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五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大丘只不過是慶尚道普普通通的一個縣城,大丘之戰也絕不是雙方拉鋸的焦點。但是攻城方爲了奪下這座城池,整整付出三千餘人的代價。直觀來說,第一批次攻城的士兵,除了一千弓箭手沒有什麼損失,登城的步兵幾乎是十不存一,以至於攻城軍前前後後總共派出三批次人員,最後連預備隊都用上了,纔拿下這個不起眼的小城。

三千傷亡,又是偏師在局部的小戰鬥,想必李資謙是不會放在眼裡的。可關鍵是,仗打到這個份上,攻守雙方都不存在什麼正規軍一說了。原高麗京軍在開京戰役中基本被宋人打包帶走了,而兩界邊軍在又坐山觀虎鬥。即使是剩下來的各地援軍,又在三方廝鬥中傷亡殆盡。所以眼下南北雙方基本就是各自糾集起一羣支持自己的豪強貴族,利用他們的野心和實力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要說出錢出力的大股東們,誰有李資謙這個甩手掌櫃那般大方?南下這一路上,韓安仁的祖宗十八代就沒有安生過,也不知吃了北面這些人多少辱罵。

不過,在一開始時,事情其實並沒有這麼複雜的。

先前北面的聯合征討軍打韓安仁還算是打得得心應手,一鼓作氣將他從王京趕得如喪家之犬四處逃竄。哪知逃來逃去,這廝突然沒了底線,居然敢挑戰全天下貴族的利益,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自宣佈廢除現行的奴脾制度,這下子。聯軍的苦日子就來了。

這些奴隸的忠誠太好收穫了!韓安仁給他們畫一張大餅。他們就死心塌地的跟在韓安仁屁股後面叫嚷甚麼光復大高麗國,還自稱甚麼光復軍。這夥人最可惡之處還不在這裡,而是他們只會據城而守,從來不敢出城野戰。

若只是攻打一兩座城池是這個情況也就罷了,可這一路過來,每座擁有城牆的縣城、州城、關卡都成了攻方身上的失血口。或多或少都要被對方放點血。

當然了,光靠奴隸其實是不足以對聯合征討軍造成這麼大的傷亡的。可南軍也有自己的殺手鐗:奴隸做炮灰,私兵爲中堅。

在高麗這麼個巴掌大的地方,不是隻有李資謙是個老狐狸,韓安仁同樣不是吃素的。李資謙深知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道理,已經把南方兩道的土地當做驢子前面胡蘿蔔,誘使中部豪強們一步一步走向他設計好的劇本里。歸根結底就一句話:誰眼下功勞大,誰未來的獲利就豐厚。

這樣做明顯就是把南方的土豪們開除出未來統一政權的上流階層。作爲李資謙多年的老對手,韓安仁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與南方豪強同仇敵愾的統戰機會。

雖然釋放奴隸的舉動在很大程度上也侵犯了這些同盟者的利益,但是龐大的前高麗王室私產作爲補償(土地)。多多少少緩解了南方奴隸主們的不滿情緒。再加上北方人明顯暴露出徹底不帶他們玩了的野心,最終是要把他們踢出局。所以在大敵當前之際,這纔出現奴隸主和奴隸戮力同心抵禦北人的奇異局面。

北面的人不是傻瓜,當然知道趕狗入窮巷所要承擔的後果。但豪強、地主對土地的渴求已經深入骨髓。在半島中部土地已經飽和的情況下,多出來的南方兩道的土地,不啻於天上掉下的肥肉。而李資謙更在背後煽風點火:你們去搶。最後給我留個份子就成。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已經成了不死不休的死局。根本不是北人不知道分化對手,實在是結果只有三個字,不可能!

他們本身就是看中了南方豪強手上的土地,欲取之而後快,矛盾顯然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而韓安仁宣佈釋放勢力範圍內的所有奴隸,這更是他們不可接受的事情。這已經超出“得多得少”的範疇,而是韓安仁要斷他們的根。

所以失去和解可能的戰局,在某些程度上比契丹人攻入時還要殘酷。南方兩道的豪強、地主爲了保衛自己的財產、剛剛得到新生的奴隸爲了自由,只有奮起抵抗。而抵抗的結果是被屠殺,屠殺又激起更激烈的抵抗。更激烈的抵抗又逼得中部豪強追加投資(私兵投入),就這麼形成了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李資謙現在心裡最最感激的人,只怕就是韓安仁這個老對手了。天下除了他,還有誰能給自己幫上這麼大的一個忙,讓他成爲最有機會超越高麗開國之主王建的男人?

