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躁動的野心

一個時下典型蒼頭打扮的老僕在府裡邁着小步,滿世界的尋着曾弄的小兒子曾升。 ( 平南止打扮上來看,完全看不出他身上有任何的女真人特徵,其實這也算是曾頭市裡的一個微小縮影的真實寫照。除了骨子裡蘊涵的某種特質,從他們外貌和語言上,很難找出他們和一般大宋百姓的區別。

“五爺,老爺和大爺在後院商議大事,喊你去哩!”終於在練武場上尋着曾長者最爲喜愛的小兒子,老僕長喘一口氣,急忙通報道。

那曾升見說,也不問是甚麼事,將手上長槍往幫閒陪練跟前一扔,獨自一人往後院去了,剛到地方,只見父親和大兄正爭執着甚麼,曾升急忙迎了上去,跟兩人分別打了招呼,只見曾弄朝小兒子一指,對大兒子道:“有甚麼不明白的,問你兄弟罷!”

曾塗疑惑的望向曾升,問道:“老五,你上回乘船去北地購買種馬,如此跟我實話實說,你到底是不是去的遼地?”

“是啊!怎麼了?”曾升脫口而出回覆兄長質問的同時,下意識的望了曾長者一眼,見他面色從容,迎着自己的目光微微頷首,曾升瞬間明白了父親的意思,低頭沉思片刻,這才迎着大兄困惑的目光,平靜道:“當時確實還是遼地,只是現在嘛,估計已經是我女真人漁獵放牧之地了!”

曾塗聞言大驚,不可思議道:“遼國地域廣闊,人口千萬,上百年裡壓得大宋喘不過氣來,進貢求軟,咱們女真能有多少口,敢和大遼相爭!?”

曾升輕蔑一笑,慷慨激昂的指着北邊道:

“大兄。你久居中原,自然不知外面發生了甚麼!此時我族人中出了一個蓋世豪傑,名喚完顏阿骨打,在政和三年時接任都勃極烈(女真大酋長),從此遼狗的苦日子和咱們女真人揚眉吐氣的日子就來了!第二年,咱們族人便在寧江州大破遼軍,這是我女真人第一次起兵反遼,首戰告捷,野戰中射殺遼國大將耶律謝十,攻城時又俘獲防禦使大藥師奴。並擊退蕭撻不野!從此江寧州不屬遼也!”

“攻破邊陲小州便是崛起?”曾塗瞪大眼睛道:“前不久梁山泊攻破大宋陪都北京大名府,你敢說那王倫就有取代趙宋的實力?大宋便要崩壞了?”

見五弟望着自己不說話,曾塗覺得自己剛纔言語有些太過了,畢竟是自己那遙遠而飄渺的族人的一場大勝,當即緩和語氣道:

“老五你冷靜冷靜,你不記得師父曾說過,一時小勝未必能夠改變大局,我族人加起來還不及遼國一個州府人衆,就是人人上陣廝殺。也未見得便真是遼國對手。眼前就有個極好的例子,你不聞梁山泊得城之後,迅速撤退,師父還說那王倫算是頭腦清醒的。若是等得宋朝把他當一回事之時,那便悔之晚矣!”

曾升聞言,放聲大笑起來,直笑得曾塗一陣莫名其妙。疑惑的望向父親,只見曾弄搖頭嘆道:“咱們在宋國待久了,身上的血性都給消磨掉了。我這五個兒子,只有老五最像女真人啊!”

曾塗聽父親這話,心裡只覺得憋得慌,正要出言辯解,只聽曾升道:“大兄,咱們生在宋國,難道便被綿羊般的宋人同化了麼!若都似宋人這般怯懦,咱們族人何時才能出頭?”

“一時小勝確實不能決定大局,但是關鍵性一場大勝,卻叫遼狗喪膽,從此不敢正眼小瞧我女真族人!”曾升說到這裡,一股自豪感由心而生,繼續道:“寧江州之戰後,遼狗重視起咱們族人來,於數月後起大軍報復,最終仍是以失敗告終!”說到這裡,曾升見兄長又要說話,哪裡不明白他心裡想的是什麼?須知師父史文恭閒暇時沒少跟他們五個兄弟談起大名府一役的詳情,當下擡手打斷他道:

“我知道兄長又拿梁山泊來打比方!是,我族人在這兩戰中殲敵不過兩三萬,根本傷不到遼國元氣!但你且聽我把話說完!”

曾塗叫曾升一攔,索性不說了,負氣道:“你說你說!”

