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誰在害臣

“強搶民女?李誠?”李世民坐在龍椅上有點懵逼,看着下面的御史宋某,正在訴說李誠的罪狀。如果李誠把自己家給點了,這個李世民都會信一點,但是說他強搶民女,這就太沒說服力了。誰不知道李誠只要去了平康坊,當紅的姑娘自薦枕蓆的能排長隊,還輪得到他去搶民女?看看李誠平時去平康坊的次數,就知道這傢伙的興趣不在這上面。

“可有真憑實據?”李世民還是很認真的對待了,御史乾的就是風聞奏事的活。而且李世民是很重視監察制度的,更有一點,李世民擔心這不是在針對李誠,而是針對自己。爲啥這麼說呢?雕版印刷術的出現,少府監已經開始打量的印刷各類儒家經典了。

這個事情瞞不住人啊,書印出來李世民沒打算賣,直接送到國子監以及各地的教育機構。問題是,現在李世民不買書,不等於以後不買書。萬一皇帝虧本也要便宜賣各種書籍呢?那讀書的權利,變得就不那麼值錢了。這對於士族的打擊,可謂沉重。

所以呢,這次針對李誠的彈劾,很可能是在試探皇帝的反應。

宋御史的回答很簡單:“並無實據!臣請陛下派人查實。”

李世民淡淡道:“查吧,誣陷者,反坐。”語氣平淡,表情卻帶出了一股威怒。

宋御史肯定是沒事的,他就是反映情況,但是這種傳言最大的作用,不是讓李誠被皇帝抓起來處理,而是要給李誠潑髒水,污名化。所以李世民很生氣,李誠不是什麼權貴,就是一個小官員,只是比較得皇帝的欣賞。然後你們就給他潑髒水?你們想幹啥?

不能不說李世民先入爲主了,認定了這事情一定是山東士族在搗鬼。

散朝之後,李世民也沒招呼大臣們進去繼續開小會,快步疾走,回到後宮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瞪着身邊的大太監:“怎麼回事?”

“回陛下,奴婢也不知道,麗景門並無奏報,奴婢這就去弄清楚。”大太監渾身冒冷汗,麗景門是皇帝的耳朵和眼睛,他不過是個傳聲筒,有他沒他不重要。

很快事情就搞清楚了,李誠喜歡隔壁武家的大女兒武順,去敲了一回武家的門,具體原因是什麼不得而知,也沒帶禮物空手去的,然後坊間就傳出流言,李誠喜歡已經許了人家的武順。這種流言傳的很快,不過區區一日的時間,就變成了李誠強搶民女了,要說沒有人在推波助瀾,那都是屁話。

李世民很生氣,但是這種東西你就沒法查清楚,流言最討厭的地方就是這點。知道最初的根源也沒用,市井之間的人,就喜歡誇大其詞。

就在李世民生氣的時候,長孫無忌又來了,見了李世民便行禮道:“陛下,臣舉薦李誠爲東宮司經局洗馬,以正其命。”

李世民聽了沉默不語,長孫無忌的舉薦呢,其實也沒啥毛病。李誠入東宮,體現了皇帝對他的信任,同時也算是一種闢謠方式。其次呢,李誠因爲年齡問題,李世民想大用他也很難。但是太子年輕啊,李誠的年齡自然就不是問題了。

“此事,再議。”李世民下不了決心,打發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再次舉薦失敗,心裡也不失望。他的態度其實很明確,就是不斷的暗示李世民。李誠去東宮是最佳的選擇。東宮穩定,這是長孫無忌最願意看見的事情,李承乾是他外甥呢。

毫無疑問,李誠的作爲,長孫無忌都看在眼裡,知道這人是個大才,所以要給他貼上東宮的標籤。將來一旦東宮需要人,李世民首先就會想到李誠。

“來人,準備一下,出宮去看看。”李世民心裡不爽,對流言他也沒啥好法子,只能讓人繼續查下去。至於李誠喜歡武順這個事情呢,李世民倒是很好奇,這傢伙不是急色的人啊,怎麼就喜歡一個許了人家的小娘呢?

帶着一羣宿衛,李世民便裝出宮,直接奔着懷貞坊就來了。到了李家門口附近,前面被人攔下了。李君羨上前去露個面,前方立刻讓開。李世民一點都不客氣,李治來這讀書,李家的門自然被晉王身邊的宿衛把持了。

李世民進門都不帶叫門的,從大門邊上的側門進去。一般情況下,皇帝到了,必然是要大開中門的。但這不是微服麼,李世民還擔心被人知道呢。

一路往裡走,走到後院,正堂裡頭李誠正在給李治上課。李誠終於弄出了小黑板,找到石膏之後,讓人弄個模具,粉筆也搞定了。所以呢,現在李世民看見就是李誠背對大門,正在黑板上寫字的一幕。

李世民還是頭一回看見這個,站在門口也不進去,就這麼安靜的看着。李誠在黑板上把字寫好了,轉身拍拍手,一看李世民站那呢,點頭微微一笑,沒有出來拜見的意思,而是拿起一根教鞭,指着黑板上的字:“跟我讀!仁,禮。”

李治稚嫩的聲音,跟着讀了幾遍之後,李誠才放下教鞭道:“今天爲何重點講這兩個字,晉王可知?”李治搖搖頭:“學生不知道。”

