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於中並不想讓年羹堯到印度。以那傢伙的兇狠殘暴,對付日本人最爲合適,到南洋也可以,扔到印度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對付印度這個很難在實際上統一,性格實際上也十分軟弱的國家,在康熙的衆多兒子之中,於中一向認爲,八面玲瓏又不缺強硬手腕兒的老八纔是最合適的人選,老九雖然差點兒,也算湊和。可是,康熙的做法總是讓人感到難受。很顯然,年羹堯是康熙用來預防他和九、十兩個皇子的。那老傢伙是想在印度玩個“三足鼎立”,用以確保清廷在這裡的統治權。
不過,於中也知道,海軍的出戰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當年爲了謀算日本,他就私下準備了好幾年。而從中國沿海到印度更不比去打日本或者南洋諸島,其間有太多的不可定數。尤其是離國土太遠,沒有十足的準備,康熙就算要派,也要等上一段時間。
可是,於中雖然明白康熙不會馬上就派年羹堯過來,卻也知道自己沒有什麼能夠應對的法子。因爲,他沒有時間。太多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
他首先要拿下富庶的旁庶普邦,爾後再侵吞莫臥兒王室的領地和財富,佔據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來一個“挾莫臥兒以令印度”。就算這一招沒有多少用處,也會有利於他們明正言順的侵吞印度的其他地方。不過,等到穩定了最近可以佔據的地區之後,他才能進一步向東發展,將所控制的領土向海邊擴張。這些事情,一兩年之內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而且,由於英國等西方勢力的存在,到時他也必定需要年羹堯的水師來幫忙。並且,年羹堯的勢力還不能小了才成。畢竟。英國那些西方國家的海戰水平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幾百年千錘百煉出來的真材實料兒。
如果真地發生衝突,必須全力以赴,容不得半分馬虎大意。
不過,於中雖然知道,卻也沒有在這些方面糾纏太多的心思。印度毗鄰中國,清廷只要敢下決心,任何人都休想輕易地在這裡逍遙。以英國人目前在東方的實力。如果真的惹火了康熙,後果絕對難料。再加上印度的傳統和各種問題,他也沒有打算在這裡建立什麼勢力。換一種說法,就是印度可以當作殖民地,卻不能當作真正的國土。要不然,光是這裡的宗教與民族矛盾就能讓人煩不勝煩。畢竟,這也是一個有着數千年文化歷史傳承的國度,沒那麼容易就會被中華文化改變。就算能敢變,以中國文化地強大融合力,恐怕至少也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時間才行。所以。別人想鬧就鬧去。反正他才懶得管。而且,以康熙的見識,如果只是想徹底控制住這裡想必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何況。只要打通了緬甸方面,再開出一條路來,中國可以更快的出兵到達這裡,到時,無論是誰在印度,都得乖乖地小心中國的態度。而爲了確保在印度的巨大利益,清廷也肯定會加強對中南半島的控制,以防其從中搗鬼,而這種控制,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直接佔領了。
所以。於中很快就把康熙這些安排所帶來的不快給拋到了一邊,專心進行自己地對印度北方地侵吞計劃。
而就在於中想方設法的以最小的代價來換取自己地最大利益的時候,清廷在西北的戰事也進入了尾聲。
阿拉布坦趁着城破之時的混亂逃出了伊犁,躲到了俄羅斯人的陣營裡。可是,對於他助戰的請求,俄羅斯人卻並不怎麼熱衷。事實上,俄羅斯並不太想與清廷交鋒。他們本來的打算是威懾!以自家軍隊的威懾力讓清軍有所顧忌,放鬆對準葛爾的攻擊,直至不得不退回原地。俄羅斯的想法很好。他們有這種想法是因爲吃清朝地虧太多了。雖然他們也曾從中得益。藉助跟荷蘭等國的交易,成功聚集了大筆的財富,並且順勢發展了自己,還取得了夢寐以求了幾百年的出海口。成了歐洲各國不得不側目而視的北方強國。可是,同樣的,他們也失去了很多,尤其是領土。雖然被清廷割去的那些領土上人煙稀少,可是,看到國家面積募地減少了那麼大的一部分,俄羅斯人的感覺卻並不太好。尤其是經過幾年跟西歐各國地交戰,他們的國庫消耗已經十分嚴重,再加上清朝人對南方航道的開發,西伯利亞商道的利益也越來越少。他們就更加感覺自己吃了虧。
不過,清朝終究是個龐然大物。所以,那位奪了弟弟彼德的皇位,取而代之成爲俄羅斯一代英明女沙皇的蘇菲婭公主最後否決了臣下重新奪回東部領土的建議,轉而改爲扶持準葛爾!並與準葛爾新可汗阿拉布坦秘密簽定了互助合約。事實上,蘇菲婭一直以爲,先前俄羅斯沒能完全的支持實力比阿拉布坦還要強大的葛爾丹,使之最終被康熙得以集中全力擊敗根本就是一個大大的失策。如果不是那時候的猶豫與袖手旁觀,說不定現在清朝繁榮昌盛的滿洲之地已經成了俄羅斯人的囊中之物,準葛爾人說不定也正在中國的內地跟康熙鬥個不亦樂乎呢。俄羅斯在東方的局勢又哪會鬧到讓人這麼煩惱的地步?
