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回 仲穎攻城廢少帝 孟德獻刀謀董賊(8)

百官之中不低頭者非是旁人,乃中軍校尉袁紹。他見董卓一眼望來挺身而出道:“陛下繼位日短,並無失德之處,你要廢嫡立庶,廢長立幼,與造反篡逆無異!”

董卓沒想到羣臣之中還有袁紹這麼一個硬骨頭,拔劍指向袁紹道:“天下之事在我一人定奪!我偏要爲之,誰敢不從?難道你想試試我這寶劍是否鋒利嗎?”

袁紹聞言也拔劍而起道:“你這廝有何本領?先被丁刺史所敗,又被光華法師所敗,折損人馬無數,還敢在此耀武揚威!你的寶劍鋒利,我的寶劍也未嘗不利。天下能人多矣,怎由你一人做主?”

董卓聞言大怒揮劍便向袁紹砍去卻被李儒從一旁拉住勸道:“大事未定,妄殺不詳。況且袁紹乃是袁家小輩,殺之無益,徒樹敵耳。”

袁紹出言之後見無人應和也知道獨木難支,憑自己一人萬難阻擋董卓野心,只好手提寶劍,辭別百官而去。到家之後將符節懸置東門,辭官奔冀州而去。

董卓見袁紹不告而別對太傅袁隗道:“你侄兒如此無禮本該殺之。我看在你的面上姑且饒他一命。廢立之事你又以爲如何?”

袁隗作爲一家之主考慮的是家族利益,不敢如同袁紹一般大膽妄爲,他若是也學袁紹,那袁家就距離滅門不遠了。

爲了保全洛陽城中的袁家,袁隗只能道:“太尉所見是也!小侄年少無知不懂大事,還望太尉不要見怪。”

щщщ¸тtκan¸¢〇

董卓見放走了一個袁紹卻得到了整個袁家的支持,心裡痛快了一些。又對百官道:“太傅皆以爲廢立之事可行,那此事便定下來。再敢有人阻止大事以軍法從事!”

羣臣見四世三公的袁家都屈從了哪個還敢不從?皆道:“全憑太尉做主!”

董卓聞言哈哈大笑,命羣臣繼續飲宴。自己則找到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兩個親信問道:“袁紹離去該當如何?是否要關閉城門將其拘捕?”

周毖道:“袁紹在城中領兵,如今忿忿而去,若急於追捕,勢必起兵反叛。且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便是關鎖城門未必能將其拿住,反而打草驚蛇。倘若袁紹招兵買馬與城外南燁合兵一處,司隸之地不屬太尉矣。不如暫且赦免,拜爲郡守,使其遠離司隸無法作亂,袁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

伍瓊也勸董卓道:“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爲慮。不如按侍中所言命其爲郡守,既可使其遠離,又可安袁氏之心。”

董卓聽從二人之言,即日差人命袁紹爲渤海太守。如此一來,朝中敢於當面反對董卓的人一個都沒了。董卓、李儒認爲時機已到,請少帝至嘉德殿,大會文武。董卓立於殿前拔劍在手,對文武百官道:“天子闇弱,不足以君臨天下。今有廢立策文一道當衆宣讀,你等聽真。”

李儒出班讀道:“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陛下天資輕佻,威儀不足,居喪怠惰……陳留王協,聖德偉茂,規矩肅然,居喪哀慼……茲廢皇帝爲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爲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羣臣聞聽策文無不暗自嘆息。這策文之中將少帝劉辯褒貶的一無是處,而九歲的陳留王則被形容成了蓋世明主。就算劉協真的比劉辯聰慧一些,可是一個孩子又哪裡懂得治國之道,日後恐怕只能被控制在董卓手中。

董卓行廢立之事的表面理由是劉協勝於劉辯,可實際上卻是覺得年紀較小的劉協更好控制。而且董卓也想借此機會在朝中立威,排除異己。

李儒讀罷策文,董卓命左右殿前武士扶少帝劉辯下殿,解其璽綬,北面長跪,稱臣聽命。劉辯雖說年幼,可也十四歲了,怎能不知道皇帝和臣子的區別?以前都是弟弟劉協跪自己,現在自己要給弟弟下跪朝拜,劉辯心中又怎能好受?頓時“嗚嗚~”的哭出聲來。

