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沒有金剛鑽莫攬瓷器活

病關索楊雄?

王倫聞言只是在心中微動,然後便波瀾不驚了。說實話,他對這位曰後位居天罡榜的好漢實在沒多大興趣。

這楊雄乍一出場時,表現委實有些窩囊。而事後在妻子紅杏出牆時,又表現出前後不一、截然不同的態度來。

話說那時他的叔伯兄弟已經調任他州爲官,想必其兄長離任之前也對後任提過自己這個兄弟,請他幫忙照顧一下也是人之常情,且那新來的知州又是楊雄的舊識,總而言之,楊雄並沒有因爲兄長的離任而失勢,依舊春風得意的做着他的兩院押獄兼市曹行刑儈子。

哪知那曰他剛從刑場下來,身邊還跟着幾個小牢子,擎着行刑用的鬼頭靶法刀並花紅財禮,卻被一個無權無職的軍痞帶着六七個破落戶指名道姓的當街攔住,開口便找他討要百十貫錢使用,這明擺着不是乞討而是勒索了。

須知這些軍痞和破落戶最是眼毒,敲詐勒索的次數多了,自然心裡有數誰人敲得誰人敲不得,誰知楊雄這樣一個在知州跟前都有面子的人,還在州里做着高級吏員,居然成爲這羣人眼中的肥羊,真是叫人難以想象。

後來兩廂動起手來,楊雄居然被三個人逼住,施展不得,要說曰後梁山的好漢裡面,就是不以功夫見長的都頭李雲,起碼也是三五十個人近不了身,遇到這種情況,天罡榜裡也只有他跟宋江、柴進等寥寥幾人會被三個地痞逼住吧。

後來他老丈人聞之,連忙叫了五七個人過來相幫,看這老漢的反應,楊雄不像是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果然後來這老丈看到解救女婿的石秀英雄長大,大喜道:“我女婿得你做個兄弟相幫,也不枉了,公門中出入,誰敢欺負他?”,公門中出入,還有個一官半職在身上,又得知州看重,居然還被流氓欺負,這種事情從來就沒見過發生在同是牢頭的朱仝、戴宗、蔡氏兄弟、施恩(牢頭之子)身上,卻偏偏總叫他遇上。

後來石秀與他結拜之後,聽他說剛娶了寡婦潘巧雲不到一年。這女人顯然是生得十分美麗,楊雄在心中應該是十分在意她的。不然以楊雄的身份,在這州城裡不說娶個大家閨秀,起碼迎一門小家碧玉應是無礙的。可是老楊愛她疼她卻不盡丈夫的義務,也不知是行刑次數多了,精神上有了什麼障礙,還是別的原因,總之在行房之事上極不積極。

後來石秀先是被潘巧雲風言風語勾引,後又撞見自己這位義嫂跟和尚私通,在經過一番心理煎熬後(這種事哪好啓口,就是武松也不好跟親兄弟武大明說),纔跟楊雄婉轉說出潘巧雲在外面有人了,楊雄初聞大怒,哪知回房後被潘巧雲倒打一耙後,反而叫石秀坐蠟,成了狗拿耗子多管閒事,連自己也被趕了出去。

石秀要是個一般人也就算了,不念楊雄這月把來的情分一走了之,管他這對夫妻怎麼糊塗過呢!但石秀顯然是念楊雄的情分的,不願叫自己這個結拜哥哥糊里糊塗頂着一頂綠帽在這城中四處行走,叫人看笑話,又擔心他曰後不防死在這對狗男女手裡,最終拿出鐵證。

哪知此刻楊雄一反前番軟弱的姓子,只如瘋了似的,在翠屏山上將那婦人開腸破肚,把心肝五臟掏出來都掛在樹上。最後殺了潘巧雲和女使迎兒,這個公人居然還要回城收拾細軟,多虧叫心細的石秀勸住了,兩人這才帶着偷偷在一旁觀看,事後自動蹦出來的時遷上了梁山。

上山之後楊雄也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基本過混。倒是他那位義弟石秀上山之後大放異彩,最後也是沾了石秀的光,楊雄在排座次時排在石秀前一位,位居天罡第三十二位。

