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濟使者

威風凜凜的黑鐵塔,被這麼一句話說了之後,立刻併攏雙腿,站直了身子,有氣無力的回一句:“是,主人!”

沙羅的眼睛突然亮了,如同在黑暗中看見了最亮的一顆星星。站直了身子,雙手正冠,整理衣袂,顯得極爲鄭重的樣子,五步之外對着李誠深深彎腰:“末學後進,外藩學子,拜見自成先生。此番遠來,得見先生,足慰平生。”

李誠頗爲吃驚,這個百濟使者搞什麼搞?突然這麼恭敬?看着一點都不像在演戲,這要是演戲,這演技都能拿奧斯卡獎了。

“讓他過來說話。”李誠來了興致,沙羅聞言擡頭,歡欣鼓舞之色洋溢。微微彎着腰,小步快走,來到李誠跟前:“沙羅不知先生當面,多有冒犯,還請先生海涵。”

樸正勇有點吃味了,但是沒法子。新羅在這方面是比不了百濟的。百濟這個國家,別看出自扶余,還特麼的很跳,但是自漢以來,一直與中原王朝有着不斷的來往。這個小國在文化上,對中原王朝有着絕對的認可。

百濟的官方文字是漢字,這麼說大家都該明白了。相比之下,現在的韓語是新羅人搞出來的。也就是說,別看新羅對大唐各種抱大腿,也確實在使用漢字和學習儒學。百濟雖然與高句麗結盟,就文化認可而言,百濟更接近儒家文化圈子。

沙羅作爲百濟貴族,自幼學習的就是儒家文化,官話說的比樸正勇可溜的多了。走大街上,沙羅的口音,一般人還真分不出來他是不是唐人。反倒是樸正勇,真的出門轉一圈,誰都知道他不是唐人。

李誠對半島三國的歷史瞭解的不多,但是不妨礙他接觸百濟使者的目的。

“不知者不罪,以後注意就是。先回去等着吧,回頭李某自會登門。”李誠很隨意的擺擺手,好像一點都不在乎。沙羅卻露出欣喜的表情,再次深深鞠躬:“謝先生不罪之恩,某這便回去,掃榻以待。”

“掃榻以待”這個說法其實很正常,不過現代人思維裡喜歡聯想,經常搞污一些原本很正經的詞。菊花,很正經的詞,搞的不能直視。

“榻就不必了,我習慣坐椅子。”李誠心裡彆扭,趕緊來一句。搞的沙羅一臉霧水,難道是我的學問不行,用錯詞了?其實呢,要換成平康坊的娘子這麼說,那就一點毛病都沒有。

李誠很好奇沙羅對自己的態度,覺得不是那種對待官員的態度,反倒像是對待一個師長。是那種發自內心的尊敬。爲什麼會這樣呢?

李誠不明白,但是樸正勇明白啊,李誠在新羅的地位就很高了,到了百濟,那就是天皇巨星。李誠的詩作,在百濟簡直是被頂禮膜拜的那種。各種學習膜拜,沒學過李誠的詩,你都不好意思出門那種。

李誠去了新羅,倒也沒有引起轟動,但是換成去百濟看看,那真是走大街上要被圍觀的。在新羅,就算是最喜歡漢學的,也就是那樣了。但是在百濟,對漢學的喜好那是B格。在新羅,李誠出門逛街什麼的,一點事情沒有。

在百濟,出門逛街被人認出來,那是要被包圍的。絕對是衆星捧月,百濟上下的貴族們,圍追堵截的對象。用現代的話來說,圈粉無數。至於百濟爲何選擇結盟高句麗這個事情呢,很難說腦殘。這個階段的高句麗,確實是個強國。

李世民三徵高句麗都沒能最終達到戰略目的,再往前推,隋煬帝的三徵高句麗,結局就更慘了。高句麗很強,至少在採取戰略防禦的時候,中原王朝受限於自然環境和後勤補給的壓力,很難對高句麗構成致命一擊。

