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四章 第二套方案

自從意外突入敵軍後方的真空地帶,充當官軍敢死隊頭目的騎兵指揮使,便沉浸在一種不可思議的狂喜之中,除了圓滿的完成了此次偵查任務,他還知道,恩官有救了。

作爲最早跟隨王煥落草那批心腹干將的直系後人,父輩沒能熬過招安前那段黎明前的黑暗,若是沒有王煥一路提攜,絕對不可能有他的今天。

常言說得好,人以類聚,物以羣分。一個正直且富有人情味的主帥,手下必然會聚集起一羣知恩圖報的熱血男兒,是以當高俅在招募前來探路的斥候時,他自告奮勇的接下這個九死一生的差事。

眼見不遠處的樓車之下,就是關押恩官的所在,指揮使收回目光,強忍住胸腔中的熱血,將手指放在嘴邊,吹了一聲響哨,出人意料的放棄了朝樓車方向殺去,反而是筆直朝前方疾馳而去。

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取捨的。憑他從軍多年的經驗來判斷,梁山軍絕對不可能單單隻在陣後一側留下空門,但若要證實這個猜測,他還需要再冒一次險來換得答案。雖然這是一場押上性命的豪賭,但他已經別無選擇。因爲只要探明梁山大陣的空門,立馬便會有數萬精騎蜂擁而至,撕開這個由自己親手找出的缺口。而屆時,恩官也能虎口脫險。

不過說到“虎口”二字,他心中難免又浮現出一絲蔑視來。

以他專業的角度來看,敵人的箭雨顯得雜亂無章。完全沒有形成有效的覆蓋。雖然時不時會有中箭落馬的斥候證明他們不是田埂上的稻草人,但說實話,這種倉促且凌亂的防禦措施,毫無疑問是沒有多少力度的,加之他們從頭到尾根本未曾有效組織起騎兵進行阻擊,這種極其業餘的反應,讓突入後陣的大多數斥候。成爲命運的幸運兒。

作爲領隊,指揮使沒有時間來思索,到底是因爲對方根本就是一夥烏合之衆,還是毫無道理的對自己網開一面,他此時腦海中唯一的念頭,就是從賊人大陣的另一頭,殺開一條血路。

“幹!頭領恁般拽地,手下士卒卻如此稀鬆平常,這就是傳說中的梁山泊?老子越來越看不懂了!”回望着如入無人之境的己方斥候。張開目瞪口呆,不由望向王煥道:“老哥,你手下皆是常山趙子龍不成?”

王煥對這種反常也是感到匪夷所思,一時未及接話,反而是項元鎮接住張開的話頭,“三兩年裡弄出這般大陣勢。招攬了三五萬嘍囉。哪裡有精力來一一整飭?哥幾個都是綠林的祖宗,想咱們落草的時候,如何見過這般弄法?估計這王倫蠱惑百姓有一套,對練兵卻不在行!”

“罵了隔壁的!我們幾個老了老了,卻落得個晚節不保!事到如今,莫非咱們還得靠高俅來搭救!”王文德顯然和項元鎮看法一致,認爲梁山軍發展太快,導致良莠不齊,根基不穩,此時空門又被官軍查探出來。覆滅只在旦夕之間。

“咱們此番要能脫險,就是天大幸事了,還分怎麼出去的?你莫不是閒得慌?高俅再是不堪,也是代表朝廷和官家的三衙太尉,說出去倒也不打緊!若是哥幾個覺得心裡不得勁,回去大夥一起在官家面前請辭,告老還鄉便是!”

梅展倒是保持着一貫的良好心態,反正這個位置咯得屁股疼,他心裡早有急流勇退的打算。

“一幫老糊塗!”

八十萬禁軍都教頭丘嶽低頭聽了半天,早在心中腹誹不已。這幾個老傢伙只怕是被梁山賊人打得疼了,見了一根救命稻草便開始拼命找補起來。別的不說,只說這王倫落草幾年,林沖就跟了他幾年,別人不知道林沖這個禁軍槍棒教頭的能耐,他還能不知道?此人若是隻能訓練出這幫烏合之衆來,也配太尉親自設計害他?梁山賊人素來狡猾,眼前的事情哪有看上去這般簡單?

“前輩們那裡,好生熱鬧呵!”

許貫忠將目光從樓車下收回,對王倫道:“哥哥,看來咱們要執行第二套方案了!這仗即便咱們再如何不願打,也得打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王倫不知爲何,心中冒出曹植這句五言詩來,依照他內心的想法,是不準備跟高俅動真格搞甚麼大決戰的,可事態發展到眼下這個局勢,高俅怕是不會放過這個置自己於死地的好機會。

若王倫只是和田虎之輩一般的眼界,對於朝廷的禁軍,當然是殺得越多越好,最好是血流成河,這樣才能安心割據嘛!可偏偏王倫的志向並不侷限於這一隅之地,是以當他跳出一個山大王的侷限性,再看待這些與梁山敵對的官軍時,心中又多了一份別樣的想法。依他的見解,不管哪邊,只要是人死了,到頭來傷的都是漢人的元氣。

可惜,這世上的事,往往是計劃做得好,實踐時總難避免會打些折扣。一支強悍的敢死隊,讓王倫寄予厚望的第一套方案,落在空處。此時他難免有些落寞,只是面對刻不容緩的局勢,最終還是做出決斷:

“令王進接管右翼步軍馬隊指揮權,馬勥接管左翼步軍馬隊指揮權,其他按咱們商量好的第二套方案辦罷!”

