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河南行 遊開封

國人辦事都是在酒桌上,這話現代如此,幾百年前的明末也同樣是如此,雙方飲宴之間就是定下了河南向導這件事,當然還有些不能與外人說明的話,就不能說了。

李孟回到客棧睡下,醒來之後,陳六就過來通報說是文如商行已經是派了幾名嚮導過來,這幾名嚮導若說關係,居然還算是熟人,都是去年青鹽那件事上出力不少的孟老掌櫃的家人。

孟老掌櫃在炒賣青鹽這件事情得了近萬兩銀子的好處,早就是回家做富家翁去了,不過卻不準備讓子侄們安逸享樂,還都是散在外面做工賺錢,這次被派來給李孟做嚮導,幾名孟氏的子弟都很欣喜,他們可都聽過長輩所說的,這李二郎可是咱們孟家的貴人。

既然一切準備的完畢,李孟簡單的香鹽鋪子交待了下,和相關的客戶之類的打過招呼,一行人又是匆忙上路。

濟寧州向南到河南、南直隸一帶有很密集的水系,李孟他們的車馬乘船行進即可,倒也省了幾分力氣。

在路上倒也頗爲的無聊,每日看着兩邊的風景並沒有什麼意思,不過本以爲出來遊山玩水的鹽丁們卻都是失算,雖說是在水上行舟,可訓練一點沒有耽誤,每日李孟都是要求船靠岸兩個時辰,把各項的操練都是來一遍。船家自然沒有不願意的地方,反正各項的銀子都是給的十足,多一天多賺一天地錢。

船上的這些天生活,李孟還真是有了些領悟。比如說靈山衛所那些老軍官都隱約模糊的提到,行軍打仗,行進之中一定要沿着江河,一來是水運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畜力,二來是就近就有水源。

這樣的知識是在現代參軍的李孟根本想不到的,以現代戰爭那種完備的後勤體系,還有各種高效率的交通工具,根本考慮不到這方面去。

濟寧州和孔三德的交談給李孟有些觸動,不管是孔三德還是膠州城地周揚,都是看到了這個形勢。以天下論,孔三德和周揚絕對算不上是什麼驚才絕豔之輩,以此推論,天下間瞭解到這事的人應該是不少。

可爲什麼到最後還是那般的局面,莫非真是歷史車輪和大勢不可違背…

這個問題太過鬱悶,李孟也不願意多想,可是在水上的行走。除了頭兩天還有些新鮮之外,接下來的幾日並不愉快,水邊一般都是有村落聚居,窮困和苦難就是對他們全部的描述。

靠緊濟寧州的民戶還好,可是離河南越近。就越覺得這天下確實是在遭受災難和折磨,幾次上岸練習地時候,都是見到在岸邊有倒在那裡的屍體,腹部漲大的餓殍,模樣悽慘,很多的屍體被野獸撕扯的破爛不堪,天氣有些溽熱,很多屍體都是散發出惡臭。每次上岸都是要先讓鹽丁灑石灰掩埋。

可屍體太多,根本忙不過來,以後索性是先看看有沒有屍體再靠岸,至於沿岸逃荒乞討地流民。那根本不是什麼稀罕事情了。

實際上這個船隊裡面,除了李孟之外,沒有人對兩岸發生的景象有驚訝,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就是司空見慣的景象。

在李孟看來。明代的邸報有個好處。天下各處的災荒大事一般都是及時通報,對於他這種穿越而來的角色。總歸是能得到有用的信息,不過岸上地這些流民大多是河南那邊過來的,可看邸報上,那邊的年景還算是可以,沒有什麼大旱大澇的。

閒暇時問起船家和帶路嚮導地孟家子弟,儘管他們或者是隱晦,或者是明白的說,但是意思全都是差不多,孟家那幾個子弟裡面,有個叫孟恩的說的最直接,當日李孟問起,孟恩朝着河裡吐了一口,恨恨的罵道:

“還能有什麼災荒,那些藩王就是最大地災荒……”

然後這孟恩就被他地幾個兄弟捂住了嘴拖了下去,李孟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在他面前大罵藩王,這不是自己找死嗎?

不過在到達丁家道口,入黃河,進河南的時候,也把這事情搞清楚了,實際上此類地明人筆記和清人的文章,傳到現代的有許多,當然李孟基本上接觸不到。所謂的“河南之禍,不在天災,而在藩王。”

萬曆末年的時候,已經封“周,趙,伊,徽,鄭,唐,崇,潞”八王,然後又在洛陽封了福王,又說是河南的田地已經是不夠封給福王的了,還要到其他省去劃出田地來,河南又是通衢之地,很多大府,達官貴人住在這裡的人也不少,他們同樣是佔據大量的田地,官府催賦稅的時候,自然不會找這些藩王親貴,官宦大族,那些賦稅都是落在了平民百姓的身上,崇禎皇帝又是層層的加稅,百姓怎麼活的下去。

瞭解到這個原因之後,李孟反倒是覺得在山東看到的那些流民還不算多,居然沒有出現大股的難民潮,河南平民的忍耐能力真是強。

丁家道口已經是河南境內,情況又有不同,這裡算是山東入河南的一個關口,看起來頗爲的繁華。

雖說也能看到不少的臉有菜色,形容枯槁的流民,不過也有很多人在興致勃勃爲衣食忙碌,看起來還算是健康。這也算是出乎李孟的預料,預想的那種人間地獄的景象倒是沒有出現,整個渡口一帶有一種畸形的繁榮。

李孟想了很久纔是琢磨明白,之所以在災難中還有一抹亮色,是因爲這時代不光是農業,工商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這多少還是救活了許多人。