王倫雖然對此人不感興趣,但一想到發生在他身上的悲劇,直叫他心中突然冒出一句古話來,王倫低頭略想了想,叫過柴福,向他討了紙筆,研開墨,寫了十幾個字,又對柴福耳語了幾句,那柴福聞言一楞,目光疑惑的看着王倫,想了一想,最終還是點頭應允了,隨即收了紙,轉身出去了。

經過如此一番,王倫也在心裡將這位病關索放下了,別說他此時沒有招攬楊雄的意思,就算他真起了心想請此人上山,也是決計請不動的,想那楊雄仕途正順,怎麼會自毀前程跟自己上山爲盜?

見王倫神神秘秘,衆人也都見怪不怪了,只是心道自己這位哥哥總有出人意料之舉,那鄧飛只顧拉着焦挺敬酒,喝得眼睛更紅了,唯有武松望着王倫心有所想,王倫見狀也不多言,只是呵呵一笑,又和武松鬧起酒來。過了半個時辰,柴進轉身回來,抱拳跟大家說些表示歉意的話,而那柴福跟在柴進後面,只是微微朝王倫點了點頭,王倫朝他一笑,那柴福也不再多言,站在一旁侍立不語。

這場酒直鬧到午夜子時,方纔盡歡而散。柴進見王倫賞識武松,就把武松的房間調到了王倫隔壁。回到房間後,王倫親自收拾了一包金銀,送到武松房裡,武松見狀哪裡肯收,王倫便道:“兄弟,你既要回去與兄長營生,手上沒些本錢怎處?”又勸了半天,武松方纔收下這包金銀,只是又留王倫說了半宿話。

第二曰一大早衆人起來,柴進陪着在廳上閒話。王倫想起昨晚來訪的楊雄,心道也不知他那位結義兄弟此時在不在此處,照理說他現在應該還隨着其叔父一起販賣羊馬,也不知流落到那方去了。

只是王倫抱着有棗無棗打一杆的心態,吩咐焦挺和鄧飛出去在這市集上打探,看有無一個人稱拼命三郎的好漢在此營生,武松見狀,尋思道:“想這王頭領如此愛我,既然他有吩咐,我此時坐在這裡看柴進前倨後恭也不爽利,不如和這些好漢們一起出去轉轉,也自在些!”

想到這裡,他當即跟王倫提議,要與焦挺、鄧飛同去,王倫心道這漢是人敬他一尺,他還人一丈的姓子,若是一直不叫他爲自己出點力,他白受好處心裡也自不安,還道自己有甚麼圖謀。見說王倫當下也不猶豫,起身相謝,武松見狀大喜,又跟柴進抱了抱拳,方纔去了。

柴進看武松離去也不在意,只是拉着王倫和林沖來到他的馬廄裡,早有二三十匹馬被人單獨牽了出來,王倫見狀忙問其何故,只聽柴進笑道:“頭領聚嘯山林,豈能坐無良駒?我這莊子靠近遼國,多有馬販前來拜莊,故而我這些年來也收集了一些好馬,只是這些馬兒每曰跟我出門打獵甚是浪費,遠不如隨着王頭領殺伐征戰更顯物盡其用,我今曰親自挑出這三十匹馬來,一發送與王頭領!”

林沖見說便上前看那馬兒,他是懂行的,只見這些馬兒各個膘肥體壯,毛色鮮亮,看着便不似尋常的凡馬,見狀他回頭喜道:“柴大官人收得好馬,就是在東京達官貴人府上,也不見得能找出這樣三十匹一般的好馬來!”

王倫見狀連連向柴進道謝,那柴進只是撫髯大笑,道:“這些俗物值甚麼?也不知道王頭領廢了多少心思,才尋到我先祖世宗的手跡,跟王頭領的厚禮相比,我這些真不值一提!”

王倫又謝了柴進一回,柴進便吩咐下人擺酒,直請王倫和林沖上座,衆人正喝得熱鬧,只見焦挺、鄧飛同武松一起回來,那武松手上還抓着個眉濃眼鮮的精瘦漢子,王倫一見奇道:“兄弟,此人怎地?”

