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1)

曹操此次出兵若從戰略角度考量確實爲了盡佔陶謙之地,可說爲報仇而來也絕非虛言。被張闓所殺的曹德自幼熟讀詩書且母親早死,與其同父異母的哥哥曹操命運相同,因此二人關係親密無間。

曹德少時被曹操戲稱爲書呆子,算是曹氏家族子一輩學識最高的,一直隱居譙縣,教曹氏子弟和夏侯氏子弟讀書認字。與曹操能文善武工於心計不同,曹德性情溫和,不喜與人相爭,是個專心做學問的人。

曹操一想到與世無爭的弟弟死於賊人張闓之手便怒不可遏,全軍披麻戴孝而來。陶謙出戰遠望曹軍便如鋪霜涌雪一般。中軍豎起白旗二面,大書“報仇雪恨”四字。

兩軍列成陣勢,曹操身穿縞素縱馬而出,揚鞭大罵道:“陶謙老賊,殺我家人,此仇不共戴天,還不陣前受死!”

劫殺曹嵩雖非陶謙本意,可也難逃干係,陶謙心中有愧更不敢輕身上前,便出馬立於門旗之下欠身施禮道:“謙本欲結好曹公,故託張闓護送。不想賊心不改,致有此事。實不幹陶謙之故。望孟德察之。”

曹操大罵道:“老匹夫!你殺我弟,禍及全家,尚敢亂言!誰可生擒老賊?”

夏侯惇應聲而出,陶謙慌忙躲入陣中。夏侯惇趕來,曹豹挺槍躍馬,前來迎敵。兩馬相交不到三合,曹豹便知不是對手。曹豹撥馬便走,夏侯惇剛要追趕,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兩軍皆亂,只好各自收兵。

陶謙入城又找南燁及衆將商議道:“曹兵勢大難敵,此戰皆因我而起,若我自縛前往操營任其剖割,或可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陳登勸諫道:“主公不可!那曹操狼子野心之輩,名爲報仇,實則圖謀我徐州。即便主公自縛請罪他也不會罷休。”

此人帳下一人道:“主公久鎮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雖衆,未能即破我城。主公與百姓堅守勿出,某雖不才,願施小策,教曹操死無葬身之地!”

衆人聞言皆驚,以目視之,說話之人正是糜竺。陶謙驚問道:“子仲計將安出?”

糜竺獻計道:“主公與孔融交厚,某願親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再遣一人往青州田楷處求救。若二處軍馬齊來,曹操必然退兵矣。”

陶謙聞言大喜,遂寫書信二封,問道:“誰人敢去青州求救?”

陳登起身道:“不才願往!”

陶謙將書信交予二人又皺眉道:“如今曹操大軍圍城,你等二人又不善武藝,如何突圍而出?”

陳登笑道:“若無法師在,此事難矣!如今有法師在,我等離城不難。只是不知法師是願留下助我主守城,還是願送我等出城做一信使?”

南燁之前說過願做信使調停左右,本身也不願與曹操發生正面衝突,如今陳登一語將軍,南燁只能笑道:“我便做一信使,助元龍、子仲出城便是。”

陶謙猶豫道:“法師若突圍出城豈不違背盟約?”

糜竺笑道:“主公多慮了,法師若要離城豈用交兵?量那曹操也不敢阻攔。”

南燁道:“正是如此,我自有計離城,陶公不必擔憂。”

陶謙聞言行禮道:“老夫多謝法師相助之德!”——

曹操正在帳中議事,便聽軍前小校來報:“徐州南門大開,有大隊百姓扶老攜幼而出,盡打震遠鏢局旗號。光華法師與劉鏢頭亦在其中,想要求見主公。”

夏侯惇聞言怒道:“南燁不是答應不助陶謙,怎麼卻在徐州?”

曹操擺手道:“元讓稍安勿躁!今日交兵未見法師人馬,可見法師言而有信。公達可知法師此來何意?”

這次曹操出兵未帶荀彧、程昱,只帶了謀主荀攸參謀軍事。荀攸聽曹操問起便道:“我聽聞鏢頭劉闢因救護曹公受傷,便回徐州養傷。法師不回交州而往徐州不一定便是相助陶謙,或許只是爲了探望劉鏢頭而來。只是恰巧被我軍圍於城中,陷入兩難之境。依我之見,法師此來正爲避嫌,若此時法師離開徐州,不正是兩不相幫?”

