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舉兵南下(求訂閱!)

蔡絛被勒令停職了之後,是個人就能看出來,蔡京的宰相之位當到頭了。

可留戀權勢的蔡京,仍然不肯主動退去相位,他很希望自己能再當幾年宰相。

趙佶在一等再等之後,終於再也等不下去了,於是趙佶讓剛從燕京回朝的童貫和蔡攸去蔡京家,令蔡京上章謝事。

蔡京不得已,才上交了宰相的印章,並寫了辭職的奏表。

蔡京這次出任宰相只有短短四個月時間,最後黯然下臺。

縱觀蔡京這一生,雖然逃不了阿諛奉承、曲意逢迎、舞弄權術、行事霸道、專權跋扈,但也不失爲是一個合格的宰相。

如果蔡京能再年輕二十歲,哪怕只年輕十歲,有經驗豐富又能力卓絕的蔡京輔佐趙佶走過這段最艱難的時刻,有可能就不會有接下來的靖康之恥發生。

縱觀歷史,李邦彥、白時中、蔡攸之流,與處於巔峰時期的蔡京相比,差得真不是一點半點。

然而,時也,運也,命也。

五月五日,趙佶以童貫“克復燕山府等州及收高託山等”爲由,下達詔書讓大臣們議封童貫爲廣陽郡王。

六月六日,趙佶正式頒佈詔令,太師、豫國公童貫,依前太師、領樞密院事、河北河東陝西宣撫使,進封廣陽郡王。

制曰:“王者申九伐之威,以和衆安民爲盛德,大臣廑四方之慮,以折訩厭難爲殊勳……”

在此之前,宋朝異姓非外戚,無封王者。

李衍那是特殊情況,趙佶不封,李衍自己也封了,到時候趙佶也得捏着鼻子認,所以莫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在蔡京主政初期,爲持紹述之說的政治需要,蔡京曾建議趙佶封王安石爲舒王。

後來何執中又被趙佶封爲清河郡王。

但他們都是死後追贈的。

活着進封爲郡王的只有童貫,這在宋朝是史無前例的。

童貫不僅封王,還是宦官封王。

這在中國歷史上,僅有三位。

第一位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宦官宗愛。

宗愛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親信,太武帝后來死於宗愛之手。太武帝死後,宗愛立拓跋餘爲帝,拓跋餘封其爲馮翊王。拓跋餘後來試圖奪回皇權,又被宗愛所弒。宗愛連殺兩帝,被認爲是中國歷史上最瘋狂的宦官,後被新皇帝拓跋濬“具五刑,夷三族”。

第二位是唐肅宗時期的當權宦官李輔國。

李輔國相貌奇醜,曾助肅宗登基。肅宗死後,他扶立代宗,日益驕橫,自稱“欺壓皇上的老奴”。代宗封其爲博陸王,不久派人將其暗殺。

第三位就是童貫。

童貫率軍進駐燕京是在宣和五年。

爲甚麼那時不封王,而偏偏在兩年之後才封?而且中間童貫還曾致仕過。

當年,趙佶在景龍門外舉行儀式歡迎宋軍凱旋時,對童貫可是很冷淡的,因爲燕京並不是宋軍收復的,而是李衍讓的和朝廷花錢從金軍手中贖買回來的。

趙佶因此而對童貫不滿,不久,趙佶便斷然解除了童貫的職務,令其致仕。

其實,趙佶做這前後矛盾的事,原因很簡單——現在,趙佶離不開童貫,在風雨之中飄搖的大宋也離不開童貫。

趙佶雖然玩世不恭,也做過不少荒唐事,但他並不是蠢人。

這幾年,國事不振,邊境線上,金人的態度越來越讓人難以捉摸,燕山地區又存在着郭藥師與常勝軍這一隱患,西北地區西夏小動作不斷,而河北山東等地的農民暴動雖然暫時平息了,但隨時都有死灰復燃的可能。

因此,趙佶急需像童貫這樣懂得軍事又能夠震住局面的人來保護大宋,讓大宋平穩渡過這一艱難的時期。

趙佶原以爲譚稹是塊好材料,可以替代童貫,可實踐證明,譚稹這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趙佶是在萬般無奈之下才重新重用童貫的。

