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告密

等一下,難道說李誠很早以前就看不上李泰?

武約的眼珠子轉的飛快,漸漸的臉上露出驚駭之色,瞄着李誠低聲道:“郎君……”

李誠擡手打斷她的話:“知道就好,不要說出來。李泰此人,才少而德薄,無人君之相。”

其實武約真想問的是:“郎君怎麼就看好李治那個傻小子呢?”

那麼李治是傻小子麼?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唐高宗可比起李世民來說,談不上雄才大略,但也同樣頗有抱負。如果不是有戀母情結而培養出一個武則天,值得詬病處不多。

怎麼說呢,古往今來的讀書人,總是喜歡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皇帝。這麼做其實也不算錯,畢竟皇室是天下典範,皇帝是天下官宦的典範,皇后母儀天下。

李治接手了老爹的女人,在這個時代其實也沒啥,但是後來的史家文人就沒法子接受了。所以被拿出來反覆的批評,也成爲後來影視作品不斷演繹的模本。從這個角度看,這一類的故事,真是人民羣衆喜聞樂見。

武順帶着丫鬟進來,擺好酒菜看了一眼妹妹,希望她自覺離開,不要搶生意。奈何武約好像沒察覺一般,非但沒離開,反而整個身子貼着李誠,動手倒酒夾菜。

武順不爽歸不爽,想到隔壁還有一雙崔氏姐妹,便默認了整個事實。

姐妹二人追求各有不同,武約追求的是權利帶來的精神愉悅,武順追求是的一份富足的生活和丈夫帶來的安全感。具體表現爲,武約更在意她對聯號錢莊的控制,武順則想法子在牀笫之間做文章。當然那種勾當也確實很愉悅。

武約會關心朝廷政局的變化,武順的目光還是集中在隔壁的那對姐妹上。

蕭未央想過被拒之門外,沒想過會被擋在坊門口。他不是侯君集,所以準備了一張拜帖遞給牛大貴道:“勞煩通傳一聲,自成先生若還是不見,在下掉頭就走,絕不糾纏。”

這點小小的要求,照樣被牛大貴幹脆的拒絕:“對不住了,請回吧。家主早有吩咐,誰來都不見。這位先生還是不要爲難我等。”

蕭未央悵然嘆息,拿出一個信封遞給牛大貴:“這封信,還請交給自成先生,就說蕭某就在這裡等先生的回信。”說着還附上一塊金餅子。

“來客莫要害我,東西收回去,信轉交就是。”牛大貴也不是不能變通的人,轉手將信交給下面的人帶進去。蕭未央在外面很耐心的等着回信。

大概等了半個時辰,李誠的回信來了。蕭未央接過之後激動的打開就看,回信只有一句話“我看不懂你寫的啥”蕭未央看着哭笑不得,搖頭嘆息,自言自語:“魯莽了!”

蕭未央給李誠的信裡寫了什麼呢?其實也沒啥,也就是一句話:“爲何不看好魏王?”

沒有得到結果的蕭未央笑着離開了,他至少證明了一點,李誠不看好魏王李泰。這其實才是蕭未央最想得到的答案。他一直懷疑李誠不接納李泰的招攬是因爲不看好李泰,現在通過李誠這不着調的回答,他有了結論。

至於爲何不看好李泰,已經不重要了。蕭未央決定放棄他一直以來的努力,回去就找個藉口回老家,等到塵埃落定再回來。蕭未央這麼決定的原因就一個,李誠稱病不出。

這說明一個藏在背後的判斷,長安要出事情了。

蕭未央佩服的人不多,李誠算是一個。實在是在李誠跟前半點便宜都討不到,所以他才冒昧的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李誠的點撥。現在看來,李誠應該明白他的意思,所以纔回復的很不着調。言下之意,趕緊跑吧,別留下來等倒黴了,你看不明白的。

其中到底是爲什麼導致李誠得出這樣的判斷呢?蕭未央很好奇,但是他不打算繼續追問了。因爲李誠稱病的時間不會太久,也許他還沒回到江東老家,長安的消息就來了。

李泰要知道蕭未央拿着他的令箭去辦這麼一個事情,估計要能氣死。

李泰也好,李承乾也罷,他們都很難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紇幹承基這個二五仔,被押進大理寺監獄的第二天,就做出了一件震驚長安的事情,那就是“告密”。

紇幹承基告誰呢?李承乾,太子要謀反。消息第一時間被送進宮內,正在批閱奏摺的李世民,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紇幹承基是從齊州被押回來的從犯,他怎麼就能告密太子呢?

