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八章 王知州怒罵王都護

王慶絕對是已經做好了旁觀王倫悲劇的準備的。

不然,他也不至於一聲不吭的便走了夫人路線,自解兵甲接受朝廷的招安。雖說他當初的託詞是趙家倒臺之後,他爭不過王倫。但他心中其實一直堅信着一個道理,那就是新興的山野村店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一家百年老字號的碾壓。

田虎,就是血肉模糊散發腥臭的前車之鑑!

他,說心裡話,是真的怕了。

當然,他其實也明白,若是拋開勝負不論,憑他對王倫的瞭解,若他肯不計代價把寶壓在王倫身上,將來梁山成事,自己將來所得的好處,肯定要比投靠便宜岳父要來得多得多。而且,從內心深處來說,無論官家還是童貫,到底不如王倫可親可近。

可惜的是,感情不能代替理智,而王倫也……成不了事!

眼前的局勢已經明瞭得不能再明瞭,明瞭得誰也不必當事後諸葛亮,任誰一眼都能看出,王倫不過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畢竟連堂堂西夏國都叫大宋碾壓得要死不活,就算王倫天生耐扛,但憑他區區一座孤島,又能扛多久?

他先前,之所以對梁山又送錢又送人,一來,這背盟之事說起來的確很傷陰德,他王慶壓根就不是個喜歡把事情做絕的人。二來,防着的就是將來朝廷驅狼獵虎,等他跟王倫槓上的時候,好歹還存了些香火情。

事情就是這麼簡單,王倫在王慶眼裡,不過一隻籠中之虎,毫無前途可言。但是,這隻困虎仍擁有鋒利的爪牙,能夠輕易撕碎頭一個甚至一批愣頭愣腦撲來的獵戶。

所以說,王慶嚴格來說只是自保而已,絕非甚麼“天下無人不通樑”的主觀意識。

可此時此刻,來回反覆數遍磨完手上的密信,王慶忽然覺得,自己從前所作的一切設想,如今在事實面前,看起來是多麼的幼稚可笑。

人家哪裡是甚麼困虎?到頭來,反而是作繭自縛的自己才更像。

如今,他靠女人表面上看着是很風光,可殊不知,他在享受岳父熏天權勢所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要繼承他的那些一個個如老妖怪般的政敵。人,不可能紅一輩子,童貫也一樣。

王慶是個聰明人,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從現在開始,他就在學習妥協,學習低頭,學習做人。而這一切,只爲了保住現有的好處。

如果仍然不知王倫的近況,儘管爲了未來他王慶要賠盡小心,但他仍能以憐憫的心態,俯視困獸猶鬥的王倫,並時不時能夠優越感爆蹦的以別人的悲劇來感慨感慨自己頗爲成功的人生。

可惜啊,一切的美好,都被眼前這個秀才給毀掉了。

那個在他眼中死定了的老夥計,突然鹹魚翻身,即便眼下丟了梁山泊,這位依舊能在高麗國稱王稱霸,快活一世。可他這個順應時勢的聰明人呢,想安穩度過餘生,還得看盡臉色,賠盡小心。如此一比,孰高孰低,落差明顯。

幹!

人家看虯髯客的傳奇那是看熱鬧,王倫這二愣子竟當成行動寶典了,居然陰差陽錯還被他給幹成了,這叫甚麼事兒?!

王倫啊王倫,你既然有這麼一手,提前跟老子知會一聲吶!你去高麗搶王俁的位置,我又不跟你爭,我去西夏,啊不……去大理國會會姓段的朋友行不行?

甚麼義薄雲天!?甚麼有情有義!?全都是騙人的!真是枉我叫你一聲哥哥,竟有如此好事,偏不帶挈兄弟!

當優越感悄悄溜走漏得精光不剩之時,唯剩下乾癟的屈辱,此時王慶的腦海中自動腦補出一幅畫面:得勢不饒人的嬌秀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那個曾經在綠林叱吒風雲的大人物任性辱罵。而他這位人間少有的奇男子呢?在膝間的疼痛之上,更是無盡的憋屈與悔恨。

好!

不帶我玩是吧!?我叫你坐井觀天,自娛自樂,還自封甚麼大都護,還耍盡手段騙走人老程家的寶貝閨女,很得意是不是?