時間是對他無疑是有利的,而韓安仁在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之後,將會很不體面的告別這個世界。誰叫這人破罐破摔,拼死要學宋人收攬人心,不惜得罪了全天下的豪強呢?宋人過來搶一把走了,他韓安仁能走到哪裡去?現在哪怕他李資謙要對韓安仁法外開恩,只怕這些在南方光桿豪強們也不願意。

雖然李資謙在這個問題上也是十分同情韓安仁的,但他也只能在心底默默對這個老對手許以承諾:老夥計,你安心的走罷,我保證不挖你家祖墳。

……

尚州、慶州(原高麗東京)、晉州、全州、升州,韓安仁手下的六大城市,現在丟得只剩下最後的羅州。

而此時的羅州,在圍城的北軍看來,恨不得連夜就打破。全拜裡面那個姓韓的賊所賜,在一次又一次的追加“投資”中,他們的本錢差點折光。眼下好容易把韓安仁困在羅州城中,不少豪強都親自帶人從各地趕來,連最棘手的分贓都相約暫停。不得不說,韓安仁的面子很大。

城下一團戾氣,城上卻有些詩情畫意。

韓安仁屹立城頭,覺得這夕陽的餘暉頗爲醉人,讓他不自覺便思緒飛揚,撫今追昔。

就在一百年以前,遼聖宗耶律隆緒御駕親征,率領四十萬人攻打高麗,當時的高麗顯宗王詢便是逃到了這羅州伺機反攻。也許,顯宗當年也曾在這關頭撫城北望吧?

不過可惜的是,現在韓太師已經是束手無策了,甚至害苦了那個不知從哪裡被找來的五歲王姓小朋友。

“吾雖身損,終使高麗之民去良賤之分,青史亦當書我名字,雖死無憾也!”韓安仁屹立城池之上,迎風自言自語。他相信,只要這個火種被他點燃,李資謙將來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

左右聞言駭然,韓太師是視死如歸,可他們這些追隨左右的人呢?如今坐守孤城,外無援兵,內無鬥心,而投降亦沒有什麼好下場。

畢竟北軍所過之處,對俘虜是競相屠戮,以泄私憤。就是兩道沒有參和進來的普通百姓,也逃不過池魚之殃,也被他們抓做奴隸,永世不復爲良人。

誰都知道成王敗寇的道理,可沒想到失敗的噩運降臨到自己頭上時,是如此的讓人心驚膽戰。

“太師……能不能與北軍媾和?城中還有二十萬女脾,或可叫北人動心!”有人小心翼翼的提出建議。

韓安仁似笑非笑的望向此人,忽然臉色一變,“不如爾等縛我去國賊營中媾和,可好?”

常言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歹城中還有一羣死忠於韓安仁的奴隸,這人頓時叫這句重話給嚇到了,臉“唰”一下變得慘白,辯解道:“小人追隨太師,轉戰近千里,血戰幾十場,絕無二心啊!”

韓安仁笑了笑,把目光從這人身上收回,望着遠方的夕陽,嘆道:“想想當年,草廬間寒窗苦讀,朝堂上明爭暗鬥,最終換來如今景緻,不知值也不值?”

“太師爲國鋤奸,國人感佩,是以有無數敢死之士追隨太師至今!那李資謙野心昭昭,謀朝篡位,天下共賊,必不得好死!”左右回道,“我羅州城中還有三萬敢死之士,糧草無數,足撐三年!三年之後,說不定天下形勢已是大變,我等又逢生機矣!”

左右說得慷慨激昂,韓安仁卻聽得很敷衍,聽完又不置可否,頓了半晌,才嘆了口氣,道:“我這一生,只差一死可曰‘圓滿’!只是爲爾等計,不可輕易言‘棄’。守罷!咱們守得越狠,殺敵越多,也許還有一條生路。”

衆人見說,對視無言。就在這時,城外發生異動,只聽“轟隆隆”震天價的巨響,一陣煙塵由遠及近,漫天揚起,韓安仁身邊有知兵之人道:“有大隊騎兵壓境!”

