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八章 自古君王最無情

爲何道君皇帝識得程萬里家中千金的之事,此事還得從一個人說起,他就是當朝戶部尚書王黼。

總所周知,宋朝有三司(度支、戶部、鹽鐵)這個集權部門存在,戶部尚書實際上是一個很尷尬的所在。你要是計相(三司使)的心腹還好說,不然,事情有得你幹,黑鍋有得你背,功勞跟你難沾上沒半分關係。

王黼這個戶部尚書是蔡京提議的,很遺憾,蔡京並不是存心提拔他,而是準備下黑手解決他。至於原因嘛,明面上是王黼這廝太會抱大腿,眼下正抱上了和蔡京不睦的鄭居中身上。實則老辣的蔡京還有一種直覺,眼前這個太沒底線的傢伙,遲早會抱緊道君皇帝的大腿。

要說這世上抱上趙佶大腿的人實在不少,但鮮有對蔡京的地位造成實質威脅的人,不知爲什麼,蔡京偏偏對王黼如此高看。

總之,王黼被蔡京盯上了,他自己也清楚目前險惡的境地。所以滿東京城裡認乾爹、找盟友,新晉吏部侍郎程萬里就莫名其妙的接到對方想要聯姻的消息。對於這麼個端起碗吃飯,吃完飯摔碗的貨(王黼的官場領路人是當時的執宰何執中,哪知最後對何執中捅刀子捅得最狠的,便是此君),程萬里實在是有些看不上,這事幹脆連女兒都沒告之,就直接回絕了。

尚書被侍郎給拒絕了,實在很丟臉面,但程萬里不是一般的侍郎。那是堂堂的吏部侍郎。不像他這個小媳婦戶部尚書,況且此人身後那尊佛像也不是一般人能惹的人物。

就因爲童貫不好惹,王黼非常看重這門親事,甚至在擔當幫閒的過程中跟他的主子懇求牽線,這個主子自然是趙佶。

趙佶是個甚麼樣的人?能在奸臣成堆的朝堂中穩坐釣魚臺,自然有他的道行,他又如何肯讓王黼和童貫拉上關係?每次總是不露痕跡的拒絕了。久而久之,程婉兒的閨名他倒也知道了。

若不是這段時間朝廷上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加之御用頭號幫閒高俅已死,替補幫閒王黼在此事上不能帶他去,趙佶這個老不要臉的說不定爲了滿足好奇心,便要去和他年紀差不多大小的程萬里府上微服私訪,親自見見被王黼誇成天仙一般的女子。

可惜了!沒想到此女傾國之名連海外番人都已知曉,自己還未曾見過她一面,真是失策!想到此處。悵然若失的趙佶下意識的朝王黼望了一眼。

王黼做官能做到讓洞庭湖上的老麻雀蔡京都暗自警覺,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此時趙佶目光剛剛投來,他就感覺到了,迅速在心中盤算這回主子到底是甚麼意思?

反正他記得這段時間的趙佶是半年來最開心的時光。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高麗使者的拜訪。既然前面所有的程序與過程都是愉快的,那麼問題肯定是出在最後:番國提出和親。事關主子的臉面。

“陛下。高麗國王萬里求親,此事當在程侍郎身上,若是兩廂情願,臣請陛下成全這樁我大宋士林之美事!”

趙佶還在遺憾之中,聽到王黼的進言,沒來由忽然眼前一亮,是啊!自己怎麼沒想到是這麼一回事!高麗求的又不是宗室之女,這算是哪門子和親?跟自己又有個甚麼關係!就像王黼說的,這就是高麗國王和程萬里兩家的事情,他們都是自己的臣子。自己玉成此事又有何不可?跟甚麼和親完全八竿子打不着嘛!

望向意動的趙佶,蔡京心中一顫,這位風流天子的涼薄本性看來又要顯露了。程萬里好歹也是吏部的堂官,總管天下萬千文官,眼下連問都不問一聲,片刻間就將人家給賣了,縱連蔡京也不禁有種物傷其類的感懷。

他雖然早就清楚官家是個向來不肯爲臣子扛事的人,但沒想到對方這麼做得出來。試問要是此時高麗人求的不是程萬里的閨女,而是他蔡京的孫女,龍椅上那個風度翩翩的人,是不是也會毫不猶豫的做出決斷?

看來當朝文武百官,除了高俅,並無一個人真正進入他的心裡,也沒有誰是不可或缺的。連他蔡京在這十幾年中都是几上幾下,若不是他理財的本事天下無雙(撈錢),別人都供不了趙佶奢華的開銷,說不定他蔡京哪次跌下,就再也起不來了。

哼,王黼鼠輩!只知討好官家有個屁用,豈不知如今百官皆是同情程萬里的,誰不知道開了這個頭,將來隨便冒出個鼻屎國,點着名要娶誰家閨女,大家都以程萬里爲例,那還得了?這廝只顧拍皇帝的馬屁,卻不懂若是根基不固,無人幫襯,別看你蹦躂得再高,早晚會因官家一句話而灰飛煙滅。

到底薑還是老的辣,當衆臣對王黼都敢怒不敢言之時,蔡京出面了,事先求得了趙佶的同意,便當場和金富軾就賜婚之事強辯起來,在收得士心並彰顯出其頭號執宰的擔當後,最後竟然逼得金富軾不得不同意,若是高麗使者去程府提親時,程家若不願意,不可強求。他蔡京願意出面爲高麗王后的人選另尋良配。

是嘛,看程萬里眉頭都快皺成一個“川”字了,大家都知道也算功成名就的他是不大稀罕甚麼女兒不遠萬里去做甚麼高麗王后的。但對於一些“上進心”強的五品、六品小官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機會。既能替官家分憂,享受實惠(趙佶的補償),還說不定將來有額外的驚喜:搞不好外孫就是下任高麗國王吶!

