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安(求訂閱!)

聞煥章等人將風塵僕僕的李衍迎進了都護府。

李衍剛坐好,聞煥章就稟報道:“大都督,宋國派遣蔡攸和林靈素過來,我們做不了主,且有些分歧,另外蔡攸和林靈素非要見大都督,我們才請大都督回來的。”

李衍問:“他們過來幹什麼?”

郭永道:“明着是來問罪的,多半是想招安大都督。”

李衍又問:“你們之間的分歧是什麼?”

聞煥章道:“他們中,有些人認爲不應該接受招安,宋國君昏臣奷,咱們已經有今日之勢,沒必要接受招安,還有些人認爲咱們應該接受宋國招安,這樣才能名正言順,且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盟友。”

李衍一一看過衆人,發現支持招安的大多都是朝廷出身的人,顯然這些人對大宋朝廷還沒死心,他們應該是認爲宋國只要換一個英明點的皇帝就還有救,而反對招安的則是一直以來跟李衍一路走過來的老兄弟,這些人大多對宋國朝廷失望透頂,且認爲水泊梁山現在發展的非常好,實在沒有必要去捧宋國的臭腳,另外,支持招安的人明顯底氣不足,相處了這麼久,他們怎麼會不知道李衍一向反對招安甚至有心造反的態度,他們之所以將李衍請回來,只是抱着萬一的態度,而反對招安的人則是信心十足,他們也知道李衍一貫的態度。

李衍問聞煥章:“軍機有何想法?”

聞煥章道:“簡在大都督之心,當乾綱獨斷。”

李衍暗自點了點頭。

聞煥章最大的好處就是本分,這也是李衍放心將樂浪和真番二郡交給聞煥章管理的最主要原因。

李衍想了想,道:“我先見見蔡攸和林靈素再說。”

聞煥章道:“好,我這就安排。”

李衍道:“不急,我先休息三日,三日後再見他們。”

衆人都是一笑,無不想道:“大都督的手段越來越高了。”

……

林靈素讓弟子將公孫勝請來,然後極爲熱情的迎了上去,道:“道友,不知你家大都督歸來否?”

公孫勝道:“已歸,不過大都督在外征戰日久,乏了,說三日不辦公事,要先享受三日天倫之樂。”

林靈素道:“煩請道友爲我引薦,我已來了月餘,不能再耽擱下去了,官家可還在等着貧道的消息。”

公孫勝道:“大都督向來是說一不二,說要休息三日,就一定得休息三日,誰敢進言,不要命了。”

林靈素脖子一涼,問道:“大都督好殺人?”

公孫勝沒否認,道:“大都督若是個溫柔的性子,能打下這樂浪、真番二郡?”

林靈素一想也是,心道:“跟這樣嗜殺之人打交道,需得小心些,他可不會像官家那麼寬厚。”

林靈素又道:“不知大都督對咱們道家是持何種態度?”

公孫勝道:“大都督信奉使用主義,誰對他有用,他就信誰。”

林靈素眼珠轉了轉,然後從懷中摸出了一個小盒子,道:“此乃九陽至寶丹,吃後能夜御十女,官家子嗣豐厚,全靠這寶丹,這十丸寶丹煩請道友幫貧道進獻給大都督。”

公孫勝笑道:“大都督春秋鼎盛,子嗣繁多,用不上這寶丹,道友若想取悅大都督,還需從別的地方下手。”

能把趙佶忽悠到連北都找不着了的林靈素,怎麼可能不是一個聰明人?

見公孫勝給口,林靈素立即拜道:“還請道友指點。”

公孫勝一臉爲難道:“這……此事涉及到我安東都護府的機密……”

林靈素太明白孫公勝這幅嘴臉是什麼意思了,於是很醒目的從腰間拿下了一塊玉佩送給公孫勝,道:“此乃官家所賜的靈犀佩,價值連城,貧道與道友一見如故,便將它贈與道友,以成全貧道與道友之間的友誼。”

公孫勝推脫不過,只能收起,然後道:“我安東都護府目前最缺的就是人,道友以此爲突破口,必能說服大都督接受招安。”

林靈素不解,道:“人?”

拿人錢財,與人消滅。

公孫勝既然收了林靈素的玉佩,怎麼能不幫林靈素謀劃?

公孫勝道:“大都督想在漢城修建一座府邸,另外大都督還想將漢城修成牢不可破的堅城,可大都督手上沒有匠人,再有我們被困在這海外之地,全靠船來交通,船大都督倒是有一些,可這船用用就壞了,沒有船工就沒法修復,所以大都督極缺船工,這麼說吧,只要道友能爲大都督要來三五千技藝精湛的鐵匠、木匠、皮匠、石匠、紙匠、漆匠、泥水匠或是船工,招安之事多半能成。”

林靈素笑道:“修建府邸、城池和船用不了這麼多匠人和船工吧?”

