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回 李助歸天王慶撤兵

“什麼?”

聽到士兵的話糜勝大喊了一聲。

“賊寇收兵回城,杜酆二位將軍雙雙被俘!”傳信的士兵又顫抖着說了一遍。

“唉……!”糜勝狠狠的一揮拳然後重重的嘆息了一聲。

本來王慶對於救杜壆和酆泰一事並不是太上心,可現在突然聽到二人被俘,心裡卻猛然一顫。

人總是這樣,當你擁有某個人或東西時總感覺無所謂,不珍惜,可當有一天突然失去了,心裡面會突然覺得一下子空了,這才知道原來這個人或東西對你是這麼的重要。

王慶手下雖然有很多武藝高強的大將,但杜壆與酆泰卻是最出色的幾人之一,尤其是杜壆可以說是王慶軍中第一人。

王慶表情有些僵硬的坐在那裡,下面的人也全都沉默下來。

這一戰本來佔盡優勢,可是如今的結局卻太過難以讓人接受,丞相李助重傷不久於人世,主帥杜壆一戰被俘,這兩人可以說是王慶的左膀右臂,只一戰便全都失去。

再加上武力排前五的酆泰,以及最少幾萬人的死傷,這一戰可謂損失慘重!

片刻之後王慶平靜下來說道“軍中之事由護國統軍與輔國統軍共同執掌,各位將軍輔佐。

如今我軍新敗士氣有些低落,當嚴加防守以免賊寇趁機劫營。

另外讓大軍做好準備,大名府城門已經坍塌短時間不能修復完畢,讓所有士兵隨時準備再次攻城,這一次定要將大名府攻下!”

衆將聽完互相看了看,範全上前說道“楚王,如今之勢我軍實不宜再繼續開戰,不如暫時退兵等以後機會成熟再行報仇!”

“這……?”往常這種情況都是李助幫王慶出主意,現在李助重傷生死不明王慶一下就有些不適應起來。

“大王,範殿帥說得有理,雖然大名府城門塌了,但是並未傷到賊寇根本。

我軍兵力原本就不如賊寇,以前可以仰仗火炮之利攻破城門,可如今我們的火炮盡毀反而賊寇手中卻依然有火炮,此消彼長與我軍十分不利。

若強行留下來攻城弄不好會出現更大的潰敗,到那時我軍在想撤退就沒那麼容易了!”

段二乃是王慶的大舅哥,所以說話比其他人更直接一些。

王慶的心動搖了,以前因爲李助的一力主張王慶才下定決心攻打大名府,現在李助不在了其他人又全都反對,這使得王慶愈加的迷茫。

王慶坐在那裡想了想,然後說道“此事先放一放,等本王一會去見一見丞相再做決定。”

下面衆人聽完面面相覷,全都無奈的搖了搖頭。

王慶來到李助的帳篷,李助已經完全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被火炮炸掉了一條腿和一條胳膊,身上的大部分地方也都被炸傷,閉着眼躺在那裡一動不動,若不是胸口有微弱的起伏王慶都以爲李助已經死了。

坐在旁邊守着的郎中見到王慶進來趕忙起身問好,王慶緊緊皺着眉頭問道“丞相的情況怎麼樣?”

郎中躬着身搖了搖頭回道“丞相的傷太重了,熬不了多久了!”

王慶沒有回話來到牀邊輕聲喚道“丞相……丞相!”

李助此時的意識已經有些模糊,聽到有人呼喚強忍着將眼睛睜開。

“楚……王……”李助見到王慶極其微弱的說道。

王慶點點頭輕聲說道“丞相不用擔心,我已經命人去東京尋朝廷的御醫,一定不會讓丞相有事的!”

李助猛地咳嗽了兩聲,然後費力的說道“不用……麻煩了,助命不久矣!”說到這裡又劇烈的咳嗽起來。

郎中見此趕忙過來幫李助輕撫着胸口,使他呼吸更順暢一些。

過了一會李助穩定下來,喘息着說道“楚王……此仗不宜再戰,當速速撤軍!

若撤軍切記……切記不可按原路返回,朝廷若見我等失敗,必然翻臉派兵阻攔,可……向西走梁山與朝廷的交界,這樣穩妥一些……咳咳……李助有罪,愧對……愧對楚王,助今日之禍皆咎由自取,我恨……我恨……!”

說到這裡李助突然激動起來,接着便是劇烈的咳嗽,這一次無論郎主如何輕撫拍打都無濟於事。

一陣猛烈咳嗽過後,李助瞪大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大王,丞相他……走了!”郎中摸了摸李助的脈搏說道。

王慶沒有說話看了李助一眼,心情沉重的轉身離去。

王慶回到自己的帳中,坐在那裡沉思起來,剛纔李助的話他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李助勸他不要走原路這點沒問題,主要是最後那句咎由自取以及沒說完的他恨什麼,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李助不會在最後彌留之際說出沒用的話,所以李助一定是有什麼事瞞着自己。

王慶坐在那裡靜靜的想着,他與李助相識與微時,王慶能有今天可以說與李助的出謀劃策分不開。

二人平時亦君亦臣,亦師亦友,王慶對於李助的信任無以復加,可謂言聽計從,包括這次出兵攻打大名府在所有人都反對的情況下,王慶依然選擇相信李助親領大軍穿越朝廷地盤而來……

想到這裡王慶突然一驚,頭腦裡浮現出一種可能,朝廷與楚國協商討伐梁山的事情完全是李助一手負責,究竟是如何談的王慶可以說一點都不知情,只是李助告訴他什麼就是什麼,根本沒有過絲毫的懷疑,難道……?

