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欺軟怕硬 虎狼食人

“兩條路,一條是活路,一條是死路,不管是那條路,丁公公你今後怕是出不得這萊蕪城周圍了!”

郭棟和孫和鬥雖然也算是見識過場面的,可對這種突然赤裸裸的威脅,還是感覺到有些彆扭,咳嗽一聲都是坐了下來,那名掌櫃的臉上笑容還是不變,好整以暇的盯着礦監丁旭,等待他的反應。

這就是根本不給留什麼面子了,礦監丁旭臉色變得很難看,可僵硬了半天之後,還是緩慢的開口說道:

“那兩條路,請掌櫃的給我講述,在下洗耳恭聽。”

現在對於礦監丁旭來說是無路可走,現在給他兩條路,這已經算是開恩,溺水之人,你就算是給他條蛇也要抓住。

“死路容易,丁公公要還是這般固執己見的話,明日間就會暴病身亡,到時候朝廷的褒獎什麼都是少不了的。至於活路,我家主人覺得你經營這鐵礦還是有幾分本事,人也有些決斷,讓你把這鐵礦好好的經營起來。”

礦監丁旭木然的點點頭,沒有出聲,也不知道他選擇了活路還是死路,邊上坐着的郭棟沒有覺得有些什麼不對,只是孫和鬥眼角卻是抽動了幾下,神色也有些難看,山東總兵李孟這等作爲,未免有些太跋扈了。

這等監守的宦官都是天子的家奴,爲地方軍將效力,這算是怎麼回事,不過孫和斗的神色變化也就是一瞬,他深思之後也就釋然,眼下自己想這些東西還有什麼用處,反正自己已被綁上膠州營的這條船。還能下來不成。

那掌櫃的看見丁旭並沒有什麼反對的神色,悠然開口繼續說道:

“今後鐵礦買賣所得地四成你可以拿到,京師王太監那邊你送幾成,自己留幾成。膠州營這邊不管,只是有句話說在前面,丁太監你要是不盡心做,或者是因爲送錢少了被調離,我家主人話說在前頭,離開這萊蕪城十里之外,丁公公肯定是暴病身亡!”

條件可以說是苛刻之極,礦監丁旭卻不敢發一點的脾氣。只是昏頭脹腦的坐在那裡,許久才遲疑着開口說道:

“貴主人的意思,咱家明白了,咱……小地盡心盡力去做就是!”

那掌櫃的點點頭,站起身來笑着說道:

“丁公公識得大體,這態度我家主人肯定也會滿意。”

在這正堂之中侃侃而談的也就是這掌櫃的,做出這結論性的話語後,這掌櫃轉過身看了郭棟和孫和鬥一眼,繼續說道:

“萊蕪冶鐵所據我靈山商行的工匠師傅勘察,若是全部的開工。產量最起碼可以有現在的兩倍到三倍,我家主人地四成,已經是十分的慷慨大方了。”

是不是慷慨大方這個不確定,不過一條路是死亡,另一條路目前的職務不變。還有些銀錢可拿,誰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不過和丁太監熟悉事情倒也是特別的快,差不多三月中旬的時候,各個私下開工的鐵礦和冶煉鋪子都已經是重新的管理之下,在重新接手的時候,礦監丁旭也是明白了,當時就算是自己不答應,恐怕對方也能完全控制整個鐵礦。

在停產期間,很多外圍的鐵礦和小鐵匠鋪子都已經是私下的開工,按照這個開辦地速度。怕是到了三月份,就有六成的鐵礦控制在靈山商行的手中了。

礦監丁旭、郭棟,孫和鬥三人定期的合議,原料、製作、工藝在會上商議解決,靈山商行的掌櫃也不定期地參加,因爲有了濟寧的煤、萊蕪的鐵,還有靈山商行因爲販鹽發展起來的網絡。

