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15)

臧霸、張燕先是放跑了曹彰,又讓曹彰救走了曹純,不由心中大怒,將怒火全都發泄在曹軍身上,兩萬曹兵隨曹彰、曹純走脫者不足兩千。二將見衆曹兵非死即降,這才上山來向南燁請罪。

南燁並不將曹彰放在眼中,這纔有些小看曹彰、曹純二將,沒有召出呂布金屍,以致二人走脫。若論責任南燁也有一些,所以並沒責備臧霸、張燕,只是好生安慰兩句收軍還營。

卻說司馬懿引兵布成陣勢,只待南漢兵馬亂動,好一齊攻之。忽見曹彰、曹純狼狽而來,上前請罪道:“南燁半路伏兵提防,因此大敗而歸。”

司馬懿聞言大驚道:“南燁真神人也!不如且退。”隨即傳令大軍盡回本寨,堅守不出。

南燁見司馬懿又是堅守也懶得用計,依然命人採石伐木。有霹靂車在,多堅固的大營都禁不住轟擊。就如同郭嘉所言,司馬懿智計再高,南燁一路正兵求戰,靠兵強將勇裝備好取勝,司馬懿也沒辦法,這就是實力的差距。

新版的霹靂車雖然方便移動,可是石彈卻不方便運輸。與其花大力氣運送石彈,還不如每到用時再紮營採集。所以此時司馬懿守營不出,南燁便要重新收集木石,準備攻營。

孫權不敢等南燁木石齊備,來尋司馬懿商議對策。司馬懿尋思一計,傳令各處軍馬皆拔寨而起。

細作來報南燁,說司馬懿、孫權退兵。南燁聞言一愣,自己這邊還沒準備好攻營呢,怎麼孫權、司馬懿就退兵了?假如說司馬懿還能退往鄴城,孫權又往哪裡退?南燁拿不準這是否是司馬懿之計,便召集衆將商議對策。

郭嘉道:“魏、吳兩軍營中並不缺糧,雖說之前折損了不少人馬,可也還有一戰之力。此時退兵必有大謀,不可輕動。”

魏延笑道:“軍師太過小心,我看是那司馬懿畏懼霹靂車,要退往鄴城,我等爲何不追?”

陸遜道:“司馬懿若退往鄴城,孫權又有何處可退?如今孫權只有兗州一地,怎會輕易退卻?”

張郃道:“莫非孫權欲退往三韓、高句麗之地。”

黃忠點頭道:“儁乂所言有理,假若司馬懿退兵鄴城,孫權獨木難支,退兵亦有可能。”

賈詡道:“司馬懿先前四處劫掠糧草豈是退兵之狀?依我之見,此乃誘敵之計,可令人遠遠哨之。”

南燁也覺得事有蹊蹺,便下令士卒不必追擊,只是多派探馬探聽虛實。探馬次日回報道:“司馬懿離此三十里下寨。”

郭嘉道:“我料司馬懿退後紮營定是算準我軍運石不便,以此破我霹靂車。”

南燁道:“既然如此,我等可步步緊逼,令其不能立寨。若無營寨依託,吳、魏兩軍皆不是我等敵手。”

賈詡道:“司馬懿詭計多端,國師急於進兵,恐怕反中其計,不如堅守寨柵,命人再探。”

過了一日探馬又來回報道:“吳、魏兩軍已然起營去了。”

南燁聞言率領衆將親自上前查看,果然司馬懿又退出三十里下寨。南燁大奇道:“若司馬懿是因霹靂車退卻,此次我等尚未採石,他又何故後退?”

魏延道:“依我之見司馬懿所用乃是緩兵之計,意在漸退鄴城,國師不必懷疑,當早追之。延願前往決一死戰!”

賈詡道:“司馬懿智計極高,倘有差池,我軍銳氣喪矣。不可輕進。”

魏延道:“我去若敗,甘當軍令。”

張郃道:“我願與文長同往。”

南燁見二將如此積極,便看向郭嘉。假如司馬懿真的退兵,這倒是個進攻的好機會,南燁也不禁有些心動,只是不知郭嘉等謀臣如何看待,因此南燁想讓郭嘉拿個主意。

郭嘉明白南燁心思便道:“你等若偏要去,需小心防備。依我之見可分兵三路,魏將軍、張將軍爲第一路引軍先行,若遇埋伏須要奮力死戰。趙將軍、楊將軍、黃將軍可領二路緊隨其後接應,以防伏兵。國師可率領衆將爲第三路接應,留甘將軍、太史將軍守營。三軍每日前行可半途駐紮,使兵力不乏,以應伏兵。”

次日天明,魏延、張郃引南漢精兵五萬奮勇先行,每日半路下寨。趙雲、楊雄、黃忠領兵緊隨其後,南燁大軍則在最後。

行兵半日的做法雖然能保證士卒體力,可是進軍速度難免下降。司馬懿探馬得知南燁起兵半路而歇,便來回報。

當夜司馬懿得到消息喚衆將商議道:“如今南燁來追,我等退無可退必然死戰,你等須以一當十。我欲以伏兵截其後,非智勇之將不可當此重任,不知何人願往?”

