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滅李朝(求訂閱!)

海南島。

海南郡城,李衍的臨時行宮。

李衍拿過樑紅玉遞來的一份上書“徽宗禪位於其長子趙桓,是爲欽宗,欽宗以“日靖四方”與“永康兆民”改元靖康,今徽宗遠遁鎮江府避難,留欽宗駐守汴梁城……金西路軍被阻太原城,金東路六萬大軍過黃河兵臨汴梁城下……”的密報看過了之後,喃喃道:“只剩一年時間了嗎?”

李衍畢竟不是研究固歷史的,所以對於年號並不是太清楚。

不過——

李衍知道,靖康之恥發生在靖康二年正月。

而且,從目前的情報上也不難分析出來,只有六萬大軍的金軍暫時還攻不下宋國。

畢竟,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宋國現在湊出二三十萬能戰之兵,其實並不難。

甚至可以說,趙桓如果給於忠臣良將足夠的信任以及足夠的政策支持,宋國絕對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再變出幾十萬大軍。

這麼說吧,只要趙佶、趙桓父子以及宋國的那些大臣自己不作死,敢放手一搏,憑現在的金國根本滅不了宋國,就是換成水泊梁山,結果也一樣。

這可不是李衍擡舉宋國,而是宋國的國力在那擺着。

宋國擁有一億多人口,各地禁軍、廂軍、鄉軍加到一起仍有大幾十萬,只要有一個有種一點的君主率領,根本就不是現在的金國或是現在的水泊梁山可以滅亡的。

北宋之所以失國,包括南宋之所以偏安一偶,主要就是因爲,宋國的君主也就是趙佶、趙桓、趙構父子三人懦弱,總是戰和不定,又屢屢出昏招,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不是其國力不行了,這也是當初李衍佔據燕雲沒有南下的原因之一。

李衍放下密報,問梁紅玉:“前線怎麼樣了?”

梁紅玉道:“蕭宣撫傳回來的消息說,東路軍和西路軍均已打到北江古法州,不日應該就能滅掉李朝。”

李衍這次出海,除了是來打通海上絲綢之路,還有一個軍事目的,那就是滅掉李朝。

所謂的李朝,就是後世的越南,以前叫安南,現在大多數人都管它叫作李朝。

這個國家,原本就是中國的一部分,自公元前三世紀的中國秦朝開始就是中國的領土,唐朝時,這裡是安南都護府的一部分,五代十國時期,吳權割據安南脫離南漢,宋國無力統一,故正式獨立,此後作爲宋國的藩屬國存在。

不過——

這個國家自從立國之後,就表現出來了極強大的侵略性,經常騷擾宋國搶奪宋國的領土,還搶奪宋國的人口。

水泊梁山得了海南島之後,李衍準備將海南島建成水泊梁山海上絲綢之路南線的橋頭堡,所以,在這兩年間,在李衍的命令下,戶部先後向海南島移了一百多萬漢人和一百多萬日本人,李衍還將文武雙全又有經驗的蕭嘉穗派來經營這裡。

征服大海相當不容易,海上不僅風高浪急,更難辨方向,所以,人類征服大海,最難的兩點就是避免翻船以及辨別方向。

前者,造船技術已經相當發達了的水泊梁山基本上已經克服了,尤其是寶船誕生了之後,一般的大風大浪已經不能摧毀水泊梁山的戰艦了。

後者,在李衍的啓發之下,水泊梁山已經發明出來了比較先進的羅盤、氣象儀、六分儀等辨別方向的航海工具。

可雖說如此,爲了安全起見,水泊梁山現在的航行仍是在離大陸不遠的近海進行——這樣即能保證有參照物辨別方向,也能保證一旦遇到大風浪,可以靠岸躲避。

李衍沿路建了膠東郡、上海郡、臺灣郡、香江郡、海南郡等多個沿海大郡以及幾十個港口作爲中轉站,確保來往船隻的安全。

其實,海上絲綢之路已經是一條很成熟的航線了,有些膽大的宋人甚至僅靠幾支比舢板大不了多少的小船就順着這條航行進行海上貿易。

李衍此行的目的只是疏通一下這條航線,然後引外國的海商來水泊梁山貿易。

東線不用說了,這是水泊梁山自己建立起來的航線,絕對安全。

西線第一站就是李朝。

原本,李衍是想跟李朝搞好關係,共好雙贏。

可這只是李衍一廂情願的想法。

因爲有水泊梁山在背後大力支持,能力非常強的蕭嘉穗,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在海南島上建了三座大城和十幾座小城以及幾百個村莊,讓這座偏僻的小島變得繁榮起來。

這惹來了李朝人的貪婪,同時,李朝人也擔心海南郡做大威脅到它。

所以,不久前,李朝對海南郡發動了入侵,搶劫了海南郡的三座縣城和十幾個村莊,掠奪了大量的糧食和財富以及十多萬人口。

這李衍要是還不打李朝,那李衍也就不是李衍了。

所以,一到海南郡,李衍就讓蕭嘉穗等人制定攻打李朝的戰略戰策。

蕭嘉穗早就在謀劃報仇一事了,要知道,這海南郡可是他一手所建,郡中百姓都等同於是他的子女,被李朝攻打,還被李朝擄走了十多萬,他怎麼可能不想報仇?

