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富平會戰(上)(求訂閱!)

不久之前,正準備跟中軍會戰的張浚,突然接到了潘太后以正安帝趙旉的名義所下的大赦命令。

張浚便知朝廷的形勢有變。

奈何!

陝西離臨安實在是太遠了,中間還隔着大中、李成、鐘相等勢力,以至於張浚根本就沒有可能帶兵回去勤王。

張浚原是進士出身,雖然很早就已經在北宋朝廷出仕了,但在趙佶和趙桓當政時期,張浚只是禮部的一個小官,並不受重視,也看不到甚麼希望。

直到張浚不顧一切逃去了南宋投奔當時剛要登基的趙構,張浚才時來運轉。

趙構登基了之後,南宋小朝廷極爲缺乏人才,於是就把“有氣節,寧舍家不從賊”的張浚,提拔爲殿中侍御史——此職相當於後世中央紀委的一個官員。

從原來七八品的小官,陡然升至三四品的大官,可見張浚是比較受趙構重用的。

後來,趙構又讓張浚領兵平叛,使得張浚有機會平步青雲。

所以,張浚對趙構感恩不已,進而忠心耿耿。

這也纔有了之後張浚主動請纓跑到西部來爲趙構經營川陝線一事。

得知苗傅、劉正彥發動兵變,逼迫趙構退位,張浚心急如焚。

可張浚卻沒對任何人說起此事。

張浚一邊將潘太后的特赦藏起來、一邊派他的心腹馮轓到杭州勸苗傅和劉正彥讓趙構復位、一邊繼續促成跟中軍決戰。

在張浚想來,他只要大敗中軍,就能,進可以聲援趙構逼潘太后、苗傅、劉正彥等人還政給趙構,退可以直接帶兵回去勤王。

這也就導致,會戰大大提前了——張浚很怕夜長夢多,使宋西軍將士知道了苗劉兵變一事之後,然後變得四分五裂,進而導致他準備了很久的大會戰化爲泡影,讓大宋沒了最後的機會(張浚個人認爲的)。

有人會問,這麼大的事,張浚能完全封鎖得住消息嗎?

當然不能。

可宋軍之中,只是有些影影綽綽的風傳,並沒有準確消息,張浚將這些消息定爲中軍的心理戰。

而中軍方面,始終都沒有出來辯駁張浚的說法,以至於,此事被壓了下去。

說到這,有人可能有些不解,不明白中軍爲甚麼不證實這個消息,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打擊宋軍士氣的機會嗎?還是說吳玠並不知道這個消息?

首先,吳玠當然知道苗劉兵變的消息,甚至吳玠都已經知道南宋滅亡了的消息。

不過,與張浚一樣,吳玠也沒有聲張,他只是將張憲、王彥等主要將領找來商量怎麼利用這個機會?

吳玠等人商量過後,斷定,一旦泄露出去了南宋已經滅亡了這個消息,勢必會對宋西軍的士氣造成很大的打擊,甚至會讓不少宋西軍倒戈,不過這也有可能會令好不容易纔從各個險峻之地走出來聚集到一起的宋西軍退回那些險峻之地,然後據險而守。

八百里秦川,北有梁山、黃龍山、堯山、嵯峨山、九嵕山、岐山、千山、隴山等組成的北山山系,倘若讓這些宋西軍據北山系而守,那麼別說是攻打下西部地區,大中甚至連關中平原都不敢佔據,因爲,這些宋西軍完全可以居高臨下地控制關中平原。

如果事情真這樣發展,那麼大中將來得多花費多少力氣才能打下西部地區暫且不說,他們定西軍也將完完全全被平南軍給比下去了,他吳玠也就會完完全全被岳飛給比下去了。

當然了,吳玠是不會承認他想跟岳飛相比的,他對外一定會說,他要爲大中考慮,如果中軍不能一舉攻過北山山系,那麼大中就無法平定西部地區。

吳玠這麼說,其實也沒有任何問題,就是站在大中的角度來看,中軍也勢必要打過北山系,否則西部地區的人完全可以據北山系而自守,然後觀望待定,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大中可真就不知道得用多少年才能攻佔西部地區,完成統一了。

再有,以吳玠對西部地區的人的瞭解,不打敗他們,他們也絕不會服從大中的統治。

所以,與張憲、王彥等人商量過後,吳玠說服了張憲、王彥等人,不僅壓下了苗劉兵變的消息,還扣下了在燕青等人的逼迫之下趙構和潘太后聯名下給張浚的投降詔書,全力促成跟宋西軍的這場會戰,準備一舉攻佔陝西,進而平定西部地區。

因爲有吳玠等人的配合,宋西軍中,除了張浚等寥寥數人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苗劉兵變的準確消息,更不知道南宋其實已經滅亡了。

