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章 正史的名將,開國的元勳

如果說威勝軍地界位於河東路的中心,是通往各處的要害之地,太原府則控帶山河,也曾被記載說踞天下之肩背,爲河東之軍事重鎮,同樣也是古今兵家必爭之地。當金國決議南侵進攻大宋之時,也是分兩路兵馬大舉攻宋,東路直取宋國國都東京汴梁,而西路則正是要侵佔太原府,並趁勢控扼住河東路全境。

蕭唐率軍經過一道清澈見底,冰冷刺骨的寒泉,但見此處周圍石壁也高達數十丈,氣勢端的雄偉,而冰涼的寒泉從山下涌出又聽見淙淙有聲。經太原府軍司的士兵告知,此處喚作烈石寒泉,也是古太原的一處奇景。蕭唐甚至還瞧見在泉亭下有宋徽宗御筆親題的“靈泉”二字,只是此處景緻雖然別緻,蕭唐卻也無心駐足觀賞,只想速速統領麾下軍馬至太原府早作整頓,儘早敲定兵家軍議,好能夠驅逐党項諸部,以及剿滅田虎糾集的河東賊衆。

想當年坐落在河東路的太原不止軍事地理位置十分緊要,它別稱幷州,古稱晉陽,自古至今也是亂世豪強必爭的錦繡古都。只是在正史中爲了把守住太原府乃至河東全境,宋廷先後派出了种師中、姚古、姚平仲、何灌、折可求等軍中名將派重抵抗金軍入侵。可惜這些本該在軍中地位尊崇,當年屢建功勳的宿將戰死的戰死,潰逃的潰逃,就連現在與蕭唐協同作戰的小太尉姚平仲,也在宋軍意圖奪回太原的戰爭中逃遁隱居,一直不知所蹤,直到幾十年後......

蕭唐一直都十分清楚,他想在河東路拉練起一路新軍,也正是要這金國必要佔據而進一步蠶食大宋的兵家要地多設上一層屏障。雖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今的變數河東路是否足以將金國侵略大宋的腳步拖慢,蕭唐雖然無法做出未卜先知的判斷,可是事前他也總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其實關於正史與《水滸傳》的相互之間的聯繫,蕭唐也知道一件十分值得人思量的事,據史書記載在種師中馳援太原的宋軍中還真曾有一員作爲“招安巨寇”,後來投軍抗金的大將喚作楊志,只是後來在與金軍的交戰中兵敗於山西盂縣,後來不知所蹤。

那個原是綠林草莽,後來毅然接受招安,並協助小種經略相公抵抗金軍入侵的楊志,應該就是水滸裡面那“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青面獸的原型人物。而如今蕭唐扶持水滸羣豪做大聲勢,也正合史載中那些本是綠林好漢,卻做爲義軍保家衛國的人物一般,同爲也要爲了保衛神州沃土而與共聚大義的兄弟們一道拋頭顱、灑熱血。

待蕭唐率軍護送着大批百姓終於趕至太原府,眼下統御官軍把守城池,安撫城內百姓的楊知府早已得軍吏來報,立刻雖府衙內的大小官吏前來迎接蕭唐。

蕭唐眼見那楊知府生得十分清瘦,與他敘過幾句話後,蕭唐也發現這個楊知府談吐不俗、頗有見識,並不似尋常那些賣爵鬻官、巴結權貴才得以上位的國家蠢蟲。只不過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楊知府先前與兵馬都監李永烈率尚可一用的幾營官軍把守住太原府城,兵力便已經是捉襟見肘,否則那李永烈也不必只統領一營官軍如飛蛾撲火般前去救援遭賊衆與黨項人截擊追殺的大批百姓......

只不過是西夏部族寇鈔,河東賊衆肆虐,太原府乃至河東北部各地軍司便已陷入這般窘境,這也就難怪金國悍然向河東路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宋軍只得派出大批將領率所部人馬馳援,卻接連慘遭敗陣,而丟下了大批國家將才與軍旅將士的性命。

當蕭唐吩咐麾下軍健先行爲趙員外、金翠蓮等人安排個暫時歇息的去處,楊知府也命府衙中的胥吏差公人分批接引流落至太原府的流民百姓入城。隨後楊知府又恭請蕭唐、王煥、韓存保、姚平仲到府衙中議事。

隨後楊知府從蕭唐口中得知李永烈都監已經壯烈戰死,他臉上悲憤之色也愈來愈濃,不禁喟然說道:“李都監是忠勇良將,爲民即行,奮不顧身,如今卻在戰場上殺身成仁,惜哉!我周圍也幾無可用之人可以統兵抵禦賊衆肆虐,若非是蕭節帥與衆位將軍及時統率大軍馳援,又救下那些無辜遭難的百姓......太原府、河東路只怕真要淪入那些兇寇賊黨的手裡!”

