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九章 得給女兒找個婆家了

看看快過年了,明州城外官道上的行人多了起來,許多在州城裡謀生的百姓紛紛暫別這座繁華的都市,準備趕在這一年一度的春節裡同家人團圓。

和三五成羣匆匆趕路的鄉民不同,有一夥自東城出來,約莫有三百來人的隊伍,擁簇在一起,幾乎佔據了半條官道,路上稍微有些眼力的行人紛紛躲避,因爲這夥人氣勢洶洶,手持各式各樣的傢伙事,誰輕易敢惹他們。

“居然叫我們撤出明州!壇主,教主怎麼會下這樣的命令?這裡可是東南大港,物阜民豐,正是大有可爲之所!就這麼白白棄了,大傢伙心裡憋氣啊!”

隊伍最前面有兩個漢子正在說話,只聽其中一人憤憤而言。若有知曉內情者,聽到這樣的話,一定猜到這便是明教在履行戰敗後的不平等條約:從四明山周邊各州府遷移教衆。

“不走?不走怎麼辦!別的州府還好說,可以留下些種子以待來日!可這裡是明州,叵耐伍應星那廝,居然投靠了北人!我們雖然清洗過城裡的教衆,但他是前任壇主,如何瞞得他過?”

說話這壇主姓潘,雙名文得,是從其他分壇調過來的。另一名大漢姓和名潼,來歷和他一般,都是與明州原教衆毫無瓜葛之人。方臘在叫伍應星靠邊站以後,出重手清洗了明教明州分壇,原來跟伍應星的那些老人,紛紛招到清算。

“叛教者死!遮莫我今夜摸上四明山。取了這廝首級。也出一口惡氣?”和潼怒道。

“算了!讓他先多活幾天!將來總有他的報應!”潘文得悻悻道。和潼是個橫衝直撞的,但他還是通曉大勢的。如今梁山勢力最盛,連教主都不得不退避三舍。若叫和潼去了,枉自送了性命不說,說不定還會給明教惹來新的麻煩。

“老子早晚摸到四明山去,取了這狗賊和晁蓋的性命!敢跟我家教主搶盟主的位置,就看他有沒有這個福分來坐!”和潼氣憤憤道。此人脾氣剛硬,是一員敢打敢拼的猛將,所以方臘讓他和穩重的潘文得搭檔,就是要來收拾明州的局面。哪知他們兩個壇主、副壇主的位置還沒坐熱,就被調出根據地,換了誰都是一肚子氣。

這兩人都是這種狀態,手下的教衆就更氣憤了,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都是本地人,隔三差五還能回個家。眼下可好,要背井離鄉,還不知去往哪裡,誰能有好氣。

所以這夥怒氣值滿槽的傢伙,一路上看誰都不順眼,好在明教知道討好底層百姓。所以這些人也沒有什麼出格的舉動。最多出手教訓了幾個狗仗人勢的馬車伕,居然敢對他們嚷嚷,怪他們阻住道路。

“俺們是山東來的梁山好漢,有本事去找我家大頭領王倫算賬!你若嫌遠,還有近的,這四明山就是俺們巢穴!”

不知哪個機靈鬼帶頭一喊,結果其他人都是大聲附和,潘文得與和潼驚愕一陣,終是沒有出手阻止,也就隨他去了。

這夥人枉稱梁山好漢後。彷彿被鬼附身一般,居然開始劫掠路人,潘文得與和潼自然不會阻止,只是商量了一下,改變了行軍路線,不敢再往西面經越州過道,而是改道南下,從台州過道(四明山在越、明交界處)。

搶劫是很容易上癮的,特別是在官府拿他們沒辦法的情況下。明州州城裡面只有一個指揮的樣子貨,水軍倒是有幾隻,可是被高俅白白葬送在京東,所以和潼常常不忿,“老子一個晚上就可以端了州衙!”

不到半個時辰,這夥原本空手趕路人羣是有車有馬有財有貨,大夥興奮得嗷嗷叫,看樣子是能過一個肥年了。但明教的凝聚力十分之強,大夥都想着補貼補貼在歙州失利的明教總壇,是以倒是沒有人私藏戰利品。

就在這時,從十字路口西面上過來的一列車隊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因爲最前面開路那輛馬車上,打着明州衙門“迴避”“肅靜”的牌子,一看就是州城的大官回城了。

和潼舔着乾裂的嘴脣,問潘文得道:“幹不幹?”