又因爲張浚和吳玠都想快點決戰,免得南宋滅亡的消息捂不住了,進而毀了這場大決戰,這使得,這場大決戰來得比很多人所想象的還要快,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這場大決戰來得有些過於倉促了。

然而——

不管這些人怎麼想,這場大會戰還是到來了。

爲了能會戰,爲了贏得這場大會戰的勝利,吳玠甚至下了死命令讓前線故意輸幾戰,然後藉機往後撤了撤,讓宋西軍攻取了陝北的延安府、保安軍等地——這樣一來,既增長了張浚決戰的信心,又使決戰之地變爲平坦的富平。

不久之後,中軍便以張憲和王彥分率八萬大軍和十萬大軍犄角相援尋機而動在富平一帶展開了陣勢……

再來說回張浚和宋西軍。

張浚想要跟中軍決戰,其實也不僅僅是因爲形勢所迫,還因爲他有一定的底氣。

張浚用雷霆手段處理掉了曲端、整肅了涇原軍的高層之後,成功奪下了宋西軍中實力最強的涇原軍的指揮權,然後又用盡了手段整合了其餘四路宋西軍,使得永興路、環慶路、熙河路、秦鳳路帥臣皆率領各自的精銳人馬離開了各自的駐地,來富平一帶集結。

張浚集五路戰兵,組成了一個有二十萬人(僅騎兵,就有七萬)的龐大兵團,再加上後勤物資充足,運輸也有充分的保證。

這纔給了張浚會戰並且想借此戰一舉打敗中軍的信心。

很快,張浚就任命熙河路帥臣劉錫爲都統制,下令在富平與中軍會戰……

……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夜白頭(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九章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七章 相(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五章 遼東王不是宋主(求訂閱!)有點不會寫了。第五百零八章 那回(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萬別逼我(求訂閱!)第二章 夜襲第四百七十三章 咽不下這口王扒氣(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九章 燕雲決戰(終)(求訂閱!)第五百零二章 郭藥師獻涿州(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一章 極爲富有的吳哥城(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 死人贏了活人?(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六章 雷聲大雨點小(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二章 六甲正兵(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三章 沒有後悔藥賣(求訂閱!)第八百七十五章 再見趙桓、耶律延禧(終)(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三章 郎有情來妾有意(求訂閱!)第八章 沒有千日防賊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自尋死路(求訂閱!)第三百七十章 大兵雲集(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小聚義(終)第七百三十五章 明天你一定會後悔的(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因爲趙佶昏庸第四百四十六章 方臘末路(求訂閱!)第八百七十章 大金完了(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四章 誠意滿滿(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守(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訴苦大會(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衍必反(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五章 開府(中)(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綠衣少女第七百六十八章 燕雲決戰(五)(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二章 男人當如此(求訂閱!)第八百零七章 富平會戰(下)(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三章 面紅耳赤(求訂閱!)第一六十九章 草木秋死,松柏獨存(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勝負(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丈青扈三娘(下)(爲“小樓ぃ挖牆角”加更1/1)第三百五十二章 勸進(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五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六章 方臘末路(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擴軍(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八章 孤注一擲(爲“浩瀚之龍鬼”道友加更1/1)第二百二十五章 今晚咱們在王宮休息(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瑕不掩瑜第二百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四章 借錢(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萬別逼我(求訂閱!)第二百六十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三章 郎有情來妾有意(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金使來雲(求訂閱!)第六百二十六章 留不得(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八章 合縱連橫(上)(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一章 宋江死水滸結(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四章 英雄(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七章 招降(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備戰(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裝睡(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 東平府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人(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寢宮(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二章 北宋和南宋(求訂閱!)第四百一十章 大勢已去(求訂閱!)第七十二章 大姨姐第一百一十九章 沒空第三百二十三章 封樁庫(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寢宮(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七章 征討曾頭市(求訂閱!)第五百零五章 奇襲燕京(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二章 完顏阿骨打駕崩(下)(求訂閱!)第八百一十章 趙構的妃嬪在行動(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敗(爲老友“你笑我笑”加更2/2)第二百二十二章 王室之女(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四章 米已成粥(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聖地第四百九十九章 表示?(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七章 休!休!(求訂閱!)第六百九十四章 背水一戰(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壓寨夫人(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議和的條件(求訂閱!)第七十二章 大姨姐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是君上的後宮(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順勢而爲第六十七章 混戰(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千古罪人(求訂閱!)第三百三十章 在下岳飛(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七章 遼東王(上)(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四章 “梁山泊”號(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四章 錦衣衛?(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七章 卑鄙無恥貪婪(求訂閱!)第三百零八章 第一高手(下)(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擴軍(求訂閱!)第二百零一章 搶錢槍娘們(爲“大明厚德小明載物”道友加更1/2)第一百五十三章 立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