曹彰聞言道:“我願前往一戰。”

司馬懿知道這任務危險,不願令曹彰涉險,於是搖頭道:“殿下勇則勇矣,只是臨戰經驗不足,恐難當此任。”說罷看向孫權下手的周泰。

周泰見司馬懿向自己看來剛要上前應命,就感覺旁邊有人拉扯自己衣襟。周泰不用看也知道旁邊站的是呂蒙,既然呂蒙提醒自己,周泰也就不再想強出頭,而是低頭不語。

曹彰沒看出來司馬懿是照顧自己,他聽司馬懿說自己難當重任反而急了,大聲道:“我久經戰陣,如何不能擔當?若此去有失,願當軍令。”

司馬懿見曹彰執意要去,只得嘆道:“殿下肯捨身親冒矢石,真忠臣也!雖然如此,南燁兵分三枝前後而來,殿下縱然智勇雙全,只可當一路軍兵,豈可分身三處?須再得二將同去爲妙,怎奈軍中再無舍死當先之人!”

周泰聽司馬懿激將,也不顧呂蒙拉扯,上前一步說道:“我願前往!”

韓當同時挺身上前道:“我亦願往!”

司馬懿見二將上前心中暗喜,繼續激將道:“南燁征戰一生勝多敗少,麾下名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恐你二人並非敵手。”

周泰不服道:“事若有失,願獻首級於帳下。”

司馬懿道:“你既敢去,可與殿下各引精兵,伏于山谷中。待南漢前軍趕上,由他過去,你等引伏兵從後掩殺。若南燁隨後趕來,便分兵兩頭。周將軍、韓將軍引一軍當住後隊,殿下引一軍截其前隊。兩軍須要死戰。我自有別計相助。”

三人受計引兵而去。司馬懿又喚曹純、曹真上前,取出一個錦囊交予二將吩咐道:“你二人引一萬精兵,偃旗息鼓,伏於前山之上。若見南燁兵馬圍住殿下與周、韓二位將軍,十分危急,不必去救,只開錦囊看視,自有解危之策。”

二人受計引兵而去。司馬懿又令呂蒙、魯肅二將上前,附耳吩咐道:“如來日南燁兵到,銳氣正盛,不可交戰,且戰且走。只看祖茂引兵來掠陣之時,你等便回軍趕殺,我自有兵接應。”

呂蒙、魯肅聞計看向孫權,見孫權點頭二將才領命而去。司馬懿又喚祖茂吩咐道:“你引一萬精兵,伏于山谷。只看山上紅旗飄動,便引兵殺出。”

祖茂雖不願與南燁交兵,但事涉吳國生死存亡,祖茂也只能聽命。南燁對祖茂有恩只能算是私交,遠比不上祖茂對孫權的忠誠。

卻說魏延、張郃領兵前來,士氣如虹。呂蒙、魯肅二將領兵接戰,出馬交鋒。呂蒙、魯肅都算得上是文武全才,二人之中呂蒙偏武,魯肅偏文,搭配起來十分完美,只不過二人皆是領兵帥才,並不擅長單挑。

張郃將魯肅、呂蒙當成了斷後人馬,驅兵追殺。魯肅、呂蒙早知南漢軍兵士氣正旺,並不硬拼,且戰且走。

魏延、張郃領兵追趕約有二十餘里,正值六月天氣,十分炎熱,人馬汗如潑水。走到五十里外,南漢士卒儘管訓練有素,也都氣喘連連。不過魏延、張郃依然緊追不捨,因爲前方吳兵也好不到哪裡去。

南燁在後隊一直用技能探查有無伏兵,不過由於探測距離有限,並未探知司馬懿的伏兵所在。此時前隊人馬突然加速去追魯肅、呂蒙,一下子也脫離了南燁的探測範圍,這讓南燁心中一驚,生怕二人是誘敵之計,急忙催促人馬快行,準備接應魏延、張郃。

司馬懿在山上見呂蒙、魯肅引着南漢兵到,便將紅旗一招,祖茂引兵殺出,魯肅、呂蒙一齊引兵掩殺回來。

張郃、魏延見有一支東吳生力軍加入並不畏懼,憑藉兵強馬壯死戰不退。就在兩軍交戰之時,忽然喊聲大震,三路軍馬從後方殺出,乃是曹彰、周泰、韓當。三將各自奮勇追殺,截斷南漢兵馬後路。