潘文得沉思良久,終於吐出兩個字道:“不行!”

“爲甚!”和潼幾乎要跳將起來,聲音震天,“咱們幹這一票勝過前面一路!”

“就是因爲這一票勝過一路,咱們纔不能幹!咱們裝作梁山的人辦了朝廷的人,勢必聲勢不會小,越州還有咱們自己的人沒有撤乾淨,不能逞一時之快,害了教中弟兄!”

和潼見說,懵懂的點了點頭,雖然還是有些不捨,但最終還是決定服從壇主的命令。

……

“樓知州已經在月湖上擺下酒筵,轉候程相公攜千金駕臨。今日的事,樓知州叫下官多多拜上相公,實在是招待不週,招待不週!”

車隊裡第二輛馬車上,傳來一陣談話聲,說話之人正是明州通判。都說通判是朝廷用來制衡知州而設置的職務,但時間過了百十年,實際情況早不似大宋建國初年。

要說通判這個職位權力不小,品級不高,到了這一團和氣的年代,巴結知州還來不及,何來爲了公事去得罪上官?聽這通判的語氣,只怕和樓知州就處得不錯,一路上數次替知州解釋,不能親自陪貴客祭奠逝者的原因。

“曾通判客氣了,程某深感試可(樓異字)情誼!他是封疆大吏,執掌一州,如何能爲私事而棄公事而不顧?倒是曾通判你,早間到此忙活半日,程某實在過意不去啊!”

這程相公是北邊一座府城的知府,按照大宋律現任知府是不能擅離職守的,不過又有規定,在職官員三年內累計可以請兩個月事假。好在這位知府三年來從沒請過一天的假,是以這次亡妻的父親過世,他說什麼也要親自來送行,索性把事假都用上了。

“相公如何說見外的話?恁是明州的女婿,下官正好蒙聖恩,在這明州爲官,下官照顧好相公的住行,不是我的應有之義麼?”曾通判很會說話,因他品級和身邊這位相公差距太大,所以拍起馬屁來毫無包袱。不像知州樓異,因爲有一定身份了,有好些話當面都說不出來。

程知府勉強的笑了笑,好像對這些馬屁略有牴觸,但看在人家辛辛苦苦忙前忙後的份上,也不好讓他難堪。

曾通判何等精明的人,見此人不喜歡聽馬屁,便和他說些官場之事,總之是千方百計的討好他。說來也怪,爲何一個不相干的知府用得着他這般趨附?

原來,爲官者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這曾通判已經聞得風聲,聽說這位相公下一步的去處,將是吏部。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將擔任吏部侍郎。

據說這是蔡、童兩位巨頭聯手倒張克公張尚書後分果果的約定。童貫手下嫡系文官實在不多,而這位相公近年官聲不錯,十分爭氣,隱隱成爲童貫在聖上面前力薦之人。

想必樓異也收到了消息,是以對程相公招待得十分周到,在不失體統下,所有能做的事情全都做到了。

樓知州的前途程相公決定不了,但起碼他有本事可以壞你的事。而自己這個小小通判,則是成事壞事全在將來此人的一念之間,此時焉有不打好前站之理?是以變着法的在此人身上留下善緣。

無奈程知府只是靜靜的想事,又擔心對方下不來臺,偶爾也答上兩句,只是全副精神都放在早間遇上的奇異事情上。

原來,這大過年的,也不知誰到過亡妻墓上上過香,問了左近的鄉人,說是一個白衣書生,帶着好些伴當過來,在夫人墳前磕了好幾個響頭,又燒了紙錢,跪在墓碑前自言自語說了許多話,最後留下祭奠的酒菜,這才離去。

什麼白衣書生?程知府不記得自己在明州有相識的後輩。其實到了他這個位置,巴結的人不可勝數,但關鍵是衝着自己來的話,起碼要留個名諱罷?總不能討好自己不留名,這不弄來弄去還成了真感情麼?

不對!不對不對!程知府突然覺得腦子陷入一片混亂,突然間,忽有一條有用的消息突然冒將出來,爲什麼寶貝閨女和小環兩個今天的反應大爲反常?莫不是……跟這個上墳的白衣書生有關?

想到這裡,程知府驚出了一身冷汗,冤孽啊!

