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鹽吃鹽

明天最少還有兩更,大家儘管推薦收藏,希望俺在新書榜的名次更上一名,謝謝大家,老白豁出去了^_^

-----

農曆十月的山東海邊已經是頗爲寒冷,特別這時候還是快要天黑,這些小夥子都是光着上身,有些在那裡站着隊,有些在那裡跑步,還有些端着竹竿子一下下朝前刺着,李孟坐在中間,他是盯着周圍的人在練,誰有不對的立刻校正過來。

遠處的太陽已經是快要落入海中了,李孟在那裡剛剛校正完一個人的動作,心裡面有些苦笑的想到:“來到明朝之後,自己比在現代的時候還是有進步的,最起碼當兵是個班長,管九個人,在押運公司是小隊長,管十二個人,現在管着一百多人,最起碼也是個連長了吧!”

私鹽有利潤,處處都有販賣私鹽的隊伍,可鹽場卻不多,本來萊州府北面昌邑和掖縣哪些地方要吃鹽,都是去登州府的福山鹽場買,孔有德叛亂之後,黃縣和登州府城恰好是把沿海這段路封住。

朝廷調集大軍封鎖登州,自然也是把沿海一線封鎖,所以鹽販子們都是來靈山鹽場來購買,說起來有些奇怪的是,逢猛鎮的幾家鹽商都不朝着這些地方販賣,囤積足夠的鹽之後,就是通過水路運走。

在這個年代,跨縣越府可不是什麼小事,昌邑,掖縣,平度,高密的鹽販子都是四五十人一隊,過來買賣。

十月初五,平度州的私鹽販子三十多人以販賣棗子的名義來到了膠州城,先是在逢猛鎮休息了一天,然後第二天出發去靈山鹽場。

逢猛鎮和靈山鹽場之間也有官道,只是這些私鹽販子卻不敢走,雖說都是亡命徒,可這畢竟是違禁的事情,還是遮掩些好,膠州城的鹽丁就是盯着這種外來的私鹽販子捉拿,油水特別大,風險還小。

這些平度的鹽販子走的是一條相對偏僻的小道,這條路他們也是走的熟悉了,早早的從逢猛鎮出發,山東鹽場都是本地人自家吃,銷路不暢,官營的鹽商不願意買賣,靠得就是這些私鹽販子來做生意,很快就是交割完畢,既然是走小路要求隱蔽,這些人也都是推着雞公車。

回程的時候剛剛是吃完早飯的時間,走了十幾里路,爲首的人卻突然揚手讓大家停下來,後面的鹽販子們都是納悶,但是做這種買賣,警覺性還是有的,頓時都是拿出了兵器擁擠到前面來。

逢猛鎮和靈山鹽場之間從來沒有聽見有什麼強人,怎麼今天卻冒出來了,不過這也好,強人總比鹽丁官差要好說話,惹不起的花錢買個過路錢,惹得起的就火拼一場。

“咱們是平度州的,對面是那裡的兄弟?”

看這對面沒有作聲,這人揮揮手,身後的三十幾個漢子臨着刀斧一起朝前走了幾步,離得近了,也看清楚對面的這些人,着穿着打扮也是窮苦出身,每個人拿着根竹竿站在那裡也不出聲。

這平度州的鹽梟心想自己和弟兄們手裡拿着的可是鋼刀鐵斧,怕你們這些拿着竹竿的窮漢,只要是挨近了還不是被砍倒,而且估計下人數,對方也就是三十個人,自己這邊的人還稍微佔據上風。

只是對面這些窮漢沉默不出聲,在那裡規規矩矩的站着總有些說不出來的味道,平度州的鹽梟也是有些對危險的直覺,不敢貿然的上前,可身後的那些同伴卻已經是破口大罵,他伸手止住,又是開口說道: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大家出外無非是求個財,何苦傷了和氣,有什麼話都可以談!”

他這句話說完,對面就有人出聲喊道:

“丘大海兄,這鹽都是俺們膠州人的,你們平度州的過來買賣,這是喝我們百姓的血啊,怎麼也得補償下,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你們這鹽貨我們五錢銀子一擔收了,這也不虧,你在你舅子手裡拿貨也是四錢七一擔,我這還給你算了腳錢!”