童貫今年已經七十二歲了,與童貫同時代的老臣們基本上都已經離開了朝廷——鄧洵武在四年前已經去世,鄭居中也在兩年前去世。

而年輕一些的大臣,如白時中、李邦彥、蔡攸、宇文粹中等,都是些文人,不懂軍事,更鎮不住場子。

趙佶想來想去,覺得無人可以替代童貫。

所以,要想守住邊防,要想維護大宋的安全,還得依靠童貫。

因此,趙佶希望用封王這種最高賞賜來籠絡住童貫,希望童貫能爲大宋江山之穩定竭盡全力。

童貫對於封王很高興。

這也正常,畢竟這是臣子的最高榮譽。

經趙佶批准,童貫將自己的府邸又擴建了許多,更加富麗堂皇。

據說,施工人員向童貫表示祝賀,並請求賞賜,童貫在高興之餘,賞賜給工匠每人一隻金碗。

這足可見,童貫有多高興。

封童貫爲王的同時,趙佶也晉封蔡攸爲太保,並讓蔡攸領樞密院事。

太保與太師、太傅並稱爲“三公”,都屬正一品,都是表示恩寵的加銜。

蔡攸曾擔任過北伐副帥,接觸過軍隊,在趙佶眼裡,蔡攸也算是知兵,將來可以擔任童貫的接班人。

趙佶希望,童貫和蔡攸這一老一少,能擔負起大宋的國防重責。

可就在童貫歡天喜地慶祝自己獲得王位之時,就在蔡攸不擇手段培植自己勢力之時,時刻關注北邊動態的馬擴,突然探到,完顏宗翰又回到了雲中,正組織力量修治飛狐縣和靈丘縣城防工事。

馬擴很警覺,立即給童貫寫信報告了這個情況,並建議童貫火速調陝西精兵,屯守中山府和真定府,選調智勇之將守衛易州一帶,以防金軍突然發動南下入侵。

童貫和蔡攸對馬擴的這封信都沒有重視起來。

童貫和蔡攸還是認爲,金國目前剛剛建國,國內局勢還不穩定,又有強鄰水泊梁山在側,此時不可能冒險出兵南下,金兵在邊境上製造緊張空氣,只不過是爲了向大宋多訛詐一些錢財罷了。

因此,童貫和蔡攸覺得沒必要理會此事。

然而——

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童貫和蔡攸的意料——遠在東北的金國精英們此時正在秘密策劃舉兵南下……

……

第十五章 辛苦惟存一片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傾國傾城(求訂閱!)第八十章 誰敢這麼大逆不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求訂閱!)第七十章 仙女接連下凡第四百六十七章 招降(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五章 會中十友(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養接班人(下)(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一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六章 捉遼主(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一章 藤原氏在行動(上)(求訂閱!)第三百五十章 納梁紅玉(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一章 一對廢物(求訂閱!)第八百六十八章 錦囊妙計(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長子(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八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九章 兵發濟州府(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 不上她,妄爲男人(爲“吉諾的憂傷”道友加更1/2)第五百二十六章 放棄燕雲(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四章 凱旋(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 二龍山最義氣的好漢(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七章 梁山新人(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風流(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一章 世界大戰(四)(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壓寨夫人(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京觀(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寇再會(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九章 英雄落幕(下)(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二章 奇取汴梁城(十二)(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容人之量第二百六十一章 賺了?呸!(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禍福同享,生死與共第五百七十五章 無法避免(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三章 貓鼠之戰(求訂閱!)第八百零八章 可以給中主送一些西域美女(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一章 朕就沒想過放你們走(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三章 落毛的鳳凰不如雞(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二章 王室之女(求訂閱!)解釋幾句。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切皆是命(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九章 夜戰八方(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一章 不瞞(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八章 鐵血丹心(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四章 英雄(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守(五)第八百三十二章 九大軍區(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九章 報應(下)(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爲而治(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盤散沙(求訂閱!)第四十四章 那是死路一條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後一個敢直諫的宰輔之臣(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二章 她們的男人要當皇帝了(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零二章 主明臣賢將猛(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七章 世界大戰(十)(求訂閱!)第六百八十章 復辟?(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六章 婚禮(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虎離山(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小聚義(終)第九章 相逢恨晚第三百六十五章 避而不見(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保護大都督爲己任(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七章 泰山壓頂(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四章 汴梁城破(上)(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二章 別怪我(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四弟你想不想要爲兄的兵馬(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八章 暗潮涌動(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七章 師師,你在哪裡?(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九章 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嘛(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獅子驄第二百三十八章 後宮小日常(下)(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一章 慫貨(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五章 會中十友(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擴軍第七十二章 大姨姐第四百二十三章 你們怎麼這麼沒用(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四章 九十九(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一章 懷上了(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五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九章 要不要打這仗?(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祚帝被俘(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庭抗禮(爲“古月説”道友加更1/1)第七百七十六章 遷都(上)(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八章 兵強馬壯(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五章 半老徐娘(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戰 (爲好友老書友166666加更1/2)第七百九十五章 死局(求訂閱!)第七百零六章 要麼順從,要麼滅亡(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王趙構(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四章 好兒子(求訂閱!)第七百零五章 官家真是天底下最懂我岳飛之人(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抄家!(求訂閱!)今天的第二章別等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會中十友(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飛奴第一百三十八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訂閱!)第八百八十八章 世界大戰(十一)(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