俗話說:債多不愁,蝨多不癢。城下無數次的增兵匯合早已經讓城中守軍麻木了,況且這回來的還是騎兵,反正攻城無用,倒也沒人太過害怕,只聽有人小聲議論道:“如此規模的騎兵,怕不下五領!莫不是邊軍開到?”

城樓上都這般作想,城樓下的北軍營寨中更是納悶,沒收到任何消息會有邊軍增援前來啊?此前無數次登城血戰之時,不曾看到他們的影子,偏偏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出現,這些混蛋莫非是來搶功勞的?

“混蛋!你們邊軍這個時候過來,還派的馬軍,到底什麼意思!?”(未 完待續 ~^~)

第一一七章 慈父孝兒第二六九章 難逃劫數的解氏兄弟第二零二章 白毛虎的承諾第四十七章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第十三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第五十七章 吃拿卡要第二六零章 鎮戎曲家請假,明天補上第一二四章 梁山第一水將第四九九章 擺在鐵叫子面前的大難題第一五三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二)第二一七章 一心反水的矮腳虎第八章 夜襲西溪村第七九五章 經典套路紅白臉第二五五章 韓世忠歸來第八七七章 童貫打算收工了(二)第二三三章 望其項背,心有慼慼第二十五章 九星連珠鎮水泊第五六零章 斬首行動(十三)第四一七章 女兒去哪了?第五三五章 天降魔星一零八第一八三章 荊湖風雲起(十二)第六四八章 高太尉的保健班子第四八六章 私鹽同盟第一九一章 江湖救急第四三六章 武松的殺手鐗第五九七章 晁保正,我劉唐第一個瞧你不起!第四五八章 表忠心的來了(求雙倍月票!)第四八六章 私鹽同盟第四六四章 木蘭三雄第七九二章 形勢急轉直下第四五八章 表忠心的來了(求雙倍月票!)第五三四章 吳用的大禮包第八十一章 大水急衝龍王廟第五零八章 不死不活的田虎,纔是好田虎第三三六章 浴血磐石第四九七章 出師未捷身先囚第四八五章 王慶的吊命藥引第四百章 前世宿仇今生劫第三零四章 兵臨大名府第一三五章 韓五的抉擇第一五八章 滿堂歡喜獨憔悴第一章 我的心腹都在哪裡!第四五四章 戲中戲第三十三章 昔日座上賓,今夜賣刀客第六四七章 我就是你的報應第八八四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三百章 鋤頭揮的好,牆腳一定倒第四五三章 虎死狗口,壯士之辱第二九六章 突兀冒出的巨漢第八七五章 甚麼?這仗就算打完了!?第四一零章 柳暗花明第三二二章 盡職的縣丞第六八四章 出人意料宋三郎第三三九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二三二章 故人來訪第八二二章 牛鬼蛇神皆現身第七一八章 一個時代的開啓第三九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三五章 大戰臨近,各人心思第一零四章 花和尚力掀霹靂火第八十四章 揹負神聖使命的男子第七六一章 陳橋驛上,黃袍加身?(二)第八零三章 太守培訓班第六三五章 驚天大逆轉第八四七章 勇擔罵名真男兒第三七四章 天降之喜第六八四章 出人意料宋三郎第七九四章 爲了我,你竟打下了一個國家?!第七七五章 這是你千載難逢的機會第四三五章 高廉的殺手鐗第二四七章 軍事通訊手段的落後第三九七章 席間百態第七一六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二)第三二二章 盡職的縣丞第二四八章 有才無德董一撞第五三九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三)第二四零章 祝朝奉“賤賣”欒廷玉第四三零章 這一個又奢遮第六六九章 暴風驟雨即將至第八四八章 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梁山第二百章 切膚之痛第七三六章 難道天也要亡他?第一八九章 你這廝有甚麼臉面與天王相見第七四五章 試探(二)第五二三章 誰知道她將來回明州又是甚麼身份第二七六章 韓世忠鏖戰病尉遲第二十六章 排座次衆人顯義氣第五九三章 呼延家的,你要反水咋地?第三二三章 缺的就是人第三六一章 擴軍備戰第六一七章 我有個命門第三六二章 番王的求見第四八七章 老王,看好你哦!第五三二章 我晁蓋的冤魂在天上看着你第四零五章 不害關勝非劉豫第八四八章 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梁山第八二一章 誰都沒閒着(二)第七七六章 一定要完成你的歷史使命啊,混蛋第三八三章 割袍斷義蒲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