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三章 前去大國開封朝貢

“記住,折五錢、當十錢這種劣幣不在兌換其列!蔡京已經禍害大宋百姓久矣,不能讓此禍蔓延至半島移民中,咱們一律只兌換一文小錢!把話跟杜遷、杜興兩位頭領說清楚!”王倫最後又補充了一句。目光不經意間往張孝純處瞟了一眼。

後者已經連禮節性的微笑也欠奉,只是面無表情的望着桌案上的茶杯發呆。梁山這夥人實在是太精了,自己只不過出言“點撥”兩句,他們卻能瞬間能深挖至根底!

由於鑄幣規模以及原材料的原因,本來大宋每年投放市場的銅錢便不敷使用,更有周邊一些國家,比如遼國就一直在大量走私宋國的銅錢投入自家市面流通,這還是有鑄錢能力的大國,其他一些小國就更不用提了,直接把宋國的銅錢監當成了世界的銅錢監,而宋制銅錢,也當仁不讓的成爲許多國家市面上流通的硬通貨。

哪知因爲他張孝純的幾句話,盯上銅錢的勢力中又多了個精似鬼的王倫!他有位於京東的梁山泊作爲渠道,這個漏洞想必短時間內是難以填上的!若是叫朝廷得知此事端倪,他張孝純這輩子都翻不了身了。

苦也!苦哉!

“大宋銅錢得之雖易,但我們也要付出等價之物資金銀,長此以往絕非長久之計!鑄錢之事至關重要,還望王首領莫要等閒視之!”張孝純捏着鼻子進言道。

“此事我比張通判要急!故國百姓深受劣錢戕害,若我梁山鑄錢得法。來日必將反哺大宋百姓!”王倫喝了一口杯中之茶。下令道:“青雲山鄒淵、鄒潤部,即日改編爲守備軍黃金部隊,下設護兵十營,工匠十營,除了在原地留下五營護兵、一營工匠繼續開採青雲山銀礦以外,其他人員盡數由鄒淵帶領調抵漢城,負責開發半島礦藏!”

在座之人都覺這個黃金部隊的名銜很有意思。當然沒有誰會單純到以爲這支隊伍就只專門負責採金,王倫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但凡半島礦藏,均由這支隊伍負責。

“哥哥,小弟在臨屯郡數月,此初雖然多山,卻未聞有土人開礦,是不是先把李資謙、韓安仁降人先好生訊問一番?”蕭嘉穗出言道。

“據我所知,高麗的礦藏。多在漢城以北,其地金、銀、銅、鐵儲量頗豐!不過,問問這些人也好,此事便交由工曹湯參軍負責!”王倫對半島具體礦藏的位置記得不是很清楚,只是記得北富南貧(礦物資源),甚至北邊還有一個亞洲最大的露天鐵礦。

王倫在梁山以博聞據稱。他說的話也沒有引起多大的振動。既然他說漢城以北礦藏豐富,那定然就不是空穴來風,大家一想起未來前景,不由都是面帶笑意。聞煥章也沒有就此事發表意見,只是問道:“青雲山舊部既然改編爲黃金軍,大當家人選還望主公斟酌。另外二龍山鄧飛頭領調至漢城,大頭領一直空缺,也不利於日後發展!”

“青雲山先由鄒潤兄弟照看着,反正山內銀礦尚未採盡。二龍山嘛,任原與周直資歷尚淺。尚不足以擔當大任,此事有些棘手,且稍後再議!”

別看現在梁山泊頭領上百,人才濟濟,但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缺了誰都難補上。鹽山分寨楊林的左右手都被調到半島,尚未給他補齊,又出現兩個分寨缺乏夠資歷的大當家坐鎮,實在是叫王倫難爲無米之炊吶。

人才啊!