“如今既然賊衆與黨項族人尚未打破州府城池,只在四處侵縣劫掠肆虐,形勢倒也算不得十萬火急。只是各地遭賊衆侵佔家園的百姓甚衆,還須儘早發付調遣諸部官軍,接引四方百姓至太原府暫作安生。”

蕭唐沉吟說罷,旋即又對楊知府說道:“聽聞李都監有一個胞弟也在此間指揮使司中任職,並着家小於太原府中居住,不知現在他人在何處?”

楊知府聞言立刻回道:“李都監那兄弟李永奇,雖然倒並未在軍司中掛職。不過我也知他勤習弓馬兵法,便許他在府衙中暫且做得個馬軍都頭。待立過番戰功之後,再舉薦他于軍中謀個武職,我這就喚他前來。”

府衙中的胥吏得了楊知府的吩咐前去召喚李永奇,未過多久,蕭唐便見有個二十三四年紀的青壯攜着個六七歲大小的男童入了府衙廳堂。楊知府先是向蕭唐說道:“蕭節帥,此人便是李都監之弟弟李永奇,那少年則是他的侄兒李世輔。”

楊知府話音剛落,滿臉沉痛悲憤的李永奇也不管在場的行伍將官,已然開口向他說道:“楊相公,我大哥他......”

此情此景下,蕭唐也不由感到心中沉重,這時他忽然覷見李永奇身旁的那個男童雖然生得黑瘦,雙目卻端的湛然有神,自己的父親李永奇乍聞他兄長戰死而悲痛激憤,雖然這男童眉宇間也帶着傷感之色,可是他那雙漆刷似的濃眉倒豎,雙目也似欲噴出火來,看來直恨不得立刻要爲他的伯父報讎雪恨。

蕭唐見狀心中也不由暗道:此子年紀輕輕,觀其神色卻不似個懵懂不知事的孩童,雖不知他那父親李永奇秉性本領如何,可是看他這般氣象,倒也是個直要顯露崢嶸的少年虎子。

---------------------------------------------------

注:李永奇,南宋初年官將,在金軍攻佔陝西延安府後與其子力戰不敵,被俘虜擒拿。雖然不得已被金國授以官職,可是在其子李世輔受命率軍至東京汴梁之前,李永奇就曾囑咐道:“此次東行,若有機會即南歸宋朝,不要因我陷入敵手而有所顧忌。我兒若南歸再爲大宋效命,我們李家自可名留後世。”而後李世輔欲重歸宋朝事發,李永奇全家二百餘口皆遭金軍所殺。

因投宋之事敗露,李世輔僅率二十六騎奔走西夏。時逢金、夏不和,李世輔暫時做爲夏將而屢立戰功,受封延安招撫使從後方率大軍進攻金國。而後夏國因李世輔心向宋朝而有心除之,李顯忠統領所部人馬抵禦夏軍精銳騎軍鐵鷂子,率先手舞雙刀馳入敵陣大敗夏軍,其中被殺死、踐踏的夏兵達萬餘。隨後李世輔振臂一呼出榜招兵,招募得四萬義軍直投四川,並得大宋名將吳玠接引,終於重歸故國。

高宗趙構念李世輔忠義歸朝,而賜名爲李顯忠。

嚴謹的來說,李顯忠生於公元1109年,小說中出場的年齡與正史有些不符,不過前後偏差並不算很大,爲了引出這個人物所以安排現在出場,也是爲了加快情節進度,但是補充說明正史人物的出生時間,特此聲明..........