這兵器製造局生產出的鐵器不光是自家使用。也可以賣給其他地方。煤鐵之興,也是吸納了不少的勞力。

淮北之地素稱民風剽悍。海州和運鹽河一帶,因爲鹽業富庶,相對來說要好一些,其餘的地方就不同了,兩淮鹽商們對沭陽和徐州一帶的馬匪特別的頭疼,多次請官兵剿滅,卻沒有什麼效果。

原因就是這些馬匪很多和本地的大戶相勾結,或者乾脆就是當地豪強地私兵武裝,歷來悍勇好鬥,官府也管制不了,鹽商所做的就是儘量的把鹽運之事改爲水運,給對方些小錢花錢買個平安。

張江在正月末就來到了海州城附近,在高橋鎮那邊的軍營中住下,就和他叔父張林所說的一樣,鹽商們果然是蜂擁而來,要說是送銀子什麼的那都是落了下乘,高橋鎮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是建起了一座美輪美奐的宅院,說是給張守備地宅第。

看這個宅邸,張江轉悠了一圈,還真是吞嚥了幾口口水,實在是太漂亮了,宅邸很大,裡面假山池塘都是齊備,亭臺樓榭都是按照時下最流行地樣式建設,關鍵的問題是,連伺候人地小廝丫鬟都是準備全了。

而且兩淮鹽商還在揚州準備了幾個重金買來的女孩子,都是色藝雙絕的少女,都是一併送給張江。

WWW ☢t tkan ☢¢〇

不過張江吞嚥口水歸口水,過了過眼癮之後,馬上命令士兵們遣散宅邸中的人員,並且在宅子的門窗都是貼上封條,門口派人守衛,淮北軍上下,擅入這宅第的人立斬不赦。

駐軍五天之後,高橋鎮上的居民從開始的驚慌漫漫的放心下來,這支從山東過來的軍隊,完全沒有尋常客軍的那種混帳習氣,軍紀要求的極嚴,從不亂入民居,即便偶爾在街上路上不小心見到女眷,也都儘快的避讓開,並不騷擾。

而且分駐在各處的淮北軍並沒有什麼閒工夫在街上閒逛,每日間和在山東一樣,操練演習,淮北軍之中,新兵的比例相對較大。訓練任務也是繁重異常,高橋鎮和海州的一些跌打郎中倒是生意大好,總是被請去看病。

海州附近有一批商人,這些商人是因爲鹽場集中使用的大批勞力而存在地。這些鹽工以及運鹽河上的船工,購買力雖然微薄,可總量還是非常的大,這些商人和商販就是供應他們的衣食住行。

這些商人們驚訝地發現,山東派駐在這裡的淮北軍居然也在他們手中採購,而且價錢公道,錢貨兩訖。

短短的幾次交易下來,淮北軍的名聲就在商販中打響了。淮北軍的士兵們雖然冷着臉,可付錢從不猶豫,乾脆利索,能做到這一點,商人就不求其他了,看這一切都是朝着很順利的方向發展。

當然,朝廷官兵在民間居然不持強凌弱,不欺男霸女,不買東西不給錢,難免讓人感覺到很奇怪。也有人想這軍隊是不是太軟弱了一些。

淮北軍從山東調撥到海州附近,除卻依靠船運之外,也使用了大批的騾馬,這些騾馬自然就成了淮北軍的運輸工具,自然就有所謂地無賴子打起了這些騾馬的主意。這個時代的軍隊如果太守規矩,往往被當成軟弱可欺。

三月中旬的時候,淮北軍發現丟失了十幾匹馱馬,而且那個馬廄的馬伕也被打昏,在軍營外面有大批看熱鬧的平民百姓,很多人陰陽怪氣的說着閒話,客軍駐紮在外地,本地的鄉民在心裡面天生就有一股牴觸的情緒,儘管淮北軍表現的很好,也沒有擾民。可被那些無賴一煽動,本地地平民百姓還是哄起來了。