王倫暗暗嘆了口氣,不但這兩個山寨缺人,新設立的三州何嘗不是缺乏良吏治理?高麗還剩四道之地,將來也遲早是梁山泊的囊中之物,更對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

這些問題並不是短時間內能靠自身造血功能解決的。投山的百姓要說從中擇取精壯從軍問題還不大,但要想從裡面找讀書人,無異於大海撈針。說到底,還是如今的梁山對士人階層沒有多少吸引力,進而造成了今時有位無人的窘境。是以連玩無間道的張孝純,王倫也只能耐着性子奉陪一場。

眼看王倫眉間出現一個“川”字,大家都知道這是寨主沉思時的習慣,是以衆人都沒出言打斷王倫的思路,各人都是悶聲喝茶,忽然間只聽王倫笑了一聲,臉上疑重盡去,道:

“日前倒是收到過一個遲到的消息,遼國東京裨將高永昌驅逐大公鼎、高清明等遼國東京官員,帶着手下三千戍卒舉兵反遼,不久便佔據遼國東京,並自稱大渤海皇帝,建國號大元國,建年號隆基,隨後攻佔遼國東京道五十餘州。遼國當然不會坐視,立馬起兵平叛,不過高永昌和女真人聯手打敗了韓家奴和張琳的平叛軍,事後女真國主完顏阿骨打逼令高永昌去位歸降,高永昌當然不肯,兩方覆在遼東火併,隨後高永昌被金人擒獲斬首,如今遼東五十四州,皆被金人吞併!”

這個消息好似冷水滴入滾油中,引得衆人議論紛紛,聞煥章和蕭嘉穗顯然也是知道這個消息的,但不明白王倫此時的用意,只聽王倫又道:

“女真人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契丹人身上,未必把高麗人放在眼裡。此時完顏阿骨打的主力也並不在長白山腹地,對我們的統一大業影響有限,我決定擇日正式北伐!”

衆人聞言不由一愣,此時軍方的頭領大多不在此處,怎麼王倫會突然在地區會議上發佈這個消息?大家還沒有回過神來,只聽王倫繼續說道:

“北路軍由蕭都護統領,下轄馬軍徐寧部、張清部、盧俊義部、花榮部,並步軍孫安部、縻貹部、欒廷玉部、卞祥部,水軍阮小二部由半島西部海域隨軍跟進。負責後勤等事務。目標大爲國,負責收復原高麗西海道、北界之疆域。”

“東路軍由神機軍師朱武統領,下轄親軍韓世忠部、守備軍林沖部,馬軍關勝部,步軍魯智深部、李逵部、武松部、馬勥部,水軍阮小七部由半島東部海域隨軍跟進,大軍負責收復原高麗交州道並北界疆域!”

衆人一聽王倫把自己親軍派出去了。他卻不隨軍指揮,都有些納悶,蕭嘉穗立馬問道:“哥哥坐鎮漢城?”

衆頭領一聽回過味來,原來王倫要把注意力放在治理州府上。也是,高麗幾方勢力差不多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半島民心又在梁山(大宋)這一邊,剩下幾條雜魚還能翻起多大的浪花來?王倫不去也是應有之意。

就在大家都以爲王倫會留在漢城時,哪知這時王倫卻給出了他們相反的答案,道:“漢城有聞先生坐鎮。又有張通判這等賢才相輔,我不擔心。我準備隨水軍的船隊回梁山泊一趟,不需要興師動衆,只帶焦挺並親軍一營隨行即可。”

回梁山!?難道是擔心朝廷有甚麼變故?

有心思縝密的頭領已經聯想到河東的戰事之上,田之一就在暗想是不是田虎已經快扛不住了,王倫要回去佈置後續應對這一系列變故的方案。

聞煥章這時也感覺有些突然。正待出言。卻見王倫遞來一個眼色,以兩人的默契,聞煥章意識到王倫是有話要放在後面說,當即微微點頭,以作迴應。蕭嘉穗也是持重之人,此時並未發表甚麼看法。

兩位副都護對都護的說法都沒有疑義,在座都是和軍事行動不怎麼搭界的頭領,是以都比較安靜,王倫索性便把自己走後的工作一一安排下去。

“發給移民的田地糧草問題已經不大,但以我山寨現在掌握的耕牛數量。顯然達不到每戶一頭。聞先生,你務必先要保障每戶沒有耽誤農時的百姓分到耕牛,至於後來安頓下來的移民,在明年春耕之前,山寨會想辦法兌現承諾!”

“此事好辦,如今山寨和主公是民心所向,百姓們會體諒我們的苦衷!”聞煥章點頭應道。

“這就好!”王倫笑着點點頭,這時目光轉向山寨最沒有存在感的頭領,“候健,你的作坊甚麼時候可以開工?”

