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奇取汴梁城(十一)(求訂閱!)

汴梁城中有數以萬計的年輕貌美女子已經裝好車準備跟他們回東北老家,汴梁城中有無數金銀珠寶以及他們聞所未聞的好東西已經裝好車等着他們拉回東北老家,卻因爲梁山軍橫插一槓子讓這些美女、寶物像煮熟的鴨子一樣剛到嘴邊就飛,上面還說三天之內如果奪不回汴梁城那些美女、金銀珠寶、好東西他們就不要了直接回東北老家,以至於金人發了瘋似的猛攻汴梁城,想要奪回那些屬於他們的美女、金銀珠寶、好東西。

如此一來,給寸步不讓的踏白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僅第一夜,就讓踏白軍折損了將近三成。

如果李衍知道,踏白軍這次有這麼大傷亡,一定得心疼的要死——踏白軍可是從整個梁山軍甚至可以說是從整個水泊梁山挑選出來的精銳,這麼大的傷亡,可是極難恢復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踏白軍都挺過了最艱難的第一夜。

白天時候,有利於守城一方。

而且,踏白軍手上有數量衆多的重武器。

另外,踏白軍的將士各個是神箭手。

這麼說吧,如果一直是白天,金軍根本就沒有奪回汴梁城的可能。

白天時候,金軍連試了幾次,都被踏白軍輕易的打下回去,進而終於確定,他們是不可能在白天時候奪回汴梁城的,然後極不甘心的放棄了白天攻取汴梁城,雙方暫時休戰。

在汴梁城中的人看來,梁山軍這是守住了汴梁城,進而,無論是原宋國大臣,還是軍民,態度都開始發生轉變。

經過這一夜的激戰,不僅金軍對踏白軍的實力有所瞭解,踏白軍對金軍的實力也有所瞭解。

武松找到李助,推心置腹道:“金軍是迄今爲止咱們梁山軍遇到過的最強敵人,不容小覷,關鍵是,這汴梁城實在是太大了,咱們的人手又實在是太少了,所以,還請軍師想想辦法,發動一些軍民上城一同守城,這才能確保汴梁城萬無一失。”

李助道:“武都統放心,我已成竹在胸,必不教武都統孤軍奮鬥。”

言畢,李助就離開了城牆,然後去找王慶。

在王慶的引領之下,李助登門來見唐恪。

見李助和王慶登門,唐恪先是差異一下,隨即自嘲道:“不知二位來見我這個誤國罪人,有何貴幹?”

李助道:“我主曾說,宋國誤君大臣不少,可這其中不包括您唐大人,您在形勢不利於宋國時主和、在不能打時主張遷都,都是正確的選擇,我主對唐大人您的評價的原話是‘趙桓走馬燈似地拜罷了二十六名宰執大臣,其中,僅李綱、唐恪可爲相,李綱過剛,又少一分韌勁,非遇明君,難以大用,唐恪始終清醒,對形勢有較爲清楚的認識,有能力,也有眼力,只可惜少了一分太宰應有的氣度,太過拘泥於黨爭,所以不可爲太宰,最多隻能爲少宰。’。”

雖然李衍說唐恪不可爲正宰相,最多隻能爲副宰相,但能得李衍這個評價,已經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像唐恪這樣名聲不好又沒辦成甚麼大事的前宋國宰執。

這麼說吧,有了李衍的這個客觀評價,唐恪雖不至於一下子就從誤國中解脫,至少再也不用擔負罪臣之名。

所以,唐恪對李衍還是很感激的,道:“求李道長代唐恪謝過遼東王。”

李助道:“唐大人可以自己跟君上道謝。”

唐恪何等聰明,怎麼會不明白李助這是在替李衍招攬他?

唐恪道:“唐恪生是宋臣,死亦是宋臣。”

李助道:“經此鉅變,唐大人難度還看不出來,趙宋有今日,實是因爲趙佶、趙桓父子沒有人主之才,你等一些重要的救國之策均不被其父子採納,而一些重要誤國之謀卻又均被其父子採納?”

李助悠悠地又道:“唐大人難道就不想幹出一番政績證明你自己,而不是像現在一樣,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蓋棺定論?”

唐恪才五十出頭,還可以有很長的政治生命,說實話,他也不甘心就此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尤其是以目前的名聲結束。

李助又道:“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唐大人博覽羣書,想必知道,想古往今來,沒有永世傳承的王朝,也沒有永遠不變的正統,趙宋失德,已丟其江山,今更被金人所廢棄,天下無主,自然應有新的德者來統治這天下,此乃天道輪迴。縱觀當世,有比我主更適合爲君者乎?我主德武兼備,愛民如子,親賢臣,遠小人,實乃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再世,唐大人若真是心繫天下百姓,應效仿古之賢臣魏徵與我主共同治理天下,而不是愚忠一無德、無能之帝和一已經滅亡之王朝。”

唐恪沉默不語。

李助見狀,慢慢起身,同時道:“士爲知己者死,女爲悅己者容,趙桓雖曾用唐大人爲相,卻不聽唐大人之言,這可是信任?趙桓任用二十六個宰執,如今大多在汴梁城中,趙宋朝廷有文武百官上千人,如今也大多在汴梁城中,李助旁人不先找,第一個來找唐大人,實是因爲我主很推崇唐大人,不想,唐大人連這點小兒之理都看不透,讓人實在是失望至極。”

李助悠悠又道:“我主一生沒有看錯過一人,不想這次竟然栽在唐大人之手,可悲可嘆……告辭!”

