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五章 借你百年積蓄一用

嚇得爛泥一般的王俁被兩個雄壯的宋軍士卒拖下王位,御階下的高麗羣臣們愣是不敢作聲,這位原本廟號睿宗的高麗君王,被橫空出世的王倫撞了一下腰後,遠遠偏離了命運的軌跡,成爲半島割據史上最後一個被正式承認的國王,後世的史學家們習慣性的稱之其爲僖宗。

失去王位的王俁,在濟州島上王倫專門爲他修建的府邸居住沒有多久,即死於一場兵災之中,史稱“濟州島之變”。雖然舉世公認這次事件和王倫沒有任何關係,但後世有些學者,因爲立場原因,爲了抹黑這位開國太祖,各種論調層出不窮,非要拿陰謀論來詮釋這一事件。當然,這是後得不能再後的後話了。

王倫辦完這件大事之後,沒興趣再和這羣人磨嘴皮,只不過爲了做戲保真,體現大宋懶得干涉高麗政局的那種傲慢,並沒有羈押這羣大臣,而是警告他們,不許踏出自家府門半步,若是自己要往槍口上撞,就怪不得他了。

李資謙還算頭腦清醒,死乞白賴的非要跟牟介手挽手一道逃出王城,因爲在場數十名韓安仁的黨羽圍毆都能毆死他,搞不好大夢還未開始就已結束。

王倫不願看到韓安仁死在李資謙手上(原本軌跡中這兩人就是死對頭,韓安仁會在幾年後死於李資謙之手),當然也不能看李資謙死在鋌而走險的韓安仁手上。是以藉着賣牟介面子的名義,帶着李資謙一起出城。還應允把其弟李資諒還給他。大喜過望的李資謙千恩萬謝。昂首闊步的告辭回府。

“哥哥,咱們就這麼走了?”等此時身邊已經沒有了外人,武松這才說出心中疑惑。

王倫笑了笑,道:“不爭即是爭,爭在不爭中!咱們不讓他們安心,後面的大戲怎麼開場?”

見在場大多數兄弟都不大明白王倫話裡意思,許貫忠解釋道:

“開城四戰之地。處於高麗腹地,易受南北夾擊,在這裡立足,非爲上策。再說我們不走,高麗舉國上下會把注意力一直放在我等身上,實爲不智!哥哥這招斬首行動,實乃上策,咱們見好就收,正合我大宋對海外蠻夷之地毫無興趣的心態。還是等他們放下心來,關起門來玩上一陣,來日我們再收拾殘局,大事可成矣。此計雖費些時日,總好過此時力扛他一國合力!”

許貫忠說得很細,武松一點就透。聞言驚訝的望向王倫。當下感嘆不止。

“那我們不是白來了?”卻見焦挺納悶道。

“說甚麼白來?且不說咱們的戰前構想已經達到,只說這高麗乃是番國中甚爲富庶的國度,立國兩百餘載,其國財富且多半聚於京城,咱們現在就身入寶山之中,豈能空手而歸?這一戰下來,咱們梁山泊可真稱得上是富可敵國了,焦挺兄弟,你說,我們還是白來麼?”許貫忠笑道。

“好歹一國京城。可莫要如大名府般窮兮兮沒幾個錢便好!我只是今日也見杜遷哥哥叫窮,明日也見杜遷哥哥叫窮,就沒見他有個好臉色過,怎麼着也得讓他歡喜歡喜啊!”焦挺見說在一邊嘟噥道。

衆人聞言都笑,王倫就在殘破的宮門下,把王城內的幾個頭領都召集過來,當下議定魯智深和武松帶領本部人馬,支援眼下正在開京城內圍剿高麗殘兵的四營馬軍,速速穩定開京局勢。

許貫忠提議,這王城佔地甚廣,又有宮牆分隔,正好可以把高麗降兵全部集結於此,方便看押。王倫同意了這個意見,下令等穩定城內局勢後,親衛營和霹靂營就暫住王城客串看守。步軍的魯智深負責防守北城諸門,武松守南城,縻貹守東城,史進守西門。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王倫十分迫切的感覺到手上人馬不夠用來。只因開京城門衆多,平均每營要守五六個城門,此時連輔兵都有一個算一個的頂上,一個城門還不能保證有一個指揮的人馬看守,實在是叫入城兵力一時捉襟見肘,衆人商量了,只好把守不來的城門乾脆封死,就命步軍馬隊來回巡視,也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這件事讓王倫再次深刻的認識到每營編制偏少的弊端來,暗想此時場面大了,從前的建制已經顧不過來了,等回了梁山大本營,是該把擴編的事情提上議程了。

