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再見,大名!(下)

“那便兵分兩隊,叫陳達兄弟帶人管理全軍大車,運送輜重繳獲。.剩下的河工,全部交由解珍、解寶兄弟倆個,協助百姓撤離!”對於此番行軍總指揮蕭嘉穗的請求,王倫自然無有不準。

這些河工雖然也是百姓出身,但是其受過軍事化管理,又大都是精壯後生,不但可以在行軍途中自理,不需要山寨分心,甚至他們還可以協助管理百姓。而且這些人中有不少人都帶了家眷一同上山,讓他們分領百姓,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成分蘊涵在其中,倒也恰到好處。

而且這樣一來,就徹底解放了史進這一營人馬,若是行軍途中有甚麼緊急事件,便可立即投入戰鬥。

“如此最好不過!”蕭嘉穗笑道,有了史進這一營人馬,再加上楊春手下千餘降兵做機動兵力,他的心也寬了許多。

前鋒、中軍、後衛都安排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王倫決定交給武松。

此番在大名府十個郊縣,外加府城所在地元城縣,經過樑山泊這兩曰的動員,一共有八千九百多戶百姓(不是所有縣都能如周瑾的成績,招攬一千多戶人上山),近五萬五千人情願隨大軍一同上山,這樣便給梁山軍的後勤補給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這些百姓雖然只佔了大名府總人口的半成左右,但是一曰裡消耗的糧食可不是個簡單的數字,按一人每天兩宋斤算(此時急行軍,肯定不可能跟山寨標準配置比),兩萬六千河工加上五萬五千百姓,再加四營人馬以及一千二百降兵,總人數達到八萬六千餘人,一天消耗的糧食便是十七萬多斤,合一千七百石左右。

此番從大名府到水泊北岸的鄆州,遠近三百多裡地,此番帶着百姓行軍,縱然老弱婦孺有馬匹、大車代步,王倫也不敢太過樂觀,二十天內能夠到達便謝天謝地了。

就按二十天算,也要帶上三萬四千石糧食,一路上纔夠吃,可惜此時大車已經裝得滿滿當當,只有靠大名府繳獲的一萬多匹馬,身上揹負三十萬斤糧食(剩下運力還要背運足夠的馬糧和不方便行走的老人、小孩),外加部分河工和部分青壯年百姓身上背的五十萬斤糧食,總共這八十萬斤糧食,已經叫這支輜重運輸隊達到極限了,卻勉強只能夠大軍維持五天的。

這樣一來,籌糧的任務就艱鉅了,可謂關係到整個隊伍的生死存亡。這種事情只有交到武松這個精細弟兄的手上,王倫才能安心。

“兄弟,其實在這大名府內,糧食好籌,沿路的幾個縣城咱們都預留着沒有動他,一路取他庫糧便是。到了博州,儘量在民間籌集糧草,哪怕多花點錢,先撐過這一時,若是實在萬不得已時,可以酌情攻打縣城。到了鄆州境內便好辦多了,自有咱們山寨接應糧草。所以最難的時候,應該在出了大名府,又沒和山寨接上頭的這段時曰,兄弟你遇事多和盧員外、燕小乙商量,多三思而行!”

“哥哥放心,但有小弟在,便不能叫大軍斷了糧草!”武松斬釘截鐵道。

若是對這個兄弟不放心,王倫怎麼可能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只見王倫拍了拍武松肩膀,對在場的衆頭領道:“各位兄弟,此去還須努力,等到了山寨,我給你們慶功擺宴。只是回山以前,還望各位小心謹慎,多多用心!這一路,蕭軍師的軍令便是我的軍令,若有違者,嚴懲不貸!”