這件事裡面有沒有鹽商的參與,沒有人知道,不過鬧起來之後,還真有鹽商派駐在此地的掌櫃“義憤填膺”“熱心無比”說是動用關係去找這些騾馬。

誰想到膠州營對這件事情的處置簡單的很,甚至不需要上報到張江那一級別,只是派出了搜索地小部隊。

偷不是自己的騾馬。也不是能跑太遠的。而且偷馬賊們也想在附近把馬先藏住,稍微避避風頭再賣。

本以爲對方的軍隊剛剛進駐。即便是有心追查也對地形不熟悉,根本不會找到,誰想到晚上偷馬,第二天剛過晌午他們就被抓住了。一共是七個人,都是在高橋鎮聞名的地痞無賴,而且平素做事屬於兔子不吃窩邊草那種類型,在本地人的眼中,名聲頗爲的不錯。

看着淮北軍把人抓來要處置,整個高橋鎮頓時是有些混亂,聚集在軍營門口的人大聲的鼓譟喝罵,要求放人。

什麼“馬匹已經是還給了,小夥子手滑,抽打幾鞭子放人就是”之類的話,膠州營守規矩地那種形象讓高橋鎮的這些平民也並不怎麼懼怕,膠州營淮北軍的士卒新兵爲多,見到這場面卻有些慌張。

不可妄傷平民百姓,這也是軍紀中的一種,這麼多人鼓譟涌來,守衛門邊的士兵們是是把長矛橫過來攔住人,也不做什麼舉動。

本來心裡面還有些忐忑驚慌,隨時準備一鬨而散的人們看到淮北軍士卒的這種反應,膽子未免又是大了幾分,最前面地士卒身上都是捱了幾下。

這個營地千總覺得事情鬧大,已經不是自己這個級別能控制的了,騎着快馬去附近淮北軍守備張江處請示。

這名千總在張江那邊得到地回答很簡單,張江在這個營千總的臉上扇了兩個耳光,開口說道:

“偷的砍,鬧的絞,滾回去!”

這名千總急忙又是騎馬趕回了自己的軍營,場面已經是有些控制不住,那幾名無賴的家人衝在最前面,後面跟着高橋鎮上的居民,淮北軍的士兵們都已經是退回了營地之中,關上了營門。

營柵外面的人高聲叫罵還不算,還有些人要從外面爬進去,不過軍兵們倒也知道這個要緊,凡是有要進來的都是被用矛杆抽了回去。

被抓住的那幾名無賴,看見外面聲勢鼓譟,本來是垂頭喪氣的他們膽子也跟着大起來,他們本來就被捆綁在營地中靠近營門的木樁上,膽子一大。也是在那裡大聲的叫罵,什麼你知道我是誰家的親戚,什麼不把爺爺放出去,再給些銀兩壓驚。你們這些北面來地蠻子就不要想在這裡駐紮了。

實際上這營地距離張江的大營距離很近,那千總快馬來回還不用一炷香的功夫,從後門進來的時候,臉上被扇地巴掌印還沒有消去,也是張江的手勁不小。這千總本來就是心中有怒氣,看到這局面,臉都變紫了。

營中的那些軍官都是老兵出身,各個氣得臉色漲紅。不過事先也有人打過招呼,說是山東兵馬去外省駐紮,到外地要謹慎小心,不要激起民變之類的,這其實是李孟的一些意思,現代時候在部隊的時候,這些都是軍紀。

但李孟也明白古今不同,他只是提個建議而已,眼下看這個局面,顯見着他的建議不太合適。

外面一大幫鬧事的高橋鎮平民。而且聚集地越來越多,要是仔細觀察,能看到某些人家的房頂上和牆頭,都有些人在小心翼翼的觀察,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幸災樂禍的神色。不斷有人從高橋鎮跑出去,然後又有更多的人涌進來,高橋鎮附近也有些鹽業的場所,苦力鹽戶倒是不缺。

當然在靈山商行開的小商鋪那邊,也有人觀察着那些牆頭,房頂上看熱鬧的人。

外面這些高橋鎮民已經開始商量如何把這營門打開了,這軍營裡面的兵丁看着是個冷臉,每日間都是操練,誰想到居然是這樣的軟蛋。

“諸位鄉親,諸位鄉親。莫要鬧了,莫要鬧了,這些蟊賊偷了軍營中地騾馬,按照軍律應該重重處置,你們再鬧,也要觸犯軍法了!”

