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漢四郡(求訂閱!)

呂將。

太學生。

因爲批評花石綱的政策被朝廷遺棄不得爲官。

在方臘起義後,他在富陽參力口也組織了一些人跟隨方臘。

在方臘佔據杭州後,他主張先奪取沒有重兵把守的金陵,扼守長江,然後趁勢奪取東南州、縣。

方臘卻過於樂觀地認爲,腐敗已極的北宋王朝不可能很快地派出重兵,起義軍可以從容地奪取江南。

因此,方臘起義軍的大部主力揮師南下,只顧攻取兩浙州縣;而在獨擋要衝的北面,只派了方七佛的一支偏師,這樣,既失去了奪取金陵以求得更大發展的戰機,又分散了兵力,使起義軍在宋軍大舉反撲面前,一開始就處於被動局面。

在宋軍逼近杭州的時候,呂將又進言“立即撤出杭州”,認爲這是“唯一可行之計”。

方臘卻不願放棄血戰得來的杭州城。

結果大敗。

可以說方臘要是採納了呂將的建議,至少不會輸的那麼快,那麼慘。

後來,被俘後在押解京城的時候,呂將從韓世忠的眼皮底下逃走了——不否認童貫的軍中因爲搶功發生械鬥而導致場面混亂,但是一個書生能在混亂的廝殺場面中溜走也不容易。

逃走後,呂將並沒有隱姓埋名,而是仍執着繼續參與起義。

方臘被俘後,浙南的幫源、樣桐一帶,尚有不少起義軍在據險抵抗,大約七萬起義將士,爲保衛根據地一直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呂將一直沒投降,直至最後失敗自刎而死。

雖說呂將與李綱、趙鼎等人相比,名氣差很多,但那是因爲呂將的運氣差,投了方臘這個鼠目寸光之人,以至於他的能力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來。

呂將有很好的戰略眼光,也有很強的組織能力。

而李衍最欣賞呂將的卻是,他意志堅定,堅決推翻北宋,不死不休。

在李衍看來,只有呂將這樣的人,纔是自己最堅定的支持者。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衍抓着呂將的胳膊,道:“泰然,你和你的這些朋友來入夥,解決了我梁山泊很大的一個難題!”

原來,呂將之所以遲遲沒過來,是因爲呂將到了水泊梁山和聞煥章談過之後就又返回歙州和富陽爲李衍招募人才去了。

呂將一去一返,不僅給李衍賺來了十四個文人,還給李衍賺來了一個大才——方臘麾下大將,文武雙全,官拜南國尚書,歙州大戰時,設計殺掉梁山的聖水將軍單廷圭、神火將軍魏定國,歙州城破之時,殺出重圍,連殺李雲、石勇,後被孫立、黃信、鄒淵、鄒潤、林沖聯手殺死的王寅。

正像李衍所說的這樣,呂將可是給李衍解決了大問題。

石寶已經打破了南原府直奔羅州而去,如果被石寶打破羅州,那麼從大的方向上來說,梁山軍已經打穿了南邊,將南京到濟州島全都連上了。

當然,這只是大方向,有三座府城因爲消息靈通,而有了防備,以至於石寶根本就沒有機會下手,石寶無奈只能將那三座府城繞開,繼續往前打,而這三座府城則需要慢慢攻打。

另外,石寶打得都是府城,郡城和縣城根本就沒打,他這一路之上有三四十個郡城、上百個縣城,這些都得一點一點攻佔。

目前,朱武已經將石寶打下的府城都佔領了,並且從北向南一點一點的推。

截止到三天前,朱武已經將南京周邊、中原道南部、河南道部分地區平定。

李衍批示,將這部分地區設置爲樂浪郡,仇悆爲太守,蕭讓爲通判(兼清州縣令),程萬里爲天安縣令——李衍可沒有一兩千個文人細化管理,目前他只能採納郭永的意見效仿漢武帝設漢四郡將南邊這兩塊地盤分成樂浪郡和真番郡兩個大郡,將其它州郡暫時全都變成縣,至於原來的縣一級則暫時全都取締。

不過雖然李衍已經極力簡化管理機構了,可人還遠遠不夠,李衍甚至還二十幾個縣令都湊不出來,以至於在樂浪郡的很多地區只能是軍管,那些地區全都是亂糟糟的一片,別說發展了,現狀都難以維持。

仇悆天天跟李衍要管理人員,後來仇悆真急了,派人給李衍送來了一份名單。

李衍要請的蕭嘉穗和許貫忠也好,要賺的李綱、趙鼎等人也好,孫靜、郭永、仇悆推薦的人也好,孫靜去東京汴梁去賺的人也好,全都是遠水解不了盡渴。

只有呂將帶來的這十幾個文人能應應眼前之急,不別說的,李衍至少可以將樂浪郡的二十幾個縣令湊全了,至於他們中有些人勝任不了,李衍只能說,有總比沒有強,讓他們先當着吧,等將來文人多了,再慢慢調整。

藉着酒勁,李衍直接上乾貨,道:“泰然,你帶來的這些人全去南京找仇悆仇太守報道,仇太守會安排他們去樂浪郡的各縣擔任縣令,你則直接去真番郡找朱武軍機,先配合他將真番郡平定了,然後你就當真番郡的太守,至於你們手下的縣令,我會慢慢給你們配。”,然後李衍扭頭對王寅道:“你留在我這,幫我帶步八軍和步九軍。”

聽了李衍對他們這些人的安排,呂將、王寅等人無不大喜!

