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章 昔日戰友,大軍來援

卻說現在由蕭唐總管在銅鞮縣安置流民、編制新旅等事宜的進展,截止到目前爲止,主要負責選練新軍的羅戩與王進已經從河東流民之中選出兩千五百人編成五營,並且調用呼延灼、關勝麾下熟諳兵事的將官調用協助操習部曲。

按照大宋軍制,三人爲一小隊,九人爲一中隊,合再加上押官、隊頭、副隊頭、左右傔旗等官將編成一大隊,由校官督戰,兩隊合一百人爲一都,受都頭官統領;都以上設五百人爲一營,設營指揮使、副指揮使、營虞侯等武職差遣,再往上合五營兩千五百人變爲一軍,至於軍指揮使、軍都虞候的將官,也已經由武學學諭羅戩典籍劃策,暫作任命。

朝廷現在授權於蕭唐至河東選練新軍,按例可組建由十軍編成的一廂,最大編制在兩萬五千人左右的部隊,只不過尋常大宋軍旅中一個廂未必會按滿員編制,再涉及到平素各地軍司虛弱冒領、貪污空餉等鄙劣風氣,很多廂一級的編制的部隊甚至連萬人之數都達不到,其中可用之兵......只怕更是少之又少。

蕭唐決定在河東路新添一支勁旅,當然沒打算再去養一羣空耗國家錢糧的廢物兵痞,更不會似許多濫官蠢蟲那般藉此機會中飽私囊。既然倚仗趙佶待自己甚是信任恩寵的優勢,能夠得到朝廷暫時做爲自己的後盾,蕭唐還真就打算以滿員編制這支在河東正要組建的新軍,根據分工職能不同,再於其中打造出幾支能夠打硬仗的部曲。

畢竟匪患未止,在派出的官軍人馬接引下,於河東各地還有更多遭受匪患的流民百姓陸續會至銅鞮縣周遭地界暫作安住。蕭唐意圖整編的這支新軍,還在持續吸納兵源,只不過蕭唐被委以的軍權是鎮撫河東、選練新軍,他卻並沒有權利私自擢升提拔自己的心腹,就算他暫時可以統率這支軍隊,可是如果想委任花榮、牛皋等兄弟做廂指揮使、副指揮使等武職則必須向樞密院報奏,現在也只不過都是暫時差遣。畢竟大宋開國太祖杯酒釋兵權,又有他那皇弟趙光義進一步的崇文抑武,大宋重文治而輕武功,這同樣也不是一句空話。

想到此處,蕭唐也不禁心中暗付:到底還是在綠林中行事爽利,在這年頭若想做成一方軍閥的勢力,手底下儘快拉練起數支可用之軍,我那個綠林數山共主也必須要一直做下去。

另外在河東招募的勇健合兩廂編制達到數萬人馬的數量,按例就當爲這支軍隊似“捧日軍”、“驍猛軍”、“寧朔軍”等官軍部隊那般擬定一個番號。至於番號的名頭,現在蕭唐心中倒已然有了些想法。

“蕭節帥,下官已按照恁的規劃,對銅鞮收容的流民百姓進行了登記梳理,按照縣城內外,周遭村坊的佈局劃分了幾塊地域對百姓進行安置,寨棚在縣城與市鎮、村坊之間星羅棋佈,每日也有軍健巡弋、衙役公人維持治安秩序,至到目前爲止,也並未生出甚麼亂子。”

縣衙之中,羅戩向蕭唐就安置流民百姓的進展事宜正娓娓報說,他旋即又道:“也是靠李縣尉竭力相助,根據流民曾經職事不同,衙門內的公人文吏也尋到縣內的牙行,找到牙人尋覓職事,使得其中一部分流民暫時從事工商做傭工、或被僱爲佃戶,也算是解了他們的後顧之憂。雖說其餘不少鄉民只打算平定匪患重歸故土,也有許多人未曾尋覓得差事,可靠附近大戶佈施救濟,衣食上不至短缺,是以這些時日也不必擔心會釀成民變暴動。”

