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後繼有人

想明白了就好辦了,時間不早該休息了,李誠伸個懶腰,看了一眼武約:“今天是初幾?”

武約翻了個白眼兒,嗔怪道:“你說呢?難不成每日上朝還得妾來提醒不成?還是有人不樂意郎君到隔壁去?”得,醋罈子打翻了。

“都是一家人,分的那麼清楚作甚?”李誠趕緊安撫,感情這位今天得知明月那邊生個女兒,拈酸吃醋很不滿意。難怪覺得不對勁呢。

“有故意不讓人懷上的一家人麼?”武約來勁了,李誠笑道:“好了,走吧。”

次日早朝,李誠早早在宮門外等着,上朝之後李治跟往常一樣,站在李誠的身側前。

早朝開始,大臣各自出來奏事,李治坐在胡凳上,很認真的聽着,偶爾扭頭跟李誠低聲說話。太子聽政,跟垂簾聽政是另外一個概念,是學習的意思。

一段時間過去,李治回頭看時呆住了,李誠居然靠着柱子在睡覺。真是……別具一格。

李治算是開了眼了,決定回頭問一問,爲何會那麼困。

覺得好笑的李治心情不錯,李誠的位置正好是李世民視線的死角。他不說話,李世民想看見他還得下來走幾步,真是上班偷懶的好地方。

李誠也不想的,畢竟不必從前了。但是武氏姐妹不依不饒啊,理由還很充分,李誠子嗣單薄,需要加強一下。這玩意在這年代,那就是完全正確,全面的正確。

所以,李誠昨晚上睡的有點晚,趕上早朝這就要命了,這才睡了不到一個時辰,出門的時候,姐妹倆累的都起不來了。李誠也累的夠嗆,這真是體力活。

李誠迷迷糊糊的睡着,其實睡的不深。猛聽得有人一聲怒吼:“父皇,兒臣請誅此獠。”

李誠一傢伙給嚇醒了,睜眼一看李治已經衝出去了,衝着李世民行禮說話呢。這怎麼回事這是?李誠還在糊塗狀態呢,就見李世民開口道:“太子,不可因言罪人。”

不等李治說話呢,李世民又來一句:“自成是這麼教你的麼?”

李誠一聽這話,心說這鍋不背也得背啊,太子的老師可不少,問題是就李誠的話太子能聽進去,並且全部記住了照搬。別的老師說的道理,李治這裡先打個七折,回去想想沒準最後打個三折,甚至一折都是有的。

“臣有罪!”李誠趕緊擦掉眼屎,站出來說話。皇帝點名了嘛,不出來就是欺君的嫌疑。

李治一看李誠請罪,立刻瞪眼道:“父皇,師傅不是這麼教兒臣的,師傅教兒臣一定要客觀,然後站在是否有利與國家的角度去判斷是非。師傅還說,凡事都有利弊兩面,如何權衡應該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問題。”

李世民一張臉本來是黑的,這會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太子,此事該如何權衡?”

李治之前顯得很激動,這會沒着急回答,冷靜的先看李誠一眼。得到一個肯定和鼓勵的眼神,這纔回頭。兩人交流時,根本就沒看前面地上趴着的一個官員,想來是那個言官。李世民搞什麼,居然沒有讓人起來。這大概就是個信號吧。

“父皇,此獠所言,海運風險大,運河風險小。尤其事關運河兩岸幾十萬百姓的生計。兒臣以爲,只說了海運的缺點和漕運因爲海運帶來的衝擊。此以偏概全也。”

說着李治停頓了一下,看見李世民滿意的微微頷首,剛纔一時衝動衝出去後,懸着的心放下了。“海運固然有風險,但是成本卻只有漕運的一成。且海運會隨着航海技術的發展,風險還會下降。由此可見,海運利大於弊。”

“另運河兩岸百姓生計一事,兒臣以爲可遷走一半百姓至遼東。餘下一半,運河足以養活,不必擔心生計問題。此獠不以國事爲重,賣直邀名不惜徒耗國帑,兒臣一時義憤,口不擇言。”有理有據,最後反省了一下,算是一個完美的收尾。