公孫勝不答反問道:“這重要嗎?重要的是,有這三五千技藝精湛的匠人和船工,大都督就有可能接受招安,樂浪、真番二郡就有可能是宋國的領土,而林仙師你就能立這不世之功之人。”

三五千技藝精湛的匠人和船工對發達的大宋而言,真不算什麼,連給趙佶修建萬歲山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用這些人換兩郡之地,很划算,至少林靈素覺得很划算。

不過爲以防萬一這三五千匠人和船工換不來李衍接受招安,林靈素又問道:“不知大都督還想要什麼?”

與此同時,蔡攸也在問孫靜:“不知大都督還想要什麼?”

孫靜一邊把玩着一枚玉扳指、一邊道:“還是人,文人,這樂浪、真番二郡,大都督是打下來了,卻沒辦法治理,大都督不信任高麗人只信任漢人,而移民來的漢民又都是農夫,根本不具備管理之才,假如相公能爲大都督要來一千個太學生,招安一事必成。”

蔡攸有些遲疑道:“一千個太學生,是不是……太多了?”

孫靜道:“官家興建辟雍作爲外學,招了三千八百個太學生,這些太學生中每年只有不到一百能被選拔出來使用,卻又有上千人入學,太學生越積越多,以至於多數人不能學以致用,只能從事賤業,或是反覆留學期待有朝一日能被選上,實在是太過浪費了,不若給大都督,不,給樂浪、真番二郡派一千個太學生來,讓樂浪、真番二郡徹底成爲漢地,豈不是一件大好事?”

蔡攸心道:“那些太學生中,只有少數人堪用,可以舉薦爲官,其餘之人多爲雞肋,若是能用他們換來兩郡之地,確是好事。”

……

第七百零六章 要麼順從,要麼滅亡(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夥二龍山(求訂閱!)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不止(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好久不見第八百八十七章 坐山觀虎鬥(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二章 家宴與和談(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一章 阿貓阿狗都想當開國君主(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七章 得償所願(求訂閱!)第八百零二章 中軍打過來了(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大的恩寵(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求訂閱!)第一百零三章 因爲趙佶昏庸第六百二十八章 中國非沒人也(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斷義(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二章 定數(下)(求訂閱!)第六十六章 混戰(上)第三百零六章 第一高手(上)(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三章 同行(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三章 揚帆出海(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共利雙贏(爲“愛笑的張益達”道友加更1/1)第四百三十一章 第二枚傳國玉璽(求訂閱!)第七百四十四章 力挺到底(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不做二不休(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五章 宋昏宗和宋恥宗(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三章 咽不下這口王扒氣(求訂閱!)第二百零五章 坐龍椅睡龍牀(求訂閱!)有點不會寫了。第八百二十章 重獲“自由”(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有求,就好辦第八百二十九章 賞無可賞之時,賜死(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三章 揮師南下(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四章 重甲騎兵(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二章 內鬥(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戰 (爲好友老書友166666加更1/2)第六百五十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女(求訂閱!)第六百三十四章 奇取汴梁城(四)(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擦肩而過第二百六十七章 神獸麒麟(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直接決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漂亮麼(爲好友“小豬倌”加更1/3)第三十九章 血氣方剛第八百七十七章 風不止(求訂閱!)第六百三十章 如猛虎下山一般(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二章 交易第五百七十一章 宋江死水滸結(求訂閱!)第二百一十章 自欺欺人(求訂閱!)第七百五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求訂閱!)第五百零七章 功虧一簣(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四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七百二十章 李衍和趙構不是親戚嘛(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禍得福(爲掌門“一廂情願丶”加更1/5)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爭烏雲(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求訂閱!)第六百五十八章 權力的奴隸(求訂閱!)第六百章 再次出兵南下(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一章 千載良機(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一章 世界大戰(四)(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三章 飛橋(求訂閱!)第七百八十八章 火槍(下)(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五章 得而復失(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五章 海上之盟(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五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求訂閱!)第六百七十章 四海八荒(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天了(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九章 勝負(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沒空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夜白頭(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九章 造化弄人(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六章 這老李還真是風流(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六章 百萬軍中第一人(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二章 山不轉水轉(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比箭第八十四章 順勢而爲第一章 這是我們寨主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百單八將(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五章 千古罪人(求訂閱!)第四百零七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可以幫你們賺錢(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 陽謀(求訂閱!)第一百四十章 爭取轉正第八百八十八章 世界大戰(十一)(求訂閱!)第八百五十四章 米已成粥(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七章 招降(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三章 門戶大開(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北遼(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八章 割袍斷義(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一章 最大的支持(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遼亡了(求訂閱!)第七百二十章 李衍和趙構不是親戚嘛(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七章 暴遣天物(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金使來雲(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百單八將(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二章 本宮是大宋皇后(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 錢莊和紙幣(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二章 何去何從(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三章 原來我們什麼都不是(求訂閱!)第六百零八章 王者歸來(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一章 慫貨(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