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十九章 草木秋死,松柏獨存(求訂閱!)

“諸位愛卿可有何滅賊良策?”

蔡京等人聽了趙佶之言後,不約而同的看向童貫。

見此,童貫上前一步,道:“稟陛下,金軍攻遼春州,遼東北面諸軍不戰自潰。女古皮室四部及渤海人皆降於金。復又陷遼泰州。如今金國崛起,儼然有跟遼國分庭抗禮之勢。遼天祚帝自燕至陰涼河,置怨軍八營,又有乾顯大營二萬八千餘人,屯衛州蒺藜山。遼金大戰一觸即發。另西夏囤積了二十萬大軍置於邊界。如今邊界形勢混亂,此時抽調西軍怕是……不妥。”

這次童貫可不是推脫,而是現在的國際形勢真是有可能會瞬息萬變。

金國崛起的太過迅速,也太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結果不僅打了遼國一個措手不及,也打了宋國和西夏一個措手不及。

一聽國際上的形勢如此複雜,沒人敢打調西軍剿田虎和王慶的主意了。

趙佶也知道,這種情況下是不能調西軍剿匪的,於是將目光從童貫身上轉移到了高俅身上,問:“禁軍可去剿滅田虎、王慶?”

高俅出列道:“今歲大旱,江、淮、荊、浙、梓州皆有野心之徒乘機糾集亡命,捏造妖言,煽惑愚民,禁軍正四處鎮壓。然,陛下若是讓禁軍去剿滅那田虎和王慶,禁軍可擠出……兩萬人去剿那田虎和王慶。”

見高俅使了個大勁,才憋出兩萬人,趙佶就是一皺眉!

蔡攸見趙佶皺眉,跳出來道:“我大宋八十萬禁軍,如今到了用時,竟只出兩萬,高俅,你就這麼報答陛下的皇恩?”

高俅看了蔡攸一眼,然後道:“太祖開寶末年,全軍兵力三十七萬八千人,其中禁軍十九萬三千人。慶曆五年,全軍兵力一百二十五萬九千人,其中禁軍八十二萬六千人;幾年後的皇祐初年,總兵力達到一百四十一萬人。隨後歷經王相公改革裁軍,全軍總兵力八十萬人,其中有禁軍六十萬,廂軍二十萬。崇寧五年,樞密院上表,禁軍缺額二十四萬,新招兵十萬,仍缺十四萬。至俅接手時,曾上表過陛下,禁軍只剩二十三萬七千人……”

蔡攸一聽還有二十三萬七千人,立馬又道:“禁軍有二十三萬七千人,你纔派兩萬人爲陛下剿匪,高俅你可真對得起陛下的皇恩浩蕩!”

高俅沒看蔡攸,而是衝趙佶一拜,然後道:“陛下修建華陽宮時下過一道聖旨,着……”

“咳!”

趙佶一聲輕咳,高俅的話戛然而止!

你道爲何?

原來,趙佶修建萬歲山時,伕役不夠,就給高俅下了一道聖旨,讓禁軍去修建萬歲山。

高俅多聽趙佶的話,即“多佔禁軍,以充力役。其所佔募,多是技藝工匠……凡私家修造,磚瓦、泥土之類盡出軍營。”

後來高俅更是變本加厲,拉野戰軍幹工程,“帥臣、監司與夫守、倅、將、副多違法徇私,使禁卒習奇巧藝能之事。或以組繡而執役,或以機織而致工,或爲首飾玩好,或爲塗繪文縷,公然佔破,坐免教習,名編卒伍,而行列不知,身爲戰士,而攻守不預。”

也就是說,北宋那支曾經掃平十國的禁軍虎狼,此時的主業竟然是給領導做刺繡、織絹布、做首飾、當畫工……

這些事高俅可不是瞞着趙佶乾的,而是請示彙報過的。

趙佶覺得,反正禁軍也沒什麼事做,就同意了高俅的變通之法,還暗中爲高俅點過贊。

此事可以說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後來北宋的亡國之君宋欽宗在詔書中都承認:“今三衙與諸將招軍……既到軍門,惟以番直隨從,服事手藝爲業,每營之中,雜色佔破十居三、四,不復教以武藝。”

國家的中央軍主力,招兵之後,不是練兵習武,而是做保鏢、學手藝,比例竟能佔到總數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還是連皇帝都知道的“秘密”,何止是滑稽?

如果僅僅是這樣,其實倒也沒什麼,畢竟還有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可問題是,這其中還有一個巨大的缺失——吃空響。

按照北宋亡國後,李綱的反思,徽宗朝禁軍中往往只有名額,卻寧可空缺不補充兵員,軍中連一半的人都沒有。

這幾個數字結合起來看,所謂的八十萬禁軍,又能有幾個可戰之兵?又能有幾員可用之將?

