有火炮纔有效果,反倒是在他邊上的嶽樂卻大聲的催促:

“把朝鮮的火銃兵都給我趕到前面來,漢軍裡面有火銃的也都是這樣,遲疑不前地,都要殺頭!!”

這和在登州軍那些千總們自行其事的把隊伍從緊密的大陣中帶出來性質一樣,下面的軍將已經是不信任上面主將的指揮了。當然,眼下這個情況,嶽樂好歹是阿巴泰的兒子,貿然的下令,不管是阿巴泰還是旁人也不好說出什麼閒話來。

奉命大將軍阿巴泰的擺牙喇親兵已經是全到炮陣後面了,如果這些炮手再拿出些什麼別人不懂的理由不開炮,他們就要殺人了,漢人果然是靠不住,前面過來地是漢人。這開炮的也是漢人,誰知道會不會有問題。

滿清炮陣上的炮兵心中都是暗暗叫苦,這沉重地十二磅炮架設的時候特別麻煩。方向和角度差不多都是半固定住了,爲了保證射程按照常規都是用的仰角來設置,儘管角度不算的太大,也不精確。

但不管怎麼不精確,目前明軍的火銃隊列在這個距離內,炮彈根本打不到人,直接就會擦着頭頂飛過去,當然,連頭頂實際上也碰不到的。

不過這些炮兵心中也明白。如果自己把實情說出來的話,恐怕後面的刀就要砍下來了,好歹先把這一炮打出去。

他們心裡就不信了,還真有人能在火炮的威勢前,這麼近地距離穩穩當當的呆住,當下是飛快的裝填彈藥。

對這些炮兵來說,他們想象不到自己面對火炮的時候會這麼一往無前,所以他們投降韃虜當了漢奸,可大步走來的這些士兵。是這個時代最出色的士兵和戰士,有鋼鐵般的意志和信念。

鼓聲節奏不變,旗幟迎風飄揚,隊列大步向前,在火炮和他們之間,韃虜騎兵都是消失不見,只有那二十門火炮之後的炮兵,這些炮兵都是瞠目結舌的看着前方地不斷走來的登州軍火銃兵。

在他們眼中,這根本不是大明的部隊。彈藥已經裝填完畢了。每個人就是站在那裡傻傻的看着,直到身後的叫罵和催促把他們驚醒。點火的炮兵這才發現自己的雙手是這樣的沉重,肩膀好像是碎裂了一般。

十二磅炮的炮彈,裝藥、裝彈、清理炮膛都是極爲繁重地勞作,方纔那種緊張地局面下沒什麼感覺,可此時卻一切都放鬆了一樣,所有的感覺都是顯現了出來,整個人都好像是僵在了那裡。

大步向前,朝着這邊走來地火銃隊列就好像是前面沒有這些駭人的大炮一樣,只是大步的向前走。

炮位後面的士兵顫顫巍巍的點燃了火炮的引信,火炮的大響依舊是驚天動地,但對方和火炮的距離已經是太近了。

距離炮兵六十步,趙能又是做出了立正開火的命令,他身旁身後的火銃兵們機械的裝填彈藥,放平發射,他們的目標就是炮位上的炮兵們,那些炮兵在這個時候已經是忘記了逃跑,逃又能去往哪裡,他們的身後是督戰的韃子士兵,要是回頭,下場也是被砍下腦袋,難逃一死。

“我當初爲什麼要投降……”

或許有人輕聲自言自語了這麼一句,不過沒有人聽的清楚,一切都被淹沒到火銃的爆響之中了。

在炮位上的炮兵只有十幾個人來得及回身逃跑,但是他們是死在第三排的火銃射擊下,第一第二排的火銃射擊已經是幹掉了炮位上站着的每一個活人,至於那些號稱“悍勇無雙”的擺牙喇親兵,他們跑的並不慢。

“阿瑪,暫時退一退,退一退!”

嶽樂在阿巴泰身邊着急的喊道,在前鋒營和白甲兵的驅趕下,那些手持火銃的朝鮮兵和漢軍士卒又是被趕到了騎兵陣列的前面,滿心不情願的拿着火銃裝彈裝藥,準備迎接對面稍微整隊直接大步走來的登州軍。

“起步向前,向前!”

趙能地嗓子已經是有些嘶啞。他的命令只有這句得到了下面的應和,每一名火銃兵都是跟着大喊道:

“膠州營,向前,向前!!”

鼓聲的節奏依舊未變,步伐的幅度依舊未變,毫不猶豫的朝着有大隊韃子騎兵和步卒地本陣走了過來。二十門火炮被閃過,士兵們的隊列依舊是整齊,走過炮位,那邊的朝鮮和漢軍的火銃手也已經是做好了準備。

這個距離差不多有八十步左右,對面的那些滿蒙騎兵都是畏縮的躲在僕從軍火銃隊列的身後,膽戰心驚的看着無所畏懼的登州軍火銃部隊。

“開火!開火!!”

