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勸君早做晨和計

自熙嘉二十七年三月開始,將養了小半年的皇帝又開始日日上朝,處理政事。硃批上貴妃的筆跡漸漸少了,皇帝御筆親批多了起來。佳貴妃慢慢的退出朝堂,打理後宮,準備今年的大選。

朝中大臣也漸漸的發現,皇帝對於六皇子、八皇子等一衆小皇子開始寵信有加,倒是一直以來得盛寵的澤王退避三舍。

但作爲年長皇子,澤王的文武雙全也是有目共睹。所以皇帝的打算,以及太子的人選越發的叫人不敢猜測。

皇帝身子好了開始上朝後,貴妃就不大出入養心殿伴駕,反倒是之前因爲皇帝靜養被貴妃禁足的順充容有起復的架勢,一個月裡到也有幾次伴駕的機會。宮裡一貫是跟紅頂白的,巴結順充容的地位嬪妃倒也有不少。

對於柳氏和皇帝的鬧騰,十娘倒是覺得正常的不得了。皇帝的忌憚和有意無意的打壓,她清楚的很。對於一個沒幾年好活的皇帝,十娘覺得得理解他不是。因此對於朝中的事,她乾脆撩開了手。今時不同往日,大兒子在朝中立得住,又穩妥,她實在是沒必要巴巴的抱着奏摺不放,還使皇帝對她們一脈更加打壓。

後宮的事,十娘依舊不太樂意插手,有陳敏嫺在,又因爲皇帝的忌諱,她也樂得清閒。澤王五月就出宮建府了,澤王府在玄鳥大街上,修得富麗堂皇。澤王妃出宮了,十娘遂把十皇子接回了遙華宮。

倒是六皇子和十皇子因爲三哥的出宮,不高興了好久。直到慕遙鬆口每旬接他們去王府住一日才哄住了兩個小的。

十娘這小半年就是在自己宮中,養養兒子,逗逗女兒,宣召秀女中悠閒的度過。六月裡秀女大挑的時候,皇帝做意思的留下了幾個新人,都是南邊送來的姑娘。也給關在宗人府的三個兒子指了幾個側妃。

被選中的無非是先前那些人的勢力,也算是讓他們全了主僕一場的情分。納蘭家和柳家的姑娘被選中的最大,兩家對於這指婚的聖旨,只能啞巴吃黃蓮,有苦自個兒嚥下。

皇帝這是蓄意報復,但對上皇家他們初了任命,還能如何。黎家倒是反了,下場是什麼?滿門被滅。

指婚過後,兩家在朝中消停了下來,對着皇帝是又畏又怕。皇帝是個記仇且小心眼的人,誰讓他不舒服,隔多久他都能記得,並且會在你放鬆的時候,狠狠的讓你不舒服。

對於皇帝的既要擡起柳家和杜家打擂臺,又要噁心柳家的做法,十娘表示皇帝就是又抽了而已。

今年杜家第三代的子弟中,到了成婚年齡的人不少。比起世家大族和京中勳貴,十娘給家中侄子們選的都是家世一般的嫡女。皇帝對她的做法很滿意,大筆一揮,讓慧敏夫人的幼侄尚了端賢夫人六皇女,又把陳鬆的女兒指給了杜子誠出生沒多久的兒子(兩個小傢伙就結成了娃娃親)。

