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章 復國大計?個人野心?

六匹駿馬在雪地中疾馳奔騰約莫大半個時辰,賽紅拂隨着跨下坐騎顛簸上下顫動着,嬌軀時不時會與身後的蕭唐摩擦,更叫她十分地不自在。

當賽紅拂用眼角餘光悄然向身後望去時,卻見蕭唐也正回首眺望,似在觀察身後是否有人尾隨。

賽紅拂心中沒由來的一陣失望,隨即冷笑道:“我的兄弟,也都是講江湖信義的。既然已與你說過前番恩怨一筆勾銷,便絕不會再暗中尾隨過來害你性命!”

“咱們既然已許下過承諾,我當然是信得過的。”蕭唐定了定神,他卻忽然拉住了繮繩,並翻身下馬,又說道:“既然我等已脫離險境,現在也當放大當家的歸去。”

賽紅拂見蕭唐走得無比干脆,她反而怔了怔,旋即說道:“等等!”

蕭唐轉過身來,笑道:“不知大當家的還有何指教?”

賽紅拂秀眉一蹙,問道:“你與我們這些北地馬賊的確沒結下過甚麼樑子,你當真就一點也不好奇爲甚麼我會率衆伏擊你麼?”

蕭唐忽地一笑,說道:“我曾聽聞大當家的是渤海國右姓高氏之後,你設伏襲擊我,與江湖恩怨並無干係,而是要助潛伏於東京留守司任職的高永昌起兵復國吧?”

賽紅拂聽罷神色立變,高永昌圖謀殺官反遼之事可是誅九族的大罪,也只有些立志復國的渤海同族知曉,至於言有義、言有信兄弟二人,他們原本是遼國上京道烏骨敵烈部中的馬奴出身,後來被賽紅拂的父親搭救收爲親信,待賽紅拂的父親逝世之後更成爲了賽紅拂的心腹之人,對於興兵反遼前程兇險與否,他們根本毫不在乎。

然而這等同族親信、體己心腹才知曉的謀逆大事,蕭唐這個宋國來的使臣,他又是會如何知道的!?

“你怎麼會知道此事!?”賽紅拂眼中忽然閃過絲警惕,她寒聲向蕭唐問道。

蕭唐見賽紅拂的反應,也印證了他心中的猜測,高永昌那廝果然爲了攪亂時局而無所不用其極。可是縱然他機關算盡,又可曾料到自己只過了三四個月的皇帝癮,便被他仰仗的完顏阿骨打砍了腦袋,爲他人作嫁衣裳地使東京道五十餘州盡數歸於女真?

念及至此,蕭唐長嘆一口氣,又說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如果我真要揭發高永昌謀逆之事,在未到遼陽府之前便已向遼國朝廷告發了,哪裡還容得他來打我的主意?我本不願理會他,是因爲他興不起甚麼風浪來,遼宋兩國幾百年來有無數妄人以爲趁着時局不穩,以爲能自己能裂土封王成就番霸業,卻不知自己在後人眼中只不過是天大的笑話罷了!”

賽紅拂聽蕭唐如此譏諷渤海人的復國大計,她登時柳眉倒豎,並向蕭唐喝道:“我也曾聽聞你是契丹族裔出身,自然要幫着與你血脈同源的遼國說話!兩百年前遼國滅我祖國,我們渤海遺民本就與遼國勢不兩立。如今遼國皇帝老兒無道,我們憑真本事反抗暴政,光復故國,這又有甚麼不對?”

蕭唐搖了搖頭,說道:“你也說渤海亡國已是兩百年前的事情了,彼時中原五代時期十年亡一國、五年滅一帝,時至今日又有哪些前朝遺民會叫嚷着復辟復國?當年渤海國內多高句麗族裔,領土疆域也與高句麗大半重合,那麼當年那些高句麗遺民是不是也該造渤海國的反?

何況據我所知遼朝內有許多渤海族裔的官員,大多渤海人也都安於現狀無異謀反。一個人固然該以自己的民族爲傲,可因此被些狼子野心的奸詐之徒利用,未免就忒過糊塗了!”

賽紅拂聞言冷笑不已,她又說道:“你身爲一個契丹人,卻在南朝做着受宋國皇帝寵信的官兒,自然是心安理的伺候自家主子慣了!我們不但要延續我渤海國祚,更要賑濟天下受盡暴政之苦的災民,推翻遼朝那害人的天下,重建一個不會黎民百姓挨餓受凍的朝廷!似你們這些做大官做久了的,哪裡曉得我們的夙願!?”

蕭唐毫不加以掩飾地冷哼了聲,說道:“忒過天真,實在是癡心妄想!”

賽紅拂俏眼一瞪,還沒等她開口時,蕭唐卻已又說道:“既然你也是江湖中混跡的日子久,也該有些見識。遼國這幾十年來雖然愈發昏聵不明,可是你也見過許多謀逆的皇親國戚、朝中大臣、地方豪強扯起反旗企圖自立爲帝,他們除了又打許多場仗,又害死了多少黎民百姓之外,這個國家可曾太平了?多少人嘴上說推翻暴政,替天行道,可他們除了將自己的家園故土禍害得滿目瘡痍,可曾真的讓百姓安居樂業了?”

蕭唐從來不認爲勞苦大衆因不堪暴政壓迫而揭竿起義,是甚麼大逆不道的行徑。可是在蕭唐看來,遼國高永昌謀逆叛亂,與水滸中王慶、田虎之流等綠林草寇割地自立之舉實在沒有甚麼分別,唯一一點不同的是身爲渤海人的高永昌,他還利用煽動民族情緒來滿足自己稱帝的野心。

歷代能夠改朝換代,或者稱霸一方的開國君主,無論是從器量氣度,還是對於民心的理解上都有過人之處,可是很明顯的是,高永昌並非是這種人。他也不過是爲了滿足自己的野心,而使得本來動盪的國家更加動盪,本來悽苦的黎民百姓更加悽苦罷了。

賽紅拂因氣惱胸膛一起一伏着,她高聲喝叱道:“你不用與我呈口舌之利!現在不甘心再受遼國暴政壓迫的,可不是隻有我們渤海人!這個國家的皇帝爲何契丹耶律氏能做,明明是我們的家園故土,我們渤海人卻不能做!?”