218章 楊志遇險,賊軍闖陣1754章 盡世不修佛門經,平生專要鏟不平!1065章 殺星魔祟!李逵的正確用法1554章 招江湖的好漢,挖朝廷的牆角1468章 國家淪亡,哪裡會有救世主?168章 這是哪門子後宮?1280章 羣雄來投,如虎添翼1327章 盈屍相枕,死地求生1165章 杭州風波,事發前夕1176章 緝捕顛危,心魔難除651章 誰若先死,戰爭就結束了554章 犢子,不是這麼護的516章 整編馬步軍,新軍的擴建1577章 蓼兒窪旁,金軍的行跡1795章 中興四將,還有一個1639章 關勝與劉豫,總要有個了斷!(1)1220章 要跟我耍橫,你還不夠格!1054章 道貌岸然的僞好漢,兩面三刀的真畜生1229章 蘇州城前湖畔,嘯聚一夥強賊308章 離奇命案,也是報應1289章 替天行道這面大旗,你不扛,我扛381章 誰不服,就打到他服270章 張順投任俠,李俊勸張橫370章 女真人的戰神,單個挑不?028章 站住!打劫!921章 奇襲的人選,弟兄同生共死1796章 理念的分歧,宋軍的猛將強兵730章 陰魂不散,蕭唐又來了787章 自在快活,真性情的豪義146章 秣兵歷馬(2)1233章 沒了原則,實力再強,也是土匪216章 金蟬脫殼之計1629章 北進!收復登、萊二州1681章 以宋人制宋,大計不成矣071章 花榮的驕傲1367章 方臘易滅,蕭唐難除1236章 虎口奪食,卻是你不講江湖規矩031章 請君入甕778章 亂軍廝殺,武松的打法604章 三衙太尉,你未嘗不能取而代之274章 黃門山四傑,你要落草我出錢601章 六賊之首,權相蔡京660章 大鬧靈堂,想玩渾的?可以149章 第一筆生辰綱480章 我不殺你,我就想狠狠揍你675章 天大的人情,你李逵怎麼還?167章 金風玉露,初逢李師師1472章 豪義輕生死,熱血好漢歌364章 擊蛇擊七寸,擒賊先擒王482章 飛錘偷襲,就知道你要玩陰的1736章 第三方勢力,蕩滅頑敵!(2)011章 錯點鴛鴦1189章 殞身不恤,萬無生理?1571章 形勢立轉!早了幾天的援軍1296章 拔犀擢象,翻江倒海的狂龍1366章 蕭唐昔日的部下,江南剿賊的主力(3)1576章 擅殺朝廷重臣,也在算計之中840章 公私要分明,咱又不是高俅老賊042章 拜訪玉麒麟1193章 計再毒,卻已無所顧忌489章 鳥悶葫蘆,如何猜得破1638章 覆滅僞齊政權,國賊何在?781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1433章 莫大動靜,金軍怎會無動於衷?101章 大婚之日1595章 殺酋,決戰水滸畔邊(3)217章 劫營是假,火攻爲實528章 狂人不狂,狠人石寶660章 大鬧靈堂,想玩渾的?可以1211章 攻破城門,血腥殘忍的報復?292章 重返京師,汴水州橋1173章 情緣已滅,唯有殺意1143章 曾有婚配的一對,如今不死不休的仇敵1484章 曾奇襲梁山的官軍,共抗外敵的友軍1135章 莫放冷箭,宋江的惜才之心1657章 搶灘登陸,白刃血戰!(4)798章 玩硬的不成,我與你講王法792章 自有重逢日,大家都要好好的478章 胡建第一刀,刈虎刃石寶877章 慘烈的一戰,身陷死局1232章 吮血劘牙,食人魔君不可留1261章 梁山泊前,王英難逃711章 我就服兩人,一個是你,另一個還是你388章 但求快刀,斷鐵分金;但求良駒,翱翔八冥430章 我非修道之人,也該去幹正事了444章 爺爺生在石碣村,稟性生來要殺人!189章 我本無心撩妹,怎奈何824章 不是好人,卻是個好將軍793章 剛做官殺賊,這就要做賊殺官了?823章 我叫吳玠,小人我做,英雄我當!158章 巧遇“高衙內”1556章 再度南下,這次主要衝咱們來的601章 六賊之首,權相蔡京295章 大不了再落草,梅展的舊部子弟1111章 圍點打援,官軍不得不中的計262章 揭陽鎮上,穆家兄弟113章 時遷請纓1120章 好生之德乃天相,殺人正自人殺之!363章 林海雪原,如何對敵?253章 發配滄州,等你們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