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三章 太守培訓班

從漢城府到臨屯郡首縣東暆,直線距離差不多就有千里之遙,再加上沿路所經之地重山阻隔,十分難行。若是放着目前梁山泊頗爲發達的海運業不去利用,那真是自找苦吃。是以代表都護府深入地方走訪調研的長史馮喜一路都是坐船。

雖說從西海岸中腹部前往半島東南角,幾乎繞經了大半個安東都護府轄地,但此行貴在便捷,若是不暈船的話,人也不用那麼折騰。此番呂將接受了馮喜的好意,臨時從梁山水軍徵調了四艘放空回濟州島的移民船。他現在雖然是個剛被免去太守職務的“閒人”,但水軍還是給足了這位前太守面子,當即調撥了四艘狀況上佳的客舟,供呂將和他的警衛營搭乘。

政事是永遠忙不完的,這一點呂將也清楚,臨屯郡的政務少了他也不會就此停頓,況且接手他繼任臨屯太守一職的人選的又是本郡通判兼不而縣令婁敏中。對於此人,呂將還是比較瞭解的,說他是“蕭規曹隨”那還算是貶義了,這位故人是個有自己施政理念的幹才,而其爲政理念又暗暗與王倫契合,深得後者的看重,並不比他之前預想的接班人仇悆要差多少。

呂將走的時候,婁敏中還沒有從不而縣趕來,不過有馮喜代爲交接,又有一班熟吏輔佐,他也沒有甚麼不放心的。倒是臨別前郡縣大小官員在團練使冷寧的帶領下前來碼頭送行,還是讓他頗爲感懷的。起碼他這段時日的嘔心瀝血沒有付諸東流。這些同僚全都看在眼中。

雖說懷着一種惆悵的心緒。但呂將在船上還是實打實的休息了幾天。他本就是南人,水路的顛簸對他來說那就如搖籃一般,照樣是飯吃得覺睡得。閒時看看波瀾壯闊的海景,和水手聊天打屁,倒也其樂融融。只不過在頭幾天裡,船隊每每停靠在他曾經的轄地過夜時,呂將婉言謝絕了所有地方官員請他上岸歇息的好意。護送的水軍就笑稱呂太守把這船當家了。

自己曾經的轄地都不肯下船,途徑真番郡的時候就更加簡單了,只是在經過含資縣境內時,聽說他們的縣令也一早啓程去了漢城,呂將心裡就多少明白了些事。

海途無疆人有疆,就這麼一路無驚無險的到達漢城外海,呂將陡然發現仁縣碼頭被一眼望不到頭的龐大船隊所遮掩,他所搭乘客舟的綱首就要打旗號請友軍讓道先行,畢竟乘客不是一般人。乃是受了都護府調令前來報道的前太守,耽擱久了不好。不想這個善意的舉動仍被一路上很少麻煩人的呂將阻止了,只要堅持按次序進港。

最後,還是負責執勤的警戒船發現這一狀況,當場上報給副將童猛,呂將所在的四艘客舟這才得以提前靠岸。不然照此情況。等到天黑也不一定有結果。

承蒙人家讓路之情,呂將照理上前表示謝意,碼頭上是童威出面接待的呂將,在得知這回運送的全都是全副武裝士兵而不是大宋移民後,呂將心有感慨道:“都護府是大手筆啊,看來是打算把這高麗半島經營得固若金湯啊!”

“呂太守說得是!如今有了這處安生立命之所,誰敢存半分僥倖?這不,將來新設州郡的郡兵都提前運來了!咱家哥哥可從來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人啊!”童威接言笑道。

話題聊到了王倫身上,呂將頗感興趣的打聽道:“主公和夫人現在是在開縣,還是回了漢城?”

“早回漢城了。路允迪那庸官誰耐煩陪他?哥哥見他兩面算是夠給面了,留下吳學究那酸儒對付他就足夠了!對了,呂太守你還不知道吧,主公把林教頭一家人都接來了,前幾日還親自替焦哥舉行了盛大婚禮哩,可惜我們兄弟都在半道上,趕不及參加婚禮,不過賀禮請史大郎捎上了!”

童威見說笑了起來,許是想起了甚麼好笑的事情。要說這時節許多頭領都不在漢城,史進、陳達、楊春還有鄧飛這回幫不少人代交了份子,家底都快墊上了,唯獨史文恭、蘇定哪裡沒人煩勞他。

“這事我還真不知道!”呂將有些意外,愈發感覺自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消息實在太蔽塞了,不禁有些赧顏道,“你們送的多少份子,我也補一份!”