曾升一笑,當下也不賣關子了,直截了當道:“事後遼主起盡國內七十萬精兵御駕親征,結果呢!卻在護步達崗全軍覆沒,而我軍當時不到兩萬人!大兄,聽到這個事情,你身爲女真後裔,不高興麼?”

望着張大嘴巴的兄長,曾升得意非凡,漫不經心道:“對了,方纔忘了說了,就在護步達崗之戰前,完顏阿骨打已經正式建國稱帝,國號大金!”

“鑌鐵雖堅,已然腐朽,唯金長存,永世不壞!”曾長者高亢的聲音響起在兩人耳膜處,爲這場談話做了最好的註腳。

“真……真有七十萬遼軍?”曾塗還沉浸在剛纔的震撼消息中無法自拔,此時望着雖然狂妄卻從不打誑語的小弟弟求證道。說實話建不建國在他心裡不算甚麼,也沒有那麼震撼,畢竟轉眼滅亡的新興勢力在歷史上不計其數。最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守護這個新建之國的實力。

“也不全是遼軍吧,估計番漢附庸軍也有不少!但無論如何,遼國的野戰精銳在此役中損失殆盡是毋庸置疑的!從此他們便如宋人餐桌上的一道道精美的菜式,甚麼時候吃,怎麼吃,就得看咱家皇帝的心意了!自此北女直、南女直、長白山女直、鴨綠江女直、瀕海女直,黃龍府女真,曷蘇館女真,順化國女真,回跋女真算是有了自己真正的主人了!”

曾升笑意盎然的望着自家大兄,此時他嘴中的咱家皇帝,任誰聽來,都不會想到宋朝那個玩家皇帝身上。

曾長者笑呵呵的朝小兒子點點頭,出言道:“咱們族人生存不易,且散落在黑水白山之間的廣闊地域,即便全加起來也抵不上遼人十一,更遑論漢人,所以咱們要抱團取暖,才能走得更遠!老大,你明白我的意思麼?”

曾塗從初時的驚愕之中回過神來,聽到父親的問話,楞道:“咱們隔着那邊十萬八千里,怎麼個取暖法?咱出來都一百多年了,他們還認不認咱們還是一回事哩!”

“咱們先祖怎麼來的,咱們便能怎麼去!這都是小事!且說我這市集上三千來戶,人口不下兩萬,從來不與漢人通婚,身上流着的都是女真人的血!而且兵馬也聚了五七千人,完顏阿骨打既然是一代梟雄,自然能掂量得清咱們的分量!接洽的由頭原本我一直沒想好,現如今卻不是叫那鬱保四送了上來?”

曾長者呵呵一笑,淡定的把玉璽的來歷給小兒子說知了,曾升大喜過望,拉着父親手道:“爹爹,這東西可保真?”

曾塗忽道:“要不去請幾個學究鑑定鑑定?”

“學究知道甚麼,反而走漏消息!”曾升搖頭否決道。

曾長者擺了擺手,出言道:“我雖然沒有十足的把握斷定此物真僞,卻也不相信它是僞造的!但這個事不能以我一個外行人的判斷來做標準,畢竟是要進獻給咱們大金國皇帝的,弄不好一個差錯,便斷送了我們一家前程!”

“那怎麼辦?老五,師父說你想法最多,比我們幾個都有本事,快快想個辦法出來吶!”曾塗急道。

曾升哪裡不想有條妙計解決眼前困境,但是一時確實沒有頭緒,只是默不作聲,曾塗是個急性子,見不是頭,不禁出言埋怨道:“咱們世代給大宋養馬賣馬,日子過得倒舒坦,你偏要自作聰明,跑去北地買馬,現在好了,眼界開了,事情也多了,叫我們成了狗吃刺蝟,無從下口!要我說,還給宋朝皇帝罷了!咱們還養馬,操那麼多閒心做甚麼,等完顏阿骨打打到宋國來了再說!”

“要不是梁山這兩年大肆收馬,又席捲大名府幾處馬監,咱們能缺良馬配種麼?我發了瘋了,泛海千里去那不毛之地?再者說了,咱們既有迴歸之心,你說是錦上添花好,還是雪中送炭好?哪怕退一萬步講,就按你說的,咱把玉璽還給宋朝皇帝,不也先得辯個真僞?宋人法理太多,送個假的上去,叫做欺君之罪!”

曾升還兀自一肚子委屈沒處說哩,聽得大兄站着說話不嫌腰疼,頓時忍不住了。

曾弄見狀連罵老大不懂事,安撫小兒子情緒,曾塗無可奈何道:“我是個粗人,沒有老五想得長遠,算是我的不是行不?但關鍵現在要想出個辦法來吶,這鬱保四就在咱家住下了,此事也瞞不太長久!”

