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賞罰

十輛各插一支黃旗上寫“獻賀太師生辰綱”、各有一名背弓拿刀廂禁軍和兩名手持刀棒軍鍵監押着的太平大車從遠處駛來。

在車隊最前方有一名手持朴刀的軍漢開路。

車隊正行駛之間,前面迎着一個土岡子。

看這岡子時,但見:

頂上萬株綠樹,根頭一派黃沙。嵯峨渾似老龍形,險峻但聞風雨響。山邊茅草,亂絲絲攢遍地刀槍;滿地石頭,磣可可睡兩行虎豹。休道西川蜀道險,須知此是太行山。

軍漢提醒道:“此地叫做黃泥岡,素有剪徑的強人出沒,爾等各自戒……”

還沒等軍漢將“備”說出口,看不見的地下突然躧了三條絆腳索將車隊攔下!

緊接着,李衍就率領一都(一百)梁山軍衝了出來!

爲首的軍漢趕緊組織廂禁軍和軍鍵結陣迎敵!

眼見廂禁軍準備張弓搭箭,李衍猛得一甩手將他手上的混鐵盤龍棍扔了出去!

三米多長的混鐵盤龍棍,一離開李衍的手,就帶着風聲呼嘯着絞向一衆廂禁軍!

見混鐵盤龍棍的聲勢如此恐怖,那些廂禁軍逃命都來不及,哪還敢張弓射箭?

一個短命鬼躲避不及時,腦袋被棍梢掃中,“砰”的一聲,腦漿迸裂,就像西瓜被大鐵錘砸過一般!

這一幕太有震撼性了,以至於有些被嚇破膽的押運人員跟沒頭蒼蠅一般亂竄,軍漢剛剛匆忙組織起來的戰陣頃刻之間瓦解!

只有軍漢在慌忙之中射出一箭,正中李衍身側一個名叫郝立的梁山士卒的臉上!

郝立應聲而倒,眼見是活不成了,提醒着李衍,這是真正的戰場,不是演習,真是會死人的!

很快,兩方就短兵相接!

梁山軍士卒嚴格按照李衍的教導,絕不單對單,全都自發的組成三人小隊配合殺敵!

因此,儘管梁山軍的個人武藝不如押運人員,但仍在不斷的收割着押運人員的性命!

讓李衍沒想到的是,押運生辰綱的士卒中,着實有幾個兇悍之人,尤其是軍漢,剛一短兵相接,就戳死了一個叫李六的梁山士卒,嚇得李六身邊的項春和趙年撒腿就跑!

軍漢在跑得稍慢一些的項春背上砍了一刀,隨即就直奔李衍而來!

混鐵盤龍棍不在手上的李衍,只能用腰刀跟軍漢廝殺!

只兩回合,軍漢就一刀劃中了李衍的胳膊,疼得李衍呲牙咧嘴!

就在這時,杜遷帶着埋伏好的兩都梁山軍從車隊後面殺出!

一些怕死的押運人員紛紛趴在地上乞命!

軍漢大急,徑直向李衍撲來,想要擒下李衍改變戰局!

狹路相逢勇者勝,戰場上,越是怕死,死得越快!

所以,明知不敵,李衍還是將腰刀猛得擲向軍漢,隨即迎着軍漢撲去!

李衍的運氣不錯,軍漢選擇用撲刀先將腰刀拔開,沒選則在第一時間砍他,結果被他成功近身!

如此一來,軍漢可就失去了唯一的一個斬殺李衍的機會!

耳清目明的李衍,一把抓住軍漢撲刀的刀柄,隨即蠻橫的將朴刀從軍漢手中奪下扔出去十幾丈遠,然後乾淨利索的擰斷了難以置信到目瞪口呆的軍漢的脖子!

見李衍斬首,梁山將士氣高漲,一邊繼續砍殺那些還在抵抗的廂禁軍和軍鍵、一邊集體大喊:

“伏地者不死!”

“伏地者不死!”

“伏地者不死!”

“……”

……

胳膊上纏着土黃色繃帶的李衍,在杜遷、宋萬、朱貴等好漢的簇擁下走進了聚義廳。

宋萬道:“那軍漢好生厲害,哥哥一個不察,竟被他砍傷了!”

杜遷撇嘴道:“有個俅用,還不是被哥哥擰斷了脖子!”

朱貴替李衍找藉口道:“寨主若不是擲出他的混鐵盤龍棍阻止那些準備暗箭傷人的賊鳥沒有趁手兵器,定能一棍就將那廝砸扁!”