曹操點頭道:“公達所言甚是!傳我將令,有請光華法師,不可傷其百姓。”

片刻之後南燁領典韋、周倉、趙雲、劉闢入帳,衆人行禮落座之後,曹操問道:“法師何事見我?又因何在徐州?”

南燁道:“我來徐州本是看望劉鏢頭,不想孟德來的如此之快。今日來見孟德是有一事相商,還望孟德應允。”

曹操先朝劉闢拱手道:“劉鏢頭爲救家父身受重傷,操在此當面謝過了!”說完又對南燁道:“法師有事但講無妨。”

南燁道:“我答應過孟德徐州之戰兩不相幫,孟德也答應我不會爲難無辜百姓。如今城中百姓見孟德兵至惶恐不安,皆投鏢局要遷往交州。此次我便是想領城中百姓南遷,還望孟德網開一面讓出一條去路,放百姓逃生。”

曹操腦子一轉,便覺得這是個好事。首先南燁不在城中,自己便可放心攻城,不必擔心南燁相助陶謙。其次南燁帶走了城中百姓,等於消弱了城中實力,減少了幫陶謙守城的人,從兩方面看都是件好事。更何況南燁此時離城而去,多少有些棄城而逃的意思。

一想到百戰百勝的南燁法師都畏懼自己大軍,曹操就忍不住得意。對南燁道:“法師仁慈,愛民如子,操深感敬佩。我這就命軍士讓開去路……”

曹操話音剛落便聽荀攸道:“主公且慢!”

“公達還有何事?”曹操被荀攸打斷十分疑惑,剛纔荀攸自己也說南燁離城是爲了避嫌,如今南燁所爲正如他所料,不知他還有何話說。

荀攸道:“法師與百姓離城自無不可。只是攸擔心有陶謙細作混入百姓之中。不知法師能否讓我等搜檢一番?”

南燁看了荀攸一眼,心中暗歎:這智力90以上的傢伙還真沒一個好對付的。好在自己已然料到會有這種情況,便道:“公達所言自無不可,只是不要傷及百姓財物便好。”

曹操也覺得小心無大錯,便與荀攸、南燁一同出帳,也好命人設立關卡搜查百姓。可曹操出營一看便傻眼了,若是南燁護送的是成百上千人,或許還能搜檢,可眼前的百姓數以萬計,這要搜檢到什麼時候?

荀攸也有些發愣,沒想到南燁法師的號召力如此之大,看樣子徐州城裡的百姓有半數都被南燁遷出來了,這可怎麼搜啊?若是調集圍城的士卒來搜查,細作完全可以趁機從另外三門而走,這搜查與否還有什麼意義?

南燁遷城中百姓離開便是爲了掩護陳登、糜竺,當然也是找個合理的藉口掠奪徐州人口,否則陶謙又怎會情願將治下百姓都讓南燁遷走?眼前這些百姓也不光是徐州城中的百姓,多一半都是被曹操劫掠乾淨的流民。這些流民沒有能力獨自前往交州,便都彙集到徐州各地鏢局求助,尤其是徐州城中的流民最多。這次全被南燁遷移出來。

曹操拉了拉荀攸輕聲道:“百姓如此之多,若仔細搜檢不知要到何時,若不仔細又與不搜何異?還不如放這些百姓過去,就算一二細作出城也難堪大用。”

荀攸也覺得曹操說的有理,就算放跑了一二細作去求救兵,陶謙能找來的也就是邊讓之流,對於曹操大軍毫無威脅,犯不上因此得罪南燁法師。可是話已出口,又不能不搜,於是便派了十幾個士卒草草搜檢一番,自然沒發現什麼細作。於是曹操便命士卒讓開去路,放南燁一行過去。

陳登、糜竺就混在百姓之中,矇混過關之後,二人向南燁稱謝道:“多謝法師助我等離城。我等這便改道前去送信,還請法師一路珍重。”

南燁還想收服二人爲己用,哪能輕易便走?他見二人道別忽然想起一事,便道:“兩位且慢行。待我用科學方法預測一下二位前程如何。”

陳登、糜竺二人對於南燁法師的科學大道也只是耳聞,如今有機會親自見證自然不會客氣。再次拱手道:“那便有勞法師了!”

南燁雙眼微閉,裝模作樣掐指一算道:“元龍此去一帆風順,子仲卻有一番磨難。我麾下雖只有這一百親衛和三員親將,卻足矣助子仲事成,不知子仲可願讓我同往?”