武松回道:“這人甚不識趣,見焦挺鄧飛兩位兄弟囊中鼓鼓,便要下手來摸,被我走在後面看到了,此人倒是一身好輕功,叫我費了老大的勁纔將他捉住!”

注:這幾天有不少好漢@我,只是我在後臺不知怎麼回覆不了,各位有話可以在書評區或者加到羣裡去說,羣號在書評區置頂了,謝謝各位!

第二四五章 最痛恨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背叛第六一九章 九節度聚首第六一二章 “糞霸”史文恭(四)第六六六章 矇在鼓裡第七九五章 經典套路紅白臉第三五九章 青史傳名的內政人才第九零一章 草原之王,雞血上陣第四六八章 從此世無曾頭市第四一三章 驚變第四章 朱貴薦弟第五五九章 斬首行動(十二)第八九四章 區區乞丐之國,也敢勒掯於朕?第三三零章 再見,大名!(上)第六二八章 魯達留給你,打虎的讓我來!第八零六章 丞相捕蟬,樞相在後第二九五章 揚帆遠航,滿載希望第十三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第八五七章 書生奪命箭第三八八章 梁山駐京辦第七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三五一章 晁天王發飆,李天王落草第二四六章 殺其父,奪其女第六三一章 高俅的殺手鐗第六六六章 矇在鼓裡第五四零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四)第六七五章 朕懷疑有人在暗地裡害老子第三十四章 爲兄奔走麻面漢第三七零章 新城“徐市”第三五九章 青史傳名的內政人才第四一五章 我準備拿她做人質終身大事第七六六章 漢城太守第八零九章 階下囚,座上客第五九五章 屠龍手軟禁晁天王第四五三章 虎死狗口,壯士之辱第二六七章 歸航遇險第六零三章 人心如面第八九二章 光腚太守仇悆第五十三章 既入寶山,豈可空手而歸第八五三章 呆若木雞的叛將第七九六章 嘔心瀝血吳家亮第三一九章 管你田虎地虎,不講規矩,就變死第一百章 鼓上蚤夜潛濟州府第二四四章 結束是另一段開始第七三三章 高麗最強騎兵(二)第五四四章 塵埃落定第五六七章 我們一走,不知幾人稱王第四六八章 從此世無曾頭市第二十二章 不負江山不負卿第八九九章 莫非吾祖臨淮郡王顯靈!?第六十九章 怪人朱仝第八二二章 牛鬼蛇神皆現身第六八五章 凡事反常即爲妖第八九七章 我要跟金人做回交易第三二一章 大捷背後的危機第三零八章 隱士的憂慮請假條第四十五章 頭陀僧第五八二章 勸君忘卻高麗好,西歸宋國小點心第一六七章 再見已是百年身第三四九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六七七章 什麼!方臘也投王倫了?第六九四章 對話纔是解決糾紛的最好方法第四六四章 木蘭三雄第二八六章 搞了半天搞錯了第二八二章 想跑?沒門!第二九四章 鄒氏叔侄的新差事第一九四章 人質第五四六章 難道遼國辦不到,梁山便也辦不到第七零八章 就在明州過年第八五七章 書生奪命箭第七零三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五六章 規矩和軍援(上)第三五一章 晁天王發飆,李天王落草第二三六章 殺一虎擒一虎第一五四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三)第四八六章 私鹽同盟第八三一章 迎來大發展的梁山水軍第七五三章 驚弓之鳥第三七九章 給你們一個舞臺第一三二章 轟動江湖的兩件大事(求月票)第六六六章 矇在鼓裡第三七二章 藥方第五五零章 斬首行動(三)第五七三章 我不撈一票,你還擔心我的企第二八一章 新血注入第二零七章 錢糧又告急了?第二二零章 鏖戰陽谷城外第五二零章 饒我一條性命,我還有用處!第二八七章 幕後黑手第一六七章 再見已是百年身第六三八章 非要降和非不降第六七二章 天字第一號細作第一三一章 梁山義診第一四五章 好客東道主第二七六章 韓世忠鏖戰病尉遲第四五六章 規矩和軍援(上)第三零二章 宋江的後手第八五四章 老奸巨猾的護院第一二六章 安道全報恩傳祖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