“這事啊,全看個人心意,還真沒有統一標準!”童威打了個哈哈,畢竟呂將是“才”上山的“新人”,又是文官這條線上的,自己兄弟看來恰當的禮物,說不定人家就覺得高了呢?要說李俊這兩個兄弟私商出身,遠沒有他們表面上看上去那麼木訥。

呂將正待再問兩句,恰巧這時有傳令兵來尋童威,好像有甚麼重要事情,童威見狀又招呼呂將兩句,便告辭去了。呂將的親兵這時不忿道:“水軍的人就是不爽利,哪裡比得上我們步軍都是直漢?要是武松哥哥在,哪會有這麼多花花腸子?問個話都這麼費勁!”

被他一打岔,呂將不由笑了起來,道:“還想着你的武松哥哥吶?走罷,進城以後我就不管你們了,你自請你們馮指揮使去都護府兵曹報道,他們會安排你們在漢城的衣食住行!”

“誒,曉得哩!”親兵悶悶答應一聲,顯然是因爲無法歸建感到懊惱。

呂將笑笑不語,回頭謝過一路照料衣食住行的水軍綱首後,便直接去仁縣縣衙借了幾匹馬,和手下的警衛營兵分兩路,只帶着幾個親兵便往漢城趕來。

看看快到這座安東都護府的駐地,呂將發現許多俘虜正在城郊的原野上修建外城,他立住馬着看了一陣,又找負責秩序的小頭目問了幾句要緊的話,這才施施然入城。

這時天色已晚,正碰上許多百姓成羣結隊的回城,呂將一打聽,才知道是新上任的漢陽縣令組織民工疏通河道纔回,不禁暗道:“有時間一定要去拜訪拜訪這郟喬,若能跟他學兩手,將來必受益無窮。”

雖說是第一次來到漢城,但沿路都有巡街的士兵,跟他們打聽了都護府的路徑後,呂將順利來到目的地。進門出示了公文後,呂將叫親兵自去把馬栓了,自己則來到功曹報道。

一路上遇到來來往往的公人不少,但大多都不認識,呂將也樂得省了麻煩,上前和值班的吏員自報家門,這人見是堂堂一郡太守,便親自領呂將來到功曹,正好孫定在家,一見面很親熱的倒茶問暖,搞得呂將很感動,畢竟功曹前身乃是山寨的軍法司,裡面是黑臉多,紅臉少,看來今天運氣不錯。

兩人落座後寒暄一陣,孫定也不拖沓,便叫手下吏員相陪,自己親自前去聞副都護處報訊,呂將沒等多久,便見孫定笑呵呵的轉來,搓着冰涼的手道:“真不巧,聞都護出外替元帥迎接幾位老將軍去了,正好元帥知道你來了,吩咐我來請你過去說話哩!”

見王倫這般重視自己,呂將心裡也很高興,七彎八拐的跟着孫定到了王倫辦公的地方,呂將特意留意了一下,剛做了新郎官的焦挺還真不在此,此時當值的卻是一個面生的後生,孫定趕着帶呂將進去也沒時間介紹,呂將只是和此人點點頭,此人也還以笑臉,做了個相請的手勢。

一路上所見的新鮮事物以及不認識的人一多,呂將心中不免涌上一種生疏感,對這個日漸龐大的勢力也生出些敬畏感來。好在一進屋便見王倫桌上的公文堆得比自己當初在臨屯郡還高,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當即上前行禮道:“主公,小生特來覲見!”

“不小了,都堂堂一郡太守嘍!再叫你也是老呂了!”王倫從公文堆中擡起頭,叫了聲稍等,寫完最後一行批語後,便把手上毛筆一擱,招呼道:“來,坐,給我好生講講臨屯郡的事情!”

王倫的直截了當迅速融化了呂將的生疏之感,卻見孫定上前給兩人泡了茶水,悄無聲的退下了,此時呂將說起工作來,神采飛揚,毫無生澀,一口氣直說了大半個時辰。呂將彙報的時候,王倫多是聽,很少插言,不過每次提問都問到點子上,呂將暗歎的同時,更加詳細的作着解答,最後,王倫對他這一段的工作很是滿意。

“臨屯郡開局做得很不錯啊,可謂是點了個頭彩。我相信敏中不會辜負你打下的堅實基礎。”在肯定了呂將前一階段的成果後,只見王倫笑道:“我這次招你過來,你大概猜到了點甚麼罷?”