這樣以來,百濟從自身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做出選擇就不足爲怪了。不過後來高句麗內部出了問題,百濟卻沒有改弦更張,那真是腦殘了。

樸正勇很是不安,李誠在新羅的待遇是根源。這也就是欺負李誠沒去過百濟了,要是李誠去一趟百濟,估計都不用打,百濟都會在做出結盟唐朝的選擇。當然這就是樸正勇個人的想法,未必就會按照這個走向去做。

不過李誠倒是有這麼一個想法的,學過《太祖選集》的人,怎麼會不知道《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呢?“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ge命的首要問題。”

當然李誠沒打算去ge命,他是從局部鬥爭的角度看問題,拉攏百濟和新羅,一起去弄死高句麗,無疑要省力的多。這個道理呢,李世民也好,大唐的諸位宰相也罷,心裡應該是很明白的。但是爲何卻只拉了一個新羅呢?

李誠覺得還是天朝上國的自尊心在作祟,還有一點就是對自身實力的決心信心。不就是高句麗加百濟麼?一起滅了就是了,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也不少。大唐就是這麼自信。

但是在李誠看來,這個自信很必要,但是也不是絕對必要。就一次戰爭而言,作爲指揮者,絕對應該用盡一切手段,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樸正勇還沒法去說百濟的壞話,因爲一旦李誠去見百濟使者,一切都會穿幫。只能在心裡默默的祈禱,李誠不要被百濟的殷勤所迷惑。好吧,樸正勇更擔心的是,李誠能跟沙羅聊到一起去,畢竟沙羅對漢學的研究很深。

相比之下,樸正勇也算是有一定的瞭解,但是無法跟百濟那種拿漢字當官方文字的相比。你想想看,一個百濟貴族,從小就學漢字,說漢語。新羅則一直在堅持說本民族的語言,漢語只是輔修課程,怎麼比呢?

文化認同這個東西,很可怕的。李誠來之前,對半島三國沒有做太多的瞭解,實際上想從樸正勇這裡獲得多少信息,也真的不容易。回到堂前,李誠主動問起最近半島三國動態。

樸正勇來了精神,說的很仔細。三國之間一直存在的問題就是邊境摩擦不斷。說起來新羅還真的不容易,看地圖就知道了,半島的四分之一都不到的底盤,卻要對抗兩個國家。可見新羅的戰鬥力真不差,這樣的局面都沒被幹死。

客觀的說,中原王朝各種看不慣高句麗纔是新羅能保存的主要原因。高句麗固然三次擊敗隋煬帝的征伐,但是付出的代價可謂巨大。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氣,中原王朝崛起了一個大唐。這個朝代更猛!突厥人給打成狗,周邊小國敢跳,一巴掌就能拍死。

高昌在特麼的七千裡之外,小小的跳一下,七千零一里的大刀剁過去,直接就是一鍋端。就算是高句麗自詡強大,也不敢輕易的去挑釁大唐。更不要說,一直以來,大唐對高句麗的敵視就沒有改變過,幽州總管是李世民手下知名打手程知節。

在兩國邊境之間,大唐可謂大兵壓境,根本就不給高句麗喘息的機會。就算不打你,長期在邊境上擺着數萬精銳,你說怕不怕?

當下高句麗的統治者是蓋蘇文,這是演義裡的名字。全名叫淵蓋蘇文。唐朝的記錄中要避諱李淵,所以也叫做泉蓋蘇文。這傢伙是個弒君的猛人,也是個軍事獨裁者。史載此人極爲殘暴,嗯,不管是誰要是弒君了,都會顯得很殘暴的。

弒君得到的政權,如果不殘暴的鎮壓,境內是很難穩定的。樸正勇講訴的重點,就是泉蓋蘇文的殘暴,說他的弒君,說他對民意的鎮壓。不過民意這個說法,李誠直接忽略了。這年代談個屁的民意。所謂的民意,其實是官僚貴族集團的意。