聽到對方把自己的名字都是叫出來,而且是挑明自己和靈山鹽場的關係,這丘大海渾身上下先是打個哆嗦,心想對方真是摸清楚自己底細了,靈山鹽場的鹽課大使是丘大海的大舅哥,仗着這層關係,每次他都能拿到四錢銀子或者是五錢銀子一擔的鹽,運回平度州之後,因爲平度屬於內陸,鹽的價格也高,轉手就是二兩銀子一擔,利潤極厚,這錢和舅子平分,賺的不亦樂乎。

現在對方的人還比自己要少,卻說出這般的不講理割肉的狠話來,還怎麼繼續商量,丘大海也是幹殺頭買賣有些年了,也不含糊,一招手,大喊了聲:

“弟兄們,上,不留手啊!”

這句話一說,後面早就是憋了一肚子氣的平度鹽販子們都是口中大罵,拿着手中的刀斧就衝了上去,遇到這種半路劫道的,講究的是誰敢拼命,大家都是爲了錢財飯食才做這些勾當,犯不上拿命來填,所以誰有拼命的勇氣,或者說誰表現出敢拼命的模樣,往往就佔據勝利的先機。

何況對面怎麼看,怎麼像是附近村子裡想來賺點外快的農民或者說是窮軍戶,怕他作甚!

這邊一衝,那邊有人出聲的喊道:

“端起來,穩住!”

聽着這聲音可都有些發顫了,平度鹽販子們膽氣更壯,衝的腳步也是加快許多,不過沖在最前面的人卻有些爲難,對方手裡的竹竿子足有十尺多長,要想衝到對方的跟前,還真是個麻煩。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麼拿着刀斧不要命的向前衝,就連山裡的那些強人土匪也是害怕,往往就這麼潰散了。

這些鹽販子一邊用更大的聲音喊着,一邊加快了腳步,反正那竹竿子都是平頭的,戳不死人,衝在最前面的鹽販子聽到這些平端着竹竿的人中,有人喊了什麼,倉促間也沒有聽清,可已經是衝到對方跟前了。

正對面十幾根竹竿帶着風聲急速的刺了過來

第502章 戰爭從炮火開始第502章 戰爭從炮火開始第215章 遲來的道賀者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526章 齊王制度第19章 起始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151章 記憶的歷史 印證第379章 薊州 刀與筆 名正言順第280章 子侄應孝 無雲亦龍第506章 戰場激變 似潰實計第3章 半路遇鹽丁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170章 徐總管第336章 淮安小戰 兵部林主事第321章 定戰場 佔先機第59章 青鹽第497章 蟬 螳螂 黃雀第522章 大明無忠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194章 小事 大事第465章 言下之意 不值一文第294章 翁婿之誼 一視同仁第451章 開局第523章 遇陛下 此生無憾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469章 引蛇出洞 鐵血肅奸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115章 順手救人第170章 徐總管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424章 未到太平享樂時第393章 一往無前 鐵血洪流第259章 膠州營 向前第324章 官軍的填河 裂痕第68章 立木第262章 圍住第242章 上路第369章 風雨來前的平靜第182章 再提親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528章 天下銀河匯濟南第200章 出不去門第477章 迷茫 破局 自信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54章 遼民苦第155章 猥瑣第51章 定價標準第203章 敵衆我寡第170章 徐總管第231章 人定勝天 家政第62章 濟寧 青鹽第133章 過年送禮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47章 自首第169章 所見所聞所感第431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第423章 平庸之世 見微知着第310章 官賊使者 因緣巧合第527章 多頭並進第315章 千刀萬剮 流賊招撫第350章 濟寧的悠閒時光第42章 跌宕起伏第153章 南京 南京第175章 費德勒 蘇安琪第487章 砍瓜切菜 屠狗殺羊第34章 漲價及插曲第149章 一刀兩斷第371章 暗誹 士氣高漲第123章 真名第200章 出不去門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288章 欺軟怕硬 虎狼食人第439章 問船 公府所見 南邊第91章 腦熱大言第368章 人心趨利 大喜第143章 剋扣規矩第155章 猥瑣第345章 小事 大局 南直隸第525章 南北朝第361章 棋局處處 笑對風雲第377章 借勢 辣手肅貪 低頭第423章 平庸之世 見微知着第504章 絞殺戰第37章 總旗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465章 言下之意 不值一文第128章 明察秋毫第49章 患得患失第264章 不可能知道的改變第470章 挫虜示威 汝州始戰第157章 蹊蹺第349章 好大一盤棋 十之八九第322章 李家坡 炮灰填河第190章 另一個女人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434章 大火併 又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