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

?“大哥,要不然我找些包衣奴才擡了旗,當做咱們兩白旗的丁口交給阿巴泰,讓他帶着進關。”?

兩白旗的掌管者自然是睿親王多爾袞,能這麼發問的不會有別人,正是在盛京以胡作非爲著稱的多鐸,邊上的阿濟格是小兄弟,雖然不說話,可滿臉都是贊同多鐸意見的表情,坐在上首的多爾袞也是個青年,他沒有一般滿清親貴的粗豪摸樣,反倒是顯得有些漢人書生的起止。?

聽見自己弟弟的意見,多爾袞哭笑不得的拍拍額頭,開口說道:?

“多鐸你現在也是咱們大清有數的貴人了,說話別這麼不經過腦子好不好,入關那是去賺錢撈取功名,咱們兩白旗上上下下的都是盯着這個事情呢,你要是把這機會給那些包衣奴才,恐怕下面早就是鬧起來了。”?

多鐸懊喪的坐下來,開口恨聲說道:?

“不知道上面那位到底是發了什麼瘋,居然讓阿巴泰那個窩囊廢去關內,他憑什麼,這次怎麼也是應該我去……”?

多爾袞聽到這裡反倒是笑了,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三個兄弟是一母所生,向來是在正白旗抱團的,這次的討論也是沒有什麼避諱,他好整以暇的端起一杯茶水吹了幾口,開口慢條斯理的說道:?

“阿巴泰是皇帝選定入關的大將軍,他抽調各旗的兵馬也是皇上給他地權力。再說下面的人都是巴不得跟着過去,我們何苦去爲難,要多少人給他多少人,怕他還不願意多帶咱們的旗丁。”?

兩個小兄弟最是佩服他們這個大哥,這時候都是不做聲了。多爾袞在自己兄弟面前也是少了幾分謹慎。遲疑了半響還是冷笑着說道:?

“他以爲把阿巴泰擡起來管着正藍旗,那邊感恩戴德,其他幾個旗跟着對付我們,也不想想,當年繼位的時候。阿巴泰不過是抱怨了幾句。他的擺牙喇就要過去殺人。五十多歲了還是個貝勒,他能願意!?嘿嘿。”?

多爾袞說了幾句,末了嘿嘿冷笑兩聲。阿巴泰可能有心中怨恨地地方,多爾袞三兄弟又何嘗不是。本來努爾哈赤死後該他們繼承,但皇太極聯合代善逼多爾袞地生母大妃阿巴亥殉葬,奪了帝位。?

這殺母奪位的大仇,多爾袞又怎麼能忘記,多鐸畢竟是年長些,話說到這裡也就明白了,反倒是阿濟格愣頭愣腦的又是跟着來了一句:?

“兩黃旗的鰲拜,平日裡很兇,一向是和我們不對付。”?

“鰲拜……不過是個莽夫罷了!”?

膠州營濟南大營的兵馬正在向南調動,登州軍地責任重大了許多,分守登州參將趙能手下地兩萬多兵馬,要負責登州府、萊州府、青州府三府地守備和防禦,濟南大營兵馬若是南下,濟南府和東昌府的駐守任務也要落在他的頭上。?

兩萬多兵鎮守五府之地,委實是有些捉襟見肘,信陽水營地三千人在登州府和萊州府的沿海一帶,看守地愈發牢靠,幾個重要港口的要塞設置也是逐漸的完備,這邊又是李孟的老地盤。?

趙能和李孟通過書信聯繫幾次之後,索性是把大部分的登州軍向西移動,青州府、萊州府和登州府畢竟是山東的腹地,他們的門戶則是濟南府和兗州府,即便是大軍南下,掐住這兩頭就足以保護平安。?

所以李孟率領大軍出發之後,趙能立刻是率領登州軍補上濟南府和東昌府的防禦缺口,而其餘三府的則是用水營的兵馬、武裝鹽丁還有屯田田莊的隊伍來維持,在這三地都是順從膠州營多年的,倒也可以放下些心思。?