好在高麗地方軍隊還不知甚麼時候能夠攏來,自己又不會在這開京城耽誤太久,只等取了高麗百年積蓄,就準備帶着王俁往濟州島上撤軍了。

衆將領命,躇躊滿志的分頭行動去了。王倫就和許貫忠、仇悆回到王宮,居中指揮。

這剛破城的當口上,梁山軍實在沒有工夫清點高麗各種府庫,只是派楊志和唐斌分別把守,剩下的郝思文一營負責機動,當下一分爲五,在城內彈壓潰兵。

且說這天夜裡,勢稍微平靜下來,唐斌就迫不及待的帶着文仲容、崔野直撲長霸門旁的高麗國家儲糧重地,高麗人平時稱呼爲大義倉,只因開京從前的糧倉失過火,所在才遷移到這處衆水所會之地。

此時守倉的官員和軍丁都跑光了,也不知被裹在哪股降兵裡,被投入史上最高檔的“王城監獄”之中。

“當年打大名府太可惜了,那麼多的糧食,硬是沒能帶回山寨,直叫哥哥引爲生平憾事。如今咱們自家的海船加上徵集的高麗船,加起來將近二十萬料,說甚麼都要給他全部打包帶走咯!”

唐斌興致高昂的回顧左右兩位副將道。其實王倫對於糧草的執着,山寨兄弟們心裡都有數,話說這位哥哥見了糧食比見了金銀財物還要高興萬分,當初就連宋江這黑廝的十多萬石糧食都買下了。這種熾熱很有些讓人費解。畢竟山寨從很久以前起。就不怎麼缺糧了,也不知這位哥哥爲何特別偏愛這些東西。

只是唐斌哪裡知道,幾年後滅國大戰一起,許多化作冤魂的大宋百姓並非死於兵災戰火,而是生生給餓死的。此時知道前因後果的王倫,對這些關鍵時刻並不能用金銀來替代的戰略物資,自然會表現出異於常人的偏好。

“我倆錯過了大名府。好算沒有錯過開京城!”

文仲容和崔野此時面上露出一絲紅光,熱切的迴應着唐斌。說來他們是後來才加入梁山的,自然沒有經歷過當初大名府的盛事。不過此時能站在異國國都的土地上,已經讓這兩位很是心滿意足了。因爲不管是在抱犢山,還是在二龍山,他們都不可能有此種際遇。

三人有說有笑的在大義倉門口下了馬,徒步往內而去。所過之處,不由嘖嘖稱奇。原來這高麗人儲糧之法甚爲奇特,只見其積之狀如圓屋。下面也築土爲基,每層高約數尺,而織草爲苫。上面用厚草覆蓋着,保正米氣不泄不腐。

唐斌大略估算了下,裡面大約積米穀一石,這許多苫累積起來。高達數丈。好傢伙,這小山一堆的米穀堆積下來,怕不有幾百石?

唐斌頗爲興奮的沿着穀道小倉走去,只見每個倉廩之中,都是這般儲糧之法,唐斌也懶得細看了,只是略略有些保底之感,好算沒有白來一趟,不過此時文仲容已經大呼賺到了。

唯見崔野和這兩個兄弟不同,一路走還一路默數那堆數。直叫唐斌和文仲容不禁相視而笑,當下也不打攪他,只是欣然感喟着眼前巨大收穫的快感。

且說這行人在裡面走了約小半個時辰,崔野也是毅力驚人,居然已經數到五千之數,眼見前面還有好大一片沒有轉完,唐斌和文仲容再也無法淡定,眼珠子都快凸出來了,若是外人在場,一定會覺得唐斌這位平素最是瀟灑的漢子和往常大不相同。

“你我卻不是呆了!原來這高麗國也是通行我大宋文字,何不找出他賬本翻一翻,用得着在這裡傻傻數來!”唐斌忽然一拍額頭,直叫崔野吃了一驚,把唸到嘴邊的數字全給嚇了回去,全然記不起數到哪裡來了。

見崔野大叫惋惜,唐斌和文仲容一人拉着他一個胳膊,往回便拖。原來這大義倉進出只有一個門,衆人不得不往舊路折回,這一來一去,就花了大半個時辰,等他們找到賬目的時候,已經是有些微微氣喘了。

“三、三百萬石!?”

當文仲容看到確切數目後,這個爽利漢子也不禁結巴起來,連忙把手中的賬目遞給唐斌過目,唐斌其實已經信了他口中所述的這個數字,畢竟剛剛自己親自轉了一圈已經深有感受,此時接過賬目只是掃了一眼,便放在一邊,不由呆了半晌,才道:

“就算咱們手上有二十萬料海船,來回十五次才能將這些糧食都搬走,打來回一趟十天,咱們要搬五個月啊!”