老子這回全給你抖出來!

罵了隔壁的!

……

罵人了?

帳下那個被綁縛的秀才一直關注着王慶的反應,見狀不動聲色的鬆了口氣。在他心裡,這人雖然是朝廷任命的滑州知州,征討軍先鋒官之一,樞密院童貫的女婿,但這些頭銜全加起來也不足以讓他放鬆警惕。

可他沒有辦法。

就好像一堆柿子中有一個爛掉,你可以正眼也不瞧它。但是當眼下一堆柿子全爛了,方圓上百里地全都是剛剛招安的賊人,他只能捏着鼻子,上前挑一個看上去不那麼爛的,譬如眼前這位。

這就是一場豪賭,如果他輸了,遇上一個首鼠兩端的奸猾之輩,賭注只能是這條性命了。

目前看來還好,此人起碼是十分義憤的。

“相公,小可願以性命擔保,這些情報都是真實可靠的!”秀才舔了舔乾裂的嘴脣,繼續道:“時間緊急,還請相公放我回去!若再拖延,只怕就要瞞不住賊人了!”

“你還要回去?”王慶“咦”了一聲,感覺對方一而再的要繼續潛回梁山並不像是故作姿態,一時間對此人的身份不禁好奇起來:“閣下想必也是個有來歷之人罷?”

“下官原本便是朝廷命官,只因受這梁山賊寇連累,閃得我是有國難投,有家難回,故而隱姓埋名打入梁山!”那秀才坦陳道。

“噢!?你原是哪州哪縣的官員?與王倫有何仇隙?”王慶說話間眼睛一眨一眨的,顯是很感興趣。

秀才聞言,目光如炬的朝王慶打量了一回,嘴脣顫抖兩下,差點就要漏口,只是不知爲何,只見他終是嘆了口氣,懇求道:“只求相公速速將此信遞送朝廷,以供大軍參詳。小可願再行返回梁山,爲大軍刺探消息,將來如有再見之日,還請相公爲小可作個證明!”

“本官連你是誰都不知道,將來如何作證?”王慶倒是第一回遇上這樣的人物,想了想,道:“你要報效朝廷繼續潛回梁山,我自然不會攔你!但你要明白,這梁山泊猶如龍潭虎穴,朱貴、石秀也都不是浪得虛名之輩,你弄巧可一不可再,若是但凡出些差池,你最後爲國盡忠死在賊穴,此時留個名姓,本官也好爲你正名不是?”

“下官若死在梁山,死得其所,到時相公若念情替下官修座無名冢,對我便是最大的安慰!”那秀才面不改色道,好似談論着他人的生死。

幹!王倫這是得罪了甚麼狠人,人家連性命都不要,非要辦挺他?王慶此時心裡倒是舒坦了一些,幾句話探知此人性硬,當下也不再追問,直接吩咐滕戣上前鬆綁。

那秀才得解束縛,上前對王慶行了一禮,轉身就要告辭。王慶點了點頭,叫滕戣秘密送此人出營。就在兩人還未離開之際,王慶心思已飄,望着燭火呆呆出神,嘴角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

……

且說這秀才被滕戣帶出營寨,謝過之後,便抄小路往梁山疾奔。今天的冒險,雖說是掉腦袋的勾當,但他此時絲毫看不出有慌亂之意,反而神色鎮定的思索着上山後的說辭。

王慶說得沒錯,朱貴和石秀這兩個的確不是吃素的,自己私自離隊,回去若是一個應付不對,肯定會被對方看出馬腳,到時候杜拾遺“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名句,便成了他身上最貼切的悼詞。

這秀才邊走邊想,大路小路走了半日,直在天色見黑之前,終於來到一片大澤之前,秀才心中略定,便在湖邊尋起船來。

倒不是他慌不擇路,捨近求遠不去梁山在湖邊各處酒店報道。蓋因朝廷四十萬大軍壓境,梁山原有各處聯絡點,不是臨時撤離了,便是變換了地點。眼下以他的級別,暫時還接觸不到這些機密。

好在梁山泊在這湖邊數縣裡,壓根便是漁民親人的存在,只要尋個小船,但要請他們擺渡梁山,基本無有不應的。儘管這秀才心中敵視王倫,但也不得不承認,梁山泊比高高在上的朝廷要接地氣得多。

“大哥,大哥!這邊,這邊!”

