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五章 我輩再看方臘,如同嚼蠟

這是個什麼情況?

難道方臘的內閣班子來了個乾坤大挪移,全部轉投梁山了?

當然了,這麼說有些誇張,畢竟才五個人,方臘起事以後手下的文官總不會才個位數吧?但王倫比誰都清楚,這五個人日後對於方臘集團的重要性。

婁敏中,此人是未來方臘集團的左丞相,重要性好比是方肥的左手。排他後面的祖士遠,官拜南國右丞相,這位則好比是方肥的右手。

除了這兩位排名一二位的南國“副總理”,第三人沈壽官拜參政。王倫不清楚這個參政是個甚麼官爵,感覺不像是尚書省下面六部的事務官,倒像是門下省或中書省下轄的參政議政的官員,鑑於方臘手下這一類官員唯獨沈壽留下名字,可以推斷此人若不是個頭頭,也是在某方面比較出衆之人。

第四人桓逸,官拜僉書,其實他的官職只說了一半,“僉書”什麼呢?“僉書樞密院事”?那就是樞密院一級的大官,所以這個官職要看他隱掉的部分。不過王倫記得柴進去方臘處臥底時,考查他的四位大員中,桓逸的名字排在元帥譚高前面,若不是此人本身職位夠高,在與時下重文輕武風氣恰恰相反的方臘集團中,桓逸是壓不住譚高的。

最後一個馮喜,未來成爲了方臘手下的引進使。這個官職倒是原汁原味的宋廷職位,掌臣僚及外國與少數民族進奉禮物諸事。只不過方臘的聖公統共沒有坐穩一年,自然沒有少民和外國前來進奉。馮喜實際上是被方臘當做傳旨的天使來用。和田虎的老丈人的臨時屬性差不多。

這五個人。放在大宋文官系統中,也許談不上多麼的出類拔萃,但是對於被大宋士人階層集體無視的賊寇頭子王倫來說,還有甚麼挑三揀四的資格呢?好歹人家也是在方臘的草臺班子裡面證明了實力的!

“能得五位賢才來投,實叫小寨蓬蓽生輝!我這學弟多曾與我說起諸位的好處,沒想到還真請動了大駕!來來來,且去聚義廳裡坐了詳談!”

王倫善意的謊言叫呂將心中懸着的石頭終於是落了地。說實話。這五人若不是他的親朋好友,誰認識他們?主公是北人,肯定是第一次和人家相見,此時如此熱情,還不是出於對自己的信任?

一想到此,呂將也熱情的加入到主人翁的行列,殷勤招待這五人。這五人仕途無望,爲了不虛度此生,揹着天大的干係投身偏門。說沒有一點顧慮那肯定是假的。好在引薦者地位夠高(都學兄學弟的稱呼了),欲投之主又甚是熱情,倒是讓這幾位心中的顧慮消減了些。

王倫也不廢話,把隊伍交給呂方、鬱保四照看,又留白勝在此調度,當即帶着朱貴、朱富邀請大家上了小寨聚義廳。敘禮已畢。只見王倫含笑起身,親自給這五人斟茶,衆人嚇得連連推卻,口稱“折殺我也!”,可是見王倫其意甚堅,沒奈何雙手捧杯,誠惶誠恐的接了這一杯茶。

婁敏中、祖士遠等四人還好,輪到馮喜時,他等着王倫倒滿茶之後,連忙將手上茶杯一放。笑着討過王倫手上的茶壺,反轉身去往王倫和在場頭領的茶杯裡倒茶,王倫見狀不禁莞爾,這位還真是搞接待的料子,反客爲主都這般嫺熟。

婁、祖、沈、桓四人較爲持重,見馮喜奪了頭籌,也並不見有什麼懊惱情緒,沈、桓二人望着手間茶杯微微發呆,婁、祖則是面帶微笑,等待王倫發話。

接納文人上山,比武將步驟要多多了。第一個,他們不會搞納頭就拜那一套,二個,你在選擇他們的時候,他們絕對也在暗中觀察你,在一切沒有挑明之前,事情永遠充滿變數。所以王倫打算儘快把這幾人的心定下來,萬事講究個落袋爲安。

“不知幾位對方臘和明教怎麼看?”

雖然需要這些人歸心,卻不是說幾句好聽的話就算完的,王倫反守爲攻,主動提出問題。他準備通過這種互動,瞭解對方深淺與心中真實想法,到時候他再說話,餘地就大了。

考官出考題了!

