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零章 只不過,我要打的是金國!

“只不過,此蓬萊非彼蓬萊也!”王倫語氣一轉,“你們說的蓬萊,乃指的是登州首縣,這個在座皆知。但我這個蓬萊郡,乃是《列子》中所記載之蓬萊。《湯問篇》有言‘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說的便是這個蓬萊。此島原名九州,位於高麗半島東南方向的海面上,佔地廣闊,差不多相當於我們京東登、萊、密三座大州地域之和。現如今島北已經納入梁山泊安東都護府的版圖,不過島南尚處於與倭寇的鏖戰之中。”

聽完王倫的這番詮釋,在座的新頭領們一個個嘴巴張得天大,登、萊、密三州的土地加起來是個甚麼概念?穩穩佔據了京東東路的半壁江山吶!這麼一來,就等於說是半個京東東路大小的土地,從此穩穩當當的成爲了梁山的大後方,從此不受外敵的威脅。

而梁山泊成功將勢力延伸到倭國列島,好處不僅僅在於此,同樣擁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即便將來梁山泊逐鹿中原失利,也可以退居海外,富貴自守。完全是進可成霸業,退可爲諸侯,妥妥一個坐二望一的局面!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此之前誰又能想到,梁山竟然不光在京東和大宋朝廷開片,人家同時還進行着另一場征服倭國的國戰呢?都說狡兔三窟,梁山泊簡直比兔子還驚,王倫實在是太能給人驚喜了!

原本手握“教習”之印還有些口服心不服的新頭領,頓時心裡的想法變得多了起來。怪不得梁山泊一路上不停招降納叛,彷彿要把全京東的百姓都打包帶走似得,感情是新打下來的地方需要人來開墾啊!而這開墾的田地一多,自然要設立官府抽稅,設立官府起碼先要有官員,而論起做官來,在場又有誰比他們更加嫺熟?

連最不積極的人都動了心思,其他人的態度可想而知。此時衆頭領對於新生的蓬萊郡熱情陡然高漲起來,眼下已經不光是新頭領起鬨,就是許多野戰軍的老頭領也是興致勃勃,因爲大家一時被抽調到京東戰場,全副精力都被繁重事務給佔住了,對由高麗土兵唱主角的倭國戰事並不大瞭解。所以新老頭領們一致央求,想要王倫介紹一下倭國的戰事。

王倫本來打算散會的人,見衆人一點也沒有想去吃飯的意思,反而都被勾起興頭來,暗想說出來讓大家振奮精神也好。當下便清了清嗓子,就倭國戰事娓娓道來。

歷來開疆闢土是武人興致所在,王倫很多超脫時代的觀點又頗爲吸引人,只見衆頭領坐在下面聽得十分認真,王倫這隨便一講便講了有半個時辰,等他中途停歇喝茶之時,衆頭領這纔回過神來。

他們這一回神不要緊,議論的聲音都快把頂棚給撐破了。

“屁大一點的地方,居然前後出動了高麗土兵十萬人次,這夥人打仗也太稀鬆了罷?!搞到現在也才搞下個半調子,竟然還剩半個島子在倭寇手裡!徐老,恁是運氣好哇!能夠上前線過把癮,順便教教這夥人如何打仗!”

雖然成爲帳中的焦點,但徐京始終笑而不語。儘管他心裡也是無限期望上陣,但他此番是去固守後方、保障糧道的,也就是說沒有接到一線作戰任務。徐京活了這麼大的歲數,自然能理解王倫對山寨武裝的愛護。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事兒,還是交給個性偏狹的高麗人去做好了。在這種事情上,眼下倒是真沒人能比他們做得更好。

徐京能穩坐釣魚臺,可薛天興和溫欽卻已經有些待不住了。好歹他們是降將中離蓬萊郡最近的人,就差了一點點,沒能跟隨徐京上任了。只見這時兩人耷拉着腦袋,相顧嘆氣道:“千萬莫要落得個‘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的下場吶!”

“如此說來,此番水軍所起的作用還真是無可替代?!”一時說到後勤保障上,許多原本對水軍幾乎無視的頭領逐漸開始轉變看法了。

“可不是,原想這倭國鮮見外敵登島,國內應該是富得流油了。叵耐這廝們便似糞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不說,還喜歡自焚!仗打成現在這個樣子,因糧於敵的計劃完全落空,九成以上的補給還是要跨海由高麗(濟州島)運來。好在山寨先前未雨綢繆,提前跟昏君購買了許多糧草備着,不然縱是繳獲了再多的金銀,也不能拿來填肚子!”朱武嘆了口氣,繼續道:

“目前安置百姓,對糧草的要求就不是一個簡單數目。然而蓬萊郡的掃尾之戰,以及未來方壺郡、瀛洲郡的戰事,肯定也不是短時間之內能夠結束的。唉,若是能晚兩年再打大仗,就好了!到時候我們的移民生活安定了,自產的糧食便能上規模,定能大大緩解山寨面臨糧荒的局面!”

衆人一聽,都有切身的體會,梁山泊其他的地方他們不知道,但這沙門寨每天要消耗多少糧食,他們還是略知一二的!據他們私下估算,大傢伙辛辛苦苦從京東諸州搬到島上來的三、四百萬石存糧,如果按照現在的消耗水準,只怕三個月就能吃得滴米不剩。也許過不了兩個月,梁山從高麗運來的就不光是禮成江的淡水了,屆時糧食也要佔大頭。由此可見,梁山面臨的後勤壓力是何等之大!