最近這段時間的膠州營內外都不安寧,士兵們的心思除卻那些老營的兵馬外,其餘的人都是心思穩不下來。?

先不說大部分的軍隊調動準備,人人都知道大戰在即,馬上就要出戰,這是一方面,而且各個的營千總都是傳達了李大帥的命令。?

這命令撩撥衆人心態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即將來臨的大戰,這就是所謂的“屯田戶軍屬改籍令”,從今日起,屯田戶出身的屯田兵,如果在膠州營服役超過三年,三年後他和家人的身份將由現在的屯田戶變爲平民。?

全家從奴僕的身份變成自由民,而且,從今日起,所有屯田軍屬在屯田田莊的勞動所得,自留六成,剩餘作爲賦稅上交。?

三年後,作爲屯田戶所承擔的稅賦將享受膠州營普通士兵的優惠和各種地方上的優待政策。?

從命令發佈之日起三年後,屯田兵將享受老兵待遇,不過因爲入伍時間比老兵晚,所以糧餉按照老兵所得的七成獲得。?

在這三年中,屯田戶雖然是自由民的身份,但仍然要在管制下生活生產,三年後方能獲得完全的平民身份。?

以上的各種條例,都是按照正常情況的計算,如果在此期間立功或者受到表彰,所有的流程和改變將要加速進行,立有大功者,可以立刻轉換身份,並且獲得提拔,如果受到懲罰,則所有將反向進行。?

營千總在宣佈這些消息的時候,都是特意的註明,目前這些僅僅是拿出一個方案來,要變成成法還需要時間,唯一能確定的是,這個“屯田戶家屬改籍令”是肯定要實施的。?

這個消息一出,軍心士氣沸騰是可以預料的,各營的營官、隊官每日進行的三操兩講的日常規程,那兩講就是宣揚如今的生活和好日子是因何而來,各級的官佐都是向上反映,山東鹽幫和親兵營也是查看到了這些情況。?

就是在講大帥的恩情如何的時候,士兵們的反應無比的激烈和高漲,甚至有自發早晚給山東總兵李孟磕頭祈福的。?

儘管這改籍令要實施還需要一段時間,畢竟接近十萬戶的人家,要改變調整他們耕種的田地,這就需要花費周揚和膠州營民政系統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辦成的。?

但人人都在感恩膜拜,鎮東將軍、山東總兵李孟建立屯田田莊讓他們在大災之年有個活路,等到年景變好,又給他們身份地位,這樣的大恩如何能不感恩膜拜,如今是受惠的感恩,沒有受惠的都是暗自的使勁,希望自己也能成爲其中的一員。?

這政策意向的文書和通告,是作爲膠州營第一等的要緊文書散發各地,不管是駐守本地的部隊,還是在南直隸鳳陽府一帶鏖戰的部隊,都是要第一時間的宣講。?

宣講之後,軍心士氣都是預料之中的高漲,爲了應付這等高漲的情緒,在革左五營身後紋絲不動的淮揚軍甚至是組織了一次小規模的進攻,進入八月下旬之後,氣溫變低,土地變得堅硬。?

這樣的變化,適合講究隊形的軍隊作戰,而淮揚軍自然就是要列陣攻戰的,本來淮揚軍個革左五營的老回回部距離三十五里。?

膠州營淮揚軍趁夜利用本地豪族和兩淮鹽商提供的船隻,推進到了距離五里的地方,水網縱橫的地帶,不適合騎兵的奔馳,不過淮揚軍的戰場遮蔽一樣是做的很出色,靠着哨探和地方豪族的鄉勇,完全封鎖住了革左五營派出來的警戒哨探。?

攻入五里之內,那已經是視線可及的地方,哨探不哨探的意義不大,怎麼說老回回部也是發覺了。?