原本這幾人還在暗暗觀察王倫,哪知王倫發話之後,大家第一反應全都是如何答好這個題目,雖然這是一個互相選擇的問題,但悲哀的是他們佔不了任何主動。

“方臘和明教利用東南民間普遍對朝廷花石綱亂政的厭惡和反感,大力拉攏中下層受苦受屈的百姓,這兩年他能發展得這麼快,與這些舉措密不可分!”沈壽反應最快,在其他人還凝眉深思之時,第一個交了卷。

“透徹!”王倫點頭稱讚道,這位參政到底是善謀之人,一句話就點明瞭明教發展的特點。

“可小生認爲,方臘太過自大,不懂得廣交朋友。正所謂大敵當前,王首領的梁山泊無論怎麼看,都是明教的天然盟友。小生實在想不通,方臘爲甚麼偏偏要把梁山當成了首要對付的目標?須知和梁山爲難,必然和王慶結不成聯盟。前不久明教又在江州和池州打着田虎的旗號奪得城池,此事也算事出有因,但後來田虎派人過來封王之時,他卻再一次把門檻封死。自此天下四大英雄,除他方臘自己以外,其他三人全都給得罪光了!”說到最後,馮喜有些不屑道。

書生獻策往往喜歡誇大事實,其實有很多事情不能都簡單的歸結到方臘爲人強勢上。不過王倫覺得馮喜核心思想沒有錯,既然走上這條路,趙佶纔是大家共同的敵人,這纔是主要矛盾。

見王倫只是朝馮喜笑了笑,沒有說話。桓逸開口了“明教教衆出身單一。基本在入教之前未習武事,此番攻佔池州、江州,好歹以多勝寡,沒有暴露出太多的問題。但其和梁山軍在歙州的碰撞中,就現了原型。學生以爲方臘現在不起事是最好,若是起事,他手下教衆的戰力十分堪憂!這樣一個植根底層百姓的秘密教派。偏偏手上又無虎狼之兵,將來一旦與朝廷血戰起來,憑他明教在民間巨大的影響力,也不知有多少百姓將來會死於亂軍之中!”

“方臘現在只怕和你想到一起去了!”桓逸這個看法很有特點,到讓王倫有些話到了嘴邊,終究還是忍下了。史稱方臘起事被平定以後,東南兩路整整少了二百萬人口,童貫這廝還真下得了手去。王倫若有手上有兩百萬百姓,保證高麗、倭國從此姓“漢”。

“沈兄說得對。明教正是因爲植根底層百姓,才能發展到如今的規模。但他們同時也被自己的口號限制了,佛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他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那麼被他視之爲‘高’的士人、官僚、禁軍、地主等等等等。一股腦都成爲了他的對立面。他很難從中吸取養分。所以桓兄說明教戰力堪憂,其實就是這種思想下的某一種反應!若是要細說明教將來面臨的難題,還得從這個‘侷限’說開去。當然了,婁兄還沒開口,我不能把話都說完嘍!”

祖士遠到底不是一般角色,一開口就把前面幾位同仁的發言都包含了進去,頓時引起另外幾人低頭深思。

一番話聽下來,王倫心頭歡喜,看來這幾人都是貨真價實,雖然所言在他本人來說沒有太大新意。但關鍵是,這都是人家在有限的信息量下做出的判斷,足以稱得上人才了。

祖士遠最後一句說得讓大家都笑了起來,王倫也頗爲關注的把目光投向婁敏中,這位看着四旬年紀的仁兄,成就可是這些人裡面最大的。此時前面四人基本上已經把該說的要點都涵蓋了,王倫想看看他,會有甚麼樣的發言。

“在王首領沒有到江南來時,明教是受苦百姓不二的選擇,但是自從梁山的旗幟插上東南,這裡的天就變了!可以說,明教所依仗的根基,開始發生了變化,我想,這是方臘不惜和王首領撕破臉,也要把梁山勢力趕出東南的根本原因!此時在梁山面前,明教已經毫無依仗,昨日東南百姓的希望‘方臘’,今日已經泯然於衆人矣!不提也罷!”

沒想到婁敏中取了個巧,在道出方臘無奈的同時,順帶拍了王倫一記馬屁,看來此人真本事的確有,性子也活泛,怪不得曾經的成就能夠位居這五人之首。對了,好像方臘也不是個喜歡採納部下建議的人。

“五位的高見,正合我意!我梁山泊正是招賢納士之時,極其需要類似諸位這樣的賢才加入,未來我梁山泊的戰略重心即將東移,不知呂學士跟大家說過沒有?”

王倫並沒有說甚麼豪言壯語,剛纔他們這五人已經自己辨析明白了梁山的好處,看得出來他們都是想明白了的,此時也不用王倫在這裡王婆賣瓜了。

從這幾人茫然的神情中,王倫大概猜到了一些,沒想到呂將居然絲毫承諾都沒有,就能把人家忽悠來,此時真不知說甚麼好!王倫在送行之時可是給他相當的自主權的,只要是他招來的人,對照梁山泊老頭領蕭讓的待遇安排。結果倒好,呂將壓根就沒有用過。

“諸位莫怪,實乃干係重大,非得諸位承諾,小弟纔敢實言相告!”呂將面不改色,起身道。

“小可說過,梁山王首領到了東南,方臘便已泯然衆人,我輩再看方臘,如同嚼蠟。此番不投梁山,只能老死於山林了!”婁敏中當先表態,引發了其他四人的共鳴。直到這時,比王倫還要謹慎的呂將,這才替王倫介紹起梁山的戰略來,最後在王倫的示意下,呂將也說出山寨對他們的安排。

