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氣數已盡(求訂閱!)

宋軍打破蓋州城之後,童貫將宋軍一分爲二——劉鎮和劉鎮的本部人馬以及十節度和十節度的本部人馬來攻打晉寧府,而王稟則帶領其他人馬攻打壺關。

壺關地處太行山東南端,境內多山,因爲兩山夾峙,山形似壺,而得名,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絕對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因此,所有人都覺得,會是晉寧府先被攻破。

可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壺關先被攻破了。

這可不僅僅是因爲李衍接手了晉寧府的防禦,還因爲壺關那邊打得非常好。

怎麼個好法?

宋江之前不是招降了耿恭等降將麼。

也是因爲田虎太不得人心。

這些降將竟然鐵了心的跟宋江這個義薄雲天的好漢,裡應外合爲宋軍打開了壺關。

通過壺關,宋軍又一次分兵——一支直接攻打招德府,另一支走五龍山、百穀嶺從後面攻打招德府。

前後夾擊之下,招德府沒能支撐太久就被宋軍攻破了。

在這之後,宋軍第三次分兵——一路走潞城縣,一路走襄垣縣。

可以說,壺關這一路的宋軍,勢如破竹。

在這種情況下,大批大批的晉國軍民逃到了晉寧府,這其中又以李衍的岳丈烏利得安最爲果決,竟然將全族都遷了過來。

李衍將鈕文忠、烏利得安等晉國將領叫來商議:“如今的形勢並不是太好,來晉寧府的人又越來越多,而且府庫中的糧食還越來越少,咱們是不是先將將士們的家眷和平民轉移走,以防萬一?我們來時的那條山道雖險,但要是有人帶領的話,還是能翻越過去的,另外,山的那邊,有我近萬馬軍,還有一萬水軍和數千只船,必能將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你們放心,等我二哥擊退宋軍,我一定會再將他們送回來。”

烏利得安道:“我贊同大都督的提議,打仗是軍人的事,讓咱們家眷和平民先撤到安全的地方,這樣咱們才能安心打仗。”

有烏利得安帶頭,其實晉國將領紛紛道:

“不錯,先將家眷送到安全的地方,我等才能安心與宋軍拼命。”

“老父、老母若能在安全之地安享晚年,我亦算是盡了孝道。”

“我兒若是能苟活性命,我縱然是戰死,也算是給我家留了個後,九泉之下就算見到列祖列宗也能有所交代。”

“……”

如今,晉國的形勢越來越差,誰不想先安頓好自己的家眷?

再者說,很多人都看明白了,未來他們很有可能得跟李大都督混飯吃,自然得聽從李大都督的安排。

至於田虎。

方臘、田虎、王慶之中,屬田虎最不得人心——自從田虎得了勢之後,在其境內橫徵暴斂,以供他自己享樂,根本不管治下之民的死活,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如果不是連年災荒讓民衆活不下去而跟着田虎攻打州縣能有一口飯吃,誰又會跟田虎沆瀣一氣?

更關鍵的是,大都督英明神武,愛民如子,又真正能做到,有功就賞,有罪必罰,乃是仁主的不二人選。

所以,在李衍和田虎之間做選擇,傻子都會選。

當然,也有像鈕文忠這樣一心爲晉國的。

奈何!

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少到他們都不敢發出聲音反對,少到就算他們發出聲音反對也會被贊同的聲音完全壓下,甚至有人在想,誰要是敢妨礙我的前程,我就將他幹掉。

總而言之,晉國的民衆開始向臺灣郡轉移。

……

短短三個多月時間,田虎的頭髮就白了大半。

自古以來,造反就是華山一條路,不成功,就是死。

因此,晉國如果被宋國滅掉,別人都有活命的可能,唯獨田虎和田虎的一家老小必死無疑。

田虎又怎麼能不愁?

田虎問滿朝文武:“如今宋軍的兩路大軍已經到榆社縣和襄垣縣,再破幾座州縣就可以夾擊咱們威勝了,我等該如何應對?”

國丈範權出列,道:“金國已經攻破遼上京,披靡之勢已定,金主雄才大略,英謨睿略,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且沒有門戶成見,微臣認爲大王可以北上助金代遼,大王御林衛駕等精兵二十餘萬,武鄉、沁源二縣各有精兵五萬,就算不算晉寧府的八萬大軍,大王還有三十萬大軍,北上助金代遼,金主必定不會虧待大王。”

最近這段時間,由於內心極度恐慌,田虎又下令強徵了二十萬士卒,可以說,除了逃去晉寧府和深山之中的,晉國境內的青壯年幾乎全都被田虎強徵爲兵,軍隊總人數直奔五十萬大關而去,大有破釜沉舟的意思。

房學度出列,道:“咱們威勝,萬山環列,糧草足支二年,大王手握二十萬大軍,東有武鄉,西有沁源二縣,各有精兵五萬,後有太原縣、祈縣、臨縣、大答縣,城池堅固,糧草充足,且大都督又爲大王您守住了晉寧縣,大王您現在是可戰可守可退,又何必當那遺臭萬年的賣國之人?再者說,寧爲雞首,不爲牛後,受金國驅使,哪有大王自己做主痛快?”