王慶越想越心驚,猛地站起身來大聲喊道“速叫所有文武到大帳議事!”

王慶的後背隱隱冒出了冷汗,他感覺自己掉進了一個天大的陰謀裡,難怪朝廷會這麼大方送給他們火炮,難怪對於自己三十萬大軍過境而毫不擔心,看來這一切都是朝廷早就算計好的了,只不過是自己太過相信李助而放鬆了警惕。

當所有人陸續進來王慶一臉凝重的說道“丞相剛剛身隕這對我大楚來說是非常大的損失,如今戰局不利,將士士氣低落所以本王決定聽從各位的意見退兵!”

衆人聽到李助死了臉上微微一愣,雖然大家都知道李助傷勢過重命不久矣,但如今真的死了還是有些意外。

接着又聽到王慶同意撤兵,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輕鬆的神情,只有站在後面的糜勝眼中藏着深深的不甘與怒火!

第二百七十二回 朝廷發兵圍點打援第三百一十二回 又添賢才再得猛將第三百八十四回 計已定時遷借人第五回 老夫妻卻是新婚夜第十一回 見高俅謀離東京第三百三十三回 亂起吳學究之謀第二百五十六回 遼國犯境雖遠必誅第五十七回 衆豪傑齊聚雁鳴山(修改)第三百九十四回 顏樹德一力降十會第一百八十六回 晁吳上山再聞武二第四百六十七回 林沖窺城暗傳消息第九十二回 殺黃安秦明入夥第二百零五回 高俅入水即爲鱉第四百零六回 反殺扭轉必敗之局第一百六十七回 豹子頭險喪抱犢山第二百三十回 大聚義英雄排座次第一百七十五回 林沖單臂擒三娘第四百五十九回 動殺機艱難抉擇第一百八十一回 撲天雕得救上梁山第七十回 聚義廳林沖點將第二十九回 莽撞漢亦知盡孝心第四百八十八回 吳學究生擒遼國主第八十七回 良宵苦短濟州發兵第二百九十六回 豹子頭馬踏全毛犼第四十三回 奪梁山月黑殺人夜(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五回 宋朝使者會方臘第一百九十九回 高俅興兵十五萬第八十二回 激秦明家人團圓第五百七十二回 林沖回兵大名府第七十一回 林教頭終見賢娘子第二十九回 莽撞漢亦知盡孝心第二百零六回 騎兵至官軍末路第三百五十六回 到相州林沖握主動第二十回 兄弟別船夥兒落淚第三百二十回 下馬威瓊英先鋒第一百六十九回 林沖設謀救史進第五百七十四回 王慶死林沖見三將第三百七十九回 父女相見投降條件第三百七十七回 梁山實力不容小覷第二百四十九回 朝廷發兵林沖回援第五百二十六回 三路大軍聚會寧第三百二十六回 伏兵出顧此失彼第一百零二回 山寨興再添大將第三百七十八回 瓊英夜會鄔國舅第五百四十回 林沖點將兵發汴梁第二百四十二回 陳宗善奉旨招安第一百五十八回 林沖得子名林勝第五百五十六回 前後夾擊敗王慶第五百一十六回 該死之人必須死第七十四回 建防禦林沖送溫暖第一百四十一回 士氣振大戰凌州軍第五百零七回 新年到武松成親第三百七十四回 招降再添四萬兵第六十回 殺公子林沖得馬第二回 回到北宋爲林沖第四百四十三回 拒不出戰援兵到達第三百一十九回 蔡攸領兵送禮無異第四百三十七回 遼國發兵是何目的第一百三十二回 第一戰曾魁誤事第四百九十八回 燕青對兀顏延壽第三百七十三回 天下之大何去何從第六十九回 小聚義兄弟三十人第二百七十七回 金蟬脫殼去向成迷第三百三十四回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第五十四回 知陰謀將計就計第五百八十七回 天下一統大濟永昌(全書完)第四百四十九回 豹子頭大破六花陣第一百七十八回 豹子頭三打祝家莊第三百五十七回 談判開始討價還價第三百一十二回 又添賢才再得猛將第三百七十六回 董一撞難搶急先鋒第五百八十一回 招駙馬王黼之謀第三百九十回 金蟬脫殼人去寨空第三百四十三回 無懼夾攻誓滅田虎第五百零三回 潘金蓮宿命輪迴第三百七十一回 得勝歸林沖訓李逵(謝天帝永恆打賞)第二回 回到北宋爲林沖第六十九回 小聚義兄弟三十人第四百五十回 得涿州打敗兀顏光第一百三十一回 大戰起兵臨城下第五百二十七回 遠遁沙漠潛心蟄伏(謝天帝永恆打賞)第三十回 江心畔兄弟交心第三百一十回 冷豔美女瓊矢鏃(謝懶得要上天打賞)第五百二十二回 交鋒慘烈的一戰第五百七十七回 方臘自立李彥抄家第二百六十二回 雙槍將首戰建功第四十回 添豪傑時遷探路第一百六十回 卞祥右丞相太師第三百七十二回 六降一死二個留第一百五十三回 七將混戰童貫出兵第二百三十六回 打青州慕容求三山(謝0o文o0和燈火見人家打賞)第三百九十一回 爭分奪秒誰先到達第二百一十五回 援兵至吳用設謀第四十一回 謀水泊林沖見佳人(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五十六回 前後夾擊敗王慶第三十九回 奔梁山半路遇強人第四百三十回 調動完畢三員猛將第二百二十五回 回梁山再添三將第三百六十七回 豹子頭問答瓊矢鏃第九十三回 建制度十條振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