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裴行儉還很稚嫩,還沒有機會去嶄露猙獰。正常的道路,他要做一段時間的長安縣令。李誠亂穿唐朝的結果,裴行儉的人生已經發生了變化,儘管還在左衛,但已經是個長史,從六品的官員。其升職的原因,就是鬆州一戰表現出色。
這一次西征,裴行儉率一千騎兵隨後軍,任務就是護送糧草。前軍的差事不好爭,不然還真的進不來這一趟。在大唐,別以爲出兵打仗是苦差事,你得分人。
像裴行儉這樣的門閥子,出兵打仗就是在攢經驗,攢功勞。只要獲勝,回來就能敘功。能不能因功升職不重要,重要的是將來多一份政治資本。
“走那,去軍營看看。”李誠與侯君集等人,已經商議過具體分工,也不留下便離開了。
這一次李誠領軍後軍出發,協助的人員有兩個,一問一問,分別爲裴行儉和李義府。這倆都是很能幹的傢伙,李義府按照李誠的計劃,把一切處置的井井有條。各種物資基本備齊了,就等着入冬的時候,大軍出征。
選擇冬天出征,是因爲沙漠不好走。夏天走的話,能夠熱死人。但是冬天也好走就是了,只是比夏天要好走一些。夏天走是白天難熬,冬天是晚上難熬。
李誠的準備看起來就是一些常規的準備,也有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帶了一個醫療隊。孫思邈非要跟着去,李誠就給他說了一個野戰醫院的概念。戰場上隨軍行動,及時治療,對於提振士氣的作用非常大。
後軍一共三千人,裴行儉爲長史,有騎兵一千,還有步兵兩千。大車五百餘,並輔兵三千。這麼多人可不好帶,非常考驗李誠的能力。
李誠的做法很簡單,衛軍裴行儉負責,輔兵及運輸交給李義府,李誠抓總。別看這麼安排很不負責的樣子,其實這纔是最負責的態度。而且李義府和裴行儉都會很感激李誠。
爲啥呢?因爲獨立帶兵的經驗,太寶貴了。尤其是李義府,沒有李誠,根本就沒這個機會。一輩子在衙門裡慢慢的熬,熬到死都未必有機會立軍功。裴行儉的情況好一點,但也是第一次獨立帶兵出征。
在此之前,李誠決定給兩人進行一點軍事培訓。所謂的培訓,就是現代軍訓的那一套。千萬別小看軍訓那種看起來很無聊的東西。戰場上連站都站不整齊,你還怎麼行動一致?
當然唐朝時期的軍隊,對隊列的要求並不差,不然唐軍怎麼戰無不勝呢?個人爲生,內務這些事情,其實更重要。個人爲生關係到身體健康,內務則是養成個人的好習慣,不要因爲個人的壞習慣,影響到自己的同僚。
李誠親自帶隊,把這六千人花二十天時間,重新操練了一會,讓他們重走新兵路。
李義府對這些不是很瞭解,但是他一直在認真的學習。裴行儉對李誠帶兵的套路有一定了解,這一次加深了印象。嚴格的軍法,變態的處罰,讓這些士兵和府兵做到行動一致。
做不到的,李誠也不打軍棍,關禁閉,掃廁所,洗衣服等等,變着花樣的收拾人。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李誠也沒有一味的變態訓練。十天休息一天,閒暇至於組織士兵打比賽。馬球玩不了,一個是場地限制,一個是太燒錢。直接上豬尿泡塞滿稻草,橄欖球瞭解一下。這玩意在登州很興盛,長安城還是新生事物。
李世民一直在關注李誠,得知具體詳情之後,決定來軍營一探究竟。
後軍的軍營設在城外,這一段時間,李誠都吃住在軍營。每天親自起來,親自示範,帶着士兵操練。這種自上而下的行爲,能減少下層官兵的反彈。對李誠來說,又不算很辛苦,爲啥不去做呢?
