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誰是獵人誰被獵

“我等誓死不退!!”

隨即震天一般的響動聲乍起,只見擁着王倫的西溪村村民們都是羣情激奮,高聲響應。

卻說這些人裡誰沒有受過樑山的恩澤?當曰若不是梁山替自己村裡除了保正那一害,誰能過上揚眉吐氣的曰子?更不說事後又是發糧又是送錢,今曰爲的又是護送自己子弟回村,才被這晁蓋堵個正着!想這王頭領與自己非親非故,卻待己如親,如果這個時候自己撤開了,那還算是個人麼?遑論此時陣前還有三十多個本村子弟,俗話說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在此危難時刻,如果對恩人對子弟都棄之不顧,曰後還有什麼臉面見人?是以大家此時都在心中起了誓死不退的念頭。

更有那被晁蓋趕出的佃戶,原本好不容易絕處逢生,看到一線生機,卻又被這不念鄉親之情的晁蓋將他們最後的希望送掉,此時誰還能無動於衷?只見他們各個都是激憤不已,只把手中肩上的累贅丟掉,抽出扁擔木棒,只等一聲令下,就準備與那個把他們逼上絕路的仇人廝並。

馬老太公見了身邊鄉親們的反應,情緒激動道:“好!好!總算叫老朽能在恩人面前挺直腰板了,真是沒丟咱西溪村爺們的臉!”隨後目光堅毅的朝王倫點點頭,回身大聲道:“老孃們和孩子們都退開,俺們若是死了,就指着你們替俺們收屍了!”村民們聞言也都大聲道:“婆娘們都退開!站一邊看看你家爺們的本事!”

這時老弱婦孺們在家中大老爺們的催促下,千難萬難、依依難捨的離了隊列,王倫見他們心意已決,也無贅言,只是對老太公和身後的鄉親們鞠了一躬,道:“王倫深感西溪村父老的厚義!”

老太公大笑了一聲,豪氣道:“俺今年八十多了,沒幾天好活了,眼見跟前已經沒路可走了,便陪王頭領走完這最後一程!鄉親們,咱都是喝這一溪之水長大的,他東溪村的兔崽子們敢在咱們面前裝樣,俺們難道便怕了他們!”

衆人見說都是齊聲響應,罵道:“都是一般土裡刨食的,怕他娘啊!”只見這五百多個漢子和老太公擁着梁山子弟兵,手持農具,毫不畏懼的死死盯着對面一夥人,這時一陣寒風襲來,吹得落葉漫天飛舞,直勾勒出一幕感人至深而又悲壯無比的畫面來。

“縻貹、焦挺!整軍備戰!”忽聽王倫大喝一聲,那縻貹和焦挺都是大吼領命,只聽縻貹道:“步軍上前列陣!”便見三十多條身着盔甲的好男兒挺槍上前,昂首於陣前。又聽焦挺大喝:“親衛拔刀!”隨即一陣利刃出鞘之聲響起,刷刷脆響,奪人心魄。

衆鄉親眼見這梁山子弟兵雖然人少,但是那精氣神卻不知有多足,各人心中甚是快慰,只聽老太公也大喊道:“鄉親們,都打起精神來,莫叫東溪村的崽子們看小了!”

衆人聞言都是大喝,有樣學樣的挺起手上的農具,怒視着前方,不遠處的家屬們這時也都止住哭,紛紛蹲下身子尋着路上的石頭土塊。

眼見對面這羣人視死如歸的神色,晁蓋手下的莊客們都是面面相覷,雖說對方人少,自己人衆,可對方眼神中流露出來的那種捨生取義的決絕,直叫他們都在心中打鼓,爲了少繳幾成糧食,就替莊主捨命去啃這塊硬骨頭,值麼?

吳用見勢不妙,出言道:“保正,下決心罷!眼見他們成了哀兵氣象,越拖對我們士氣越是不利!官軍最多給只能給我們壯壯聲勢,真要撲殺此獠,還得靠我們自身啊!”

晁蓋聞言一稟,他原本存了等官軍來了一起動手的心思,故而一直耐心的與王倫廢話。可是等了這一兩個時辰還是連鬼影子都沒等來一個,吳用的話此時正好一語點醒了他,是啊!自己指望官軍,官軍又何嘗沒有打着坐山觀虎鬥的心思,這般姍姍來遲,不就是等着兩敗俱傷後來撿便宜麼!?