新進宮的秀女一共四人,分位都不高,兩人封爲正七品選侍,兩人封爲正六品的常在。新秀女九月初一才進宮,宮裡倒也沒有因爲這幾個即將新進宮的秀女而引起大的動靜。

皇帝慣常是個念舊的人,高位嬪妃和有子的嬪妃倒是能時常見到他。地位嬪妃,身後沒有勢力的,被他忘在腦後的比比皆是。更何況皇帝這些日子忙着前朝,並不太到後宮去。

八月的天,連着多日無雨,有些悶熱。這日晚膳後,因着朝內事務許久沒來後宮的澤王倒是來請安了。

十娘看着神色不太好的大兒子,拉着兒子說話,只留下了若敏在一旁伺候。

“這是怎麼了?”十娘詢問兒子,她這兒子這些日子練就的一副面無表情臉還是很能唬人的。

“兒子的人傳了消息過來,杜國公府的老太太身子怕是不行了。”慕遙也不兜圈子,直言不諱。

聽到杜國公府,十娘一時沒反應過來是孃家杜府。杜府作爲世襲的子爵,五代後已經降位雲騎尉府,直到她被封爲貴妃,家中的子弟又以軍功得封高位,家中大伯才又被封爲國公。

咋一聽到老太太不好,十娘端着茶盞的手一抖。那是她的親祖母,年少爲着家族沒少算計她,爲了讓她入宮,沒少逼迫她;可是真聽到老太太快不行的,她還是覺得心裡堵的慌。

老夫人今年已經是七十三高齡,作爲老封君,子孫孝順,生活和樂。兩個孫女,一個嫁入宮做了正一品貴妃,一個嫁入八王府做了正一品王妃,她們的幫襯下,家族的爺們也爭氣,杜家是盡享鮮花錦簇,榮華富貴。

老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老太太壽數真到了,也攔不住。生老病死,無可阻攔。

“這麼突然?”十娘被這消息弄的有些無措,老太太這時候去了,杜家就有些麻煩,兒子身後的勢力就要大打折扣。

家中長輩過去,沒有特殊情況,是要丁憂的。從她大伯父開始到她親爹,都要守孝三年;下一輩的作爲孫子的,也要守孝一年。

作爲在好不容易進入內閣的杜賢雨甚至慕遙來說,不是好事。杜家新書院的發展也勢必會受到影響,在讀書人之間的影響力下降,也就意味着在民間給澤王慕遙造勢有影響。

而剛在京畿大營站穩腳跟的杜子田和被皇帝調到南冥撈政績的杜子青,甚至是在南鑼掌握軍政大權的杜子誠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一旦老太太過世,杜家就得全面退出朝堂,澤王一派就只能靠着白家和納蘭家以及陳家分支支撐着。而納蘭家只是慕遙私下的勢力,並未暴露於人前,做起事情來,自然會不方便很多。

“今日午膳,老太太貪嘴,吃多藕蟹酥餅,人就一直不舒服。噁心、嘔吐、腹瀉,大夫開了方子,也沒太大的起色。老人家上了年級了,怕是不好。三爺爺讓您早做打算,他們現在都守着老太太。”

“早做打算?這位子讓本宮如何打算?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把咱們的損失降到最低。遙兒你可有什麼主意?”十娘有些氣急,老太太怕是真的不行了,一向行事乖張的三叔都這麼說。

“一旦老太太過世,杜家的人都要丁憂,全族守孝,包括母妃和八嬸。兒子想,這雖然對咱們來說有些不便,但從好的方面看,這麼一來就能極大的打消父皇的顧慮。”

“白家那邊,你有幾成把握能拿捏住?”十娘以手指按壓額頭,別的倒是好說,南鑼和南冥那邊,杜家最好的牌,甚至說是慕遙最大的保障就會消失。

“阿孃是想讓白家從回鳳城?這不成,先不說,慕雲冥是否有野心,單是他曾經是鳳陽王世子,父皇就會放他回去。咱們要的是南鑼十三郡,既能保住咱們的勢力,又能跟我岳父形成制衡,只有這樣,父皇才放心。”慕遙頓了頓,方纔慢慢道,“有個人倒是正合適,就算他忠於父皇,但也不會容不下我和南鑼十三郡的勢力。”

“慕辛胤!他不成。”十娘一轉念,就明白了兒子的顧慮。慕辛寅出自辛部,身爲皇族得皇帝信任,又是大梁建朝百年來,第一個從暗衛轉到明面上來的人。此人帶兵也好,處理政事也好,都是一把好手。

杜子誠離開後,由他接手南鑼的軍政,倒不失爲最好的人選。但辛寅現爲從一品鎮南大將軍,南冥初定,百廢待興,實在是離不開他。

而辛寅的副手,作爲布政使管理行政人事的杜子青,也會丁憂,從哪裡去找一個能同時鎮守邊境和處理政務的人?