董卓哪裡管劉辯哭與不哭?又呼左右將何太后拖到殿下還政於新帝劉協,剝奪了何太后垂簾聽政的權利。

年少的劉辯做了皇帝沒幾天,還不知道這皇權的好處,反而在北邙山沒少遭罪,所以他雖然痛哭卻還聲音不大有所收斂,並不到撕心裂肺,傷心至極的份上。可是何太后卻不同,她可是知道權利的好處。如今見王美人的兒子劉協取代了自己的兒子劉辯,董卓又取代了自己的地位哭的那叫一個慘啊。

年幼的劉協坐在龍椅之上還不知“皇帝”二字到底意味着什麼,見兄長與太后皆哭也跟着哭了起來。一時間帝后皆哭,羣臣無不悲慘。

百官之中有一大臣實在按捺不住心中憤怒,高呼道:“賊臣董卓,竟敢欺侮天子圖謀不軌,我當以血濺之!”說罷揮出手中象簡直擊董卓。

董卓別看肉大身沉,可也是習武出身,武力值高達87,通常三流武將都不是對手,又怎麼會怕一個文臣?躲過擊來的象簡,董卓大怒,喝令武士拿下此人。以目視之,乃尚書丁管。

丁管見一擊不中,自己又被武士壓住大罵道:“董賊,我與你勢不兩立。”

董卓聽丁管大罵不絕惱羞成怒。這廢立之事朝臣再三反對,丁原反對時有呂布保駕,盧植反對有百官護航,袁紹頂撞是有袁家做後盾。董卓早就想殺人立威,只是一直不得機會,丁管這次正中下懷。董卓立刻命武士牽出斬之,丁管罵不絕口致死神色如常。

後人有詩嘆丁管:“董賊潛懷廢立圖,漢家宗社委丘墟。滿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丁管一死,朝臣更是無人敢言,董卓便命羣臣朝賀新君。儀式完畢,董卓將何太后、弘農王劉辯和帝妃唐氏軟禁在永安宮中,封鎖宮門嚴禁羣臣出入。

可憐少帝劉辯四月登基,九月被廢,在位不過五個月。陳留王劉協,字伯和,登基時年僅九歲,改年號爲初平,拜董卓爲相國。

董卓大權獨攬便與李儒商議征討南燁之事。正所謂: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有南燁在城外虎視眈眈,董卓這心裡總不踏實。

李儒深知南燁不好對付,上次董卓出兵他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所以此次他也不能保證自己的計策一定可行。於是勸董卓道:“朝廷新定還不宜用兵,不如先任用名流以收民心人望,而後再用兵不遲。”

董卓問道:“不知我該任用何人?”

李儒道:“黨錮之徒、幽滯之士皆可提拔。大儒蔡邕天下敬仰,主公可召其爲官。”

董卓聽了李儒之言在洛陽城中大力培植黨羽,極力拉攏黃琬、楊彪,扶植已被貶斥的陳蕃、竇武等人。不過蔡邕他是找不到了,早被南燁舉家遷往交州了,就算董卓用滅族來威脅都沒用。

雖說董卓提拔了不少人名士,甚至將這些人的子孫也封官授爵,可是真正的有才之人卻都未被董卓真正收買,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順從董卓罷了。對於自家人,董卓就更大方了,真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封母親爲池陽君,孫女爲謂陽君,就連侍妾所生不滿週歲的庶子,皆封侯,授以金紫。

董卓聽聞南燁有見帝不跪,見官大一級的特權之後,也給自己弄了不少特權,誓要壓南燁一頭。董卓的特權可比南燁牛多了,除了南燁的兩項特權之外還可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除了不坐龍椅之外就與皇帝無異。