雖說牙行一詞多見於明代,而漢時稱駔﹑駔儈,唐朝、五代除了經紀、行老等稱呼,也開始被喚作便稱做牙、牙郎、牙儈,是以羅戩也習慣喚道牙行。宋時商業經濟活動頻繁,持有官府發給牙帖的牙行不止進行聯絡買賣雙方介紹交易、評定商品質量、提供倉儲等工作,同時也做着爲各處商鋪商號推薦介紹僱工等行當。

雖說無論是官牙還是私牙,牙人爲人秉性良萎不齊,因靠嘴吃飯借勢生財,古時也有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的說法,可是因爲宋朝高度發達,以小商小販爲主的小個體戶參與空前頻繁,這也衍生了出許多靠做拉攏買賣、推舉僱工而從中獲利的兼職牙人(正如《水滸傳》中幫西門慶勾搭有夫之婦的王婆,明明是開茶坊營生,卻也曾說過自己不止做撮合些男女風情的馬泊六,也會做牙婆混口飯吃),雖說無論正職還是兼職的牙人品性高低不同,可通常他們最需看衙門公人的眼色行事,現在蕭唐手下文吏人數不足,羅戩想到通過本地縣衙動用那些牙人安置流民,如此安排倒也算是合理。

“如此也好,能教百姓安居下來,此事絲毫怠慢不得,因往日官府無作爲而走投無路,不得已投到田虎那廝手底做賊的鄉民都不知凡幾,但凡能有條活路,誰又情願隨着那羣草賊殺人放火?只要河東民心穩定下來,也算又斷了田虎的一條後路。”

蕭唐頷首說罷,旋即又向王進問道:“王進教頭,招募來的那五營鄉勇,現在練兵事宜可還順利?”

王進也點了點頭,又向蕭唐說道:“蕭節帥果然有見地!依恁的意思徵召的軍健大多農家佃戶出身,也幾乎都是黑大粗壯、皮肉堅實的鄉野老實之人,我先告誡新兵入得行伍則務必嚴明紀律,現在教他們以識別旌旗金鼓命令爲主,嚴令他們百千人列陣進退攻守時謹從將令,不得有違。這些從流民中招募的鄉勇家眷大多得到安置,我也已三令五申節帥頒佈的軍令,比起尋常的配軍廂軍,這批鄉勇確實更易於指揮。”

其實按照宋代軍法而論:臨陣非主將命,輒離隊先入者斬;賊軍去陣尚遠,弓弩亂射者斬;臨陣聞鼓合發弓弩而不發,或雖發而箭不盡,不盡謂若衆射三箭,己獨射二箭之類,及拋棄餘箭者斬;將校士卒,臨陣詐稱病者斬;在邊鎮,詐有所規免者絞死臨陣或在賊境,非應得傳言而輒高聲者......法度也不可謂不森嚴,只是如今大宋諸部軍旅大多兵事荒廢,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的將士甚是稀缺。

蕭唐身爲宋將,也不好枉自篡改大宋在軍中的確立已久的諸般軍法,可是不止對現在由王進統率的新軍,還是呼延灼、關勝麾下的官軍將士,蕭唐也都曾向他們強調過一句話:在河東征討田虎的所有戰事,不管任何一條軍令,都是玩真的。

只不過蕭唐又向王進說及自己新立的幾條軍規,諸如操練時喧譁者、操練考覈成績低下者、煽動鄉愁者又該做何等處罰,與賊廝殺時位列前陣、斬賊首級者以及犧牲陣亡者又當多附加何等厚賞與卹金。正當衆人細議時,忽有一員軍吏至縣衙覆命,前來報說奉樞密院軍令統率一萬五千兵馬來援的王煥、韓存保等軍旅宿將三軍開赴,已出京畿路過隆德府地界,估計再過兩日後便會抵達銅鞮縣。