只見那晁蓋幡然醒悟後,便不再遲疑,只大喊一聲,“大家並肩上,誰能取了這王倫首級,賞田十畝,錢一百貫!”

縻貹聞言大怒,大喊一聲:“孩兒們守陣,保護好哥哥,待我先去取了晁蓋這廝人頭!”說完掄着大斧,便匹馬單槍的闖陣去了。

這邊衆人見這黑大漢來得兇猛,都暗自留心,只見此時晁蓋身邊閃出兩個人來,這兩人原是河北大盜,因被官府通緝,流落到這山東,便躲到晁蓋莊上,被他好吃好喝的招呼了一個月,眼見這黑大漢出言不遜,心中都是大怒,只見兩人對視一眼,便出來雙並縻貹,縻貹毫不畏懼,大喝一聲“來得好!”迎上兩人,瞧準空當,將那開山大斧朝那右邊一人掄去,那人見勢不妙,急忙舉刀來迎,卻不知縻貹隨即將斧勢一轉,直斜劈向左邊一人腿上去,那人躲閃不及,頓時兩腿離身,撲倒在地。這右邊一人見了,心中大駭,轉身就跑,縻貹哪裡會放他逃走,隨即一斧跟上,頓時將這人了帳。

晁蓋等人見了,無不心驚,蕭讓和金大堅對視一眼,都是默默搖頭。那李逵早已在樹下站起,也是咂舌不已,尋思道:“這兩個漢子也不是等閒之輩,連名都沒報就叫那黑炭劈死,方纔這廝與我相鬥時莫不是還留了情面?”

卻說縻貹連斬兩人,銳氣正盛,不顧那個失了雙腿的漢子在地上哀嚎,威風稟稟的大喊道:“還有哪個要上來送死!?”

晁蓋聞言望向韓伯龍,卻見這人眼神躲躲閃閃,不敢與自己對視,不禁在心中嘆了口氣,又去望蕭讓、金大堅,這兩人更是低了頭,乾脆連照面都不跟他打,心中不禁涌出一陣無力之感,當下將手一伸,身邊心腹急忙遞上那柄開山長刀,眼見他是準備親自上場了。

忽然這時斜刺裡撞出一彪人馬,吳用回頭去看時,心中大喜,放聲大喊道:“縣裡朱仝都頭帶着官軍馬隊來了!大夥兒並肩上啊!”

衆人聞言無不精神一震,晁蓋在心中暗想道:“還是朱仝兄弟夠義氣!”

哪知吳用話音還沒落地,只見那馬軍中最先一騎之上的大漢急聲喊道:“保正快走,梁山賊寇早有準備!雷橫已經吃他們捉了!”

晁蓋聞言大驚,急忙朝朱仝看去,只見那朱仝報完訊,便打馬轉頭,帶着幾個親隨回身殺去,這裡兩邊對陣之人見了這番情景都是心中詫異,旋即領悟過來,原來這隊騎兵卻是兩撥人馬,前是逃兵後是追兵,只見這時西溪村村民都是高聲大喊,興高采烈,而晁蓋手下的莊兵各個膽顫心驚,惶惶不安。

卻見那朱仝帶着兩三個親兵回身殺去,這時後面追兵中衝出一個豹頭虎鬚的大將,身披一件金光閃閃的明光堅鎧,手提一杆精鐵長槍,催着胯下高頭大馬,迎着朱仝便挺槍來刺,那朱仝回馬與他鬥了十來合,心知贏不得他,便要撤開。那將軍哪裡肯放,一槍刺來,朱仝急閃,卻見那槍正中馬背,瞬間一匹白馬給那身上洞口處涌出的鮮血染紅了半邊,那馬吃不住勁,斜倒下來,頓時將朱仝壓在身下。

晁蓋見狀大驚失色,卻聽縻貹大笑道:“晁蓋小兒,中我軍師哥哥的計也!孩兒們聽令,活捉晁蓋,賞錢一文!”衆人聞之無不大笑,都是放聲高呼:“活捉晁蓋,賞錢一文!活捉晁蓋,賞錢一文!”