就像朱武剛剛所言,雖說這人山人海的移民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轉變爲保障梁山泊發展的穩固基石,但問題是,你得先能熬到“將來”罷?若是中途把人都餓死了,還扯甚麼穩固基石?

這一刻,所有的人都沉默了,包括最期望梁山大軍能打回去的義軍頭領們也都低下了頭。剛纔那夥降將雖然怕死,但是有句話說得倒還有些道理。此番梁山再殺個回馬槍打回京東,就不能再指望從各州府繳獲多少糧食了!

“主公!朱軍師說得有理,倭國那邊正打着哩,俺們收復京東的大戰,是不是緩個兩年再說?起碼等俺們招來的這些鄉親們能納稅了再打也不遲啊!”主戰派的立場,在客觀條件的制約下,主動軟和下來,“不如俺們先集中力量,打通北清河通道,先將陷在梁山泊的許軍師他們救出來?”

王倫見說,和朱武對視一眼,面色凝重道:“貫忠並不是沒能及時撤出來,而是像一顆楔子,主動釘在大宋的心臟。而我所說的這場大仗,也不是要在京東跟昏君大打出手,分個你死我活。而是從沙門寨,撤出主力隊伍,開赴樂浪郡,將兵臨曹縣(平壤)的女真蠻子趕出鴨綠江!”

第七七零章 走向歷史輪迴的張孝純第四九六章 白虎堂前躇躊將第六七六章 鬧你姓王的河北!第七九八章 甚慰,繼續潛伏!第四零五章 不害關勝非劉豫第四三零章 這一個又奢遮第一八五章 奇貨可居第三九八章 東京來的包裹第五一一章 意氣消沉的小李廣第一八四章 神行太保怒打黑配軍第二四三章 活要活作一路,死要死在一處第七八三章 在對的時機,撞上對的大頭(三)第二六五章 見面禮第六四四章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第八九一章 被重新詮釋的三十六計第三七一章 蔫人出豹子?第六五二章 風派人物第五二九章 大哥還在,二哥哭喪?第二二六章 伯樂紫髯伯第五三一章 花榮刀劈宋公明第七一三章 高麗變局第八零二章 呂太守,你被免職了!第四九三章 錦豹子守信薦才第三九零章 驚天大案第七二二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二)第二七九章 兩宋之交的最佳使節第三五零章 無解的“爲什麼”請假條第四十章 胖大和尚第五三六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六三八章 非要降和非不降第七八六章 又出幺蛾子的高麗使節第七五一章 真當皇天便姓宋?第七七四章 朝廷不認諸位,我王倫認!第七八九章 你爹被出賣了第八六三章 開了天眼,那就是知遇之恩第八三二章 先聲奪人第七二六章 王京最後的屏障第四九二章 石秀的顧慮第三一三章 浪子麒麟歸梁山第二三三章 望其項背,心有慼慼第四三五章 高廉的殺手鐗第五九八章 叫我去哪裡找這許多金盆,給諸位第四九八章 東京聯絡站第六九八章 無條件投降第八二二章 牛鬼蛇神皆現身第四九九章 擺在鐵叫子面前的大難題第二十二章 不負江山不負卿第六九九章 他他媽的就這樣把我放了第五三三章 分崩離析二龍山第四一七章 女兒去哪了?第一六一章 各家山寨的喜與憂第二四一章 若是有緣,江湖再見第七十三章 由義而仁第二五八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四章 夜襲二龍山第三五五章 對新上山頭領的安排第一六零章 成長型武將第三四二章 一支意外殺出的人馬第七三一章 波譎雲詭第四十章 胖大和尚第六三七章 出人意料的丘嶽第八六九章 有後臺和沒後臺,果然大不一樣第三七八章 後方無憂矣第四五三章 虎死狗口,壯士之辱第三六三章 伙房調兵第七章 惡人還須強人磨第四三二章 大官人,這便隨我上路罷!第七一八章 一個時代的開啓第三八九章 天下第一個炮手第五三二章 我晁蓋的冤魂在天上看着你第三二五章 看哥哥降不降得他住第七四五章 試探(二)第五六二章 斬首行動(十五)第七十六章 兵分三路第五零九章 願求梁山小李廣一戰第二二九章 汝鍛造體魄,吾雕刻靈魂第七二八章 抵抗,迷惘第六六一章 民心向背第五三六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五零四章 你往東來我去西第一二七章 金沙灘前喜迎新第五五三章 斬首行動(六)第一一四章 陸上豪傑險吃鱉第二一一章 送汝一場富貴明天手術第一一零章 鎮三山智破桃花山第六三二章 敵營聚首六節度第二九三章 小人物李雲第五六零章 斬首行動(十三)第六八九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六二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七一章 金山跟前忽翻臉第八七八章 堅壁清野,天羅地網第六七一章 這草包倒是一堵擋風的牆第二一零章 八府巡按帶來的啓示第七四七章 試探(四)第五一二章 李逵的命中剋星第四三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二六章 王京最後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