候健雖然貴爲梁山頭領,無奈他是個點頭頭領,平時在山寨與王倫見面的次數倒是不少,在聚義廳議事時一擡頭就可以看到王倫,但關鍵是完全說不上話。即便想找個由頭去彙報工作也不知扯甚麼好,是以在山寨中一直是處於有他不多,沒他不少的尷尬境地,這時被王倫點名,忽地打了個激靈,結結巴巴道:“位……位置尚未選定……”

“你纔來不久,對漢城不一定熟悉,明天我會派高麗降人陪你在府內尋址!”王倫也清楚,要選擇一處或幾處能夠容納二十萬女婢(韓安仁在羅州投降的附帶收穫),不對,現在應該稱之爲女工了,這等開闊的地方肯定不大好選,候健又是出了名的弱勢,叫他這個新任作坊使去協調各個部門,只怕是見了鬼。

“日後有何事難以解決,直接找我,找聞先生都成!對了,湯隆你這是甚麼表情,他們甲冑坊還不是你工曹轄下,平素要多關心!仁縣的船廠也是,要多給予支持,爭取候健和葉春能夠最快投入生產!”葉春正在濟州島研究新型人工動力遠洋船隻,但主業同時也包含監造客舟。濟州島眼下雖然不缺木材,但終歸只有一縣之地,不比林木資源豐富的高麗半島,將來遲早有木料告急的一天。是以王倫將他調到仁縣繼續研究,原濟州島的船廠也不關閉,另選一個小頭目主持便是,只是降低了船隻產量。

湯隆被王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道:“是小弟失職!候健兄弟,明天我陪你親自去選址,對了,還要請兩位父母官多多支持!”

馮喜和田之一都知道這獨臂麻臉漢看似粗魯,來頭卻不小。梁山馬軍創始人徐寧是他表哥,步軍魁首魯智深和糾察的廣惠頭陀同他關係也不淺,連帶親軍韓世忠和此人也頗爲親密,聽說那條胳膊也是爲了救兄所折,總之不可小覷。

此時當着王倫和兩位副都護的面,兩人都是拍了胸脯,馮喜還十分親熱的說了一句,“咱們都在都護府當差,十分歡迎兩位來小縣選址!”

他頭上除了漢陽縣令,還有都護府長史的帽子。雖然在唐時都護府的長史和司馬的品級要高於下面諸曹參軍,但在王倫在開設安東都護府時也做了一些修改,長史、司馬和諸曹級別一般,再沒有品級高下之分。前者相當於都護的文、武秘書長(更多的時候,馮喜服務聞煥章,司馬孫安則對應蕭嘉穗),而後者則是與吏、兵、戶、工、刑等部對應的機構。

順便說一句,此時五曹參軍的人選都已經定下,除了戶曹的蔣敬和工曹的湯隆,主管定功賞罰的功(吏)曹參軍是孫佛兒孫定。兵曹參軍則定的是留在漢城休整的史文恭,刑曹參軍則是倔強都頭青眼虎李雲。

“也不妨考慮一下在新城選址,畢竟一二十萬人不是個小數目,有利於統籌規劃。另外我對擴建城池之後的城門有些想法,回梁山之前會與你一幅圖樣,到時候你和陶宗旺商量着來!”望着躍躍欲試的湯隆,王倫又加了一句。這漢子功利心不小,如今管着這麼大一攤子,不得意倒還反常了。

“哥哥放心,小弟自理會得,包管叫哥哥滿意!”湯隆保證道。

“你得先叫聞先生滿意嘍,過不了他這一關,可別在我面前說大話!”王倫一笑,話題轉向漢城都監鄧飛:“城內俘虜數量太大,恐你獨力難支,我把大郎的漢城軍和史文恭的蕃落軍留在漢城,以策萬全!”

“多謝哥哥體諒!小弟自會招待好這幾位哥哥!”鄧飛抱拳謝道。

王倫點了點頭,見交待得差不多了,就勢起身道:“好了,今兒就說到這裡,時辰也不早了,大家早些回去休息!兩位都護暫留片刻,那個……扈成兄弟也留一留!”

