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衆族之王(爲好友“你笑我笑”加更1/2)

一個民族可以用刀劍或者用弓矢打敗另一個民族,但是要征服一個民族的靈魂,卻絕非刀槍劍矢就能做到的,尤其對方還是一個有過輝煌歷史的強大民族。

所以,不能靠殺戮征服契丹這個民族,除非能將他們殺得一個不剩。

有人可能會說,那就將他們殺得一乾二淨好了。

說這話的人可能不懂,屠戮能威懾一時,卻不能威懾一世。

就像大蒙古國,它屠戮了四分之一個世界,可它卻連一個民族都沒有徹底征服,僅僅五十三年就解體了,只經歷了四代帝王。

(大蒙古國和蒙古帝國不同,鐵木真被推舉爲大可汗標誌着大蒙古國的誕生,鐵木真及其子孫在對外征戰的過程中,在被征服地區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四大汗國的統治者在血統上均出自“黃金家族”,又同奉大蒙古國爲宗主,這個時期是大蒙古國時期,等到蒙哥死了以後,四大汗國都獲得了實質上的獨立,與元朝之間互不統屬,並且戰爭不斷,那時候大蒙古國就已經解體不存在了,所以,大蒙古國只存在了五十三年,經歷了鐵木真、窩闊臺、貴由和蒙哥四代帝王。)

而且,大蒙古國存在的時候,內部戰亂不斷,叛亂幾乎就沒有停止過,鐵木真、窩闊臺、貴由和蒙哥一直到死都在征戰和平亂,幾乎沒怎麼休息過。

相比較而言,大英帝國打撫相結合的做法就要好得多,存在的時間長得多,內部穩定得多,地盤也大得多,並且很多它所征服的國家和民族一直記得它的“紳士”,比如印度。

當然,大蒙古國有諸多不如大英帝國的地方,也不光是因爲大蒙古國是靠殺戮威懾其他民族,還有很多客觀因素存在,比如,它境內地形複雜,交通落後,民族衆多,社會發展水平不一,語言、文化傳統各異,因此它根本不可能實現完全統一,從它誕生的時候,就無法避免瓦解崩潰的命運。

總而言之吧,李衍並不想以屠戮來對待契丹這個民族,包括女真族、蒙古族以及將來他所征服的其他民族。

因此,李衍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徐雲等寰州城的漢人將契丹人屠殺一空一事。

李衍將許貫忠、樂和、趙鼎等參謀文臣招來,然後將劉錡送來的密信給許貫忠等人傳閱。

等所有人都看完,王庶搶先道:“恭喜大都督,賀喜大都督,朔州、寰州、應州連成了一片,咱們梁山軍在雲地站住腳了,接下來只要能攻打下遼西京,雲地半數之地就是大都督您的了,然後大都督您就可以大舉進入雲地,之後奪下蔚、武、新、嬀四州,將山後八州全都納入懷中,之後兵發儒州……”

雖然王庶所說的,並不是李衍想聽的,可李衍還是讓王庶將他的長篇大論說完。

等王庶將他的全盤戰略說完,李衍誇讚道:“子尚用心了,此大方針可行性非常高,回頭你寫個摺子給我,我仔細看看。”

(這個時代還沒有湊折,嗯……應該說,一直到順治時期,都沒有奏摺,奏摺是順治首創,康熙將之完善推行,現在的“奏摺”,叫“疏”,也叫“奏章”,李衍與手下文臣武將之間交流當然不能用疏和奏章,畢竟李衍還沒登基,所以,李衍就將奏摺提前弄了出來,簡稱摺子,反正也沒有人知道奏摺和摺子是甚麼意思,誰知道他李衍逾越,再說了,就是有人知道了,又能怎麼樣,誰敢管他李大都督?”

被李衍當衆誇獎,王庶很高興,拜道:“是。”

李衍道:“子尚的軍策很全面,我研究一下,再與你們討論下一步如何進軍……下面,大家說一說,徐雲等寰州城的漢人屠殺契丹人一事該如處理?”

李衍此言一出,王庶就明白了,他弄擰了,李衍問的不是軍策,而是政策,隨即王庶對李衍無比感激,因爲李衍照顧了他的臉面,讓他不至於當衆丟人。

王庶暗暗發誓:“我一定竭盡所能輔佐大都督!”

李衍言畢,一一看過一衆參謀文臣,最後將目光停留在了趙鼎的身上——顯然,李衍想聽趙鼎怎麼說。

趙鼎是李衍特意從漢城調來的,目的就是讓他總管燕雲地區的政事。

由此也不難看出,李衍對燕雲地區的重視。

趙鼎拜道:“下臣斗膽問一句,大都督是否是想對契丹人懷柔?”