房學度最後這句話打動了田虎——當了這麼多年晉王逍遙慣了之後,田虎是真不願意去伺候別人!

所以,田虎道:“好,那就跟宋軍一決雌雄!”

房學度再進言:“恁地,綿山絕不能丟,若是綿山丟了,咱們的退路可就沒了,微臣願意爲大王守衛綿山!”

田虎的大眼珠子轉了轉,道:“本王離不開太尉,讓二郎和鄭之瑞帶十萬大軍去駐守綿山,如何?”

房學度想說:“我去駐守綿山,真是爲大王你好,綿山若失,大王你可就真沒有退路了。”,可這話卻不能說,田虎這明顯是更相信自己的兄弟,不相信他房學度,讓他怎麼說這話?

離開晉王宮,回到家中,房學度將一家老小全都叫來,道:“我觀晉國氣數已盡,你們簡單收拾一下細軟,然後去晉寧府投大都督,大都督對我很賞識,曾三次招攬我,必會厚待你們……”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勝負(中)第七百六十三章 絕不放虎歸山(求訂閱!)第八百九十章 荒唐的想法(求訂閱!)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衍有七初長成(七)(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七章 征討曾頭市(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守(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八章 臺灣郡(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壓寨夫人(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備戰(中)第二百二十章 殺去開京(求訂閱!)第八百三十九章 烏蘭巴托的夜(下)(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三章 霸王條約(上)(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悅臣服(求訂閱!)說幾句。第六百零八章 王者歸來(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九章 沒空今天的第二章別等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凱旋(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二章 本宮是大宋皇后(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二章 內鬥(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四章 東皇大帝(求訂閱!)第四百章 逛青樓(求訂閱!)第五百零四章 提前慶祝勝利(求訂閱!)第四十章 當納爲妻妾第五百七十六章 入侵(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四章 重甲騎兵(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錢莊和紙幣(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八章 臺灣郡(求訂閱!)第六百零二章 十不管(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五章 得而復失(求訂閱!)第九百章 太子妃(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四章 還請軍師成全(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四章 捉襟見肘(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六章 咱們是一家人(爲“三無道長”道友加更1/1)第九十五章 後路和財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心力憔悴(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二枚傳國玉璽(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八章 聯合滅金?(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七章 泰山壓頂(求訂閱!)第二百零一章 搶錢槍娘們(爲“大明厚德小明載物”道友加更1/2)早上八點就起牀了,一直到現在都沒動手打一個字第五百二十六章 放棄燕雲(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二章 整風(上)(求訂閱)第四百零一章 就說奴家想見他(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六百七十章 四海八荒(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 家宴與和談(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倍兒爽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哥好風流(求訂閱!)第十八章 莫不是神仙第七十五章 義結金蘭第二百八十四章 親上加親再加親(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六章 天生的皇帝(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下稱快(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二章 城中無大將伯龍當先鋒第七百章 有孕在身(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命難違(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二章 恨不得從賊(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三章 奇取汴梁城(三)(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當爹(求訂閱!)第九百零二章 天道酬勤(求訂閱!)第八百一十章 趙構的妃嬪在行動(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三章 內政與外交(上)(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倍兒爽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嫁?(爲“風雨戲紅塵”道友加更1/1)第三百四十四章 誰射的(求訂閱!)第四十九章 萬里投主第四百九十五章 怎配我李衍爲他賣命?(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夜白頭(求訂閱!)第四十二章 強媒硬保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君(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四章 誰射的(求訂閱!)第三章 天理昭昭第五百二十二章 作繭自縛(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三章 霸王條約(上)(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八章 形勢大好(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一章 帝國誕生(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四章 汴梁城破(上)(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五章 此間再沒有一個遼人(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寇再會(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一章 朕就沒想過放你們走(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保護大都督爲己任(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五章 燕雲決戰(二)(求訂閱!)第四百八十章 王對王?(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面楚歌(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金使來雲(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五章 汴梁城破(下)(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求訂閱!)第二百四十章 漢四郡(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驚弓之鳥(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寇再會(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六章 遷都(上)(求訂閱!)第六百三十四章 奇取汴梁城(四)(求訂閱!)第一百章 侵略者的覺悟第三十三章 壓寨夫人(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神獸麒麟(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 東平府破(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一章 四寇會(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