深知自己兵器功夫到底有多差的李衍清楚這刀自己捱得不冤!

但李衍並沒有將這話說出來,因爲他如果是戰無不勝的,有利於他的統治,也能提升梁山軍的士氣。

李衍知道,自己該學一學兵器了,同時,如非必要,儘量別親自出手。

焚起一爐香,李衍坐到了寨主之位,王倫和杜遷坐到了李衍的左手邊,宋萬坐到了李衍的右手邊,一衆頭目也都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坐好。

衆人坐定,李衍朗聲道:“大家聚義在水泊梁山爲得是替天行道,樑中書搜刮十萬貫不義之財收買金珠、寶貝、玩器等物送上東京與他丈人蔡太師慶生辰,我等取之順應天意,今大事已成,當論功行賞!”

見李衍直接就說他們最關心的,一衆好漢無不面帶喜色,有的甚至直接憨笑道:“還是寨主懂俺們!”

向下壓了壓手,示意衆人安靜。

等聚義廳靜下來,李衍道:“郝立、李六的家人何在?”

聽見李衍喊他們,郝立和李六的家人哭哭啼啼的站起來!

他們的哭泣聲,沖淡了一些聚義廳內的喜慶!

李衍語氣沉重道:“郝立和李六作戰勇敢,有進無退,乃山我梁山軍人的典範……今他二人不幸壯烈犧牲,成爲我梁山泊第一批烈士,悲乎哀哉……論功行賞之前,我先頒佈一個新規定,凡烈士,陣亡皆給一百貫做爲撫卹金,凡烈士的父母,均由山寨養老送終,凡烈士的家屬如不改嫁,也會定期領取一份功銀,凡烈士的子女,山寨都會將其撫養到十四歲,山寨但有提拔,烈士的子女優先考慮,凡山寨有任何善舉,都優先烈士的老小!”

(北宋末年金銀比值維持在一兩黃金大於或等於十兩白銀水平,本書按一比十計,白銀銅錢比值爲一兩約等於一貫,本書按一比一計,北宋官定一貫銅錢爲七百七十文,本書亦按此數計,不過銅錢多有成色之別,具體情況視情節而定,此時一貫大約相當於後世的三百元,隨着戰爭的到來,錢將大大貶值,到了靖康之恥之後,一貫大約也就相當於後世八十到一百二十元。)

一百貫的撫卹金大概相當於後世的三萬元,隨着戰爭的到來,這撫卹金自然而然的變成了一萬元左右。

其實,即便是這樣,撫卹金仍是一筆不小的壓力。

可李衍不得不爲之,如果連這點保證都沒有,誰能鐵了心跟你幹殺頭的買賣?

而且,北宋財政收入峰值爲一點六億貫,金國財政收入峰值約三億貫,相當一段時間超過兩億貫,當然這其中有宋朝歲幣的功勞。

往最多了說,就算死一千萬人打下天下,那也只不過是金國三四年的財政,更何況能死那麼多人嗎?十分之一都不少了。

也就是說,北宋一年的財政就足夠撫卹用的了。

(靖康之恥,金國從北宋擄走的那些金銀珠寶怕是撫卹一億人都足夠用了。)

至於烈士家屬,未來李衍會出臺相應的政策勸她們改嫁,這樣也能減少一些壓力。

頒佈完這個新規定,李衍一揮手,早已準備好的二人用托盤各捧出一百兩白銀、一枚烈士徽章交到了郝立和李六的家人手上。

別的山寨的嘍囉,死就死了,誰管他家人的死活!

別說是山寨,就算是宋軍,也不可能有這麼好的撫卹待遇!

因此,聽了李衍頒佈的撫卹規定,無不敬服李衍!

宋萬道:“哥哥仗義!”

杜遷道:“這規定好,萬一哪天俺戰死了,也不用擔心俺老孃沒人管了!”

朱貴道:“此乃大善之規!”

郝立和李六的家人更是捧着銀子和徽章道:

“寨主慈悲!”

“謝過寨主體諒我們孤兒寡母!”

“寨主,等俺長大了,也要爲您效死!”

“……”

親自將郝立和李六的家人一一扶起,然後讓人將他們送出聚義廳,李衍又道:“此一役,受重傷者二人,輕傷者五人,除項春是畏敵而逃時被砍傷的,張小六等六人皆是在殺敵時被砍傷的,張小六等六人,每人額外賞銀十兩,治傷將養身體的錢銀全都由山寨出,另外,山寨但有提拔,優先考慮!”