說罷,李助轉身就走。

的確。

如今,吳敏、徐處仁等人也在汴梁城中,找出他們中的任何一人,都可以頂替唐恪,而且城中還有孫傅、王時雍、徐秉哲等掌權之人,實在是沒必要最先找唐恪這個已經失勢名聲又不好的人。

李助能最先來找唐恪,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李衍看好唐恪。

這點道理,唐恪不可能想不明白。

而就像李助所說的那樣,唐恪並不甘心帶着目前的名聲被歷史蓋棺定論,也怨趙桓不肯聽他之言遷都,否則,趙宋絕不會落到今日的這般地步。

所以,就在李助即將走出門之時,唐恪突然開口道:“以我如今的聲望,民衆是不可能聽我的號召上城牆抗金的。”

李助回過頭看着唐恪,笑道:“我想唐大人應該會有其它辦法讓民衆上城牆抗金。”

唐恪沉默了一會,才道:“得找幾個人幫忙才行。”

……

第八百八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六百二十六章 留不得(求訂閱!)第八百三十一章 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將、二十功臣(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七章 堪比秦皇漢武的豐功偉績(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可是有夫之婦(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牛皋(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命難違(求訂閱!)第八百二十章 重獲“自由”(求訂閱!)第五百五十章 日本美女(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第二十七章 誰贊成誰反對(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撂臉子(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後一個敢直諫的宰輔之臣(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禍福同享,生死與共第二十九章 不自量力第三百一十三章 污了清白(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遼亡了(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一章 最大的支持(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錯就錯(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五章 子女多到自己都認不全(求訂閱!)第二十章 俏寡婦第四百二十二章 別怪我(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一章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擴軍(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 家花沒有野花香第八百八十五章 世界大戰(八)(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丈青扈三娘(下)(爲“小樓ぃ挖牆角”加更1/1)第五百二十七章 遼東王(上)(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天使相貌的女魔頭第七百二十九章 姐妹夜話(求訂閱!)第六百九十章 宋宮(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四章 重甲騎兵(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五章 塞爾柱帝國(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七章 天命所歸(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五章 怎配我李衍爲他賣命?(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九章 撂臉子(求訂閱!)第二百零一章 搶錢槍娘們(爲“大明厚德小明載物”道友加更1/2)第一百一十六章 備戰(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鄭太后(求訂閱!)第九百零二章 天道酬勤(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慘(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捷(下)(求訂閱!)第一六十九章 草木秋死,松柏獨存(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七章 卑鄙無恥貪婪(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九章 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嘛(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三章 擡舉(求訂閱!)第九百零二章 天道酬勤(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七章 相(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六章 雷聲大雨點小(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七章 後宮的規矩(下)(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一章 奇取汴梁城(十一)(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養接班人(下)(求訂閱!)第二百零五章 坐龍椅睡龍牀(求訂閱!)第一百一十章 哥哥該不會是看上小妹了吧第九十五章 後路和財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肉磨坊(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五章 開府(中)(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進無退第六百九十九章 朕得替趙構照顧好你們(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九章 賢婿(求訂閱!)第十章 大丈夫何患不能妻妾成羣第二百九十二章 意氣風發(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日方長(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衍的日本(求訂閱!)第一百三十六章 繳獲(求訂閱!)第七百九十章 朕會爲他改名爲李構(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馴馬(中)第一百三十章 勝負(下)第一百零九章 攪世黑龍第一百七十六章 兵臨城下(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 誅仙軍和日不落艦隊(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二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求訂閱!)第八百零八章 可以給中主送一些西域美女(求訂閱!)第十七章 穿窬之盜第七十六章 惹事精第八十二章 禍福同享,生死與共第一百七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九章 目標東京汴梁城(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五章 子女多到自己都認不全(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二章 整風(上)(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二枚傳國玉璽(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三章 內政與外交(上)(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四章 好兒子(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二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九章 敢死隊(求訂閱!)第七百六十八章 燕雲決戰(五)(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二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四章 共襄盛舉(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八章 烏蘭巴托的夜(中)(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抄家!(求訂閱!)第六百九十章 宋宮(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七章 相(求訂閱!)第八十九章 小聚義(中)第七百零五章 官家真是天底下最懂我岳飛之人(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抄家!(求訂閱!)第三百零二章 主明臣賢將猛(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