對呂將來說,王倫的笑容彷彿有一種親和力,雖然兩人幾乎大半年沒有見面,但此時和王倫面對面,還是感覺如當初在東南談論天下英雄時壯志激昂。只不過他現在身負的責任和以前做散人時有天淵之別,整個人給人的感覺是穩重多了,故而其心中雖然仍然激動,但語氣卻還平穩:

“不瞞主公說,路上閒下來,倒也想了點。但只要主公吩咐,無論幹甚麼,小生都絕無二話!”

“呵呵,這還是當初那位一紙諫書攪得滿朝皆驚的呂大學子麼!”王倫也發現呂將和初見時略有些不一樣了,鋒芒沒有那麼外露了,也許是太守生涯給他帶來了不小改變,讓他逐漸變得成熟而穩重,老話不是說“玉不琢不成器”麼?看來呂將這塊璞玉正在朝成器的方面發展。一想到這點,王倫有些感慨,當下開門見山道:

“這次我調你回來,也不爲別的,就是請你和仇悆兩位來當幾天學生的!”(未 完待續 ~^~)

第一九五章 劉唐搬來的救兵第八章 夜襲西溪村第三百章 鋤頭揮的好,牆腳一定倒第八零六章 丞相捕蟬,樞相在後第六三八章 非要降和非不降第二一三章 操刀鬼哭奔歸寨第七三五章 山窮水盡史文恭第六九零章 江南英雄大會第四八八章 不是你的菜,偏往碗裡夾第五五七章 斬首行動(十)第四一三章 驚變第二八六章 搞了半天搞錯了第六七四章 東家動動嘴,幫工跑斷腿第七四七章 試探(四)第六三二章 敵營聚首六節度第二一二章 賊襲陽谷縣第五八九章 都隨我去救那個最有義氣的漢子去第三八零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三一六章 你毀了我一個做好人的機會第五八一章 大戲開鑼第二六四章 賜名“濟州”島第三零四章 兵臨大名府第五二七章 拔一個,起一串(爲檐菸夵盟主加第一一一章 花小妹暗箭射唐斌第六九七章 梁山泊主的氣魄第五四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八六章 又出幺蛾子的高麗使節病情有些麻煩第六四二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三)第五九二章 難道咱們也留了一手?第七十九章 沒有金剛鑽莫攬瓷器活第八零二章 呂太守,你被免職了!第二七一章 探監第五零八章 不死不活的田虎,纔是好田虎第四三零章 這一個又奢遮第八二九章 王慶、田虎的“遺產”第一九一章 江湖救急第六零八章 我在梁山泊,已伏下暗線了第五七八章 現在名將與未來名將第七三五章 山窮水盡史文恭第四二一章 最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第二一零章 八府巡按帶來的啓示第七六零章 陳橋驛上,黃袍加身?第三一六章 你毀了我一個做好人的機會第三三二章 官如匪,匪如親第二六二章 混海龍歸來第三七一章 蔫人出豹子?第三八九章 天下第一個炮手第二九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零七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七五六章 這唱的是哪一齣?第三十七章 帝都城外送君亭第六六二章 民心向背(二)第一六一章 各家山寨的喜與憂第七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三九八章 東京來的包裹第四十三章 古來冤枉者,盡在路途邊第七七八章 劉延慶之死第一八五章 奇貨可居第一四一章 黑獄逢故舊第六十二章 頒佈號令,三軍成形第三四一章 最佳廝殺四人組合第一二五章 水泊鎮寨神醫第七四零章 大仁國的黃昏第四七一章 金山跟前忽翻臉第一六零章 成長型武將第七三一章 波譎雲詭第六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八五章 殺賊者梁山馬靈第七五八章 迴天營傷員論兵第二一二章 賊襲陽谷縣第二八二章 想跑?沒門!第五四五章 關於蛇吞象的質疑第三四八章 吃了宗澤的大虧第八三一章 迎來大發展的梁山水軍第三七六章 被當作番子的李都頭第八二四章 你們已經成功引起我的注意了第三三九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六五六章 觀於海者難爲水第六一八章 高俅就是這麼無恥第七零四章 要不要這麼壯觀?第四四三章 三雄會凌州(一)第三十九章 潑皮們的手段第六二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二七章 獻寶曾頭市第八一三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二)第八九九章 莫非吾祖臨淮郡王顯靈!?第四五七章 規矩和軍援(下)第三五九章 青史傳名的內政人才第二四四章 結束是另一段開始第五七九章 兩年磨一劍第五三六章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五零三章 房山收人法門第七一零章 你家寨主佩劍在此第三零七章 豹子頭力擒急先鋒第五二三章 誰知道她將來回明州又是甚麼身份第六七三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四六六章 束手就縛史文恭第四十四章 做禽獸偏要立牌坊第七一三章 高麗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