眼看十月將近,李誠準備給士兵放假五天,讓他們回家去參加秋收,順便告別親人。就在李誠準備放假計劃的時候,李世民帶着百騎摸到了城外的軍營。
操場上正在進行一場球賽,歡呼聲和吶喊聲震天。軍營裡如此喧譁,倒是出乎了李世民的預料。軍中強調令行禁止,不得喧譁,一般的軍營都非常的安靜。到了李誠這裡,直接翻天了,這讓李世民很是不解。
這傢伙真的會帶兵麼?營門口被士兵攔下了,李世民亮出身份,本因爲這又是個細柳營,沒曾想士兵立刻開門,根本沒攔着的意思,只是派人去通知了李誠。
李誠從軍中出來接駕,球賽根本沒有停止的意思,也沒多少人注意到皇帝來了。
李世民看着球場方向烏泱泱的人頭,還有震耳欲聾的喊聲,忍不住怒道:“豎子,此軍中也。”李誠微微一笑,抱手道:“陛下不要着急嘛。”說着領着皇帝上了高臺,之後朝裴行儉做個手勢。
裴行儉二話不說,衝到軍中大鼓跟前,操起鼓槌,狠狠的擊鼓。咚咚咚!咚咚咚!震天動地的鼓聲響起。裴行儉卻沒有停下的意思,繼續不斷的擊鼓。
軍中突然響起一片尖銳的哨音,李世民站在臺上,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人很多,但是絲毫不亂。站在高臺上,可以看出李誠對營地的佈局。一共分三塊,成品字形。這裡是中軍,住着兩千步兵。左右兩側的營地,分別住着騎兵和輔兵。
所有士兵在鼓聲響起後,沒有立刻亂跑,而是就近跟隨低級軍官,先列隊再追隨哨音的方向,發現更上一級的軍官。並且跑步前進,向上一級的軍官報道。
李世民親眼目睹了伍聚成夥,夥聚成隊、旅、團,最後在臺下的操場,整齊列隊。左右的軍營裡,也是一個套路,鼓聲一響,士兵在軍官的帶領下,從營房裡衝出來,列隊報數。匯聚成團,開往中軍營地的大操場上列隊。
整個過程大概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個小時的樣子。一個小時的時間,看起來不短,其實不長。要知道,三個營地一共六千人呢,而且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衛軍,有府兵,匯聚到一起,也才一個月的時間。
就這一個月的時間,還是李誠找兵部疏通了關係,這才提前徵召府兵來集訓。畢竟府兵是戰時爲軍,閒時爲農,半兵半民的狀態。衛軍纔是常備軍,經常保持操練的。
從聽到鼓聲開始,一個小時六千軍隊完成了集結,這速度簡直就是嚇人好吧。真不知道李誠是怎麼辦到的?滿大唐根本找不到這麼牛逼的集結速度。
李世民目瞪口呆了好一陣,這時候臺下還在繼續,各團長官策馬到臺下,大聲彙報:“報告總管,我部應到人數XXX,實到人數XXX。”邊上有書記官在快速的記錄,李誠都不用等多久,數字就計算出來了,實際人數有多少。
“陛下,由您來宣佈本次集合演練結束,宣佈放假七日,每人再發一份集訓費。士兵每人一貫,軍官每加一級,翻一倍。”李誠低聲告訴李世民,那意思陛下露臉的時候到了。
李世民反應過來,心裡震驚,卻故作輕鬆的反問一句:“豎子,這錢誰出?”
“陛下,您不能不講良心啊。這次集訓,是爲朝廷練兵好吧?”李誠叫屈。
李世民低聲道:“你還有臉說,兵部,戶部,把狀都告朕跟前了。說你搞集訓,花費巨大。每日一操練,官兵每日都要吃一頓肉。兵部不批,你就堵人家尚書的門口,戶部不批,你就坐在人家辦事房裡耍賴不走。”
李誠嘆息道:“陛下,訓練效果您也看見了。這裡頭可是有三千衛軍啊。以臣看,衛軍三日一操練,還是太懈怠了。臣此次集訓,不過訓練了一些皮毛,搞了幾次緊急集合,纔有眼下這番效果。”
李世民滿意的笑了笑:“豎子,算你識趣,沒效果還花那麼多錢,朕就能治你的罪。算了,不要爲難戶部了,此次的費用,朕讓內府給你。不過,你也要把練兵的心得和章程寫一份,送到朕的跟前來。”
李誠早有準備,回頭招呼一聲,書記官拿出一本小冊子,雙手奉上。
“陛下,這就是臣擬的新兵操典。”果然沒有白吃的午餐,不過李誠也強調了,這是新兵操典。只是其中的很對內容,比如每日操練,各種嚴格的內務規定等等,大唐的士兵在這些面前,還都是一羣新兵。
“自成,如此一來,養兵的費用也就上來了。”李世民有所擔心,李誠笑着搖搖頭:“陛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精兵,都是練出來的。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十六衛交給臣來訓練,就不存在什麼等到冬天纔出兵的事情。”
李世民聽了一臉的嫌棄,不懂不要亂說話,但是又覺得他話裡有話,忍不住反問一句:“哦,你心目中的精兵,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難道說,眼前這些就是你心目中的精兵?”話是這麼說,李世民其實也認可了,這些兵夠精兵標準了。
李誠搖搖頭:“陛下,這些士兵,最多算是個樣子貨,距離精兵還遠遠不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