再加上,由於六個月乾旱無雨,各地活不下去的平民百姓紛紛拿起武器變成匪寇,禁軍真得派出大隊人馬四處鎮壓,要不然可就得天下大亂了。

所以說,高俅能給趙佶擠調出來兩萬人,真的是不少了,也真是想幫趙佶鎮壓下田虎和王慶的造反。

多少對他自己的家底也有點數的趙佶,隱隱知道,高俅和禁軍可能是靠不住了。

這讓趙佶多少有點後悔讓禁軍去修建園林。

可那園林關係到皇家的子嗣,怎可不修?

要不然簡單修一修,不去收集奇花異石美木珍禽異獸?

不可。

這艮嶽乃是皇家的臉面,怎可不精心裝飾點綴?

左右爲難之下,趙佶想起,還有無所不能的林靈素林仙長,遂將頭轉向林靈素求教道:“林仙長可有辦法?”

林靈素向趙佶施了一個道禮,道:“草木秋死,松柏獨存。此皆是上天對陛下的考驗,精誠所至金石爲開,只要陛下虔誠誦經做功德,萬事皆會迎刃而解。”

趙佶恍然大悟,道:“原來這乃上天對朕的考驗,朕當虔誠以對!”

高俅的眼珠微微動了動,然後看了樑師成一眼。

樑師成微微點了點頭。

高俅暗暗一咬牙,然後上前一步,再然後一拜在地,道:“求官家責罰!”

趙佶不解:“愛卿爲何請罪?”

高俅道:“臣用人不明,那呼延灼有負聖恩辜負臣的信任貪功冒進,結果被那梁山草寇李衍用計誘入險地擊敗,進而全軍覆沒,那李衍趁機又攻下了濟州府、東平府、東昌府三府,將三府官吏殺了十之六七,並將三府搶掠一空,臣有罪,求陛下責罰!”

……

第八百六十三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五)(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試鋒芒(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九章 能伸能屈(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九章 伐宋(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七章 朕幫你報仇了(求訂閱!)第百八七十三章 再見趙桓、耶律延禧(中)(求訂閱!)第一百零七章 水滸裡最不幸的女人第三十四章 壓寨夫人(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霸王條約(下)(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五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命難違(求訂閱!)第六百六十章 當斷則斷(求訂閱!)第八百六十八章 錦囊妙計(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五章 遼東王不是宋主(求訂閱!)第九百零三章 大結局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可是有夫之婦(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三章 活路(求訂閱!)第九十章 小聚義(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盤散沙(求訂閱!)第七百章 有孕在身(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 陽謀(求訂閱!)第六百二十四章 狼來了(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遼亡了(求訂閱!)第二百零二章 宏大的決定(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九章 牛皋(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二章 欲擒故縱(求訂閱!)第五百八十章 禪位(求訂閱!)第八百一十章 趙構的妃嬪在行動(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一章 燒火棍(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五章 燕雲決戰(二)(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七章 京觀(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爭烏雲(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四寇再會(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一)(求訂閱!)第九十二章 有人打她第七百八十六章 工業革命(求訂閱!)第七百零一章 搏輸了(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四章 汴梁城破(上)(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八章 聯合滅金?(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九章 蕭規曹隨(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七章 陪秦檜跪了近千年的王氏(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五章 和平時期(求訂閱!)第八百四十六章 老流氓(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 親厚(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六章 忠心不改(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七章 相(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梁山軍威乎?(爲好友“漢風雄烈”加更1/1)第七百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九章 誘惑太大(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驚弓之鳥(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三章 立場(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七章 朕幫你報仇了(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二章 固我所願,不敢請耳(求訂閱!)第六百零二章 十不管(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萬別逼我(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九章 稱藩(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一章 都嫁?(爲“風雨戲紅塵”道友加更1/1)第八百五十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半套棍法第六百五十七章 堪比秦皇漢武的豐功偉績(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二章 拜帥(上)(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三章 絕不放虎歸山(求訂閱!)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萬別逼我(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一章 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勸進(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爭烏雲(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錦囊妙計(求訂閱!)第六百二十四章 狼來了(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八章 遼東王(下)(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七章 遼妃(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四章 潘太后(下)(求訂閱!)第八百九十九章 蕭規曹隨(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直接決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高麗亡(求訂閱!)第八百五十一章 西夏滅亡(求訂閱!)第一百八十六章 婚禮(求訂閱!)第六百零三章 打李衍臉?(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馴馬(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死局(求訂閱!)第四十章 當納爲妻妾第七百九十五章 死局(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天使相貌的女魔頭第一百四十三章 投名狀(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驚弓之鳥(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師兄對勝負還是這麼執着(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一章 慫貨(求訂閱!)第八百三十八章 烏蘭巴托的夜(中)(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八章 肉爛在鍋裡(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七章 遼東王(上)(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寢宮(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九章 能伸能屈(求訂閱!)第四十九章 萬里投主第八百九十一章 選舉法(求訂閱!)第二百三十章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求訂閱!)第一百零七章 水滸裡最不幸的女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庭抗禮(爲“古月説”道友加更1/1)第七百六十二章 朕不想看見你(求訂閱!)第五百五十章 日本美女(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