運氣好像一直伴隨着這秀才,眼簾盡頭正好出現了一隻漁船,秀才大喜,高聲疾呼。

那隻船兒聽到這邊動靜,不緊不慢的往這邊劃了過來,船篷內鑽出個漁夫打扮的漢子來,見狀告訴問道:“客官喚俺哥倆何事?”

“俺便是這島上的人,只因誤失了同伴,一時尷尬,兩位大哥還請行個方便,如能送俺歸家,定然感激不盡!”那秀才不顧離着船隻頗遠,便拱手抱拳。

船上一時沒了動靜,想必是兩兄弟商量來着,秀才焦急的等待着,心中默唸:“願皇天護佑我大宋,助我此番順利重返賊穴!”

也不知是他心誠起了作用,還是梁山泊馳名天下,總之這漁船開始加速往這邊划來,秀才又感動又慚愧,等船隻靠近,秀才拱手謝過,便跳上了船。

“客官敢是這山上的好漢?”哥倆將小船撐開,其中一人閒話道。

這秀才生平以忠義自許,只是要他連番承認自己是自己鄙視的人物,卻是痛苦得緊,好在他也是這京東本地人,從這漁夫的問話中聽出一些外地人難以發現的異常來,當即將話題扯開:“聽大哥口音,不像是本地濟州人,到好似齊州那邊的口音?”

“哎,這好漢真神了!”剛纔問話那漁夫笑道:“俺們哥倆正是齊州長清縣人氏,生來便在夜明渡上捕魚餬口!”

“既然是齊州人,那又如何來到這梁山泊營生?”秀才有些警惕,齊州過來的人,偏在這水泊裡廝蕩,莫不是梁山派出的眼線?心裡緊急想着應答對策。

“唉!”船頭那漁夫嘆了口氣,沒有說話,倒是船尾那漢子接話道:“當初只因家嫂患了急病,俺們無錢醫治,恰聽聞梁山泊開館義診,並不討錢,故而特意從齊州趕來求醫。哪知恰逢高太尉帶領大軍圍住島子,山上好漢都撤回去了。等高太尉兵敗身亡,俺那嫂嫂也熬不住去了!俺哥倆無計,原想返鄉,但聽聞此地官府不敢擅收漁稅,各地村寨又是戶少房多,是以撿了處別人棄下的草屋,索性便留在此地營生了!”

秀才點了點頭,以梁山巨大的吸引力,周邊諸縣貧苦百姓多被梁山引誘上山給遷走了,自然遺落下不少空屋子,心中對這一對意外遇上的兄弟不由放下心來,忙道了聲節哀順變。

那老大也不知聽得懂聽不懂,反正朝秀才點了點頭,算是迴應。船上三人一時無話,相顧沉默許久,還是那老大打破平靜,又問道:“敢問好漢可是山寨頭領?王首領雖不曾救得俺那渾家,但說來也是俺哥倆的恩人,如能面見恩人,獻上兩尾鮮魚,也算盡了俺倆的心意!”

這話怎麼說的?秀才心中頓時如刀割一般難受,不爲別的,只爲了朝廷的百姓反把賊寇視若父母,無事總想着孝順賊人,叫他這個心中裝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等聖人教誨的書生如何作想?秀才本下意識想要拒絕,不過,在他轉念一想後,突然改變了主意,這兩條魚倒有用處。

“小可不是甚麼頭領,就是一小卒而已。不過……倆位的心意,小可願轉交於王首領!”

“好好好!好漢稍坐,俺這就取魚去!”老大見說,頓時收了篙子,歡天喜地的鑽入篷中去了,秀才也不攔他,只是心裡泛酸。

不多時,那漢復又鑽出,手上果然拎着兩尾紅鯉魚,恭恭敬敬遞給秀才,嘴中道:“好漢一定替俺們兄弟將鮮貨獻與王首領呵!”

