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謙讓是美德

王氏帶着春荻、夏錦來到主院,卻見屋子裡已經坐了一堆的人,彼此寒暄禮讓,倒是熱鬧。

嫡長房大爺寧世衍、大少夫人江氏在任上,年底纔會回京述職,憑資歷,今後就留任在京。

嫡二房二爺寧世奕在工部任從五品的都水清吏司員外郎、二少夫人唐氏如今暫掌侯府中饋。

寧世奕性情溫和,在這樣的清水衙門倒是適宜。

只是七房寧世昀原本在翰林院任從八品的主簿,官不大,卻最是清貴,被侯夫人請求其兄長江恩侯明升暗降弄到工部,做了八品的司務。後水道、水利諸事常被派遣外差,甚是辛苦。

不過,倒是讓王氏得了八品孺人的封號。

嫡三房三爺寧世暉在淮南任上,留下三房少夫人孫氏帶着一對雙胞姐妹在侯府盡孝。

庶五房五爺寧世庭、五少夫人方氏在西南任上,嫡女寶憐體弱,故留在侯府將養,而今仍無嫡子。

四房、六房在祖籍侍奉老侯爺、太夫人,所以,今日到主院議事的,不過是長房的幾個孩子、二房夫妻、三房孫氏、五房寶憐、七房夫妻。

侯爺寧盛樑坐在上座,看家宅興旺、兄弟妯娌和睦,很是滿意,把前段日子的矛盾只當做牙齒和舌頭的偶然碰撞,對先祖多子多福的理念深以爲然。

寧寶祺坐在侯夫人身側,笑微微地低聲說着什麼,侯夫人眉頭挑了挑,犀利的眼在王氏身上掃過,王氏本就留心,“嗖”地一下轉頭與侯夫人對上了眼。

侯夫人眯了眯眼,擡擡手,屋子裡安靜下來:“老七家的,你們早晨到外城做什麼?莫非私自前去救助?這般不聽侯爺安排,說不定會給侯府帶來不利。”

寧侯爺臉色微變:“你們真的私自出門了?”

寧侯爺頗有幾分氣惱,拍拍案几:“什麼時候七房變得如此好大喜功,啊?昨日就說過,不是不做善事,得等朝議之後再說,你們就這麼在乎善名嗎?行於表的行善,那是真心嗎?”

寧七爺與王氏聽話音不對,趕緊跪下:“兒子不敢。”

“兒媳不曾這般虛僞。”

寧侯爺擺手:“東華不過三公四侯四伯,總是會一起行事,你們這般自作主張,若被有心人看見,還以爲我永定侯府着急博取民心,心懷不軌。”

侯夫人臉色黑沉沉的,“平日裡就該嚴格,你還總說我偏心,你看,這就是他們做出的事。若不是被人看見,我們還矇在鼓裡,大禍臨頭猶不自知。”

寧世昀磕下頭去:“父親容稟,早晨不過是幾個孩子到外城探望熟人,看左右有人受災,順手將成衣店的棉被棉袍送人應急,又未施粥施藥,何錯之有?難道看見人在風雪中受罪只當未見?他們……做不出來。”

寧侯爺手指輕敲桌面,吁了一口氣:“積德行善之事自是不錯,可永定侯府以軍功立世,不得不小心。一家子,做什麼事商商量量的,同舟共濟纔是道理。老七家的快起來。”

寧世昀扶了王氏起身,兩人坐下,不再說話,心裡涼颼颼的。

王氏想起女兒再三叮囑的事,下定決心不強出頭,不多出錢。

侯夫人慢悠悠地抿了口茶,“一家子姐妹兄弟,就該相扶相攜,你們心急,也別存了自私的心眼,不利家宅和睦啊。”

“好了,小孩子行事,不會被人與侯府牽連上。”寧侯爺覺得,如寶昕那麼小的出去,就算敲鑼打鼓宣揚自己做了善事也沒人相信。

“今日朝會,陛下令京兆尹通報災情,內城、外城損失不算很大,對於坍塌的地方,先搭建簡易棚戶供他們住宿,待天氣轉好再修繕。亡者陛下賜給棺木錢,遣醫者熬製湯藥預防和治療風寒。我與在京的江恩侯、嘉定伯他們約定,明日開始在外城施粥,請大夫免費義診施藥。”

“侯爺,那是一處施粥,還是各自搭棚各自施粥?家中是全去,還是……”

“各自搭棚,在外城指定地點施粥。”

寧寶祺福身:“祖父、祖母,爹孃沒在京中,我們商議過,不僅出力,更拿出五百私房,交給祖父安排,購置物品幫助受災的百姓。”

寧寶祺開年十三了,需要名聲,以謀取相配的親事。

褚氏連連點頭:“好,好,少不得祺兒親自前去分粥給災民。”

目光轉向二房,寧世奕拱手:“我們不能越過大哥,二房出四百兩吧。”

褚氏覺得兒子老實,這會兒這般算計,定是唐氏教唆,不由瞪了唐氏一眼。

唐氏蹙眉低頭,在工部的清水衙門,自然該仔細打算。

三房出三百兩,褚氏冷笑,老三家的也是人精,不過,她不相信到了七房,真的敢只出百兩!