這話不喊到罷了,一喊外面稍微安靜之後。鼓譟之聲更大。這話分明是露怯了。不過這次營內的反應倒是迅速了太多,營內馬上有人喊道:

“不要鬧。不要鬧,馬上把人換給你!”

這時候軍營之外的氣氛好似癲狂,人人都在那裡大聲的鼓譟,營內的這個聲音反倒是沒有人聽地清楚。

沒多久,有什麼東西被人從營柵中丟了出來,靠近營地木柵的那些人下意識的一閃,那樣東西重重的落在空地之中。

衆人定睛一看,地上躺着一具無頭的屍體,有那家人卻認得,這屍體身上穿着的衣衫正是那偷馬賊之一。

這些人鬧騰歸鬧騰,可真是見到死人那又不一樣了,一見到無頭的屍身,就連方纔鬧騰的最歡的那些偷馬賊的家人都是噤若寒蟬,這時候才聽到裡面那些人地哭喊求饒的聲音,外面安靜異常,裡面的軍兵動靜不大。

隱約間能聽到“噗哧”的聲音,每當這個聲音響起,裡面哭喊求饒的聲音就減弱一份,等下完全安靜。

撲通撲通幾具屍體都是被丟了出來,按說這看見自家親人死難,外面的人鬧的應該是更加厲害,可看見這些無頭地屍體被丟出來,所有人卻都沉默下來了,本來是捶打營柵,準備攀爬。

幾具屍體被丟出來之後,所有人都是慌張地推出去幾十步遠,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纔好,這時候方纔緊閉的營門大開,方纔捱了不少打地淮北軍士卒如狼似虎的衝了出來,不知道誰發了一聲喊。

外面這些圍着的高橋鎮平民一鬨而散,可方纔聚集的緊密,靠着營柵也近,擁擠不堪,要跑慌忙間那是那麼容易跑的,淮北軍的士卒要抓人也容易的很,直接就是抓那些靠得近的,這麼想倒也簡單,距離近的肯定是方纔在內圈的,鬧得最兇的,抓來就是,外面肯定是沒有好人。

看着士兵出來抓人,這些方纔還鬧事的高橋鎮民纔想起來,面前這些人是軍兵,是手中有刀槍的虎狼。

有那跑得快,抓不住的,直接就是被膠州營一槍戳翻,膠州營的營柵外面又是大亂,哭喊聲,叫罵聲,求饒聲都是混雜在一起,還有人絆倒在地上,被人踩踏,大聲的喊疼救命。

等到軍營前的人都跑散了,亂了一天的高橋鎮總算是恢復了安靜,淮北軍一共抓住了一百二十多個人。

這次抓住的人多,可高橋鎮民再也沒有敢去鬧事,而且等他們想跑的時候,才發現,鎮子周圍的路口完全是被人堵住了,出都出不去,只能是按照淮北軍的喊話乖乖的各回各家。

到了晚上,這件事情還沒有完,膠州營的士兵挨家挨戶的搜查,凡是有隱藏來歷不明的人的,一概是立刻抓人。

在鎮外各個路口道口,還有小道河溝,都有淮北軍的士兵守在那裡,沒有任何一個漏網之魚。

到了第二天早晨,昨天被抓的人裡面,那些婦人都是被放了回來,這些婦人並沒有遭到什麼侵犯和虐待。

一早起來,膠州營淮北軍的士兵就在高橋鎮鎮中的空地上搭建了個木臺,木臺很簡陋,不過是高出平地。

做的事情非常簡單,沒有人來宣讀罪名公示,只是兩名淮北軍士兵架着一名或者掙扎或者不掙扎的人到臺上,摁倒在木臺上,然後有一名士兵抽出腰刀來斬首,高橋鎮安靜異常,儘管在鎮中的空地木臺上嚎哭大罵的聲音不絕,那裡面也有自己的親朋好友,但昨天還膽大囂張的高橋鎮民卻沒有人敢有什麼動作,只是在屋中戰戰兢兢的聽着。

