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算(求訂閱!)

“抵達鎮江不久,宋徽宗便以行營司使和發運司使的名義,向東南各地官府下達了三道命令:一是,不許東南各地官府向汴梁城傳遞任何公文,命令這些地區的官員全都聽候他的指示。二是,不許東南各地駐軍開赴東京勤王,並且將路過鎮江的三千名兩浙勤王兵截留下來作爲自己的衛隊。三是,不許東南各地向東京運送包括糧食在內的任何物資,要求各處關隘渡口嚴守紀律,沒有行營簽發的通行證一律不許通過。”

“宋徽宗在鎮江繕營宮室,移植花竹,購買園地。可他手頭上並沒有多少錢,除了依靠鎮江府支持外,他還給江浙各地官府寫信,讓他們也給予經濟支持。然而,他畢竟已經退位,因此他的要求不時就遭到地方官員的抵制。”

“由於宋徽宗身邊環繞着一些舊臣,特別是童貫手中還握有軍隊,加上宋徽宗在鎮江連下的幾道命令,引起了地方官府和朝廷的猜疑,認爲宋徽宗準備復辟於鎮江。”

“宋欽宗連下數旨抵消了宋徽宗所下的命令,父子因此隔膜不小,待金人退去之後,宋徽宗不敢回東京,本想去跟蔡攸一塊去洛陽居住,後來李綱出面相勸,蔡攸亦勸,鄭皇后和宋徽宗才先後回到東京。”

“李綱本欲讓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行君子之禮,父慈子孝,留下一段佳話,可宋欽宗最後還是採納了近臣耿南仲的建議,將宋徽宗身邊的內侍陳思恭、蕭道、李琮、張見道等十人並行貶黜,不許入門,敢留者斬!又將宦官王仍、鄧文誥等以“圖欲離間兩宮、妄意傳播”的罪名黜免,並下令讓開封府審問宦官樑忻等。同時,宋欽宗又安插自己信任的譚世績、李熙靖同主管龍德宮。自那以後,宋徽宗已被宋欽宗完全軟禁起來,無法干政。另外,宋欽宗爲了防範宋徽宗復辟,還很快便立了其長子趙諶爲太子。”

“據傳,宋徽宗生日那天,宋欽宗率羣臣來到龍德宮給宋徽宗拜壽。宋徽宗很高興,滿飲一杯,接着又倒滿一杯讓宋欽宗喝。可耿南仲提醒宋欽宗以防酒中有毒。於是,宋欽宗堅辭,不敢飲而退。宋徽宗見狀,號哭入宮。翌日,宋欽宗下令置黃榜於龍德宮前,榜上說:“捕間諜兩宮語言者,賞錢三千貫,白身補承信郎。”,從那以後,兩宮再無往來……”

聽到這裡,李衍感慨萬千,同時又心生警惕!

在此之前,李衍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幹到五六十歲就退休,然後將自己的位置傳給李存,之後就帶着自己的一衆美女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養老。

如今看來,權欲眯人眼,別到時候自己英明瞭大半輩子,到老再被自己的兒子給軟禁起來。

想到這些,李衍心道:“傳位一事,我得慎之又慎。”

梁紅玉繼續說道:“宋欽宗對宋徽宗的臣子進行了大清算。

首先查抄了王黼、李彥的所有財產,然後令聶山秘密處死了王黼、賜死了李彥。

在這之後,宋欽宗將樑師成貶爲彰化軍節度副使,途中命人處死了樑師成,然後抄沒了樑師成的家產。

早在靖康元年正月初三宋欽宗就已經對朱勔做出了“放歸田裡”的處分,後來又命人查抄了朱勔的家產,並秘密處死了朱勔。

宋徽宗剛回到東京住進龍德宮不久,宋欽宗就下旨,蔡京移衡州安置;童貫責授安化軍節度副使,郴州安置;蔡攸潯州安置。

後來,宋欽宗連續下旨,蔡京先是從拱州流放到河南府,隨後從河南府流放到德安府,從德安府流放衡州,從衡州流放到韶州,又從韶州流放到儋州,蔡京不堪折騰,在潭州衰竭而亡。

在如何處置蔡京的問題上,宋國朝中大臣是存在爭議的,李綱、吳敏等人是持反對意見的,他們認爲如此處置蔡京顯失公允,他們認爲對蔡京的定罪很勉強,蔡京許多所謂的罪名都是強詞奪理,蔡京有個門人名叫呂川卞,他出面湊錢將蔡京安葬,併爲蔡京寫了墓誌,文中有“天寶之末,姚宋何罪?”之質問。

(天寶是唐玄宗盛世年號,姚崇和宋璟是天寶年間的賢相,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天寶末年安祿山叛亂,怎能歸罪於姚、宋二人呢?其言外之意是,蔡京爲相時天下也是盛世,當時稱蔡京爲“太平宰相”,後來金軍入侵造成國難,怎能讓蔡京來承擔責任呢?)。

蔡京病逝六天之後,朝臣們集體彈劾童貫,宋欽宗下旨將童貫斬於雄州使院。

蔡攸隨後也被宋欽宗賜死,死前蔡攸曾有遺言“誤國至此,死有餘辜,又何憾焉!”