“自成,太子所言,以爲然否?”李世民露出笑容來,問了李誠一句。

李誠上前抱手道:“回陛下,太子所言並無大謬,唯可詬病者,不該對言官喊打喊殺。朝廷是有法度的地方,太子不滿官員,即便其真有違法的舉動,也該送交有司。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既然朝廷制定了規則,就該遵守,哪怕是陛下也該遵守。”

李世民咳嗽兩聲,當着沒有聽到後面的話。李誠這是在藉機勸諫麼?似乎朕最近不是很聽的進去諫言啊。這豎子,一點都不給朕面子啊。

想是這麼想,李世民心裡還是很高興的,畢竟李誠把太子教育的很好。實際上在教育太子方面,李誠花的時間少的可憐,但他就是能讓太子接受他的道理,並且去實際操作。這就很不簡單了,相反那些大儒們,跟太子講的道理未必就少了。

看看李承乾就知道了,那些大儒們沒有本事麼?非也,而是教育的手法有問題。

“自成既然這麼說了,朕自當從善如流。韓慕言身爲言官,風聞奏事本無大錯。朕也不願意定他一個心術不正的罪名。如此,罰俸一年,讓他有個教訓。今後再上奏言事,總要把其中的厲害關係弄個清楚明白。諸卿可有異議?”

這次問的是羣臣,李誠卻是第一個附和:“聖明無過陛下!”

羣臣隨後附和,李世民卻笑着看着李治:“太子,可有異議?”

李治有點暈,但還是很規矩的行禮:“兒臣無異議。”

散朝之後回東宮的路上,李治忍不住問一句:“師傅,爲何父皇如此輕饒那個言官?”

“殿下身爲太子,還沒有一國之君的覺悟啊。”李誠失望的嘆息說話,李治趕緊正色後退,抱手行弟子禮:“還請師傅教我。”

李誠擡手去扶,笑道:“太子不必如此,能得太子而教育,成之幸也。”

待李治站直了,李誠在繼續道:“殿下有沒有想過,陛下爲何如此輕輕放下?”

“父皇的心思還真不好猜,總不能是韓慕言爲父皇分憂了吧?”李治也就是隨口一說,當看見李誠似笑非笑的表情時,心中一驚:“怎麼?”

第一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二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在這?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是買賣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求見第五十八章 李泰碰釘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場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沆瀣一氣第三百六十二章 私奔?第三百章 考校第四百一十三章 驚着了第五百八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二百零三章 助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四百三十三章 瀚海行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很好笑麼?第二百一十章 又坐牢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掩飾第二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念第二百二十五章 又有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豎子,欺朕不敢罰功臣耶?第二百九十八章 海商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二百七十五章 本心,是非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重的請求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抓鬮是個好辦法第六十二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零二章 官迷第四十一章 做事難第四百八十八章 寶貴的記憶第四十六章 心急的李世民第五百二十三章 脈絡清晰了第五百零八章 明明白白的借刀殺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另有蹊蹺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議第九十四章 接納、豪氣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吃肉,肥中瘦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是買賣人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五百一十六章 天譴第十章 開講了第四十八章 煙花之地遇故人第三百九十章 避暑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生之念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利是圖李自成第二百七十一章 還有這規矩第三百五十四章 做該做的事情第三十三章 簡在帝心第二百章 夫唱婦隨第五百八十六章 臭不要臉第五百七十九章 下雪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探第五百八十七章 炙手可熱第二百三十一章 旅途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家第二百零三章 助陣第三百二十四章 單刀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曠古絕今第五百一十一章 交易所開業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李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九十四章 接納、豪氣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不合送女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死衝鋒第二百五十五章 準備第三百零三章 真實心態第三百五十五章 展現實力第二十三章 一夢第一百七十二章 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一百五十章 李誠:臣有罪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碗賤肉收買第三百八十七章 謹受教第三百九十五章 蠢死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二百三十五章 秀一波騷操作第五百零二章 狙殺第二百八十章 鄖國公府的面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絕不留情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濟使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沒錢了第二百九十章 牛皮糖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差錢第四百四十二章 什麼?駁馬降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於國於民皆有裨益第四百章 李誠之威第三百七十七章 背後的刀第四百二十章 眼力狠毒的武約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氣的問題第二百四十五章 黑寡婦第一百八十一章 催妝詩第二百四十章 希望第一百六十章 彈棉花第一百八十六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四百七十七章 閨中夢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