他們到現在心裡面明白了很多事情,這些山東過來的兵丁,即便是屠了這個鎮子,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昨天之前之所以那麼隱忍和氣,那是因爲這支軍隊講道理,可不是因爲這軍隊害怕什麼,昨日在營前登鼻子上臉的舉動終於是把淮北軍這些山東人惹急了。

就在鎮中的空地那邊,木臺周圍的土地已經是漸漸的發紫,鮮血滲透到土裡的顏色,不斷的有士兵朝着砍完頭的屍體上灑石灰。

張江揹着手站在一邊,臉色鐵青,倒不是因爲眼前這殺人的場面太過血腥,而是沒有想到才進入淮北幾天,就出現了這種事情,而且按照附近靈山商行的分店的夥計稟報說,昨日那些人鬧事的時候,始終有人在鼓動,而且附近還有些鹽工苦力的也被叫進來。

事情才滾雪球一般的越鬧越大,這點小事自己都處理不好,如果傳到自家總兵大人耳中,這又是個什麼印象。

果然和自己叔父說的一樣,這些鹽商表面上客客氣氣,私底下壓根沒有安好心,正在咬牙的時候,聽見木臺那邊有人大喊道:

“大人饒命啊!小的是某某鹽商的帳房,昨日來這高橋鎮是查賬……”木臺上的士兵停住手,站在張林面前的傳令兵也是停住,一起看着張林,等待他的指示,張林開口冷聲說道:

“把這個鹽商的名字記下來,這個帳房,砍了!”

第123章 真名第314章 此路不通 掘坑塌城第75章 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憤怒第316章 意料之外 野心何來第399章 破陣 摧枯拉朽第269章 海邊青壯 全家出遊第44章 火線提拔第12章 趁着天黑第386章 殺紅了眼 仍然是孤軍第86章 新火銃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211章 考試第435章 大勢之前 還能如何第450章 謀定 懸殊 輕而易舉第137章 不信第522章 大明無忠第162章 很俗套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18章 將來吃肉第116章 不通生意第416章 患 京師 盛京第514章 河南之政 牛佺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270章 各色人等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246章 桀驁 禽獸 公道第355章 三營 淮揚軍 對陣第99章 老兵 相問第85章 騎馬鹽丁第179章 劉澤清第460章 蒙敗明勝 東進南下第30章 有事相求第266章 紅利 萊黨 忽視 軍議第152章 託付第511章 帥帳對談第315章 千刀萬剮 流賊招撫第1章 穿越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292章 扶國之利 有意無意第463章 尺度差異 定計長圍第86章 新火銃第76章 騎術訓練第86章 新火銃第45章 震懾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150章 入寇第341章 胸無大志 厘金局督辦第210章 家有急事第239章 急報第415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374章 盲點 招安 汝州陷落第505章 穩如泰山 戰場轉折第515章 回程 徐州宴 臨清亂第398章 只能戰 鐵騎兵第484章 夜戰 勝亦勞第207章 軍法如鐵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405章 天下震動 天下噤聲第500章 順 明 魯第177章 大禮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180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337章 點驗兵馬的張主事第394章 施威於人 趕上第375章 緊追有責 破局始動第376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來第420章 推脫 驚懼 躲避第133章 過年送禮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60章 瓷罐第43章 狹路相逢第439章 問船 公府所見 南邊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第7章 正義感第60章 瓷罐第182章 再提親第27章 殺雞牛刀第224章 地方不靖第42章 跌宕起伏第338章 終有報應 松山破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16章 十七人第304章 秘抒胸臆 士人從賊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309章 欲見先縱 舍子求功第331章 萬事不如錢 拿人第205章 破城第384章 對峙 火銃屠騎 開戰第60章 瓷罐第34章 漲價及插曲第13章 從容出城第358章 大意 近身肉搏第288章 欺軟怕硬 虎狼食人第192章 有所改變 說合第502章 戰爭從炮火開始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