膠州營不會如此發令,這是朝鮮和漢軍地扯着嗓子喊出的命令,儘管也是聲嘶力竭,可聲音卻聽着十分虛弱。基本上放平了火銃朝鮮兵和漢軍士卒紛紛的把手中火銃打響,戰場上頓時是硝煙瀰漫。

登州軍火銃兵第一排士卒差不多有五分之一中彈,紛紛地仆倒在地。隊伍沒有混亂,他們身後的隊友自動加快了腳步補上折個缺口,又是向前走了幾步,趙能又是大聲的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平射,準備,開火!!!”

火銃兵們的雙臂如同鐵石一般的穩定,對準了面前的對手,扣動扳機,同樣是轟鳴一片。硝煙瀰漫,可這一輪射擊過後,對面幾乎是二分之一的敵人直接是向前摔倒,失去了戰鬥力。士氣極爲低落的朝鮮和漢軍火銃兵們見到對方這麼兇猛地大步走來,心中慌張無比,手上的動作也是跟着變形,何況八十步對他們來說,很多火銃的最大射程甚至還達不到這麼遠,此時他們所犯的錯誤和大明其他軍隊使用火器的錯誤時完全一樣的。

火銃的殺傷自然也是跟着減弱許多。但登州軍的射擊卻是一板一眼,毫不含糊,第一排的射擊就有對方將近一倍地效果,韃虜的步卒們看見自己的同伴慘叫着倒下,雙方火銃的威力和射程,發射的效果完全不同。

心中都是慌亂無比,誰都知道火銃對射,裝填彈藥是否迅速,第二輪射擊和第三輪能否及時的跟上。這纔是勝負的關鍵。

可慌張成這個樣子。很多動作已經是做不出來了,裝填的速度自然是慢了很多很多。但登州軍的火銃兵此時卻是有史以來效率最高地狀態,第二輪、第三輪地彈雨又是傾瀉而來,又是許多人慘叫着倒地。

這些僕從軍的步卒陣列已經是變得極爲稀疏,士兵們爲了能安全地裝填彈藥,只得是不停的後退,在他們身後的督戰隊躲的很遠,生怕被明軍那近乎恐怖的射擊波及到,但是他們的後退,卻完全趕不上登州軍的火銃射擊效率。

“向前十步,裝填彈藥,預,開火!!!”

“向前五步,裝填彈藥,預,開火!!!”

趙能的命令連連的發出,火銃隊列的火銃發射實際上還是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通條,裝藥,等等步驟和手續都是需要時間,只不過這樣的間隔,在對方裝填緩慢的朝鮮火銃兵和漢軍士卒來說,好像是沒有任何間隔一般,就像是不停的傾斜火力。

跨過炮陣之後,登州軍的火銃兵又是打出了五輪的射擊,實際上這連續的火力比起來在炮陣之前對騎兵的射擊已經是慢了下來,畢竟火銃很沉重,邁着大步向前這段距離也是要消耗體力。

ωωω•Tтkǎ n•¢ ○

不過這五輪的射擊,徹底的把對方拼湊起來的火銃陣列打的稀爛,徹底的喪失了戰鬥力,登州軍的火銃隊列是不斷的大步向前,不斷的裝填彈藥,不斷的射擊,好像是一面移動的牆逐漸的壓了過去。

所謂火銃是木柄更長的長矛,此時就是登州軍的火銃兵們不斷的舉着這百丈長矛去刺殺面前的韃虜敵人。

這樣地情況,就連督戰隊都是喪失了戰意,生怕被這夥好像是瘋子一樣的明軍殺死,紛紛上馬逃回本陣,就在方纔這支火銃隊不斷前進的時候,不斷有女真的馬隊和蒙古騎兵從兩側過去。

但卻沒有人敢於去攻擊。在他們看來這些人是怪物,如果靠近了,就會被這個可怕的怪物吞噬,還是避而遠之的好。

“阿瑪,這是困獸死鬥,咱們犯不着和他們硬拼。先躲過他們地這個風頭,緩緩再戰不遲!”

五輪的射擊過後,距離滿蒙大軍的本陣還有一百多步的距離,火銃隊列看起來有些疲憊,不過就在滿蒙騎兵準備過去撿便宜的時候,那邊站在中間的趙能又是用沙啞的嗓音喊出來了命令:

“士兵們,目標前方敵陣,向前,向前!!”