文仲容和崔野都被這個結論驚呆了,兩人楞道:“那咱們豈不是還要在這裡守上半年?不是說過幾天就走麼?”

“不說別的,就是把這些糧草運到港口,也是個大難題啊!”文仲容憂心忡忡道。

“這還不簡單?這開京城裡農奴少說五七萬人,更有降兵無數,咱們發動起來,還愁勞力?”崔野笑道,在大宋境內甚得百姓擁戴就不說了,哪裡知道哥哥在這異國他鄉,依舊有辦法發動百姓,這種王師的範兒,已經讓他們這些強人出身的漢子樂在其中,不可自拔了。

“不行、不行!我得去通報哥哥知曉!你們……兄弟,看好此處!”

唐斌此時也有些把持不住心中喜意,可是眼前巨大的收穫和己方實際胃口之間的差異又太叫他痛苦了,此時一句整話都來不及交待,就已經匆匆往門外而去了,直留下面面相覷的文、崔二人。(未 完待續 ~^~)

第六二一章 調虎離山謀水泊第七七九章 越來越渾濁的歷史大潮第八百章 歸宿第八四一章 雄主面前表雄心第八五四章 老奸巨猾的護院第六二一章 調虎離山謀水泊第一八七章 催命判官被催命第五十二章 墨家後裔第四百章 前世宿仇今生劫第八二三章 濟州島慘案第一二四章 梁山第一水將第九零五章 將軍,你這是通宋吶!第二八九章 盤家底第七一七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三)第一六三章 晁蓋念恩讓宋江第五七四章 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第六七六章 鬧你姓王的河北!第七零八章 就在明州過年第四十三章 古來冤枉者,盡在路途邊第八零一章 小心那人尾大不掉啊!第七二四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四)第三零一章 亂墳崗上添新墳第三六九章 耽羅世子第二四五章 最痛恨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背叛第八十八章 生辰綱,終於來了第四九一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四八九章 怎麼現在梁山泊行市這般牛?第二九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二二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四九七章 出師未捷身先囚第六一八章 高俅就是這麼無恥第六四六章 我就是石碣碑上第一百零九個名字第一七九章 荊湖風雲起(八)第五十六章 自家酒店第二五八章 萬事俱備第五零一章 頗有來歷的貴婦第六七二章 天字第一號細作第六一九章 九節度聚首第七七零章 走向歷史輪迴的張孝純第一九三章 初次爲帥顯身手第五九三章 呼延家的,你要反水咋地?第三十八章 但願有來生,還會與君逢第五一一章 意氣消沉的小李廣第二二五章 又是你這廝作怪!第七五七章 老奸巨猾之輩的垂死一擊第二一八章 徹底看清這個世道第六三五章 驚天大逆轉第四零五章 不害關勝非劉豫第四四六章 三雄會凌州(四)第一三一章 梁山義診第七三二章 高麗最強騎兵第七四三章 誰敢比我狠?第二七四章 藏龍臥虎的登州城第一六八章 王進的態度轉變第八五三章 呆若木雞的叛將第三八六章 委曲求全,只爲保義第六八七章 賊心易取,士心難收第八九四章 區區乞丐之國,也敢勒掯於朕?第四八五章 王慶的吊命藥引第三四九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七七七章 神秘秀才第三九七章 席間百態第四四三章 三雄會凌州(一)第七五九章 你們看那個人,像不像真龍天子?第七七二章 巨資三千萬第三五四章 “高”人現身第一零八章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第六百章 出人意料的黃信(上)第五七一章 拿不完慢慢拿!第二三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二十九章 東山頭初會青面獸第一七八章 荊湖風雲起(七)第五六六章 楊志再押高麗綱第八百章 歸宿第一四七章 這女子就是武大的了第四七五章 我要上梁山第一八七章 催命判官被催命第六三八章 非要降和非不降第二九五章 揚帆遠航,滿載希望第二一零章 八府巡按帶來的啓示第七九六章 嘔心瀝血吳家亮第七十三章 由義而仁第八二八章 無期徒刑第一九四章 人質第七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一零六章 鎮三山情急思良將第七六六章 漢城太守第七四六章 試探(三)第一一六章 龍虎熊蛟第三六二章 番王的求見第四十章 胖大和尚第六九六章 猛龍過江第四二五章 神秘遼人第二二二章 傷疤,軍人的勳章第五一一章 意氣消沉的小李廣第八一七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六)第七十九章 沒有金剛鑽莫攬瓷器活第五三七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一)第三二五章 看哥哥降不降得他住第四零一章 蒲東三傑豈能自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