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尖不商(求訂閱!)

濟州府尹之所以能夠揚名水滸,爲李衍所知,並非是因爲其能力出衆,官德高尚,而是在於其在辦案過程當中有過令人瞠目結舌的匪夷所思之舉,也就是他往何濤臉上刺下“迭配……州”字樣空着甚處州名一奇葩事。

在李衍看來,斥責屬下本無可厚非,但對部屬行如此辱沒人格的卑劣之舉就只能凸顯他的蠻橫與粗暴了。

何濤乃是三都緝捕使臣,負責一州之刑偵事宜,亦屬當地實權人物,他對何濤尚且如此殘暴,對於尋常百姓又豈會“柔情似水”“愛民如子”?

如此殘暴無禮、極具侮辱性的統治方式,焉能不激起百姓的羣情激憤?

李衍打得可是替天行道的大旗,怎會放過這樣的人?怎麼會不對他進行公審?

其實以上全都是藉口。

李衍之所以要公審濟州府尹,真正的原因是:

打破了濟州城,李衍等人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清點庫房,看看此役能有多少收穫。

結果,李衍大怒!

堂堂一府之地,竟然只有二十二萬五千五百四十二貫存銀!

不僅錢少,就連糧食都不到二十萬石!

就算不算其它地區,僅濟州城內,就十幾萬人口!

按照水泊梁山以往的慣例,所替天行道之地,每人都分兩石糧食,這點糧食都不夠給濟州城內的人分的!

由於濟水與梁山泊相通,地處梁山泊的鉅野就成了水運交通和戰略地位至關重要的地區,進而漕運大興,設在鉅野的濟州,也就成了京東西路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如此發達的城市,怎麼可能只有這麼一點點錢糧?

李衍當即下令對濟州府尹進行公審!

梁山軍進城了之後,對百姓可以說是秋毫無犯,而且公買公賣,與盛傳的一模一樣,讓濟州城裡的百姓全都放下心來。

而水泊梁山的公審可是有口皆碑的,濟州誰不知道在水泊梁山的公審上能報大仇,而且還不用擔心被報復?

最重要的是,積極跟水泊梁山互動,每人都有兩石糧食拿,兩石糧食可是一個人半年的口糧,如何能不積極爭取?

因此,一聽說,水泊梁山要搞公審大會,而且第一個公審的還是濟州府最大的府尹相公,頓時就涌來了幾萬來看熱鬧的人。

基於觀看公審的人數衆多,李衍公審弄到了府衙門口。

坐在府尹椅子上的李衍,一拍驚堂木,朗聲道:“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現在我梁山泊公審濟州府尹,誰有冤情,速速說來,遲則大仇難報!”

李衍以爲此次公審也會跟以前的公審一樣,開頭難,然後慢慢引導,民衆纔會積極踊躍!

哪成想,李衍的話音一落,就有一個四旬左右的不凡男子分開衆人上得前來,然後行禮道:“稟報大王,小人有冤情!”

李衍問:“你有何冤情?”

那人道:“小人姓蘇,名長官,乃是本地米商會會首……”

一聽這個蘇長官的身份,李衍不禁一皺眉!

在李衍的印象當中,米商好像沒有一個是好東西。

不過這次李衍錯了。

這個蘇長官還真就是一個例外。

此時買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說。

蘇長官最早是在一個小村中賣米,從那時開始,他在量米時就會以一把紅木戒尺削平升斗內隆起的米,以保證分量準足,銀貨兩訖成交了之後,他又會另外在米筐裡氽點米加在米鬥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會鼓成一撮“尖頭”,儘量讓利,這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無尖不商”。

當然,到了後世,“無尖不商”這個詞變壞,成了“無奸不商”。

除了賣米時多給一些,蘇長官還對銷售過程進行記錄,記錄下客戶的飲食習慣、訂貨週期和供貨的最好時機,並且在他們那個村子裡面進行了包含如下問題的市場調查:家庭中的人口數量;每天大米的消費量是多少碗;家中存量的糧崗容量大小。

針對市場調查,蘇長官採取了兩個措施:免費送貨上門;定期將客戶家中的米缸添滿。

例如:一個五口之家,三個大人,兩個小孩,每個大人要吃兩碗大米,小孩一碗,這樣,這個家庭一天大米消耗量爲八碗,該家庭米缸容量是一百二十碗,這樣接近一袋大米,一缸米可以消費十五天,於是他決定每十五天爲這個家庭送一袋大米。

讓利於民,再通過建立這樣極有價值的記錄和推出的新服務(送貨上門,定期補貨),蘇長官的米店和客戶建立起了廣泛且深入的關係,先是與他的老客戶,然後逐步擴展到其它的村民,他的米店不斷的擴大,米店的生意蒸蒸日上,在他三十幾歲的時候,他就成爲濟州有名的米商,後來更是成爲濟州米商會的會首。

不過這一切全都被濟州府尹斷送了。

蘇長官一臉恨意的看着府尹繼續道:“自打他上任了之後,他和他弟兄用盡手段打壓我們米商,霸佔我們的米鋪,現在濟州城中九成以上的米鋪都是他家的,濟州府其它地方的米鋪也有七成是他家的,讓我們米商全都沒有了活路,而且,他們弟兄不僅欺行,還霸市,他家米鋪賣的米,向來缺斤短兩,且以次充好,濟州百姓敢怒不敢言,求大王爲我們主持公道!”