“初了他之外,兒子想不出,還有誰能保證咱們的人脈不受牽連。”

“南冥,鎮南將軍,文治武功,等等,有個人倒是可以!”十娘腦子裡散過一個人,隨即心臟不受控制的蹦蹦直跳。

這個人,真要是能謀劃如願,將來倒也少了她許多顧慮。

“阿孃是想?”慕遙搖頭,“父皇是不會讓他出京的,也不敢讓他出京。”

“本宮有法子,你讓你媳婦兒上你六姨母那去一趟,告訴她,別讓八王重蹈覆轍。攝政王不是那麼好當的,皇帝沒有那麼大的肚量。”十娘意有所指,“要不是陸容靜,我原也想不到這些,你父皇早年吃夠了攝政王叔的苦,定不會讓他的兒子重複同樣的過程。”

“八叔那邊,可留下靜姍和大堂弟在京爲質,父皇應當就會放心。倒是辛寅堂哥那,還是安插個咱們的人爲好。萬一他要是對父皇愚忠,不跟咱們合作,咱們也好通過安插的人勸着些。暗衛的那一套,在他那行不通。一般人也進不了他的身,於是兒子倒想了個主意,就是不知道母妃舍不捨得人?”

“說來聽聽,本宮幫你參詳一二。”

“把靜玥身邊的黑姑姑嫁給辛寅做續絃,母妃可以問下姑姑。姑姑當是願意的。”

“他們兩個?你是知道什麼?”十娘倒是沒聽兒子提起過這茬,她身邊信任的宮人都都是有大造化的。

去了西北昆桑陪着七女靜涵的入畫,嫁給了昆桑右使爲夫人;小黑如果能嫁給辛寅,就是正二品夫人(續絃降級獲得誥封)。

“攻打鳳城的時候,辛寅親自把姑姑帶出了鳳陽城;打南鑼的時候,又是兩人一起研製的各種解□□丸。兒子瞧着,姑姑是有那意思的;至於堂哥,只能說對姑姑很欣賞。有沒有男女之情,兒子就看不透他了。”

“等會兒,本宮稍後把她叫來問問。”十娘轉而又想起京中的勢力,“你三爺爺從內閣退下來,你三表哥也會從京畿大營退下來,你父皇定會擡起柳家給你打擂臺,你心裡有個數。”

“母妃,父皇想擡起柳家,也得看我們母子答不答應。父皇老了,真以爲自己還是那個能一手遮天的皇帝?您就是太過於忍讓,纔會讓那些人囂張。您把小柳母妃發作了,父皇還能罰您不成?”

“那是你父皇,順着他吧,沒得讓他生氣。”十娘嘆了口氣。皇帝這些日子倒是越發的抽了,兒子對他父皇可是怨氣不小。

“那母妃就撩開售,交給兒子吧,納蘭家留了這麼久,養了這麼久,可以放出來,跟柳家玩下去了。柳家有八皇子,納蘭家可是也有七皇子的人。”

“這成麼?你父皇對七皇子可是有成見,他會相信麼?”七皇子生母是和四皇子私通的小納蘭氏,皇帝一直懷疑七皇子的血統。

“父皇信不信不要緊,讓他相信歐陽家有那心就行了,沒有哪一個男人能忍受着事的。”

“那柳家豈不是更加勢大?”

“母妃,父皇會看着兩家想鬥,然後把剩下來的勢力連根拔起的。他一向最恨世家,兒子把上好的局面布好給他得好處,他不會錯手的。”

“遙兒長大了,母妃老了,也不想再猜你父皇的心思了。”十娘自嘲的笑笑,她對皇帝到底是怎樣一種感覺已經說不清楚了。

進來想到他會先一步走向死亡,總是會下意識的讓着他,不願意惹怒他。但今天,兒子的一番話讓她也開始思考,皇帝是不是明知道自己的在意,還在利用自己的在意佈局,打壓兒子的勢力呢?