不僅所謂的六賊被宋欽宗清算,凡是參與收復燕雲的大臣均遭到了宋欽宗的清算,如譚稹流放到昭州,王安中流放到象州,趙良嗣則被誅殺於郴州……”

聽到這裡,李衍一臉譏諷道:“這個趙桓,能力不行,心腸倒是夠狠。”

的確!

趙佶再怎麼說也是趙桓的老子,結果被趙桓軟禁,恐怕如果不是怕留下永遠洗不掉的罵名,趙佶一定會被趙桓弄死。

趙桓能順利當上皇帝,得說幸虧有樑師成一路保駕護航,樑師成之所以不逃,也是仗着這個,可趙桓根本不顧忌這個剛當上皇帝幾個月就將樑師成處死了。

趙佶沒去洛陽而是回到東京汴梁,與蔡攸的勸說有很大的關係,可趙桓連考慮都不考慮就將蔡攸賜死了。

可謂是,無情心狠的典範。

在李衍看來,就算沒有金人入侵,趙桓也絕不會是一個好皇帝。

一個皇帝可以狠,也必須要狠,但這狠,要對外人狠,對內,對那些對於自己忠誠和沒有威脅的人,要寬容一些,否則一定會衆叛親離。

事實上,後來趙佶、趙桓同被金人掠去,大臣們紛紛站到趙佶一邊,趙桓最後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沒錯。

李衍最瞧不起的就是宋欽宗趙桓,甚至覺得他連他爹趙佶都不如。

趙桓登上皇位才幾個月,就連換了二十多個宰執大臣,這些宰執大臣的一些重要的救國之策皆不被趙桓採納,而一些重要誤國之謀卻又全都被趙桓所採納。

所以,在李衍看來,北宋若亡,三成亡於趙佶,七成亡於趙桓。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兵臨城下(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錢莊和紙幣(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七章 卑鄙無恥貪婪(求訂閱!)第四百四十章 堂堂正正(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爲“羊腿離我而去”加更1/1)第一百九十七章 尊文輕武(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第一高手(上)(求訂閱!)第五百一十章 高衙內卒(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要不然娘子同我等一塊離開?第一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下)(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庭抗禮(爲“古月説”道友加更1/1)第六十一章 帶兵之法第十六章 飲馬川三傑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清照(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一章 氣數已盡(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七章 鄭太后(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混戰(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世界大戰(十)(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沒空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行我素(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八百八十四章 世界大戰(七)(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六章 名不正則言不順(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夜白頭(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縱奇才(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九章 父子(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七章 御駕親征(中)(求訂閱!)第二百三十章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五章 先仗二十(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三章 可以重用(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七章 開府(終)(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求訂閱!)第五百八十章 禪位(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二章 女真女人(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六章 擺設(求訂閱!)第五章 賞罰第四百零一章 就說奴家想見他(求訂閱!)第十四章 挑釁第五十一章 有求,就好辦第四百零九章 職業獵人(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不是昏只是蠢第五百九十章 不勝而勝和不敗而敗(求訂閱!)第一百六十章 下次我直接宰了你(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一章 宋金聯手?(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第七十章 仙女接連下凡第三百三十三章 親厚(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九章 增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五章 花言巧語(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求訂閱!)第八百零七章 富平會戰(下)(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全憑姐姐做主第二百七十三章 飛橋(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五章 壯志難酬(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五章 陛下已經輸了(求訂閱!)第九十八章 找誰七星聚義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軍大敗(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安(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聖地第七百九十一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求訂閱!)第二百一十章 自欺欺人(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九章 盡忠報國(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 東平府破(求訂閱!)第六百章 再次出兵南下(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二章 苗劉兵變(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四章 潘太后(下)(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七章 最優秀的孫子(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九章 議和的條件(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四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九章 交割燕雲(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捷(上)(請訂閱!)第二十八章 都入座吧第七百二十九章 姐妹夜話(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六章 李衍必反(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九章 報應(下)(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抄家!(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一章 兵貴神速(求訂閱!)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金議和?(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二章 陰差陽錯和稀裡糊塗(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二章 靖康元年(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安(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七章 汝妻我養之,汝勿慮也(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六章 這老李還真是風流(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二章 鼠目寸光(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九章 從今以後日本姓“李”了(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三章 赤膽忠心,永不叛衍(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下)(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麗完了(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我只能幫你這些了(求訂閱!)第四百零三章 入洞房(求訂閱!)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衍有七初長成(七)(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一章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六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七章 張覺之死(求訂閱!)說幾句。第七百四十四章 力挺到底(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