許貫忠會意,回身落實起王倫的軍令來,一時間樓車附近旌旗飄揚,軍令頻發。沒過多久,包括中軍親衛營在內,騎兵的七個方陣頓時被激活,兩翼戰力最爲強悍的林沖、楊志營,開始作爲迎敵主力,調頭開往大陣後方兩側。

之所以兼顧左右,是因爲圓滿完成任務的官軍斥候,讓高俅的攻擊計劃臨時做了調整。原打算摘桃子時再放出的捧日、龍衛兩支精兵,也在此時加入戰陣。高俅對他們的要求是雙管齊下。叫梁山軍退無可退。

此時高俅身邊,只剩下了六個營的捧日軍護衛,若不是心腹孫靜再三勸說,他還要加大突擊林沖方向的力量,用他的話來說,本帥的殺手鐗就要趕來會合了,還留這許多人在此作甚?可孫靜不知何故。一反常態的強勸高俅,這才最終留下三千馬軍護衛左右。不過高俅還是把荊忠、李從吉手下的四千騎兵,調配在東京禁軍方向,爲官家的御林軍充當先鋒。

“活捉王倫,東京請賞!生擒王進、林沖,賞銀千兩!捉得梁山任意頭領,無論死活,賞銀五百兩!”

軍官們爲激勵部下士氣而發出的叫喊聲,很快被萬馬奔騰的巨大聲響給淹沒。

但見匯入洪流的各色戰馬。四蹄翻騰,長鬃飛揚,壯美的姿勢宛若這世上最爲壯麗的畫卷。此時洪亮的馬嘶聲彙集成一首衝鋒的讚歌,反襯着秋風的蕭殺。

象徵着帝國威嚴與力量的戰爭機器,終於在水泊湖岸邊開動了,海潮怒濤般勢不可擋的碾壓過來。勢要將攔路之敵無情的碾碎。

相比之下。梁山“弱小”而“稚嫩”的騎兵隊伍,顯得是那麼的單薄可笑。在大多數老行伍眼中,雖然他們的攻擊目標也勉強可以稱作“騎兵”,但這六七千騎在馬上的農夫們,腿上的泥巴只怕還沒褪乾淨,如何能夠與馬軍這個光榮頭銜劃上等號?

何況就在此時,梁山軍中還出現了十分奇怪的一幕,那就是他們的“騎兵”面對己方鋪天蓋地、氣吞山河的衝鋒浪潮,居然認慫一般,並沒有殺出來迎戰的舉動。

誰都知道。靜止的騎兵無疑失去了他們最大的優勢之一:衝擊力,這種行爲直叫不少官家在肚裡暗暗恥笑:草寇就是草寇,哪怕給他配備足夠的馬匹,也脫不下身上那股子“土氣”。

正因爲如此之類的原因數不勝數,再加上人數上幾乎佔到以二敵一的懸殊程度,衝鋒的官軍們信心爆棚。先前鬥將失利的巨大恥辱,在這種絕對優勢面前,逐漸催化爲雪恥的強勁動力。慣於揣摩人心的高太尉,使出的這招一石二鳥之計,終於顯現效應。

一百丈,八十丈,五十丈……

楊志部終於動了。

作爲梁山泊開山馬軍第四營的老資格,兩千多能征慣戰的勇士當仁不讓的成爲了迎擊官軍的箭頭,開始沿着湖岸呈加速度奔跑起來。

梁山馬軍直到這個時候纔開始出動,並沒有在官軍騎兵心理上造成甚麼不利的影響,反而被他們看作建功雪恥的墊腳石。無論是在感情上,還是在理智上,他們都不認爲戰勝這樣的對手,有什麼難度。

“有我無敵!殺!”

楊志很清楚,第二套方案能否順利的實施,自己這一側的重擔,全壓在自己身上了。畢竟隨後而來的王進,只是初次領兵上陣,人馬又是由四營步軍湊起來的,能發揮出多少水準,實在沒有把握。而殿後的花榮,雖然個人武藝沒有話說,但他手下那一營新兵,比起王進的臨時部衆,只怕都難企及。

不顧越是滄海橫流,越顯英雄本色。只見青面獸楊志打起百倍精神,率先殺入敵陣,身後的將士見主將都不惜死,如何不拼命?