看來是自己一向太寵着這個孩子了,等來等去居然等到她對一個巨盜動了心思!那人是甚麼來路?早晚步田虎的後塵不說,居然猖狂到連官家的心腹高太尉都給一刀殺了,很明顯這個仇永世難解了,只要官家在位,那人就永遠不可能受到朝廷招安,只能是黃巢之輩!如此,自己女兒如何能跟他在一起?

原本他還不大準備強要女兒嫁人的,看來這件事要排在日程之上了,過不了多久他應該就會進京,到時候給她尋一門好的親事,也算遂了自己和亡妻的心願!(未 完待續 ~^~)

第三一六章 你毀了我一個做好人的機會第四二一章 最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第四三九章 潑賊,竟然專門收留我家仇人第二一零章 八府巡按帶來的啓示第一零四章 花和尚力掀霹靂火第六八一章 我覺得你家田虎沒誠意!第三九零章 驚天大案第三二零章 盧俊義的心結第四五六章 規矩和軍援(上)第二六二章 混海龍歸來第五三八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二)第七二六章 王京最後的屏障第二六七章 歸航遇險第五六六章 楊志再押高麗綱第三百章 鋤頭揮的好,牆腳一定倒第四五二章 三雄會凌州(十)第三九七章 席間百態第六二七章 楊門恩怨第三零七章 豹子頭力擒急先鋒第五四九章 斬首行動(二)第八章 夜襲西溪村第六一六章 劉夢龍跌倒,李阮朱吃飽第八八一章 朝廷京東路武臣大點卯第七零四章 要不要這麼壯觀?第六一一章 “糞霸”史文恭(三)第三三五章 夾擊第五六九章 撿漏撿成炮灰第五六一章 斬首行動(十四)第八五六章 全無章法的賊寇第五五九章 斬首行動(十二)第四二一章 最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第八七一章 出賣,是出賣者的歸宿第二八三章 登州水師的覆滅第六五一章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六四五章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第六四二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三)第二九零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五二一章 你的名字叫“深海”第八六三章 開了天眼,那就是知遇之恩第八十三章 蒲東三傑得其二第五五九章 斬首行動(十二)第七六一章 陳橋驛上,黃袍加身?(二)第四一三章 驚變第九十三章 能讓王倫給面子的人第五一三章 兩個只能活一個第八四一章 雄主面前表雄心第六三三章 生擒王倫者,隨本帥面聖請賞!第六一八章 高俅就是這麼無恥病情有些麻煩第五四二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六)第五二一章 你的名字叫“深海”第二八八章 難以言喻的心結第二零七章 錢糧又告急了?第四三八章 枯井下的秘密第三七九章 給你們一個舞臺第五二二章 捉拿明教妖人第七五二章 無人願意扞衛的國度第四八零章 金盆洗手第四八一章 順水推舟第六八四章 出人意料宋三郎第七九八章 甚慰,繼續潛伏!第一章 我的心腹都在哪裡!第三零八章 隱士的憂慮第三五七章 你要弄弄清楚,誰纔是主,誰纔是第三四六章 畫虎不成易類犬第五七一章 拿不完慢慢拿!第二五九章 來歷不明的下人第二三一章 寧罪書生,莫惹孔目第五四零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四)第五六六章 楊志再押高麗綱第三九一章 是真是假很重要麼?第五七七章 山窮水盡大爲國第六四八章 高太尉的保健班子第三九三章 三英候一傑第七七五章 這是你千載難逢的機會第七三九章 元帥一直關注着你們第一三零章 徹底奠定杏林名位的安氏神刀第二二五章 又是你這廝作怪!第六八六章 血濺中軍帳第三四一章 最佳廝殺四人組合第四七七章 晁天王一語成讖第八六三章 開了天眼,那就是知遇之恩第五零五章 呼延氏聚首梁山泊第五五八章 斬首行動(十一)第八三零章 王慶、田虎的“遺產”(二)第五八九章 都隨我去救那個最有義氣的漢子去第七八四章 在對的時機,撞上對的大頭(四)第二五九章 來歷不明的下人第八零七章 對不起,我是臥底第八六一章 沒開天眼,只能按部就班第六七三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六二一章 調虎離山謀水泊第二二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第七九六章 嘔心瀝血吳家亮第六九五章 你不能拿賣教來還情第三七一章 蔫人出豹子?第八六三章 開了天眼,那就是知遇之恩第七七八章 劉延慶之死第三二三章 缺的就是人第六九四章 對話纔是解決糾紛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