沒等李衍說話,府尹就跳腳道:“蘇長官,你別含血噴人,不能因爲本府與那周生同姓認識,就栽贓本府和周生是弟兄!”

李衍看了看虛張聲勢的府尹,然後衝蘇長官道:“我梁山泊從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同樣的,也從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你告府尹,可有證據?”

蘇長官道:“滿城百姓皆是證據,大王只要派人查一查,必能查出小人所言是實是虛,另外三裡渡那裡有一片可裝五百萬石糧食的糧倉,大王派人過去一查便知官倉中爲何沒有多少糧食!”

……

第七章 阮氏三雄第七百八十三章 一盤散沙(求訂閱!)第一百七十七章 泰山壓頂(求訂閱!)第五百零一章 易州易主(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都督萬歲(求訂閱!)第八百一十章 趙構的妃嬪在行動(求訂閱!)第六百零九章 如夢初醒(求訂閱!)第五百八十章 禪位(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七章 師師,你在哪裡?(求訂閱!)第二十九章 不自量力第三百九十九章 樂壞了(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九章 從今以後日本姓“李”了(求訂閱!)第七百八十章 往昏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求訂閱!)第一百九十章 慘(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六章 比肩秦皇漢武(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六章 兵臨城下(求訂閱!)第四百零四章 長相廝守(求訂閱!)第三百七十八章 悔不該當初不聽李衍的(求訂閱!)解釋幾句。第一百零八章 家花沒有野花香第四百二十七章 遼妃(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五章 塞爾柱帝國(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三章 賞罰分明(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三章 拜帥(下)(求訂閱!)第六百八十六章 睡美人(求訂閱!)第十四章 挑釁第八百三十四章 變天了(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君(求訂閱!)第七十八章 我不佔你便宜第五百零四章 提前慶祝勝利(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肉磨坊(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九章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求訂閱!)第六百二十章 趁火打劫(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後宮小日常(中)(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二章 整風(上)(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七章 開府(終)(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早晚是一家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守(二)第九十六章 先納了她們再出發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上)第六百九十一章 府州折家(求訂閱!)第七百一十四章 郎有情來妾有意(求訂閱!)第六百零三章 打李衍臉?(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九章 獨斷專行(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七章 悄悄出兵(求訂閱!)第七百五十九章 父子(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 攪世黑龍第五百五十八章 閃擊戰(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六章 遷都(上)(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三章 勸降(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一怒,血流千里(爲“羊腿離我而去”加更1/1)第一百零七章 水滸裡最不幸的女人第四百零六章 在劫難逃(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二章 勸進(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丈人(求訂閱!)第六百八十七章 裝睡(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誰贊成誰反對(上)第二百零五章 坐龍椅睡龍牀(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王佐之才第一百零五章 綠衣少女第二百六十三章 雨露均沾(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八章 論戰(這章是爲“精神病11”道友加更的1/2)第八百九十五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六章 捉遼主(求訂閱!)第六十四章 歌舞神仙女,天下第一魁第六百三十六章 奇取汴梁城(六)(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李若水第七百五十七章 鄭太后(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擴軍(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二章 求高衙內的心理陰影面積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百單八將(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八章 義憤填膺(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七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一章 千載良機(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五章 得而復失(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敗(爲老友“你笑我笑”加更2/2)第四十三章 飛奴今天的第二章別等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誰射的(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共利雙贏(爲“愛笑的張益達”道友加更1/1)第七百零一章 搏輸了(求訂閱!)第四百零四章 長相廝守(求訂閱!)第二百九十六章 康莊大道(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二章 苗劉兵變(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五章 奇取汴梁城(五)(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八章 義憤填膺(求訂閱!)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風(下)(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三章 貓鼠之戰(求訂閱!)第七百三十二章 貴國皇帝真有擔當(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命難違(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形勢大好(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四章 你的妃嬪是我睡的(求訂閱!)第三百四十六章 恩斷義絕(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九章 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嘛(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八章 蛟龍入海(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二章 一語成讖(求訂閱!)第七百章 有孕在身(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