李衍道:“不錯,我有這個想法,殺戮並不能讓咱們在這片土地上站穩腳跟。”

趙鼎道:“大都督仁慈,燕雲之地的百姓有福了……然,同夷狄打交道,必須先立威,這樣才能鎮服他們,才能確保以後無患,切不可將腹心全都暴露給他們,大都督要對他們懷柔自然是可以的,但必須得先將他們打服。”

李衍心中一警,道:“那元鎮認爲我該如何處理寰州城中之事?”

趙鼎道:“徐雲等漢人,尤其是徐雲,當賞,且要大賞,否則必將寒了燕雲義士的心。”

李衍看了看其他人,見無人反對,便道:“徐雲的做法雖有些過激,但不如此,恐難促成獻城一事,無錯有功,乃燕雲義士的表率,回頭你們商量個合理的賞賜。”

這是趙鼎等文臣最喜歡李衍的地方——李衍從善於流,而且肯放權給他們這些臣子,明君典範。

趙鼎又道:“大都督應教導各族百姓向善止殺,強調中華民族的包容性,而非排他性。”

樂和聽罷,想了想,心道:“這是徹底解決燕雲之地多民族混居、民族之間不和睦的良策,依此策施政,很可能將燕雲之地徹底變成我們梁山泊之地。”

許貫忠看了看趙鼎那張圓乎乎的胖臉,心道:“此人好生厲害,好大的志向,他這是要助大都督統一衆族,成爲衆族之王啊。”

許貫忠和樂和沉默了一會,然後同時向李衍點了點頭。

李衍見狀,道:“中華民族乃文明禮儀之邦,有着悠久的歷史,從遙遠的古代起,中華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中華大地上,共同爲中華文明和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貢獻自己的才智……”

……

第七百一十章 重寶找到了(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四章 還請軍師成全(求訂閱!)第二十章 俏寡婦第八百九十三章 讓位(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因爲趙佶昏庸第五百零一章 易州易主(求訂閱!)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九章 已經無敵(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五章 殺!抄家!(求訂閱!)第七百零一章 搏輸了(求訂閱!)第七章 阮氏三雄第八百一十四章 遊戲(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牛皋(求訂閱!)第四百零四章 長相廝守(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沒空第八百零五章 南宋成爲了歷史(下)(求訂閱!)第八十七章 枷鎖第六百七十三章 擡舉(求訂閱!)第八百二十章 重獲“自由”(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六章 兵臨城下(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共利雙贏(爲“愛笑的張益達”道友加更1/1)第六百一十二章 六甲正兵(求訂閱!)第八百七十四章 再見趙桓、耶律延禧(下)(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六章 兵發日本(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一章 你要戰,便作戰(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七章 朕幫你報仇了(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前恭後倨(求訂閱!)第七百零三章 硬剛?(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二章 陰差陽錯和稀裡糊塗(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五章 巡邊三策(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五章 怎配我李衍爲他賣命?(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一路向東第七百八十四章 必粉身碎骨以報官家的皇恩浩蕩(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九章 造化弄人(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驚弓之鳥(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衆族之王(爲好友“你笑我笑”加更1/2)第七百一十章 重寶找到了(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七章 報應(上)(求訂閱!)第六十五章 小娘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純臣(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一章 賺了?呸!(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二章 坐實趙佶女婿之名(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七章 將計就計(上)(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行我素(求訂閱!)第七百二十四章 乞降(求訂閱!)第二百七十章 賭徒(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八章 會是岳飛麼(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錢莊和紙幣(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六章 婚禮(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一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一章 奇取汴梁城(一)(求訂閱!)第五百四十章 暗潮涌動(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七章 鄭太后(求訂閱!)第八百三十一章 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將、二十功臣(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四章 內政與外交(下)(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九章 兵發濟州府(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六章 殺生石(求訂閱!)第八百零八章 可以給中主送一些西域美女(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個時代結束(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摟又抱又親又鬧(求訂閱!)第八百五十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六百零二章 十不管(求訂閱!)第三百八十章 二哥,我給你留了一條生路(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四章 衆族之王(爲好友“你笑我笑”加更1/2)第八百二十九章 賞無可賞之時,賜死(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三章 原來我們什麼都不是(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二章 她們的男人要當皇帝了(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六百二十五章 遼東王不是宋主(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摟又抱又親又鬧(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四章 如意算盤(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將?(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二章 北宋和南宋(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斷義(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三章 潘太后(上)(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三章 才這點女人,哪裡夠用(求訂閱!)第十五章 辛苦惟存一片心第八百九十四章 節哀(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六章 占城稻、玻璃和香皂(求訂閱!)第九十五章 後路和財路第四十三章 飛奴第七十一章 天使相貌的女魔頭第八百五十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七章 金秋八月(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第六百三十五章 奇取汴梁城(五)(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馴馬(下)第七百零九章 美婦(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吞小(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九章 表示?(求訂閱!)第一章 這是我們寨主第二百六十五章 絕了後路(求訂閱!)第十四章 挑釁第八百八十章 世界大戰(三)(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麗完了(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四章 九十九(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一章 不瞞(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