根據做嚮導的孟家子弟所說,歸德府靠近南直隸,是淮鹽大肆販賣之地,地方與其說是河南所轄,倒不如說是南直隸的一個府,這些嚮導也是覺得李孟這次來是考察私鹽販賣的市場的,這些孟老掌櫃的子弟都是努力巴結李孟,自然是有什麼話說什麼,絲毫不擔心泄密之類的事情。

青鹽應該是在華陰潼關和盧氏寶應一帶,由陝入豫,李孟的目標正是這個地方,所以也不願意在歸德府多呆,直接沿着黃河洗去,沿河去開封府,走鄭州去洛陽。自然是同意了嚮導的意見,直接上路。

補充了給養之後,一行人沿着官道走了十幾里路,又在渡口換乘船隻,當時的漕運都是沿着水路從歸德到開封,開封到洛陽,然後供應關中一帶,船運十分的發達,而且文如商行的生意看來做的門路通達,那幾個嚮導出去聯繫,就搞到了船隻,李孟的船費多給了五成,對他來說多花不了多少銀子,可船家們人人樂意。

河南的情況已經是有些糜爛,濟寧州下河南的時候,船家對於在岸邊停靠還沒有什麼說法,可河南的這些船家不到沿途靠着衛所和大邑的碼頭,壓根不敢靠岸,闖軍在河南的活動已經是有段時間,地方上的土匪和不法豪強也都是趁亂在外面揀些便宜,陳六和王海無事的時候閒聊。

聽他們說,平民百姓輕易不敢離開自己居住的城池,那些野外的村子經常遭到匪徒響馬亂賊的劫掠,百姓們要是出門離開城池去往他處,十幾個人是不敢動的,一般都是結成一百人兩百人的大隊纔敢行動。

唯一還有些太平的地方也就是沿河一線的城邑了,在河上,大隊的官兵有足夠機動力往來支援,城池之中靠着水運也不愁補給,所以情況比起河南其他地方還算是不錯。

八月中旬的時候,李孟一行人來到了開封城,船隻需要補充些給養,那些嚮導也有文如商行的公事要辦理,跟李孟商議,希望在開封城呆個十天左右,然後繼續趕路。

李孟的煩躁和急脾氣都已經是被快不起來的行路磨了個乾淨,知道就算是自己想快,也快不起來,當下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而且開封在們明代也是天下有名的大城,李孟自來到幾百年前的明末之後,一直是在膠州呆着,沒有去過什麼大地方,濟寧州雖然號稱山東最富,可不過是個州城,局面還是小了些。

有機會來到開封府開封城這等繁華大邑,自然要找機會好好遊覽一番,李孟對歷史不熟,不過也知道,朝代的末世,在繁華的地方在大勢中會變成廢墟,想要再次看到繁華,就要等幾十年或者是幾百年之後了。

在現代看那些小資酸腐文章,即便是李孟這樣文化水平不高的職員,也對北宋那種如同夢幻般的繁華心嚮往之,兩漢的唯我獨尊,兩晉南北朝名士風流,盛世唐朝的長安,哪怕是中明的太平景象能看到和生活在其中也好。

可偏偏有穿越了幾百年時空的奇異遭遇,來到的朝代卻是明末,黑暗即將來臨的皇朝末世。

第395章 李將軍到第193章 閒事第105章 看明白 孔三德第457章 借刀殺人第411章 勝未必喜第287章 天下之事 前倨後恭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0章 貨棧掌櫃第230章 護莊隊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492章 無路可退第502章 戰爭從炮火開始第395章 李將軍到第505章 穩如泰山 戰場轉折第363章 聞風知意 東西優劣第195章 炮不是越大越好第133章 過年送禮第155章 猥瑣第366章 成局 離間第358章 大意 近身肉搏第458章 閒子不閒 處處皆戰第481章 賊世道 就位第194章 小事 大事第391章 打完了 或許第261章 分潤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107章 後面多了一個人第202章 初冬下曹州第257章 盡人事 小戰第150章 入寇第334章 父子 開礦 厘金 移罪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160章 討價還價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404章 滅軍殺將 完勝第27章 殺雞牛刀第261章 分潤第120章 兵營初設第102章 酸第492章 無路可退第367章 南征動員 內有隱憂第78章 誰狠 撞破第390章 絞殺 英雄第5章 疑似二郎神附體第411章 勝未必喜第35章 楞馬罡第249章 這裡和那裡第353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第179章 劉澤清第178章 回膠州第188章 輕重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437章 元帥府 開封城第380章 士無良 夜行船 蠻兵驕第4章 扁擔 刺殺第499章 鬨堂而散第501章 家中事 雙雄會第87章 迴歸 京師第19章 起始第214章 賓客如雲第512章 襄城定策 戰後諸事第288章 欺軟怕硬 虎狼食人第110章 無畏 莽撞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12章 無功 定罪 送人頭第490章 死亡衝鋒第536章 初定之後第34章 漲價及插曲第281章 米粒之光 養虎做患第355章 三營 淮揚軍 對陣第63章 炒作第308章 驅而不殲 反常爲怪第228章 既定事實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325章 大軍 大陣 大戰第135章 不負君心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155章 猥瑣第111章 識字 洛陽 沒品第220章 屯田第86章 新火銃第328章 爲淵驅魚第446章 索性火併 殺將 嚇城第405章 天下震動 天下噤聲第519章 迴應 助你上煤山第204章 土雞瓦狗第156章 下南京第27章 殺雞牛刀第10章 家中無人第417章 崩第151章 記憶的歷史 印證第197章 陷害 不知世情第358章 大意 近身肉搏第212章 通過第68章 立木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401章 困獸 轟殺 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