果然,對着慕雲瀾,不能心軟。

“母妃是關心則亂,既然關心他,不妨多去看看他。兒子聽說這屆要入宮的秀女中,有一人跟母妃長得很像。”

“本宮知道了。”十孃的心在一瞬間涼了下,之後才穩定下來,皇帝這一手真的玩的不會膩麼?把那些像元后的人收集起來,養在身邊,□□起來,滿足自己越來越扭曲的心理。

“遙兒進宮有些時候了,回去吧。讓你三爺爺親自給皇上遞摺子,本宮想回趟杜府。”

“兒子知道了,今兒就把話傳到。八叔那邊,要阿孃多費心了。”

“見到你六姨母,本宮在細細跟她說。”

“那兒子告退了。”慕遙行禮後匆匆離開,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安排下去。

而她,能做的,就是幫兒子把艱難的局面打破,攝政王叔,倒是個好靶子。

第26章 雷怒直上幹雲霄第50章 美人心笑錦裡針第20章 白雲千載空悠悠第52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第69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10章 一波三折鬧意起第69章 安得猛士守國疆第18章 曾行處綠意輕妒第40章 山林月夜凌花開第52章 殺人如草不聞聲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57章 不思量心難安忘第23章 懊惱當初無算計第12章 暴君黃金臺上意第70章 大夢一醒十三載第75章 風雨飄搖鬢欲絲第24章 風送宮嬪笑語和第34章 不恨西風夢成今第10章 一波三折鬧意起第8章 撲朔迷離費思量第21章 是非曲直苦難辯第16章 皇恩眷顧遠和親第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67章 昭儀閒話宮廷事第12章 諸般思量上心頭第39章 臣心一片磁針石第23章 縱令然諾暫相許第94章 知音少絃斷誰聽第8章 黑雲壓城城欲催第22章 唯愁吹作別離聲第55章 潤物無聲潛默化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59章 步蟾步步有後招第21章 是非曲直苦難辯第63章 道是無情還有情第5章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30章 輕風吹到膽瓶梅(番外一)第58章 德言容工以事夫第2章 君子志於擇天下第11章 西風吹襯嬌花落第1章 杜家有女初長成第27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第37章 向人微露丁香顆第6章 鶯啼燕語報新年第58章 德言容工以事夫第52章 修成功行解相逢第4章 玉階桂影秋綽約第3章 歸來沈醉月朦朧第15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64章 同心聲自相應知第65章 智慧周深勞精神第18章 信馬悠悠野興長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45章 卻陷人心危險頭第51章 千磨萬擊還堅勁第18章 信馬悠悠野興長第52章 修成功行解相逢第1章 花開猶似十年前第41章 峰迴路轉又見君第50章 美人心笑錦裡針第60章 抱衫屏前影伴身第21章 是非曲直苦難辯第8章 黑雲壓城城欲催第12章 伯仲之間見伊呂第61章 漸以中孚如孕在第68章 綠黛紅顏兩相發第6章 鶯啼燕語報新年第9章 風滿樓來棋皆輸第13章 天初暖來日初長第59章 步蟾步步有後招第47章 女心傷悲媵同歸第13章 天初暖來日初長第20章 白雲千載空悠悠第37章 凡解汝心之慍楚第49章 天青色嫣然知己第6章 幾年離索錯錯錯第7章 欣逢秋夜做春宵第13章 霜隕蘆花淚溼衣第26章 百步九折縈巖巒第13章 踏血尋蹤高處流第63章 道是無情還有情第44章 今朝暗算當時事第72章 四面楚歌急於火第8章 日色才臨仙掌動第21章 迷離杳無事端起第40章 山林月夜凌花開第29章 芙蓉塘外有輕雷第66章 今朝遂有青雲志第35章 勸君今夜早還家第10章 蓮心蘇木安息香第48章 細把衷腸略略訴第55章 襟懷悽愴亦蒼然第9章 花落自有花開時第4章 西風應時筋角堅第22章 乾坤倒置安神香第56章 你來我往話似鋒第58章 德言容工以事夫第29章 知君此計成長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