但是,蘇菲婭卻忘記了蒙古人的本性是什麼樣的,那是一個將“征服”幾乎刻在血液裡的民族。而且,得到了俄羅斯暗中支持的阿拉布坦太過於囂張了。屢屢侵犯他人。這使得蘇菲婭十分不高興。女沙皇需要的是一個釘子,或者是一面固定的牆。她不喜歡一枚不受控制的棋子。尤其是葛爾丹當年還曾經率衆到達過黑海,而阿拉布坦表現的又似乎比葛爾丹更加心急和激進,這就更讓俄羅斯人在支持準葛爾的同時也一直在保持警惕。這種警惕表現在了武器的供給上,由於害怕一不小心養出一條狼來,所以,俄羅斯人除了供應少量的火器彈藥給阿拉布坦的親兵之外,其餘的一概不談。結果,當裝備了強大火力的清軍來攻的時候,阿拉布坦爲了避免損失。只好收縮兵力,龜縮在伊犁防守,把俄羅斯人提出地階梯式防禦,拖延時間的建議給扔到了一邊。而在此時,有感於清廷的擴張勢頭太猛的俄羅斯人雖然也曾想過“警示”一下清廷,不要太過於觸摸他們的底限,可是,土爾扈特人的迴歸卻打亂了他們的軍事佈署。也使得他們派兵援助準葛爾的想法只能流於空談。要不是土爾扈特人這些年一直在逐步東遷。距離清軍所控制地唐努烏梁海一帶已經沒有先前那麼遠,相信,就算阿拉布坦被飛揚古他們轟成了渣子,俄軍也趕不到準葛爾。
不過,即使因爲土爾扈特進入了清朝的領土而使得俄軍不得不放棄追剿,可是,準葛爾這麼一個緩衝卻不能不救。按蘇菲婭的大政策,俄羅斯軍隊統帥米羅斯拉夫斯基必須想方設法保住準葛爾,以免最近這幾年顯得氣勢洶洶的清廷可以直接威脅俄羅斯。畢竟,準葛爾和清朝。
誰更具威脅性一目瞭然。
而說起這位米羅斯拉夫斯基。此人是蘇菲婭的情夫之一,在十七年前,曾經與另外一名叫做納雷什金的俄羅斯將軍帶領大軍。趁着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率領國中主力侵入波蘭的時候,佔領了波羅的海沿岸諾特堡、尼恩尚茨、揚堡、科波里耶和納爾瓦等要塞,爲俄國開闢了第一批的出海口。是俄羅斯最出色的將領之一。這一次,既要追剿土爾扈特人,又有可能要與清朝對戰,所以蘇菲婭才讓他親自率軍前來。然而,米羅斯拉夫斯基地性情雖然謹慎,可這一回打地數十萬土爾扈特人頻頻逃竄,已經有些驕傲了。尤其是他的手下,更是如此。結果。統領哥薩克騎兵的齊洛諾夫受到飛揚古引誘,損失了一大半地人馬。要不是因爲哥薩克也是俄軍的炮灰部隊之一,並非軍中的正式編制,米羅斯拉夫斯基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擔得起這種後果。(哥薩克不是民族,是由多種民族的人聚集起來的,幾乎純爲戰鬥而生的族羣,雖接受軍費卻不是正規部隊。哥薩克,意爲自由人。)
但是,從齊洛諾夫的描述。米羅斯拉夫斯基卻不得不對清軍的戰鬥力小心起來。結果,因此錯過了援救阿拉布坦的良機,導致了準葛爾的最終滅亡。
不過,到了這種地步,米羅斯拉夫斯基地任務已經失敗,自然就更加不可能爲了阿拉布坦這個光桿司令而拿自己的大軍跟清軍硬碰硬了。
清軍可是有十數萬,而他只有五萬。雙方也都是遠征軍,在準葛爾都沒有地利。再者,清軍也不是以前了。以往的時候,雅克薩的少數俄軍憑藉火器就能跟十倍甚至百倍的清軍相抗衡,穩守城池,可這一回卻是清軍佔據了城池,而且同樣也裝備了大量威力巨大的火器。米羅斯拉夫斯基就是傻子也知道對方的不好惹。而且蘇菲婭也沒有讓他跟清軍玩兒這種硬仗,他就算有心,也不敢冒着產生巨大傷亡的危險開戰。何況,如果戰敗了呢?