1441章 縱橫捭闔,後院起火210章 諸般兵馬都監的思量158章 巧遇“高衙內”057章 孫二孃,殺是不殺?402章 宋廷重臣,綠林梟雄,北地狼主880章 無力迴天,將星的隕落?(1)721章 沒有誰的命運,是被註定的234章 京師樞密院,再遇鄭居中1625章 另兩個來投者,倒都是舊識680章 這位先生,你有個弟子叫張清吧?438章 武松聞噩耗,我兄弟死了!?1006章 你要一顯本事,我要打到你服1325章 美化的宋江,醜化的宋江,真實的宋江482章 飛錘偷襲,就知道你要玩陰的1625章 另兩個來投者,倒都是舊識501章 久別重逢,我還是兵,你已是賊1424章 兩軍殺伐,攻心爲上935章 爲虎作倀,猥瑣怪漢443章 設好埋伏,請你入甕1008章 外剛內柔,巾幗紅顏一丈青1798章 兩虎相爭,必有一亡?1059章 吳用非無用,這次有大用803章 亂世必有俠,須以武犯禁61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你們死了誰都好1300章 殺散官兵,或許該對舊識動手了1225章 沒羽箭、瓊矢鏃,緣定今生829章 盂蘭盆,中元節,夏軍敗退1153章 趁着出兵,正好收了那路人馬790章 河東綠林執牛耳者,任俠蕭唐1763章 同族同宗同林鳥,厄難臨頭你飛不飛?1529章 你的成名之所,你的葬身之處1710章 以最慫的神情,放最狠的話380章 原始的力量,何爲蠻族?1326章 恩威彰輔郡,叔夜字嵇仲1077章 不肯落草做賊,卻定要自取滅亡麼?1685章 嵯峨山嶺飛血雨,險惡林間殺氣生193章 浦東雙傑,關勝與郝思文976章 盧員外必須死,不只是簡單的命案860章 重奪蕭關, 李孝忠的計劃329章 替天行道,絕非逆天行事098章 識英雄,重英雄087章 倒數第一與倒數第二500章 聖水與神火,蕭唐的舊友1579章 志同道合,與梁山一脈之水的義軍734章 史載人物?新軍的又一個將官1198章 任俠抵杭州,江南的土皇帝1625章 另兩個來投者,倒都是舊識1353章 諸寨重整職事前,最後一撥來投的頭領1314章 飛箭密信,另個不肯屈從朝廷的狠人544章 義氣宋江,卑微宋江,複雜的宋江026章 怒斬齕肉犬561章 完顏阿骨打,你也該動手了吧?1624章 濟民良臣,官身仕途唯一的指望861章 謀劃議定,書生也知兵事?527章 武松的刀,石寶的刀,蕭唐的刀1643章 瀝血雄烈!垂危之際的爆發691章 說蕭唐,蕭唐便到1257章 家道中落,京口教坊營妓856章 牛皋,姚平仲,火速馳援983章 兩頭救人,雙線行事1773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921章 奇襲的人選,弟兄同生共死1378章 收攏勢力,遼境的局勢885章 生死結義,宋軍援兵1320章 壓制性猛攻,兩杆大斧要你命!1060章 哥哥,這廝也是擅使大刀的?695章 扭轉乾坤,不能只靠英雄789章 趙佶降招,各賜封賞379章 一場鴻門宴,畢生的死敵1457章 正史的變數,不止蕭唐一個055章 兵進衛州597章 爭權反目,父子傾軋311章 遊俠氣性,說走咱就走482章 飛錘偷襲,就知道你要玩陰的201章 賊中智將,李靖的六花陣1203章 不速之客?壞我大事者殺無赦1421章 甕中之鱉,何以生還?369章 山中廝殺,生女真在後1522章 不是我想殺你,而是你必要找死626章 雙鞭與大刀,肯落草的理由687章 信口開河,不靠譜的教頭1545章 騎軍戰法,當世名將174章 江湖豪客,始興忠武王之裔1250章 招撫梁山賊衆,臣願保舉張叔夜1271章 招安與反招安,梁山分崩離析(1)1511章 白虎節堂,御虜方略245章 大相國寺,魯智深抵京1580章 熟識梁山地勢的宋奸,會是那廝麼?208章 他們勾結,咱們聚義900章 保境安民,軍人的天職1231章 誠心結交,江湖義氣雖可憫209章 軍監猺剝,房州兵亂1499章 鋤奸立名,先借幾個人頭一用1312章 比肩頂尖猛將,三大高手鏖鬥1721章 爲了國家的利益,爲了親情的承諾1642章 身陷敵陣!三員正偏將佐的陣亡?627章 鐵甲重騎,連環馬的致命弱點263章 任俠抵揭陽,這該死的“綠林義氣”250章 我不害你,別人也會害你1789章 偷雞不着蝕把米,這纔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