沒有被點到名的頭領都是活動着有些僵硬的四肢起身告辭,張孝純目光糾結的朝望了一眼正在和蕭嘉穗說話的王倫後,頭一個低頭離去。

扈成有些不明就裡的和兩位重量級頭領一同留了下來,感覺怪怪的。待王倫和兩位軍師鄭重其辭的討論了近一個時辰後,終於等來了寨主的指令:

“你明天去長和殿(原王宮府庫)給我備一份朝貢的禮品,要讓昏君一看便能龍顏大悅喪失理智的那種!”(未 完待續 ~^~)

第七一三章 高麗變局第五二四章 不捨便不要舍第八五八章 王知州怒罵王都護第一三五章 韓五的抉擇第八九四章 區區乞丐之國,也敢勒掯於朕?第二八四章 冥冥之中自有緣分第一七三章 荊湖風雲起(二)第三二五章 看哥哥降不降得他住第一五一章 武二郎會駕馭不住金蓮?第八七二章 你是童貫派來殺俺的!?第四九八章 東京聯絡站第二八零章 水軍預備軍教頭有了第八七二章 你是童貫派來殺俺的!?第四六一章 這不是內戰第一三六章 急孔目倉皇回山第七二六章 王京最後的屏障第四七六章 出賣,好受嗎?第六七二章 天字第一號細作第八八三章 一羣想打的,遇上一羣不想打的第七七四章 朝廷不認諸位,我王倫認!第三五四章 “高”人現身第十一章 放糧時戲劇性一幕第二六七章 歸航遇險第八一三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二)第七七三章 前去大國開封朝貢第四十六章 只喜斷臂逢救星第八七零章 這輩子就心軟過一次,還栽了第一八七章 催命判官被催命第五五二章 斬首行動(五)第五五九章 斬首行動(十二)第五一二章 李逵的命中剋星第三八六章 委曲求全,只爲保義第三一八章 三處馬場都不放過第七二七章 同一條起跑線上的王倫與趙佶第一二四章 梁山第一水將第七七零章 走向歷史輪迴的張孝純第五一七章 他鄉遇“故知”第二一六章 陽谷往事(三)第二二三章 抄家,割舌,收留,告辭第八九七章 我要跟金人做回交易第五六零章 斬首行動(十三)第二九六章 突兀冒出的巨漢第八三三章 歸屬感,是需要培養的第二四四章 結束是另一段開始第四八二章 老大,我們給人賣了!第五三五章 天降魔星一零八第二九八章 恩將仇報第八九二章 光腚太守仇悆第一七三章 荊湖風雲起(二)第八十八章 生辰綱,終於來了第六七六章 鬧你姓王的河北!第二九八章 恩將仇報第二十章 買魚石碣村第五四一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五)第二四一章 若是有緣,江湖再見第六百章 出人意料的黃信(上)第六九四章 對話纔是解決糾紛的最好方法第七一零章 你家寨主佩劍在此第二五三章 望蜀第四四三章 三雄會凌州(一)第八四四章 涼菜上完,該上熱菜了第八零三章 太守培訓班第五四一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五)第六五二章 風派人物第七九九章 你看到的只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第三五二章 如火如荼第七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四六九章 周處除三害第五六五章 借你百年積蓄一用第七四二章 戰爭史上的奇蹟第一二八章 孝順女婿勝親兒第一九一章 江湖救急第六六六章 矇在鼓裡第二四一章 若是有緣,江湖再見第九零六章 袍澤的血第七二四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四)第八三二章 先聲奪人第八一一章 孫兄,你投了個好生逆天的主公啊第八八八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七一一章 在這種情況下見面?第七五五章 勢如破竹第五一二章 李逵的命中剋星終身大事第三六零章 東京行的最佳人選第四五一章 三雄會凌州(九)第二十九章 東山頭初會青面獸第六八九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二八三章 登州水師的覆滅第二三九章 處置第七一五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三四六章 畫虎不成易類犬第七九二章 形勢急轉直下第一九一章 江湖救急第六六四章 兵心向背第七二八章 抵抗,迷惘第五一零章 四明山龐萬春第四六四章 木蘭三雄第二二六章 伯樂紫髯伯第六六七章 最後的五虎將第八七五章 甚麼?這仗就算打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