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6)第58回 南北漢吳成鼎立 四方諸侯拓疆土(5)第41回 伯符光華分揚州 玄德孟德雙遭難(2)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10)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5)第3回 南法師陣前鬥法 盧子幹拒賄左豐(6)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37)第15回 靈帝荒淫觀蔡琰 南燁憤恨窺玉璽(12)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10)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26)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6)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13)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4)第28回 除白羆計得金屍 收密信潛行長安(6)第9回 張白騎鬥法破擂 戲志才睡覺拜師(3)第55回 南燁平定漢中地 三分鼎立多國師(12)第2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收憨虎英雄首立功(7)第54回 入南中張鬆獻圖 攻益州南燁得蜀(1)第17回 中郎將平南震遠 趙子龍學藝下山(3)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15)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11)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24)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3)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25)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2)第2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收憨虎英雄首立功(1)第43回 曹劉孫南討袁術 劉協袁紹雙爲帝(8)第10回 法師密室說大勢 劍神上擂爲揚名(6)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24)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33)第48回 碧眼兒坐領江東 南光華訪賢荊州(10)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7)第4回 朱公偉大破黃巾 南法師初進洛陽(2)第57回 南孫劉分取三州 司馬懿計屠皇室(15)第23回 南燁井中得玉璽 呂布反叛獲赤兔(14)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7)第25回 諸侯聯合討董卓 羣雄關前戰呂布(1)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14)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5)第23回 南燁井中得玉璽 呂布反叛獲赤兔(2)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1)第28回 除白羆計得金屍 收密信潛行長安(13)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10)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22)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10)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13)第29回 司徒巧使離間計 法師救美斬董卓(5)第49回 南光華髮兵南蠻 曹孟德平定河北(6)第3回 南法師陣前鬥法 盧子幹拒賄左豐(4)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12)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29)第4回 朱公偉大破黃巾 南法師初進洛陽(7)第55回 南燁平定漢中地 三分鼎立多國師(9)第52回 劉表身死失荊州 曹劉孫南戰赤壁(12)第59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2)第12回 南光華求娶蔡琰 張翼德怒鞭督郵(4)第39回 趙子龍徐州娶妻 呂奉先夜襲徐郡(14)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9)第33回 曹操呂布大交兵 南燁郭嘉鬧冀州(9)第10回 法師密室說大勢 劍神上擂爲揚名(1)第14回 走四方集 星賊將 行天下震遠揚名(23)第10回 法師密室說大勢 劍神上擂爲揚名(2)第20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1)第45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南燁賜星收黃忠(4)第35回 劉備坐領徐州牧 李傕郭汜大交兵(5)第8回 劉備交兵任縣尉 典韋裸衣戰張飛(3)第35回 劉備坐領徐州牧 李傕郭汜大交兵(5)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3)第23回 南燁井中得玉璽 呂布反叛獲赤兔(14)第60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29)第7回 法師紙牌風靡洛陽 典韋打擂力拋石牛(7)第55回 南燁平定漢中地 三分鼎立多國師(4)第57回 南孫劉分取三州 司馬懿計屠皇室(14)第58回 南北漢吳成鼎立 四方諸侯拓疆土(11)第46回 曹劉用兵血詔現 南燁關羽約三事(8)第31回 貂蟬協管情報處 曹操興師報家仇(8)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14)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13)第46回 曹劉用兵血詔現 南燁關羽約三事(4)第22回 何國舅謀誅宦豎 南光華救駕北邙(3)第27回 匿玉璽孫堅背約 訪蠻疆南燁尋蠱(21)第30回 李傕引兵犯長安 孫堅興師死峴山(6)第58回 南北漢吳成鼎立 四方諸侯拓疆土(1)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6)第56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17)第4回 朱公偉大破黃巾 南法師初進洛陽(1)第5回 南燁金殿一拒官 法師洛陽首擺擂(1)第13回 南燁妙法抗瘟疫 張寧出山救洛陽(6)第57回 南孫劉分取三州 司馬懿計屠皇室(16)第32回 南光華北海求援 呂溫侯濮陽破曹(8)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13)第57回 南孫劉分取三州 司馬懿計屠皇室(10)第47回 曹袁鏖兵戰官渡 南關合力過五關(14)第58回 南北漢吳成鼎立 四方諸侯拓疆土(11)第51回 馬超龐德投交州 臥龍鳳雛齊出山(2)第23回 南燁井中得玉璽 呂布反叛獲赤兔(3)第23回 南燁井中得玉璽 呂布反叛獲赤兔(17)第26回 焚金闕董卓遷都 救百姓南燁得利(7)第50回 南燁祝融統南中 馬超興兵報父仇(4)第13回 南燁妙法抗瘟疫 張寧出山救洛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