“鬱保四這夥人先好吃好喝招呼着,就說劉知州沒回,先拖延着!另外這事誰都不要說,包括你們那師父和蘇定!”曾長者定調子道。

“師父也瞞着?”曾塗一愣,這些年來史文恭和曾家關係處的很是不錯,父親還從來沒有這麼鄭重其事的下令對他封口,頓時不解道。

“漢人有句話,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咱們以前是靠宋國過活,沒有甚麼根本性的衝突,他自然安安穩穩,但是如果……”曾長者說到一半,嘆了口氣,沒有把話說完。

兩個兒子見說,反應不一,和曾塗的難以接受相比,曾升卻是顯得淡定得多,顯得若有所思。曾長者親自收了箱子,抱回屋裡去了,兩個兒子也跟着離去。這時屋頂上一個身影立起身來,臉上露出一絲譏笑神色,從容退出曾家府而去。

第一八七章 催命判官被催命第八七三章 其實,我原本是來保護你的第八三四章 歸屬感,是需要培養的(二)第五三九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三)第八五五章 有進無退的賭徒第四一一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七九零章 他一定會來搶親的第三七四章 天降之喜第八十二章 大名府寡將第十八章 大賞羣雄(上)第一五四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三)第三五七章 你要弄弄清楚,誰纔是主,誰纔是第六七一章 這草包倒是一堵擋風的牆第二一四章 陽谷往事第二三一章 寧罪書生,莫惹孔目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七三二章 高麗最強騎兵第七二八章 抵抗,迷惘第七九四章 爲了我,你竟打下了一個國家?!第七七四章 朝廷不認諸位,我王倫認!第七九四章 爲了我,你竟打下了一個國家?!第八五六章 全無章法的賊寇第六六二章 民心向背(二)第八四六章 借力打力不費力第六七三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三三三章 水滸第一快腳第四三零章 這一個又奢遮第五十四章 打劫偏遇賊祖宗第七四二章 戰爭史上的奇蹟第六九七章 梁山泊主的氣魄第三八九章 天下第一個炮手第三一九章 管你田虎地虎,不講規矩,就變死第九十三章 能讓王倫給面子的人第三十三章 昔日座上賓,今夜賣刀客第六八五章 凡事反常即爲妖第二三零章 借你兩個的狗頭一用第一一六章 龍虎熊蛟第三四二章 一支意外殺出的人馬第九十三章 能讓王倫給面子的人第四六四章 木蘭三雄第一四一章 黑獄逢故舊第六四一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二)第七五四章 撮鹽入火的猛將兄第六一五章 這位黃兄是……第三七六章 被當作番子的李都頭第七三零章 致命的疏忽第六四零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第八七一章 出賣,是出賣者的歸宿第三七一章 蔫人出豹子?第四五六章 規矩和軍援(上)第二九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六一五章 這位黃兄是……第三一七章 除了錢,什麼都不差的大名府第二一五章 陽谷往事(二)第七章 惡人還須強人磨第八零五章 這個山頭,那個派別,都是我的人第三零九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九章 大發利市第七二七章 同一條起跑線上的王倫與趙佶第二七七章 代兄受過小尉遲第八九一章 被重新詮釋的三十六計第五九九章 舉重若輕巧化解第七九九章 你看到的只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第七五五章 勢如破竹第三五四章 “高”人現身第六八零章 範國丈進大觀園第四七一章 金山跟前忽翻臉第三四零章 奢侈的戰法第八四八章 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梁山第七四八章 試探(五)第一五二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第十八章 大賞羣雄(上)第五七二章 恩施了,該立威了第一七一章 吃軟不吃硬,天生犟脾氣第六四零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第二二二章 傷疤,軍人的勳章第八四零章 梁山好漢全夥在此!(階段性總結第二九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七二章 巨資三千萬第六十八章 誰是獵人誰被獵第七十三章 由義而仁第八三九章 整合完畢第八零五章 這個山頭,那個派別,都是我的人請假一天第三五七章 你要弄弄清楚,誰纔是主,誰纔是第六六五章 兵心向背(二)第七二二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二)第四二五章 神秘遼人第四一零章 柳暗花明第八八四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六二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二六章 安道全報恩傳祖技第六六三章 民心向背(三)第四零六章 既遇君候,豈敢負義第七五八章 迴天營傷員論兵第一五五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四)第五一七章 他鄉遇“故知”第五七七章 山窮水盡大爲國第二五七章 臨時特混編隊第三三零章 再見,大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