這一支是高麗戰場下來的得勝勁旅,那一夥是身經百戰綠林前輩,但見兩股洪流,生硬的撞到一起,頓時激起萬千餘波,但凡意志稍微薄弱的人,一個不小心,已經被浪潮捲到地上,淹沒於馬腹之下。只是事到如今,兩軍將士皆無退縮之輩,在槍尖和刀刃上,比拼着男兒的勇氣。

在居高臨下的高俅看來,梁山大陣此時就如一個底部漏氣的透明蹴鞠,被一股黑氣從漏洞處侵入,只要等鋪天蓋地的黑色染上這處賊人自己挖出來的墳場,便算大功告成也!甚麼林沖,甚麼王進,還有徐寧、魯智深,包括王倫、柴進這廝們,一發都在今日,作個了斷!

“恩相,韓節度歸來也!這事說來也巧,他正好遇上咱們後面趕來的大軍,生擒了呼延灼這賊!”孫靜接到援軍到來的消息,立馬轉陳高俅知曉。

高俅興致勃勃的關注着對面的戰事,連一直期盼的殺手鐗趕來會合,並呼延灼被擒的重磅消息,也只是“哦”了一聲,便不再言語了,孫靜見他表現出少有的全神貫注,也不敢打擾,只是揮退前來接洽的軍官。就在這時,忽聽陣後傳來一聲大叫,好似韓存保的聲音,只聽他歇斯底里的爆吼道:

“高老二,快走!”(未 完待續 ~^~)

第四二三章 你爲何要在背後下黑手第五九三章 呼延家的,你要反水咋地?第二九九章 眼看就要泯沒的一生第三四三章 仇可忘,恩不可忘第二二八章 建立一支什麼樣的軍隊第二零三章 亂糟糟的周邊局勢第八七六章 童貫打算收工了第二六六章 美妙前景第二十二章 不負江山不負卿第六十四章 剪徑的黑大漢第一九六章 架空晁蓋的苗頭第四零二章 梁山何止一個盧俊義第六三六章 水陸協同第三九三章 三英候一傑第六九零章 江南英雄大會第三三六章 浴血磐石第三八三章 割袍斷義蒲東豪第七二九章 你這濃眉大眼的也要叛變?第六九七章 梁山泊主的氣魄第一二一章 截江鬼江心害母子第一七四章 荊湖風雲起(三)第二七五章 被囚禁的父子第八二四章 你們已經成功引起我的注意了第六十七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五七八章 現在名將與未來名將第三二零章 盧俊義的心結第十九章 大賞羣雄(下)第四七三章 不作死便不會死第三一七章 除了錢,什麼都不差的大名府第四四六章 三雄會凌州(四)第五零二章 又見野豬林第五七九章 兩年磨一劍第六八七章 賊心易取,士心難收第五八一章 大戲開鑼第五一二章 李逵的命中剋星第六七三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三八二章 惡人終有惡人磨第二八二章 想跑?沒門!第六五零章 山東何人不通樑第一八一章 荊湖風雲起(十)第七八九章 你爹被出賣了第八八八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四五一章 三雄會凌州(九)第三七四章 天降之喜第一五六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五)第一九二章 黃門山四傑第十三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第四七八章 賜汝三根救命毫毛第五四二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六)第二一四章 陽谷往事第六三九章 否極泰來雙鞭將第六零四章 想叫我喊你一聲哥哥,卻是難!第七十七章 依人自辱,仰天茫茫第六十六章 再臨西溪村第五九六章 犯我梁山者,雖遠必誅!第二三五章 大戰臨近,各人心思第七四九章 計將安出?第五十五章 撿到寶了第四七二章 不知好歹的下場第五七九章 兩年磨一劍第一一六章 龍虎熊蛟第三六三章 伙房調兵第六四五章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第四七八章 賜汝三根救命毫毛第五七五章 坐山觀兒戲第八百章 歸宿第六十六章 再臨西溪村第八四零章 梁山好漢全夥在此!(階段性總結第六二一章 調虎離山謀水泊第三一一章 從幕後到臺前第一八八章 憤怒的花榮第八十章 那一叉竿的風情第六七一章 這草包倒是一堵擋風的牆第七六九章 敵營XX年模式開啓第二二六章 伯樂紫髯伯第二五三章 望蜀第八零五章 這個山頭,那個派別,都是我的人第七七零章 走向歷史輪迴的張孝純第二四一章 若是有緣,江湖再見第五零四章 你往東來我去西第五八一章 大戲開鑼第三一零章 老謀深算的鐵胳膊第三五七章 你要弄弄清楚,誰纔是主,誰纔是第一零九章 花榮的心思第一七八章 荊湖風雲起(七)第五二九章 大哥還在,二哥哭喪?第四九五章 朝廷發飆了第五七六章 高麗名將第七零八章 就在明州過年第二六九章 難逃劫數的解氏兄弟第二七四章 藏龍臥虎的登州城請假條第八六一章 沒開天眼,只能按部就班第二六四章 賜名“濟州”島第二六九章 難逃劫數的解氏兄弟第七五四章 撮鹽入火的猛將兄第三八六章 委曲求全,只爲保義第八七四章 綠林風光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第二十一章 水軍有着落了第二八一章 新血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