因此,蕭嘉穗收集了大量有關李朝的情報,還招攬了很多李朝人。

李衍得知這些事之後,乾脆任命蕭嘉穗爲宣撫使,任命韓世忠和岳飛爲左右都統制,負責統兵攻打李朝。

這李朝之人,也真是膽大妄爲,竟然集結了八萬大軍,號稱二十萬,跟梁山軍正面決戰。

結果,梁山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李朝的大軍擊敗,然後殺死殺傷了三萬多,擒獲了兩萬多,之後蕭嘉穗將梁山軍分成東西兩路大軍,直奔李朝的國都北江古法州殺去。

此戰其實一點懸念都沒有——李朝的軍隊太落後了,有些兵甲都不全,而梁山軍則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軍隊,沒有之一。

東西兩路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沿路城鎮皆被兩路大軍輕易攻破,僅十幾日兩路大軍就先後攻到了李朝的都城北江古法州之下。

李衍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傳來李朝被滅的消息。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人(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摟又抱又親又鬧(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二章 內鬥(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軍大敗(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錢莊和紙幣(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摟又抱又親又鬧(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都督命小人接娘子回家(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容人之量第三百五十一章 尊敬和愛戴(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小聚義(終)第二百四十六章 開府(下)(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二章 奇取汴梁城(十二)(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五章 千人宴(求訂閱!)第十七章 穿窬之盜第二百一十八章 孤注一擲(爲“浩瀚之龍鬼”道友加更1/1)第八百一十九章 報應(下)(求訂閱!)第八百零四章 南宋成爲了歷史(上)(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時風頭無兩(求訂閱!)第二百六十四章 共襄盛舉(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驚弓之鳥(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萬別逼我(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 陽謀(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二章 作繭自縛(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五章 錯失良機(求訂閱!)第九百零一章 倒黴催的(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勸進(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六章 睡美人(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一章 食色性也(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守(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佶怕了(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可是有夫之婦(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親兵(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八章 登基(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五章 吾皇萬歲(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半套棍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欲擒故縱(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一章 奇取汴梁城(一)(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四章 郎有情來妾有意(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二章 苗劉兵變(求訂閱!)第九十五章 後路和財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金國不會攻擊大宋?(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六章 逐鹿中原(求訂閱!)第九百零三章 大結局第二百四十章 漢四郡(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不是昏只是蠢第一百一十二章 交易第八百五十八章 御駕親征(下)(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開府(下)(求訂閱!)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衍有七初長成(七)(求訂閱!)第五百零八章 那回(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一章 食色性也(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三章 揚帆出海(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七章 開府(終)(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七章 報應(上)(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七章 失眠了(求訂閱!)第八百八十章 世界大戰(三)(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六章 血債血償(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四弟你想不想要爲兄的兵馬(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二章 她們的男人要當皇帝了(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清照(求訂閱!)第五百五十章 日本美女(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八章 不宣而至(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 陽謀(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五章 天縱奇才(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九章 姐妹夜話(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九章 軍事改制和擴軍(求訂閱!)第六百零四章 潛規則(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最被低估的高手(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備戰(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四弟你想不想要爲兄的兵馬(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五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都督萬歲(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九章 還得慢慢調教(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一章 你要戰,便作戰(求訂閱!)第十章 大丈夫何患不能妻妾成羣第八百四十一章 最大的支持(求訂閱!)第九百章 太子妃(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小聚義(終)第三百零四章 誅仙軍和日不落艦隊(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二章 北宋和南宋(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七章 失眠了(求訂閱!)第八百六十六章 寢食難安(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一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君(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備戰(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當爹(求訂閱!)第四百零七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守(三)第九十二章 有人打她第六百五十一章 耀武揚威(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六章 百萬軍中第一人(求訂閱!)第六百五十四章 誰比我李衍更適合當這個皇帝?(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八章 被遺棄了的女人們(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五章 一瀉千里(求訂閱!)第七百零二章 輩分不能亂(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四章 霸王條約(下)(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三章 同行(求訂閱!)第二百零三章 救世主(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