一聽樂浪郡和真番郡這兩個名字,他們這些飽讀詩書之人怎能想不到,李衍定是效仿漢武帝將整個半島畫爲樂浪郡、真番郡、玄菟郡、臨屯郡四個郡。

這樣的話,真番郡一定不會比大宋的大多數州郡小。

換而言之,呂將一下子就從白丁成了三四品節度州的知府!

王寅的情況可能更好,步八軍和步九軍的統領是由李衍親自兼着,可李衍事那麼多,哪能一直帶這兩個軍,未來說不準這兩個軍就會落到王寅手上。

至於其他人,也一下子就從白丁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知縣老爺!

呂將等人無不高興道:“這次來對了!”

李衍也高興,“終於來了一批文臣,終於不再是草頭班子了。”

一高興,李衍難免多喝了幾杯。

阮小七將李衍扶出來了之後,問李衍:“哥哥,你還去不去驗王俁那廝的四個女兒了?”

李衍藉着酒勁道:“驗,爲甚麼不驗,我又不是收破爛的,我都已經是安東護都府的大都督了,不漂亮我又何必委屈我自己!”

……

第四百八十一章 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聖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王室之女(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不想成爲第二個田虎(求訂閱!)第二百零二章 宏大的決定(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一章 定數(上)(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三章 同行(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絕了後路(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六章 遼王朝徹底成爲歷史(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四章 東皇大帝(求訂閱!)第八百五十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五百零六章 牧馬南山?(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宮小日常(上)(求訂閱!)第八百三十七章 烏蘭巴托的夜(上)(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八章 奪妻之恨(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半套棍法第一百二十章 怒殺閻婆惜第三百三十二章 不能讓他太順(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八章 心悅臣服(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 家花沒有野花香第八百六十六章 寢食難安(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六章 恩斷義絕(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守(四)第四百六十五章 巡邊三策(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二章 奇取汴梁城(十二)(求訂閱!)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鐵路”計劃(求訂閱!)第七百四十五章 西夏使團(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七章 送趙構一份大禮(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一章 羨慕嫉妒恨(求訂閱!)第八百零九章 段譽(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三章 智取二龍山第六百一十章 僥倖(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七章 忍了(求訂閱!)第七百零三章 硬剛?(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二章 本宮是大宋皇后(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勝負(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會中十友(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倍兒爽第四百四十章 堂堂正正(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爲而治(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五章 千人宴(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馴馬(中)第二百零五章 坐龍椅睡龍牀(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三章 賞罰分明(求訂閱!)第六十五章 小娘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作繭自縛(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小聚義(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定十年秋(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八章 登基(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順勢而爲第八百一十一章 帝國誕生(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但有反抗,格殺勿論第三百一十六章 百萬軍中第一人(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求訂閱!)第七百零八章 完顏宗翰死(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 訴苦大會(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九章 兵發濟州府(求訂閱!)解釋幾句。第八百零一章 趙構成爲廢人了(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三章 擡舉(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一百章 侵略者的覺悟第六百二十六章 留不得(求訂閱!)第五十章 好大的野心第五百七十章 舉兵南下(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捷(上)(請訂閱!)第二百五十四章 軍師之才(求訂閱!)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可以幫你們賺錢(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佶怕了(求訂閱!)第十五章 辛苦惟存一片心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金議和?(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戰(終)(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入夥二龍山(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宮小日常(上)(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五章 和平時期(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禍福同享,生死與共第八十二章 禍福同享,生死與共第四百六十八章 僞大國的面目開始爆露(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九章 樂壞了(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三章 國戰 (爲好友老書友166666加更1/2)第二百零七章 軒轅皇帝轉世(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 不上她,妄爲男人(爲“吉諾的憂傷”道友加更1/2)第七百二十章 李衍和趙構不是親戚嘛(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二章 她們的男人要當皇帝了(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八百九十八章 大定十年秋(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七章 清算(求訂閱!)有點不會寫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寇再會(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一章 趕緊滾(求訂閱!)第五百四十章 暗潮涌動(求訂閱!)第六百九十四章 背水一戰(求訂閱!)第八百七十章 大金完了(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九章 造化弄人(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二章 徒謀(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衍真是你們宋國的臣子嗎(求訂閱!)第六百三十章 如猛虎下山一般(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吞小(求訂閱!)第二百零八章 燒殺淫掠(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七章 培養接班人(下)(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