當這五人聽到以縣丞入仕梁山之時,歡欣之意無以復加。倒不是這個職務很高,也不是他們把自己看得很低,而是梁山的前景十分吸引人,一個缺乏文官,且實力強大到足以建國的勢力中,起步官階算得了甚麼?而且,通過此時的接觸,王倫也頗爲符合他們心中主公的形象,虛懷若谷,禮賢下士,讓他們願意藉助梁山這個平臺,踏上出仕之路,來實現心中的抱負。

塵埃落定之時,只見祖士遠主動提出要回家接齊老小一起上山,婁敏中稍微猶豫片刻,很快也附議了,其他三人哪裡還有什麼反對意見,紛紛提出要下山去取家眷。王倫微微一笑,這種事那是朱貴他們兄弟做慣了的,正好放着朱富在此,何須他們自己動手?王倫請衆人把詳細地址事宜寫將下來,一切交予朱富去辦,保證又快又好。

正事說完,賓客盡歡。不,應該說滿堂皆歡,畢竟已經成爲自己人了嘛。就在王倫下令擺宴慶賀之時,忽見四明山小寨的軍士來報,說是梁山本寨傳來十萬火急的消息,一定要儘快送到寨主手上。(未 完待續 ~^~)

第五七四章 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第六四六章 我就是石碣碑上第一百零九個名字第一二一章 截江鬼江心害母子第五五二章 斬首行動(五)第四八七章 老王,看好你哦!第八二七章 就算是一張衛生紙,也有它的用處第六九七章 梁山泊主的氣魄第一二二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九十二章 飲鴆止渴第一一九章 扁鵲華佗之術失傳久矣第七二一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第六一五章 這位黃兄是……第七十六章 兵分三路第三七零章 新城“徐市”第三七四章 天降之喜第三四三章 仇可忘,恩不可忘第一六三章 晁蓋念恩讓宋江第四三零章 這一個又奢遮第五八八章 千鈞一髮第五二零章 饒我一條性命,我還有用處!第二零九章 病榻猶請纓,只爲報君恩第三三六章 浴血磐石第一九三章 初次爲帥顯身手第一九八章 “橫”死潯陽江第二零五章 恪盡職守的梁山首席軍師第一八六章 人人想踏一腳的踏腳石第七四四章 試探第八八四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八五六章 全無章法的賊寇第五七二章 恩施了,該立威了第一三七章 兵發登州第四五三章 虎死狗口,壯士之辱第三九七章 席間百態第四三一章 劍指高唐州第六一一章 “糞霸”史文恭(三)第四五九章 報仇第二三三章 望其項背,心有慼慼第八一八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七)第八七二章 你是童貫派來殺俺的!?第七九三章 火迫金行,大利東方第七十章 割袍斷義阮小七第一一八章 爲名所累的神醫第五四七章 萬萬沒想到第四零九章 板凳深度第五九三章 呼延家的,你要反水咋地?第十章 得有一片根據地(求推薦票)第五八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十五章 頭陀僧第五五九章 斬首行動(十二)第一二九章 三州名醫會診第三七三章 秘辛第七六四章 隨波逐流才能走得更遠第五六三章 斬首行動(十六)第四三八章 枯井下的秘密第四十六章 只喜斷臂逢救星第四二零章 故伎重演第五六五章 借你百年積蓄一用第七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八九零章 只不過,我要打的是金國!跟大家彙報一下近況第七零四章 要不要這麼壯觀?第七五九章 你們看那個人,像不像真龍天子?第五二八章 三條腿走路第四九七章 出師未捷身先囚第五零六章 賜馬錶誠意,收心建新軍第六八九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七十七章 依人自辱,仰天茫茫第八二五章 四方國戰,一觸即發!第二十九章 東山頭初會青面獸第一九零章 夜襲江州城第一八一章 荊湖風雲起(十)第七一六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二)第八章 夜襲西溪村第七二零章 主角只有一個第一四七章 這女子就是武大的了第四十九章 獄不透風第八九二章 光腚太守仇悆第七三五章 山窮水盡史文恭第四五八章 表忠心的來了(求雙倍月票!)第五四零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四)第七九三章 火迫金行,大利東方第一九六章 架空晁蓋的苗頭第二一三章 操刀鬼哭奔歸寨第四十三章 古來冤枉者,盡在路途邊第八五九章 立志要成爲阮氏三雄的後生們第六零三章 人心如面第八十三章 蒲東三傑得其二第八六零章 醒不來的噩夢第七二二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二)第四零八章 西出梁山無故人第五一六章 梁山泊江南分寨第三七一章 蔫人出豹子?第六五二章 風派人物第一八七章 催命判官被催命第六四零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第八零三章 太守培訓班第八七六章 童貫打算收工了第八一四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三)第一四一章 黑獄逢故舊第二零九章 病榻猶請纓,只爲報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