蕭唐與賽紅拂也是一時爭口,反而越說越急,他也深知現在的賽紅拂聽不進半點勸來,便長嘆一聲,又說道:“你說這裡是你的家園故土,你說要光復渤海故國,好。我問你,如果你輔佐那高永昌真得做了天下之主,你覺得他便能造福於百姓,便能坐得穩他的龍椅麼?”

賽紅拂微微一怔,她從小便受逝去的父親教導,不管是王室子裔大氏,亦或貴胄右姓高氏,一心要以光復渤海故國爲己任,可是對於蕭唐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她這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法回答。

076章 就賭把大的739章 以血還血,“三不”原則027章 狻猊與豹子1760章 走時魯提轄,來時花和尚1205章 有利可圖,咱們便是推心置腹的盟友205章 熊耳山麓,會晤奚勝509章 殺人滅口也好,懲奸鋤惡也罷1597章 只將寨主爲身有,卻把羣英作寇仇877章 慘烈的一戰,身陷死局1672章 大名府內,舊友相殺1407章 仍肯抗金的,能救多少,便算多少1457章 正史的變數,不止蕭唐一個115章 策反耿恭597章 爭權反目,父子傾軋128章 大破冀南軍354章 白山黑水,遼國東京道176章 打狗看主,權臣高俅的計較1576章 擅殺朝廷重臣,也在算計之中906章 壯志未酬,劍鋒不藏084章 生鐵佛與飛天夜叉1525章 不必你來殺我,我先要來尋你1586章 我攻克收復的地盤,便是我的勢力範圍593章 重返汴京,有人歡喜,有人懵逼127章 餌兵勿食,歸師勿遏321章 手下不濟事,那就拉攏些能人1371章 勢在必爲,宋江的無奈307章 索命厲鬼,藥發傀儡1172章 奸官就是要害人,還愁找不到理由?357章 造反之前,就是要搞事情961章 啪的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631章 蕭唐與梁山?李俊的思量1007章 當面謝恩,扈家兄妹303章 自作孽不可活,算命有個鳥用?410章 劉唐兄弟,你可憋屈死我們了1085章 還有個美嬌娘,我要好事成雙105章 這樑子,已結下了695章 扭轉乾坤,不能只靠英雄1712章 縱橫捭闔過後,該打還是要打465章 狂悖的董平,驕躁的雙槍將427章 你不是蕭唐,你又到底是誰?845章 名將的資質,水滸與正史的差距693章 知恥後勇,我倒還可以用你1787章 長腿將軍,豈是浪得虛名?047章 拳不過金512章 曾頭市的末日,史文恭的決定1697章 順天應民,帝國的雛形(1)1413章 至少現在,我們是遼人的友軍526章 過去的“紈絝”,現在的任俠1152章 當初用來詐你的話,現在倒來詐我!310章 幫你落草的柴進,落草爲難的史進1349章 大局爲重,我願做你敵人的豬隊友1245章 任俠振臂一聲喊,撩動天下綠林反(4)1678章 追魂奪命箭,怎能跑了你這廝!1794章 你說我反,那就反唄~1528章 救人過後,更要殺人!784章 雄猛千夫懼,武松建奇功440章 家傳寶刀!殺人不留血!869章 西寧州,童貫,劉法1798章 兩虎相爭,必有一亡?976章 盧員外必須死,不只是簡單的命案1664章 飛天不成,遁地還是可以的1254章 應是佳人緣夙定,簞壺琳琅喜歡顏1554章 招江湖的好漢,挖朝廷的牆角591章 時不我待,豈能緩圖?687章 信口開河,不靠譜的教頭1062章 你怎麼害人,就怎麼害你!488章 不同的故事,同樣的死法1520章 靖難軍舊部,李孝忠有難211章殺雞儆猴,磨刀霍霍向蠢蟲1089章 你要找的蕭唐,就在這裡1257章 家道中落,京口教坊營妓1138章 打破莊鎮,殺敵不殺降1606章 名將翹楚,豈是易與之輩?842章 兵臨城下,難啃的硬骨頭787章 自在快活,真性情的豪義1378章 收攏勢力,遼境的局勢1793章 陝西諸路,固若金湯1731章 決戰!金軍最後的菁華(2)1768章 控扼西北邊庭,蕭唐的西軍班底1497章 呦,官家,好久不見1367章 方臘易滅,蕭唐難除188章 宋代火器,後世技術的融合367章 復國大計?個人野心?660章 大鬧靈堂,想玩渾的?可以419章 要打便打,就是你們動我兄弟?138章 本事高低,戰場上見762章 學成的絕技,總要發得利市792章 自有重逢日,大家都要好好的1567章 寧惹閻羅王,莫犯武二郎!(2)1540章 痛悼,血讎,反擊360章 血鬥馬賊,單挑未必只靠武勇1439章 陣復一陣,金軍何以恐怖如斯?877章 慘烈的一戰,身陷死局787章 自在快活,真性情的豪義1295章 立功良機,趕盡殺絕!611章 事發的危險,蕭任俠也來過這?440章 家傳寶刀!殺人不留血!813章 那種所謂的好漢,不做也罷823章 我叫吳玠,小人我做,英雄我當!549章 小溫侯呂方,吳下的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