就這樣,在相互對峙的幾個月地時間,得到了莫斯科的命令之後,米羅斯拉夫斯基終於撤軍了。不過,老米同學並沒有能將阿拉布坦一起帶走。或許是因爲剛剛失去了自己的國家,阿拉布坦有些不夠冷靜,認爲是俄國人的不守誠信違反了互助條約和他們軍隊的遲到才導致了自己的失敗。所以,在得知有一些準葛爾軍人逃出了清軍的控制範圍,正在某個地方集結等着自己的時候,他立即就心動了。由於不想自己的勢力再受到米羅斯拉夫斯基的左右,所以,他也沒有跟對方商量,在確定了那不是一個騙局之後,就立即出發去尋找自己的部隊了。結果,就在路上,被葛爾丹的女婿、清廷的天山將軍穆薩爾和土爾扈特部人馬給逮了。全家老小,只有留在後方跟俄國人周旋的長子策凌(此策凌非彼策零)得以逃脫。
至此,中國西北部最強大同時也最不穩定的一個勢力被消滅了。
康熙接受費老頭的建議,將此地命名爲“新疆”,以烏魯木齊爲首府,置自治衙門,增設伊犁將軍。同時,將回歸的土爾扈特部安置在了新疆外圍一帶,並將收服的準葛爾部衆補充了一部分過去。
而從那以後。清廷與俄羅斯再沒有過任何一次大規模交手。土爾扈特因爲並沒有被清廷收入疆內,活動範圍自然也就大了一些。再加上跟俄羅斯有那點兒深仇大恨,自然不可能輕易就放過了。所以一直跟俄羅斯掐來掐去。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退回中國境內。讓俄羅斯咬牙帶切齒卻也無可奈何。後來,蘇菲婭去世,其弟伊萬登位。俄羅斯少了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再加上蘇菲婭在世時並沒有進行過工業體制的改革,結果。俄羅斯國力迅速衰落。再加上農奴起義和歐洲又一次燃起的戰火從中影響,俄羅斯可謂苦不堪言。
而土爾扈特卻抓住時機,在清廷地暗助下,順利的將所控制的地域推到了高加索一帶,併成立了土爾扈特汗國,硬生生地把俄羅斯的領土從亞歐分界線處切開了。不過,這個新興的蒙古汗國卻無法成爲中國的威脅。一方面,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自然不可能放過自己的仇敵,另一方面卻是因爲阿拉布坦之子策凌也不是省油地燈。在逃脫了清軍和仇敵的追捕之後。這位準葛爾的直系繼承人又重新聚集起了自己的一些部衆。在新疆之外很快發展起了自己的勢力,與抓了他老爹的幫兇土爾扈特之間征戰不休,成功的遏制了土爾扈特的發展。在清廷有意無意的扶持下。又重新建立了準葛爾汗國,與土爾扈特汗國一南一北長年對峙。(策凌曾向雍正宣戰,確實是一個傑出的首領)
而除了這些之外,由於清廷地強勢介入,日本方面地兩大勢力,天皇和幕府兩方不得不暫時休戰,一方面休養生息,一方面準備給敵人以致命一擊。而老八胤禩雖然不滿康熙對自己的安排,卻也知道必須表現的好一些纔有可能重新獲得康熙地歡心。所以,在其中全力斡旋。事後竟至累得病倒。康熙也不爲己甚,下旨將其接回奉天休養,同時晉封爲郡王,爲諸皇子之中第二個受封爲王之人,一時之間,行情竟再次看漲。消息傳出,也把在印度的老九胤禟嚇得不輕。而天皇與幕府的停戰卻並不代表着日本人的苦難就此過去。由於國中的戰爭氣氛依舊極濃,日本平民的避戰情緒也在高漲。雖然以日本的民情,這些平民大規模向統治者叫板的可能性不是很高。可是,這也爲清廷提供了機會。
雖然費老頭當初的提議獲得了佟國維等人的反對,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有大批地日本平民被清廷或者是來自中國的商人帶離了家鄉。
這些人要麼被帶往中國內地,要麼被帶往南洋,要麼被送到了北美。他們最終的結局,男的就是成爲廉價僱工、荒地的開墾者、礦工亦或是僕從軍士兵;女的,好運點兒的嫁到國外成爲人妻,不幸的,就是——妓女。
而就在胤禩將日本的兩大勢力擺平後不久,年羹堯也接到了康熙地聖旨,帶領大部福建水師南下,先往廣州,再往呂宋,組成聯合艦隊,待準備充分,時機到達之後便越過馬六甲海峽,前往印度參予做戰。日本則留給滿洲水師負責看管。
……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清廷也開始遇到了一點兒麻煩。幾年的連續用兵雖然穩固了國家的統治,拓展了疆土,開闢了不少的財源,可是,打仗要錢,穩定疆土要錢,賑災救民要錢,各地的工程建設都要錢……所以,清廷好不容易豐盈起來的國庫又消耗掉了大半。這還是因爲於中兩次攻打他國爲清廷減少了許多的負擔的緣故,要不然,那些戰事能不能如此順利的進行還是兩說。而且,康熙平定諸皇子的爭鬥也使得官場發生了許多的震動,這也需要時間平復。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清朝又平靜了下來,各種事情都暫時告一段落。只是,沒有人能知道這場平靜能維持多久。因爲在這段時間,經歷了這許多的事情,許多人的心都變得躁動起來。
不過,所有的這些都不能阻止於中在印度北方的戰事。因爲,除了必要的火器,於中的所有支出都是出自印度北方邦,甚至還包括數萬本地出身的數萬兵丁。也就是說,於中所發動的戰爭,沒有消耗掉清廷的一分銀錢。這種情況雖然在攻打日本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可是,直到這一回,清廷的大臣們才真正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