寶憐嬌怯怯地起身:“前日爹孃送了銀子,讓孫女冬日進補,可孫女想着災民更是可憐,願意將兩百兩救助他們,忘祖父、祖母別嫌棄。”

寧侯爺正想說話,褚氏搶話:“可憐見的,我的乖孫女就是懂事,又有一顆憫人之心,災民也會感恩的,到時候,你跟你二姐姐一起去,讓他們知道你們的誠心。”

寶憐笑了笑:“孫女體弱,只好在家裡偷懶養着,免得受寒病了,又是一陣忙亂,祖母且原諒孫女。”

褚氏感慨點頭,庶五房的孩子倒是懂事,雖然還沒有嫡子,算了,暫時不送通房過去了。

王氏與寧世昀對了一眼,手比了個三,也不說話,自在一邊看熱鬧。

寧世昀抓抓臉:“我們……也拿兩百吧,怎麼也不能越過五哥,無視五哥。不過,外城的施粥施藥,我們七房就不參與了,聽說城郊村子裡受災嚴重,我們就走遠些,給村民們一點幫助。”

“這樣啊?那可比城內麻煩多了。”

“沒事,城內雖然簡省,但是要面對的事更多,我們可應付不來。再說了,謙讓是美德,望父親、母親成全。”

褚氏聽他們出錢少,本來不高興,可城內露臉的事他們不去,還要謙讓,正好!

“那就辛苦你們了。這麼些錢,也夠施粥施藥贈衣了。”

寧侯爺拍拍案几:“我和夫人拿出千兩,除了那些東西,再買些炭送災民,怎麼都夠了。”

“父親周到。”

王氏舒了一口氣,總算讓七房從衆人的矚目中脫離開來,算不算孩子口中的低調?

事完了,該回去用膳了吧?

褚氏又慢慢地說了話:“賞梅會推遲,但是還是會舉行,看看這幾日施粥的情況再說。你們看,應該怎麼辦?”

不會又要出錢吧?

這時,尤媽媽在門外求見,王氏到門外聽了她的回稟,告罪一聲,趕緊回了西偏院。

第199章 一年的代價第39章 施恩第440章 利器第190章 心情不錯第359章 微風徐徐第188章 交換條件第280章 香芸出嫁第13章 意外的禮物第333章 靠近第459章 還是人嗎第46章 尋主第38章 解君憂第8章 兩世姐妹情第3章 擦肩而過第233章 重逢第57章 庶孽嫡孽第322章 放下恩怨第93章 泄露第466章 曼青姐第337章 報信第214章 平安第446章 豉苗第306章 失蹤第232章 嬌養第97章 總會接回去第193章 院判親臨第412章 姑太后第280章 香芸出嫁第422章 各有着落第92章 警醒些第17章 又逮錯處第351章 恍惚第54章 陪伴第123章 各有應對第32章 做孩子該做的事第88章 爭執第341章 關愛第238章 鬥氣第15章 公子如玉奈何做賊第291章 落定第44章 回頭第85章 衝突第43章 血流成河第394章 禍水第452章 離開第151章 效忠一輩子第159章 不承認第5章 僵持不下第141章 接受不同第113章 離心夫妻第151章 效忠一輩子第106章 不過一把灰第269章 原來如此第478章 牽掛第438章 熱情第392章 深山有村第201章 邀請第292章 初見妹妹第480章 太后去反省第290章 哥啊親哥啊第6章 讓熱血燃燒吧第244章 願意等待第234章 親事第360章 嫉恨第304章 別後悔第77章 關照第58章 初議分家第53章 藥好纔會更痛第200章 準備回府第52章 過日子第125章 前情第150章 賜名第441章 見識第105章 你是內應第157章 過年三第324章 放不下的怨第44章 回頭第49章 厚禮第7章 處罰要公平第361章 成全第188章 交換條件第120章 紫焰綻放第6章 讓熱血燃燒吧第267章 巧遇第450章 都有棋子第252章 回門第164章 一家親第403章 關鍵時刻第4章 伺機回府第46章 尋主第25章 給他人活的機會第310章 被犯罪第17章 又逮錯處第110章 奇怪的疫症第31章 謙讓是美德第155章 過年一第351章 恍惚第448章 皮與毛第300章 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