別的山寨,嘍囉受傷了之後,大多都是自生自滅,有心狠的寨主甚至還會賜他們一死免得他們成爲拖累。

而李衍不僅出錢給他們治傷,還出錢給他們將養身體,另外,還額外賞了他們每人十兩白銀,並許諾優先提拔他們。

這讓張小六等人無不對李衍感激涕零,進而異口同聲道:“願爲寨主效死!”

又勉勵了張小六等人幾句,然後示意張小六等人坐下,隨後李衍臉色一寒,道:“項春、趙年、包老三不顧我梁山軍令,在戰場上畏敵逃跑,王倫頭領,他們該當何罪?”

王倫遲疑了一下,道:“按律當斬,其家人不記這次獎賞。”

項春、趙年人、包老三,全都臉色慘白,隨即跪地磕頭如搗蒜:

“寨主饒命!”

“俺再也不敢了!”

“寨主,小人知錯了!”

“……”

見項春、趙年、包老三哭得可憐,身爲他們營長的杜遷不忍,起身求情道:“哥哥,且饒他們這一次,都是自家兄弟……”

李衍呵道:“糊塗!那是戰場,生死存亡之地,如果全都畏敵不前,你杜遷就是有一百條命也不夠死的!”

杜遷將大腦袋往後一縮,不敢再爲項春、趙年、包老三求情了!

“來人!拖下去砍了!”

李衍這麼狠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未來水泊梁山上的一衆頭領一大半都是問題兒童,就算他李衍會慎重篩選,所以,趁着人還少,得把紀律基礎打實,免得未來成爲無法根除的頑疾,這也是李衍照搬我軍三大紀律還親自制定了一系列的獎罰措施的原因。

執刑人員把項春、趙年、包老三拖下去砍了之後,聚義廳內所有人的臉色都不太好!

這也正常!

昨天還是一塊吃肉喝酒的兄弟,今天就看着他們死,而且還是被自己人砍了,他們的臉色能好纔怪,甚至不少人在想:“這鬼地方規矩恁地多,莫不如去投其它山寨快活!”

等一衆好漢的臉色稍稍好了一些,李衍才語重心長道:“兄弟們,不是我李衍心狠,如果沒有規矩,咱們永遠都只能是一羣烏合之衆,我不想讓你們當一輩子被人恨之入骨的強人,想帶你們奔個前程,最不濟也不能白活這一回!”

王倫心中一動:“難道他想招安?想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這條路也許行得通。”

杜遷和宋萬就簡單許多,一個道:“哥哥,你讓俺幹啥,俺就幹啥,俺相信,哥哥是不會害俺的!”,另一個道:“就是,恁地頭疼,還是聽哥哥的簡單!”

其他頭目也都道:

“俺都聽寨主的!”

“寨主乃老天派下來替天行道的好漢,做什麼都是對的!”

“上山前,寨主就曾說過,須得守咱們梁山泊的三大紀律,項春、趙年、包老三管不住自己的腿,被砍了腦袋,怨得了誰!”

“……”

李衍並沒有解釋自己想要帶他們走哪條道,也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語氣一轉,道:“現在論功行賞吧……此次替天行道功勞最大的是以朱貴爲首的情報人員,如果不是他們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拿到押運生辰綱的準確情報,咱們此次行動絕不可能這麼順利……我決定,擢升朱貴爲頭領,上來坐一把交椅。”

聽李衍提他做頭領,被餡餅砸中腦袋的朱貴,腦袋“嗡”的一聲,隨即腦中一片空白!

還沒等朱貴想到該說些什麼場面話,宋萬和杜遷這兩個沒有心計的直爽漢子就在李衍的示意下笑着來到朱貴身邊,然後一左一右將朱貴攙請到了臺上,再然後朱貴就如木偶般在衆人的叫好聲中被宋萬和杜遷按到了宋萬下首的交椅上。

大家熱鬧了一會後,李衍又宣佈:“杜遷頭領統兵衝殺有功,朱貴頭領打探消息有功,王倫頭領、宋萬頭領坐鎮有功,四位頭領每人賞銀一千兩,此次隨軍下山的都頭每人賞銀二百兩、隊將賞銀一百兩、押正賞銀五十兩、伍長賞銀三十兩、士兵賞銀二十兩,留守將士的獎賞三成於隨軍下山的將士,山上其他人員不分老幼每人賞銀二兩,其餘收納入庫,用以山寨發展……”

……

……

PS:

北宋一朝一直有“冗兵”的說法,據時任三司使的蔡襄計算,英宗初,全國禁軍、廂兵共118萬餘人,需支出養兵費用每年4800萬貫銅錢,平均下來,每人每年約四十貫。

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亂,官員無實職者可以領俸,有實職者則可以另加錢。除正俸外,還有服裝、祿粟、茶酒廚料、薪炭、鹽、隨從衣糧、馬匹芻粟、添支(增給)、職錢、公使錢及恩賞等,地方官則配有大量職田。官員有差遣職務者另加津貼,作爲職務補貼。這種職錢依官員本官與差譴職的級差按等發給,故雖任同一官,職錢並不相同。在判、知等字前加守、試者,說明低於差譴職一至二品,每月分別加55貫和50貫。在判、知等字前加行字或不加字者,說明本官高於差譴官或與之平級,每月加60貫。

形象一點說:

三師:月入120貫,雜七雜八月入240貫,共月入360貫。

宰相:月入300貫,雜七雜八月入600貫。共月入900貫。

參知政事:200、400,共600貫。

六部尚書:60、120,共180貫。

侍郎:55、110,共165貫。

九卿:45、90,共135貫。

少卿:35、70,共105貫。

赤縣縣令:30、60,共90貫。

赤縣縣丞:15、30,共45貫。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說,給一百兩撫卹金多和給頭領一千貫安全費多,大鳥實在是無話可說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守(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開府(終)(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七章 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求訂閱!)第八百六十二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四)(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六章 提上褲子就不認賬(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一章 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三章 奇取汴梁城(十三)(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四章 誰射的(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二章 她們的男人要當皇帝了(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四十一章 師兄對勝負還是這麼執着(求訂閱!)第一六十九章 草木秋死,松柏獨存(求訂閱!)第七百七十章 中金格局定(求訂閱!)第七百零六章 要麼順從,要麼滅亡(求訂閱!)今天的第二章別等了。第十五章 辛苦惟存一片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御口金言(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寇再會(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過度解讀(求訂閱!)第四百零二章 燦爛的生命之花(求訂閱!)第八百零四章 南宋成爲了歷史(上)(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六章 意外大收穫(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二章 孤城不守(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五章 死局(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六章 底蘊(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四章 重甲騎兵(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六章 婚禮(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一章 帝國誕生(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不自量力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風流(求訂閱!)第七百一十章 重寶找到了(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三章 滅李朝(求訂閱!)第七百零一章 搏輸了(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三章 揮師南下(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一章 習習籠中鳥(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求訂閱!)第十七章 穿窬之盜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試鋒芒(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倍兒爽第三百一十三章 污了清白(求訂閱!)第四百零九章 職業獵人(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五章 和平時期(求訂閱!)第三百零三章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七章 將計就計(上)(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七章 汝妻我養之,汝勿慮也(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二章 靖康元年(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養接班人(下)(求訂閱!)第二百零八章 燒殺淫掠(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一章 食色性也(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三章 赤膽忠心,永不叛衍(求訂閱!)第五百零三章 求和(求訂閱!)第二百六十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七章 悄悄出兵(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七章 都統制(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三章 奇取汴梁城(十三)(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六章 遼王朝徹底成爲歷史(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三章 帶女真人回家(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爲“羊腿離我而去”加更1/1)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可是有夫之婦(求訂閱!)第七百二十章 李衍和趙構不是親戚嘛(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建軍第七百七十四章 霸王條約(下)(求訂閱!)第八百六十三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五)(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七章 報應(上)(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 親厚(求訂閱!)第一百七十章 暫且放任(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二章 女真女人(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三章 曠世大典(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七章 招兵(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五章 勾引朕荒廢朝政(求訂閱!)有點不會寫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征討曾頭市(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五章 宋昏宗和宋恥宗(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六章 後宮的規矩(上)(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寢宮(求訂閱!)一百萬字了,感慨兩句。第八百三十一章 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將、二十功臣(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一章 世界大戰(四)(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反的黃金時期來了(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破不立(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一章 暗潮洶涌(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七章 你家康王有一個好母親啊(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二章 過度解讀(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一章 你們大金得做好大出血的準備(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六章 天佑大宋(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九章 增援(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二章 鼠目寸光(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六章 兵發日本(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二章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求訂閱!)第八百七十章 大金完了(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七章 報應(上)(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七章 朕幫你報仇了(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君(求訂閱!)第十一章 當婊子還想立牌坊第六百九十四章 背水一戰(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傳國玉璽第九章 相逢恨晚第二百九十四章 好兒子(求訂閱!)第四百九十章 應該是回家(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九章 英雄落幕(下)(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六章 新的皇儲候選人(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