淮揚軍的戰鬥依舊是傳統,在幾個能擺開部隊的地方列開了部隊,火銃兵在前,長矛兵結陣在後,火炮則是在水路上,隨時策應。?

火炮對射,不是對手,膠州營的火炮靈活機動,能湊近了打,而且開炮發射極快,爲例也不小。?

列隊衝鋒,衝不進去,火銃一排排的打了過來,衝鋒的人死了一片,後面的人士氣低落,甚至要動用督戰隊,能在槍林彈雨中衝鋒的士兵,老回回馬守應也捨不得讓他們這麼白死。?

膠州營的火銃設計,在這樣的地形下無法堆積太多的人數來儘可能的增加火力的密度,所以革左五營的士兵還是能衝到陣列跟前。?

可衝到跟前更是頭疼,對方火銃兵跑到陣列的後面,長矛兵看似單薄弱小的方隊如同磐石,根本衝擊不下來,革左五營這方是紅着眼珠衝殺,這淮揚軍的官兵同樣是在紅着眼睛戰鬥。?

革左五營的大小頭目幾乎都是能發覺,淮揚軍這山東兵馬的士氣提升了一大截,本就是打不過,現在對方士氣又是高漲,這更是啃不下了。?

好在參將陳六組織的這場戰鬥,僅僅是爲了宣泄下士兵們高漲的情緒,免得內部鬧出什麼事情來,戰鬥點到即止,沒有撒開手來打,這才讓革左五營老回回部喘過氣來。?

老回回終於是回過味來,對方不是吃不掉打不垮自己,只不過是留着自己不動罷了,大家不願意相信,可這局面和結果由不得你不信。?

這根本不是辦法,老回回馬守應終於是要琢磨條別的出路了……?

折騰到現在,總算是寫完三千字,上傳後就去睡覺,明天下午的飛機,希望回去之後能儘快的恢復過來,謝謝大家。?

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7章 正義感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370章 北邊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485章 南拒明軍 北攻順援第407章 耀武 鎮怖 判斷 選擇第240章 忐忑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222章 理由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395章 李將軍到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18章 將來吃肉第442章 得益者 去永平第401章 困獸 轟殺 合圍第416章 患 京師 盛京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206章 突進第477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97章 低烈度戰爭第313章 兵不如賊 先禮後攻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323章 鋼鐵暴雨 殺人的時代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510章 雖勝不喜 紛紛來降第344章 追殺 遇虎 風雨將至第7章 正義感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144章 請校閱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276章 煤鐵 逼迫 因由第334章 父子 開礦 厘金 移罪第9章 驚變遭難第131章 敢當先第118章 三清觀第43章 狹路相逢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290章 百丈長矛 不敗之地第504章 絞殺戰第523章 遇陛下 此生無憾第13章 從容出城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509章 識時務者保富貴第189章 孫家三子 上門第129章 可惜啊第288章 欺軟怕硬 虎狼食人第164章 僵持第70章 招人 庇佑 正義第412章 無功 定罪 送人頭第397章 大戰開場第187章 一地雞毛第2章 販私鹽改善生活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268章 歸鄉悲喜劇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141章 八閩鄭掌櫃第402章 圍住 一個都別放跑第459章 塞外破陣 偏師向東第203章 敵衆我寡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432章 順立第146章 開新田第12章 趁着天黑第502章 戰爭從炮火開始第396章 夜 雙營 殺的前奏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34章 漲價及插曲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190章 另一個女人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44章 火線提拔第84章 禍端第48章 前任師爺第156章 下南京第445章 戰小疑多 步步麻煩第462章 守城者攻 火炮殺敵第26章 鹽吃鹽第222章 理由第38章 城門所見第534章 大勢所趨第365章 尚有不如 內外夾擊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52章 分片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521章 逼 投名狀第428章 缺銅 營改團第284章 立矛爲城 割肉補瘡第370章 北邊第13章 從容出城第254章 接旨勤王第518章 金帳殺番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