對於苦苦掙扎在下層的京官們,這種誘惑還是很大的。

在高麗使臣跪拜謝恩之後,好像又落入大團圓結局的俗套,殊不知大宋朝堂的一老一少(中)兩大高手藉着高麗人的局無聲的“廝殺”了一盤,最終還是蔡京取得完勝。趙佶覺得他能幹,羣臣覺得他比王黼可靠,高麗人應允了他的提議。而王黼呢,除了無端得罪一堆人之外,好像並無其他收穫。

且不說這兩人鬥法,就在典禮之後,當事人程萬里無心和任何人寒暄,也不回府和女兒通氣,卻直接去了吏部大堂。半個時辰後,兩員信使除了東京城,飛馬朝北而去。

不錯,是他程萬里搬救兵了。他這一路雖甚得童貫提攜,但他敢拍胸脯說一句,他沒有爲任何一件私事求過童貫。

但今天,他破了例。(未 完待續 ~^~)

第七八三章 在對的時機,撞上對的大頭(三)第一九六章 架空晁蓋的苗頭第二三一章 寧罪書生,莫惹孔目第四零八章 西出梁山無故人第三二七章 敢問寨主之志,如黃巢否?第七九二章 形勢急轉直下第七二二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二)第二三一章 寧罪書生,莫惹孔目第七二九章 你這濃眉大眼的也要叛變?第五十九章 你是我兄長,不是我打手第四十五章 頭陀僧第四二零章 故伎重演第八九五章 吳相公不想守,程相公不肯溜!第六六一章 民心向背第一一七章 慈父孝兒第六四九章 高衙內還真混大發了!第三零七章 豹子頭力擒急先鋒第六四一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二)第五一六章 梁山泊江南分寨第二十九章 東山頭初會青面獸終身大事第七十章 割袍斷義阮小七第五九六章 犯我梁山者,雖遠必誅!第七七二章 巨資三千萬第七二三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三)第一二四章 梁山第一水將第二零七章 錢糧又告急了?第一三八章 飢來驅我去,叩門拙言辭第三二零章 盧俊義的心結第八零七章 對不起,我是臥底第二一五章 陽谷往事(二)第一五三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二)第一五一章 武二郎會駕馭不住金蓮?第五六一章 斬首行動(十四)第七二三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三)第六二八章 魯達留給你,打虎的讓我來!第六七五章 朕懷疑有人在暗地裡害老子第三七四章 天降之喜第七五一章 真當皇天便姓宋?第四六一章 這不是內戰第八九九章 莫非吾祖臨淮郡王顯靈!?第七八一章 在對的時機,撞上對的大頭第六二八章 魯達留給你,打虎的讓我來!第九零二章 麒麟旗飄揚!第八十章 那一叉竿的風情第一九三章 初次爲帥顯身手第六八八章 未見其人,先接其招第八六一章 沒開天眼,只能按部就班第三零七章 豹子頭力擒急先鋒第七六三章 安東都護府第三九六章 寒窗苦讀終爲何第七十七章 依人自辱,仰天茫茫第三一四章 炮灰的悲哀第三五零章 無解的“爲什麼”第一七零章 朝廷也跑來湊熱鬧第七十七章 依人自辱,仰天茫茫第三十八章 但願有來生,還會與君逢第三七九章 給你們一個舞臺第一四九章 武大郎拙計賺金蓮第六零一章 出人意料的黃信(下)第六八零章 範國丈進大觀園第七一七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三)第五六二章 斬首行動(十五)第六零六章 連狗都嚇不住的節度使第三十四章 爲兄奔走麻面漢第八十九章 如果再給你一次押運生辰綱的機會第三六二章 番王的求見第八九六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四五六章 規矩和軍援(上)第六零九章 “糞霸”史文恭第七六零章 陳橋驛上,黃袍加身?第七五九章 你們看那個人,像不像真龍天子?第五零九章 願求梁山小李廣一戰第四四一章 命在旦夕的王慶第二十章 買魚石碣村第二六四章 賜名“濟州”島第二六四章 賜名“濟州”島第四十五章 頭陀僧第三五三章 我能在梁山上幹甚麼?第十章 得有一片根據地(求推薦票)第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四三八章 枯井下的秘密第三零七章 豹子頭力擒急先鋒第二一二章 賊襲陽谷縣第一一二章 路遇花姿,送歸清風第九十三章 能讓王倫給面子的人第八一二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第五六一章 斬首行動(十四)第八三九章 整合完畢第八七四章 綠林風光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第二三五章 大戰臨近,各人心思第七四一章 重建蕃落軍第四五三章 虎死狗口,壯士之辱第二章 僵臥孤嶺不自哀第四十六章 只喜斷臂逢救星第二三二章 故人來訪第六一二章 “糞霸”史文恭(四)第七一五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七八二章 在對的時機,撞上對的大頭(二)第四十四章 做禽獸偏要立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