紇幹承基原本是東宮蓄積的死士之一,奉命刺殺李泰不成功,跑到齊州避風。沒曾想李佑謀反,紇幹承基被牽連進去。偏偏李誠又是知道歷史的,所以找出這個傢伙來,重點照顧。

怎麼都想不明白箇中緣由,蕭未央也懶得去想,乾脆利落的回來覆命。見了李泰,露出一臉慚愧,抱手道:“蕭某辜負殿下所託,連坊門都沒進的去。”

李泰的臉色刷的一下就黑了,牙根緊咬,對李誠的態度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當初的腦殘粉發展到現在,恨意濃濃道:“李誠安敢辱孤!”

蕭未央也不接茬,這話沒法接。你都稱“孤”了,就差取太子而代之。這心態都爆棚了,還能有啥可說的?說啥都不合適,乾脆繼續自慚的樣子:“蕭某慚愧,特向殿下請辭。”

李泰費解的問他爲何要請辭,蕭未央表示身體最近有點累,想回老家看看。

一番說辭後,李泰很是不樂意道:“孤大事可期,先生何苦棄我而去?”

蕭未央算是看清楚李泰的爲人了,再三請辭不得,只好退而求其次,在長安修養。

這邊蕭未央告辭出來,奔着平康坊去“修養”,那邊皇宮裡已經開了鍋。

李世民刻意留下幾位重臣,拿出紇幹承基的告狀,一臉痛苦道:“朕真不敢相信!”

諸位重臣次第看完後,也都露出震驚之色。實在是不敢相信,李承乾有這個膽量。跟不敢相信的還有侯君集,你跟着湊什麼熱鬧?李承乾擔心太子之位不保,憤而自救,你這有算什麼呢?不管怎麼說,事情就這麼暴露在李世民和重臣們面前。

第三百八十九章 日常第七十六章 拉人入夥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懂別裝懂第三百八十九章 日常第三百二十九章 打賭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賊第六十三章 嫁女狂魔第六百零二章 作法自斃第七十一章 狗賊看打第二百五十一章 冷遇第九十六章 人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嚴懲第五百二十九章 送不出去的妹子第二百一十章 又坐牢了第五章 殺出一條路第六百零二章 作法自斃第二百六十三章 成敗關鍵日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臣的定義第三百九十四章 絕不留情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顧第一 百三十八章 收穫日第九十三章 仙人跳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上臺面的小伎倆第五章 殺出一條路第四百零九章 兼職管家裴行儉第一百四十八章 下基層第一百七十五章 百鍊鋼化作繞指柔第五百六十六章 爲時晚矣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四百五十章 報復來的很快第九十九章 最頂級的酒樓第八十八章 長安紙貴第一百章 要合作也要鬥爭第四百二十五章 炒麪第三百一十二章 泥猴第二十章 問策第七十五章 印刷術成第四百八十章 攪屎棍帶來的希望第三百一十一章 武裝到牙齒第四百九十八章 深可見骨的傷口第四百三十二章 玉門關第四百七十五章 奸臣的定義第三百七十八章 掰棒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夜黑風高第二百八十章 鄖國公府的面子第五百零三章 被躺槍的倒黴蛋第二百五十八章 殺神!第三百零五章 不害臊第五百九十四章 亂作一團的朝會第四百五十七章 冤案無疑第五百六十二章 沒必要追究第四百五十七章 冤案無疑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死還是立功?第二百五十四章 商隊第二百六十八章 捷報!第三百九十三章 瘋狂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李家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莊新貌第四十九章 套路,全是套路。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臣之議第七章 救不救?第一百零五章 送禮的新方式第七十六章 拉人入夥第二百六十七章 趕羊!第五百七十二章 說法第二百九十八章 海商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氏的臉面第三百七十三章 歲月靜好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個痛快第五百零八章 明明白白的借刀殺人第二百零一章 開門揖盜第三百三十七章 八卦纔是最吸引人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要吃肉,肥中瘦第二百一十六章 當校長好不好第一百六十九章 今亮?第三百七十七章 背後的刀第四百七十二章 霸氣絕倫李自成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嚴懲第五百二十九章 送不出去的妹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打賭第五百一十一章 交易所開業第四章 對頭第四十八章 煙花之地遇故人第一百零七章 農莊日常第三百二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三十四章 得到和付出第二百七十章 三觀盡毀裴行儉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八十章 熬夜看書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出所料第二百零七章 孤篇壓全唐第四章 對頭第三百四十四章 主辱臣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三百七十七章 背後的刀第一百一十五章 如此道德淪喪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