魏延見曹兵果有埋伏,朗聲對衆士卒道:“你等到此,不決一死戰,更待何時!”說罷奮力衝突,可惜吳、魏兩軍太多,一時不得脫身。

正當魏延、張郃被圍之時,忽然背後鼓角喧天,趙雲、楊雄、黃忠三將引第二路兵馬而來。三將指揮衆軍,將曹彰、周泰、韓當三將反包圍在覈心。

周泰大呼道:“司馬都督真神人也!計已算定,必有良謀。我等當決一死戰!”言罷分兵兩路,曹彰引一軍截住魏延、張郃,周泰、韓當引一軍力敵趙雲三將,兩頭死戰,叫殺連天。

第17回 中郎將平南震遠 趙子龍學藝下山(4)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16)第5回 南燁金殿一拒官 法師洛陽首擺擂(10)第22回 何國舅謀誅宦豎 南光華救駕北邙(6)第37回 南燁抽刀收賈詡 劉協暗地索甄宓(8)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15)第44回 南燁交州設錢莊 董承內閣受血詔(1)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5)第37回 南燁抽刀收賈詡 劉協暗地索甄宓(8)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21)第57回 南孫劉分取三州 司馬懿計屠皇室(11)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30)第26回 焚金闕董卓遷都 救百姓南燁得利(3)第48回 碧眼兒坐領江東 南光華訪賢荊州(4)第19回 交州亂朱符身死 上任難法師遇刺(5)第16回 趙慈起兵殺秦頡 南燁定計謀交州(9)第37回 南燁抽刀收賈詡 劉協暗地索甄宓(4)第34回 馬騰舉義勤王室 馬超酣鬥太史慈(5)第31回 貂蟬協管情報處 曹操興師報家仇(9)第39回 趙子龍徐州娶妻 呂奉先夜襲徐郡(9)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12)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27)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15)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3)第18回 獻神車重賄張讓 南光華獲封交州(12)第17回 中郎將平南震遠 趙子龍學藝下山(17)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39)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24)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1)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15)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7)第37回 南燁抽刀收賈詡 劉協暗地索甄宓(8)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8)第6回 南燁初識蔡文姬 收徒拜師字光華(8)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26)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19)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4)第34回 馬騰舉義勤王室 馬超酣鬥太史慈(4)第36回 甄宓雲騄戲法師 南燁楊奉雙救駕(8)第28回 除白羆計得金屍 收密信潛行長安(1)後記漢魏吳三國稱臣平天下白日飛昇1第8回 劉備交兵任縣尉 典韋裸衣戰張飛(6)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5)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2)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9)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3)第43回 曹劉孫南討袁術 劉協袁紹雙爲帝(10)第42回 南燁跨海佔夷州 袁術假璽稱皇帝(8)第37回 南燁抽刀收賈詡 劉協暗地索甄宓(9)第39回 趙子龍徐州娶妻 呂奉先夜襲徐郡(3)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14)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8)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2)第13回 南燁妙法抗瘟疫 張寧出山救洛陽(11)第13回 南燁妙法抗瘟疫 張寧出山救洛陽(14)第42回 南燁跨海佔夷州 袁術假璽稱皇帝(2)第53回 曹丕繼位封三王 南燁出兵入西涼(11)第18回 獻神車重賄張讓 南光華獲封交州(1)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9)第17回 中郎將平南震遠 趙子龍學藝下山(5)第16回 趙慈起兵殺秦頡 南燁定計謀交州(9)第36回 甄宓雲騄戲法師 南燁楊奉雙救駕(18)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16)第34回 馬騰舉義勤王室 馬超酣鬥太史慈(6)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14)第30回 李傕引兵犯長安 孫堅興師死峴山(1)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21)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5)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8)第38回 楊奉引賊圖南燁 袁術無謀迎劉協(6)第16回 趙慈起兵殺秦頡 南燁定計謀交州(12)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14)第11回 得聖眷南燁二拒官 設鏢局護商走長安(2)第21回 南燁迎娶蔡昭姬 二仙道賀訴前緣(8)第39回 趙子龍徐州娶妻 呂奉先夜襲徐郡(6)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14)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16)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27)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1)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6)第13回 南燁妙法抗瘟疫 張寧出山救洛陽(11)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14)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14)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6)第4回 朱公偉大破黃巾 南法師初進洛陽(6)第43回 曹劉孫南討袁術 劉協袁紹雙爲帝(8)第24回 仲穎攻城廢少帝 孟德獻刀謀董賊(6)第36回 甄宓雲騄戲法師 南燁楊奉雙救駕(14)第12回 南光華求娶蔡琰 張翼德怒鞭督郵(1)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19)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7)第40回 南光華交州得子 劉正禮獻美求援(10)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2)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11)第11回 得聖眷南燁二拒官 設鏢局護商走長安(3)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12)第5回 南燁金殿一拒官 法師洛陽首擺擂(4)第34回 馬騰舉義勤王室 馬超酣鬥太史慈(4)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3)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