李誠笑了笑,就當李世民不在,繼續上課:“仁、禮,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老師個人的理解,仁,應該指的是善待天下百姓,使得他們豐衣足食,禮,則可以理解爲秩序。天下是由人組成的,但是人與人之間又是不同的,這種不同是天生的,不可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訴求,通俗的來說,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得到的東西,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慾望。每個人的慾望都不一樣,如果人人都可以爲所欲爲,這個國家就亂套了。所以,要有一個人人都認可並遵守的秩序。而制定這個秩序的人,就是君王和他的臣子們。其中的道理,晉王現在還小,不需要理解,只需要記住老師的觀點就行了。有一個問題必須強調一下,老師的觀點並不一定是對的,將來等你長大了,通過自己的實踐去驗證這些觀點的真僞。好了,這堂課就上到這吧,現在休息一刻。”

說到這裡,李誠才朝李世民正色行禮:“見過陛下。”

李治這才知道皇帝來了,趕緊轉身行禮:“見過父皇。”

“雉奴休息吧,朕和你師傅走走。”李世民說着轉身就走,李誠摸了摸李治的頭,跟上。

庭院內李世民在緩緩踱步,李誠落後一步跟着,李世民一直沒說話,李誠也不說話。

“坊間傳言,可入自成之耳?”李世民還是開口說話了,轉身盯着李誠問他。

李誠表情淡然:“有所耳聞!”李世民依舊錶情嚴峻:“自成就不解釋一二?”

李誠攤手:“此事,如何解釋的清楚呢?臣不想欺君,愛慕武家女郎,確有其事。”

李世民聽完這個,忍不住露出了微笑,這是他最滿意的解釋了。注意李誠的用詞,是不想欺君,而不是不敢。李誠要說不敢欺君,就不符合他的人設。說不想欺君呢,就是過去李世民心中的那個待君以誠,侍君以忠的李誠。

“世間美貌小娘何止千萬,自成爲何獨喜武氏?”李世民這個就是在八卦了,不是那種君臣奏對的節奏。李誠笑了笑:“回陛下,無他,對眼緣,一見鍾情罷了。”

“哈哈哈,自成倒是直接。不過此事,朕幫不了你。自己去爲難吧。”李世民打趣了一句,李誠笑道:“這點小事還要陛下幫忙,臣不如買塊豆腐撞死算了,苟活也是丟人。”

這個話說的李世民聽着就新鮮,忍不住又笑了起來:“好了,你這強搶民女的惡霸,朕就是來看看,你是怎麼給晉王上課的。對了,有人舉薦自成入東宮爲洗馬,自成意下如何?”

李誠一聽這話,表情都扭曲了,連連擺手:“陛下,這是誰在害微臣?”

李世民一聽這個就樂了:“什麼話?怎麼叫害你?爲國舉薦賢才,這是人臣的本分。”

李誠趕緊作揖賠禮:“陛下,臣失言了,臣的意思,現在的日子過的很好。印刷術辦好了,臣也清閒了,可以自己做點買賣掙錢養家。閒暇的時候,教一教晉王。明年開春,臣還要種地,事情太多了,再進了東宮,臣會累死的。這不是害臣是個甚?”

李世民聽的是目瞪口呆,東宮洗馬那是五品官啊,朝廷的俸祿還不夠你養家餬口的?說穿了,這混蛋就是懶啊!做生意和種地比你進東宮還要緊麼?

好在李世民本來想法就不堅決,李誠這個語氣拒絕,一看就是真的不想去。對於喜歡的臣子,李世民不願意爲難他,點點頭:“不去就不去,說甚怪話,朕還能逼你去不成?”

李誠露出笑臉,長揖及地:“陛下英明。”

李世民點點頭,笑眯眯的看着他:“自成以爲,坊間流言,何人在推波助瀾?”

李誠起身笑道:“臣以爲,應該無人在幕後做手腳,微臣大小也算個名人。尋常百姓,不就是喜歡這種名人的傳聞麼?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莊新貌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師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所思第一百九十六章 牢房夜話第二百零三章 助陣第五十六章 缺啥補啥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基層第五百二十四章 崔氏的動作第九十二章 哥哥說打就打第一百八十章 熱鬧第四百八十一章 黑心資本家第三百七十章 陌生的感覺第五章 殺出一條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義薄雲天李自成第二百九十二章 和親之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原因何在?第三百四十五章 到底誰過分第三百六十八章 噁心你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不合送女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作姿態第六十一章 來歷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生之念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劫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五百六十二章 沒必要追究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一百零八章 後悔來不及了第八十三章 指條明路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二百四十五章 黑寡婦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五百零九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六十八章 噁心你第四百一十二章 情真義重第五十四章 製造輿論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七十六章 拉人入夥第四百七十二章 霸氣絕倫李自成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五百八十一章 皇帝身邊不好呆第四百八十六章 這買賣做得第十一章 飽暖思淫慾第四百零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零四章 不務正業的典型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五百三十八章 齊州序幕第八十九章 又有大買賣第九十二章 哥哥說打就打第二百七十八章 凌煙閣裡的奇葩第六十章挖 坑埋豬隊友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九十七章這錢掙的燙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另有蹊蹺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三百五十九章 很好笑麼?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七十六章 省親第一百九十五章 謀主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有事第四十章 牆頭第三百九十四章 絕不留情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昌第三百四十一章 金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難逃青史詬病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二百八十章 鄖國公府的面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空飄來一口鍋第七十二章還有誰?第一百四十六章 犯衆怒的侯君集第五百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七十六章 省親第四百一十章 沒有搶救價值的關係第二百一十二章 何必興師動衆呢?第一百七十八章 杜家第五十五章 竇正監:麻煩給陛下帶個話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一百五十六章 出爐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三百三十七章 八卦纔是最吸引人的第二百零八章 真不是要搞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培養方向第四十章 牆頭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劫第四十一章 做事難第四百四十章 浮圖城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何必興師動衆呢?第三百一十九章 沒錢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口拐帶的鍋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四十七章 一言不合賞宅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要搞事第四百三十章 何謂精兵第五百七十三章 差別在於技術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