鼓聲的節奏重新想起。整個的隊伍好像是沒有走那麼遠地路,沒有手中拿着這麼沉重的火銃,又是邁着大步向着滿蒙大軍的本陣而來。儘管離着這麼遠,而且所有人都知道火銃地最遠射程根本打不了這麼遠。

可看見這些突然間瘋狂起來的漢軍重新起步,整個滿蒙大軍的隊列猛然間騷動起來,他們目前的人數要遠遠的多於面前這一千多人的火銃兵,可誰知道這些瘋子手中還有多少彈藥,誰知道這種好像是沒有間隔的射擊還能持續多久。

目前跟在趙能火銃隊列身後的,只有那接近兩千的騎兵,這差不多是整場戰鬥中唯一沒有受到什麼損失地部隊了。

可這三千部隊,就好像是千軍萬馬一般。那種讓人窒息的壓力撲面而來,奉命大將軍阿巴泰臉色灰敗,手上不斷的加勁,好像是要把馬鞭的木柄攥出水來一樣,身後還有這麼多騎兵,如果從四面八方包圍的話,一定可以打破這個該死的火銃隊列。

不過從早晨開始到現在的血戰,次次的優勢,次次被扳回。已經讓阿巴泰沒有什麼信心了,他尚且如此,何況是下面的那些軍將。

退不退,腦中激烈交鋒,那邊地火銃隊列卻在一步步的靠近,必須做出決斷了,邊上的嶽樂眼睛都要紅了,他們這些軍將可都是在最前面列陣,如果明軍的隊伍殺過來。恐怕是承受第一波攻擊的就是他們。

“阿瑪。阿瑪,您快些下個決斷……”

話才說了一半。鼓聲驟然間大了起來,滿蒙大軍的人和馬匹都是受驚不小,只是這鼓聲並不是單純的來自火銃隊列,而是在火銃陣列的身後。

登州軍參將趙能心中一凜,開口發令,讓整個的隊列停住,也算是稍作休整,回頭朝着聲音地去向看到,被他命令後退到營地地長矛方隊和殘餘的火銃部隊,正在排列成陣勢,軍鼓敲起,同樣是向前大步地走來。

陣勢如山,氣勢如虹,他們的主帥率領軍隊走在前面,是爲了整個的大軍斷後,慨然向前,朝着比自己多十幾倍幾十倍的大軍而去,與子同袍,自己的弟兄們如此,爲何自己不能如此。

這時候站出來的還是王韜,他此刻就是這個軍隊的第二靈魂,他高舉着手中的長矛,大聲的呼喊道:

“願意去跟隨主將殺敵的跟我來,咱們登州軍的男兒可不是後退的孬種!膠州營,向前!!”

膠州營的每名士兵都知道他們大帥李孟的在齊河縣那場戰鬥,也知道那讓人熱血沸騰的口號,每個人都想着自己有機會去喊他,今天這樣的死戰讓人身心俱疲,可趙能的這種勇往直前,把登州軍士兵的熱血重新鼓動了起來。

鼓聲敲響,王韜率領的那個方隊走在前面,其餘各營自動自覺的跟在後面,鼓手抖擻精神,敲着輕快的步點節奏。登州軍從上到下,從軍官到士兵都是在用力的大喊:

“向前!!向前!!向前!!!”

整個戰場上都是充斥着這樣的吼聲和一往無前的氣勢,韃虜軍隊的主將阿巴泰臉上已經是沒有一點的血色,不等邊上的嶽樂再催促,倉皇急忙的撥轉坐騎,大聲的說道:

“走,快走!!”老白繼續努力,希望大家繼續訂閱和投月票,

第296章 猛虎驅羊 玄虛典故第354章 南直隸 潁上 開戰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424章 未到太平享樂時第331章 萬事不如錢 拿人第56章 走上正軌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271章 放與收第385章 雷霆擊陣 針鋒相對第86章 新火銃第90章 文武殊途第118章 三清觀第266章 紅利 萊黨 忽視 軍議第406章 英靈祭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471章 山陝當先 闖王逃奔第109章 捆起來第325章 大軍 大陣 大戰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443章 煎熬之路第338章 終有報應 松山破第72章 急躁急切第500章 順 明 魯第125章 縮手縮腳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爲守第291章 無處下口 古今相通第27章 殺雞牛刀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311章 忤逆之心 結黨營私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54章 遼民苦第38章 城門所見第513章 風向轉 人情變 李仙風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76章 騎術訓練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145章 鼓譟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256章 探子 追第158章 鈔庫街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79章 謙卑的同知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207章 軍法如鐵第333章 得徐州 思財路第422章 一試便知 神秘厚禮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185章 平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306章 襄洛罹難 背水紮營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300章 血裔傳承 首輔之才第255章 送行 撲空第433章 軍改 收納 天下太平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86章 新火銃第455章 塞下曲第90章 文武殊途第478章 郟縣和襄城之間第293章 豆萁煮豆 亂世刀兵第471章 山陝當先 闖王逃奔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432章 順立第224章 地方不靖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122章 無能 無膽 無品第448章 平靜的前奏第17章 押運工作第255章 送行 撲空第11章 進膠州城第93章 夏莊有請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28章 造福一方第90章 文武殊途第477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507章 雖退非敗 以少圍多第374章 盲點 招安 汝州陷落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262章 圍住第53章 本是同根生第96章 拼吧第145章 鼓譟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41章 人棄我取第94章 莫名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279章 足餉爲何 後繼有人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162章 很俗套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275章 亂又起 練餉 斷煤第152章 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