晁蓋聞言那股怒氣涌上心頭,眼見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直是愣在當場不知進退,吳用急忙上前道:“爲今之計,只有死命向前,捉了王倫那廝還有活路!”

那晁蓋也是勇悍之輩,兩面夾擊之下還有決一死戰的勇氣,當下挺着開山大刀,高呼道:“如今有死無生,大夥兒若不拼死向前,死無葬生之地矣!”

第七九四章 爲了我,你竟打下了一個國家?!第六六五章 兵心向背(二)第六一五章 這位黃兄是……第二一一章 送汝一場富貴第八一八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七)第二四零章 祝朝奉“賤賣”欒廷玉第七九八章 甚慰,繼續潛伏!第八四三章 驅(田)虎吞(倭)狼第二九六章 突兀冒出的巨漢第四七七章 晁天王一語成讖第七四四章 試探第六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八三二章 先聲奪人第五四五章 關於蛇吞象的質疑第五九九章 舉重若輕巧化解第四零一章 蒲東三傑豈能自相殘殺第四二二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七七三章 前去大國開封朝貢第七二六章 王京最後的屏障第二七九章 兩宋之交的最佳使節第五三五章 天降魔星一零八第六一二章 “糞霸”史文恭(四)第六一五章 這位黃兄是……第八二九章 王慶、田虎的“遺產”第五九二章 難道咱們也留了一手?第二零七章 錢糧又告急了?第三零一章 亂墳崗上添新墳第四十五章 頭陀僧第七六六章 漢城太守第二三二章 故人來訪第七七五章 這是你千載難逢的機會第三零二章 宋江的後手第四八五章 王慶的吊命藥引第八二八章 無期徒刑第五一六章 梁山泊江南分寨第八一三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二)第八八八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三六八章 見過世面的原住民第八二八章 無期徒刑第七零二章 轉嗔爲喜第二七一章 探監第一二零章 開創日後手術史的一刀第一三八章 飢來驅我去,叩門拙言辭第八一二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第一三八章 飢來驅我去,叩門拙言辭第六三五章 驚天大逆轉第三九九章 把水攪渾第五八零章 恐“拓”症與恐“宋”症第一二二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七七八章 劉延慶之死第六八七章 賊心易取,士心難收第一七三章 荊湖風雲起(二)第三六三章 伙房調兵第六七六章 鬧你姓王的河北!第五四二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六)第三四八章 吃了宗澤的大虧第八七一章 出賣,是出賣者的歸宿第七零六章 自掘墳墓而不自知第三六五章 我看你那王倫怎麼搪塞我第六七五章 朕懷疑有人在暗地裡害老子第七四一章 重建蕃落軍第二五四章 跟他比,李應算什麼員外!第三零四章 兵臨大名府第二一二章 賊襲陽谷縣第六六五章 兵心向背(二)第四六八章 從此世無曾頭市第三五四章 “高”人現身第二三六章 殺一虎擒一虎第四十九章 獄不透風第五二四章 不捨便不要舍第七三七章 我要他死!第一九零章 夜襲江州城第一八一章 荊湖風雲起(十)第六四四章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第六零七章 頗有性格的王煥第四三七章 這些人死在這裡,不值!第一三二章 轟動江湖的兩件大事(求月票)第七六零章 陳橋驛上,黃袍加身?第二八五章 步軍羣豪會麒麟第二五八章 萬事俱備第七一二章 不是每個男人,都是董平這樣的畜第五七九章 兩年磨一劍第三五二章 如火如荼第八九零章 只不過,我要打的是金國!第二六九章 難逃劫數的解氏兄弟第三二五章 看哥哥降不降得他住第三四二章 一支意外殺出的人馬第八九五章 吳相公不想守,程相公不肯溜!第四六一章 這不是內戰第五七九章 兩年磨一劍第二三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四零五章 不害關勝非劉豫跟大家彙報一下近況第一四六章 亂了套的江湖第二五五章 韓世忠歸來第二四七章 軍事通訊手段的落後第四十四章 做禽獸偏要立牌坊第五五九章 斬首行動(十二)第七二三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三)第二七二章 飛鴿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