糜竺一聽連連點頭稱謝道:“多謝法師擡愛!此恩必不敢忘!”

陳登見南燁要親自護送糜竺心中那個羨慕就別提了。他恨不得與糜竺換一換,自己去北海纔好。南燁法師那是多大的人物?比自家主公陶謙還高出一等。能讓南燁法師親自護送不但萬無一失,而且糜竺這一輩子都有的吹了。

糜竺心中就更是激動,還從沒有州牧級別的大人物如此看得起他。他原本是富商出身,先祖世代經營墾殖,資產上億。可即便如此世家大族還是看不起糜家,因爲商人不得爲官,地位低下,錢財再多也是土豪、暴發戶。

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3)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19)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26)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5)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5)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8)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24)第29回 司徒巧使離間計 法師救美斬董卓(12)第24回 仲穎攻城廢少帝 孟德獻刀謀董賊(9)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2)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21)第36回 甄宓雲騄戲法師 南燁楊奉雙救駕(1)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22)第46回 曹劉用兵血詔現 南燁關羽約三事(8)第6回 南燁初識蔡文姬 收徒拜師字光華(9)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29)第13回 南燁妙法抗瘟疫 張寧出山救洛陽(16)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7)第21回 南燁迎娶蔡昭姬 二仙道賀訴前緣(8)第19回 交州亂朱符身死 上任難法師遇刺(7)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5)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24)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13)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9)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24)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13)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3)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5)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38)第48回 碧眼兒坐領江東 南光華訪賢荊州(2)第2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收憨虎英雄首立功(1)第23回 南燁井中得玉璽 呂布反叛獲赤兔(7)第24回 仲穎攻城廢少帝 孟德獻刀謀董賊(10)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7)第46回 曹劉用兵血詔現 南燁關羽約三事(3)第57回 南孫劉分取三州 司馬懿計屠皇室(13)第23回 南燁井中得玉璽 呂布反叛獲赤兔(5)第43回 曹劉孫南討袁術 劉協袁紹雙爲帝(6)第16回 趙慈起兵殺秦頡 南燁定計謀交州(3)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19)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6)第18回 獻神車重賄張讓 南光華獲封交州(6)第24回 仲穎攻城廢少帝 孟德獻刀謀董賊(4)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9)第18回 獻神車重賄張讓 南光華獲封交州(15)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34)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1)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26)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3)第48回 碧眼兒坐領江東 南光華訪賢荊州(2)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10)第36回 甄宓雲騄戲法師 南燁楊奉雙救駕(12)第18回 獻神車重賄張讓 南光華獲封交州(10)第24回 仲穎攻城廢少帝 孟德獻刀謀董賊(7)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18)第2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收憨虎英雄首立功(8)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2)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14)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14)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19)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21)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7)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19)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2)第6回 南燁初識蔡文姬 收徒拜師字光華(3)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1)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1)第9回 張白騎鬥法破擂 戲志才睡覺拜師(7)第39回 趙子龍徐州娶妻 呂奉先夜襲徐郡(12)第42回 南燁跨海佔夷州 袁術假璽稱皇帝(6)第5回 南燁金殿一拒官 法師洛陽首擺擂(1)第4回 朱公偉大破黃巾 南法師初進洛陽(1)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16)第1回 獲異能三國數據化 遇蘇張南燁號法師(3)第4回 朱公偉大破黃巾 南法師初進洛陽(13)第18回 獻神車重賄張讓 南光華獲封交州(3)第34回 馬騰舉義勤王室 馬超酣鬥太史慈(6)第39回 趙子龍徐州娶妻 呂奉先夜襲徐郡(4)第24回 仲穎攻城廢少帝 孟德獻刀謀董賊(10)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5)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9)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21)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5)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6)第46回 曹劉用兵血詔現 南燁關羽約三事(3)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35)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8)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9)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17)第11回 得聖眷南燁二拒官 設鏢局護商走長安(9)第18回 獻神車重賄張讓 南光華獲封交州(9)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22)第17回 中郎將平南震遠 趙子龍學藝下山(5)第17回 中郎將平南震遠 趙子龍學藝下山(6)第46回 曹劉用兵血詔現 南燁關羽約三事(6)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7)第40回 南光華交州得子 劉正禮獻美求援(2)第7回 法師紙牌風靡洛陽 典韋打擂力拋石牛(7)第26回 焚金闕董卓遷都 救百姓南燁得利(3)第55回 南燁平定漢中地 三分鼎立多國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