秀才強裝笑臉的接過草繩,就在這時,忽見對面那漢臉色一變,直要多猙獰便有多猙獰。這秀才是個極其聰慧之人,頓時感覺事有蹊蹺,正待纏清,可惜這倆兄弟沒有給他機會。

幾乎在老大變臉的同時,老二手中的篙子呼嘯而至,秀才只覺頭頂一陣劇痛襲來,就在他意識尚未全部喪失之時,只得帶着無以言喻的不甘,急速墜入湖面。(未 完待續 ~^~)

第六六九章 暴風驟雨即將至第八百章 歸宿第六四八章 高太尉的保健班子第一七五章 荊湖風雲起(四)第六四九章 高衙內還真混大發了!第五九六章 犯我梁山者,雖遠必誅!第五十四章 打劫偏遇賊祖宗第五八二章 勸君忘卻高麗好,西歸宋國小點心第五二九章 大哥還在,二哥哭喪?第五七三章 我不撈一票,你還擔心我的企第二六四章 賜名“濟州”島第八五三章 呆若木雞的叛將第一四零章 夜臨沙門島第三二零章 盧俊義的心結第一一四章 陸上豪傑險吃鱉第四四零章 江湖救急第八八九章 問我打不打?肯定打!必須打!第二六零章 鎮戎曲家第四十一章 收衣服用的水磨禪杖?第一七四章 荊湖風雲起(三)第四四二章 偏室密約第七六九章 敵營XX年模式開啓第一七二章 荊湖風雲起第二九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五一章 孤獨的冷第一一零章 鎮三山智破桃花山第六五四章 龍兄鼠弟第五五一章 斬首行動(四)第九十四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九零二章 麒麟旗飄揚!第二五五章 韓世忠歸來第四二八章 躁動的野心第二零五章 恪盡職守的梁山首席軍師第六五九章 留下給我當太守第六一一章 “糞霸”史文恭(三)第八六八章 宋公明慷慨赴京第七一八章 一個時代的開啓第四七二章 不知好歹的下場第三四一章 最佳廝殺四人組合第四九六章 白虎堂前躇躊將第三七五章 爲什麼替耽羅復國第三二六章 秀才和兵第四二九章 李代桃僵第三二八章 賭約第六十章 新朋舊友齊相聚第七四九章 計將安出?請假條第六九八章 無條件投降第四五零章 三雄會凌州(八)第七三零章 致命的疏忽第一一零章 鎮三山智破桃花山第七二五章 高麗蔘雞泡飯第八九九章 莫非吾祖臨淮郡王顯靈!?第八九零章 只不過,我要打的是金國!第八三六章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二)第四三一章 劍指高唐州第五零一章 頗有來歷的貴婦第六三六章 水陸協同第一四六章 亂了套的江湖第五十三章 既入寶山,豈可空手而歸第二一六章 陽谷往事(三)第四十九章 獄不透風第三一五章 這應該我此生最後一次投降第三三三章 水滸第一快腳第二四六章 殺其父,奪其女第四五五章 梁山泊的老朋友第五九三章 呼延家的,你要反水咋地?病情有些麻煩第八五七章 書生奪命箭第八百章 歸宿第七零五章 我輩再看方臘,如同嚼蠟第七三九章 元帥一直關注着你們第四六三章 交換人質第七九一章 鹹平郡主第三五六章 生是梁山人,死是梁山鬼第三二零章 盧俊義的心結第一八五章 奇貨可居第三二七章 敢問寨主之志,如黃巢否?第七四一章 重建蕃落軍第一五一章 武二郎會駕馭不住金蓮?撞上新秀牆第三零六章 槐樹坡冤家聚首第六二三章 可使勇士陣前叫戰第一二七章 金沙灘前喜迎新第八零一章 小心那人尾大不掉啊!第三九三章 三英候一傑第三三七章 不怕千萬個林沖,只憂一個王倫第五零二章 又見野豬林第三五七章 你要弄弄清楚,誰纔是主,誰纔是第三三零章 再見,大名!(上)第二五一章 孤獨的冷第二九零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三一五章 這應該我此生最後一次投降第一二二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五八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七七三章 前去大國開封朝貢第五四九章 斬首行動(二)第一五四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三)第四五八章 表忠心的來了(求雙倍月票!)第五四八章 斬首行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