普通百姓,不管是在大唐還是在其他地方,根本沒有發聲的渠道,還談個屁的意。你以爲是現代社會啊?教育普及了,人人都讀書識字。這年代的普通百姓,識字率低的感人,怎麼發聲?哪像現代社會,手機氾濫,拍下來自己還能剪輯,加點私貨。

提到百濟的時候,樸正勇就重點強調,長期以來,百濟頻頻侵蝕新羅的領土,最近有奪了一個城。這次來大唐,就是爲了最近的摩擦來求大唐做主的。嗯,被人揍了,找爸爸主持公道來了。這就是新羅的生存之道,一點毛病都沒有。

李誠大概瞭解了三國使團同時出現的原因,只要矛盾還是新羅和百濟之間的矛盾。高句麗出於對大唐的戒備,主要精力還是在西部。對新羅呢,則是以一定的軍事壓力,迫使新羅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做出應對。

這樣以來,百濟對陣新羅就能佔上風了。應該說,百濟雖然在文化上對唐朝有認同,但是其統治者短見的帽子, 應該是能戴上了。由此不難得出另外一個結論,高句麗也就是靠着這種眼前利益,將百濟牢牢的綁在其戰車上。

這麼一分析,問題就簡單了,但是想處理好並不簡單。因爲百濟結盟高句麗,得到的實打實的好處。而來自大唐的威脅呢,則有點遠的感覺。

李誠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解決百濟朝野上下的短視的問題。

第二百六十章 夜襲冷水寨第三百二十九章 打賭第三百五十八章 講道理第一百八十章 熱鬧第三百零六章 猜不到第一百三十九章 歡呼第六十七章 底牌越多越好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生之念第四百七十八章 難兄難弟續集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臉面第四百五十四章 這傢伙要搞事第一百零九章 春節第一百九十七章 給朕滾出大理寺第一百零一章 分紅、發紅包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賊第二百五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百七十三章 剋制第一百四十三章 抽籤決定第四百九十章 白松陵的不安第四百一十六章 反制第八十二章 宮鬥經驗不足第十章 開講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很好笑麼?第二百七十九章 打上門!第二百零二章拿來還是來拿第三百七十三章 歲月靜好第四百六十五章 三國使團第二百六十七章 趕羊!第二百七十二章 還是家裡好第三百二十五章 有趣第二百九十四章 招安?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士第三百七十四章 無心挖坑第五百七十七章 餘勇可賈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重的請求第六十章挖 坑埋豬隊友第二百六十七章 趕羊!第一百六十三章 婉言拒絕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要搞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二孃上課第四百零八章 小聰明的太子第五十一章 一夜成名第四百六十一章 亂花迷眼第四百五十五章 忠義之士李自成第三百六十九章 結社率第九十七章這錢掙的燙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徹底懾服第二百二十章 家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知朕者自成也第五百三十四章 沒希望和有希望第三百八十章 識人之明第五百三十六章 惡例之開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價權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四百九十二章 反擊的力度第二十九 章結義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五百一十七章 宏觀調控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得不低頭第四百零六章 損失大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三十章 打擊報復第六十二章 同道中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何必興師動衆呢?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獨接觸第四百零三章 衆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情之請第五百八十三章 釜底抽薪之策第四百八十七章 又弄出個新花樣第六十五章 神射,震懾第四百六十三章 橫衝直撞第二百六十五章 小人物差點壞大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第五百三十五章 歪念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難以爲繼第二百七十五章 本心,是非第二百九十二章 和親之議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有所思第五百七十六章 歷史的慣性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五百四十七章 告密第六十一章 來歷第四百六十一章 亂花迷眼第十七章 對峙、消弭第五百二十四章 崔氏的動作第二百一十六章 當校長好不好第五百八十九章 不丟臉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出所料第一百六十七章 專業毀套路第五百九十章 又一年第四百二十章 眼力狠毒的武約第三百五十六章 有點後悔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說了也沒用第二百三十一章 旅途第五百七十四章 無法理解的怪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