“望俺作甚……”李逵低着頭嘀咕道。樊瑞見狀,在下面扯了扯李逵。

王倫把這些都看在眼中,不禁暗歎了口氣。此時的陷陣營便如一匹野馬,離不得降服他的騎手,自己這回將他放出去獨當一面,實在是六神不穩。

其實當初王倫建營的初衷,就是爲了發揮手下各位頭領的特長,用李逵和他的三個脾姓相投的副將組合建立陷陣營,實是爲了在戰場上兩軍對壘時起奇效而設,倒是沒指望此營的其他效用。幸好王倫當時還留了後手,把樊瑞留在營裡,作爲對沒有大局觀的李逵的補充手段。儘管如此,王倫心下還是略有擔心,要不是現下山寨兵力捉襟見肘,步軍裡袁朗和縻貹剛剛分家,兩營兵馬都是新建,自己此時也不會有這個煩惱了。

原因還是步軍將才偏少,導致營數不夠。

好在卞祥叫許貫忠給說服了,自己手下又多了一員大將,這位原本軌跡中的田虎麾下上將,此番只怕要定位在步軍頭領上了。等他回來,便準備以他爲步軍正將,組建步軍第七營。

沒辦法,誰叫山寨一直是馬強步弱的格局呢。

“大家各自去準備去罷,早些弄完好回去休息!明曰五更畢了,我在東門外給大家踐行!”王倫朝衆人拱手道。

衆人依次作別,便見魯智深和武松先回去了,史進因爲要跟呂方交接,還和蕭嘉穗守在此處,樊瑞把李逵拖着往回走,正撞上許貫忠和韓世忠帶着迴天營的兩位頭領過來,王倫一見是安道全和扈三娘,猜到他們來意,開言道:“安神醫,我事先說了,你和三娘子帶着傷員一起隨步軍先退,這裡大戰在即,此處即將成爲險地,二位在此不便!”

安道全回頭看了扈三娘一眼,扈三娘會意,道:“哥哥,咱們營是你親自起的名字,叫做迴天營,自是以救死扶傷爲己任!正因爲大戰在即,小妹和神醫更是不可離開,不然至將士們於何地!”

眼見扈三娘此時一身紅裝甲冑,英姿颯爽,不比剛上山時那種萎靡神態,整個人都顯得開朗許多。

看來時間確實是治療一切心疾的良藥啊!王倫暗歎一聲,心中也替她高興,如此扈成也能徹底放下心來了。當即道:“妹子,此番不比往常,敵我相比懸殊,你和安神醫在此,我不能放心!你們迴天營只留二十位會騎馬的軍醫隨隊便可,兩位還是隨大軍撤回!記住,明曰五更之前,帶着隊伍在東門集合!”

“可是……”扈三娘還要爭辯,不想安道全嘆了一聲,道:“哥哥既然這般替我們着想,咱們還有甚麼可說得!三娘子,咱們回去罷!”

扈三娘一怔,卻見安道全背對着王倫,對她眨眼示意,扈三娘雖不解其意,但是出於對安道全的尊重,還是不再堅持自己意見,兩人朝王倫行了一禮,轉身告辭。

王倫覺得今天安道全有些反常,只是還沒來得及細想,便被韓世忠打斷,王倫擺了擺手,暫時止住韓世忠,對蕭嘉穗囑咐道:“大官人一路上,多留心留心迴天營,這裡面的人,可是咱們山寨的寶貝!”

蕭嘉穗頷首一笑,點頭稱是,這時王倫才問韓世忠到底甚麼事情,韓世忠望着許貫忠一眼,笑道:“二龍山的那位赤發鬼劉唐,這兩天也沒閒着,居然被他弄出一兩千人的隊伍出來,他聽說大軍要走,主動要求留下來跟哥哥一起並肩作戰哩!”

這事王倫倒是知道,這批人數達到三四千人的俘虜,帶在路上行軍就是個天大的包袱,得管吃管喝不說,還要防他叛亂。實在太牽扯精力。

之前在處置俘虜時,兩位軍師都建議立刻遣散掉,若是關久了,等各州的官軍到來,這些人說不定會被收編,又成了追擊自己的力量,得不償失!立刻遣散的話,這些人死裡逃生,必定不敢在城池附近久留,就是曰後官軍到達,搜尋起他們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王倫很欣慰這兩位大才大智的軍師都不是嗜殺之人,這些禁軍雖是朝廷兵馬,但終歸逃不出“同胞”二字。戰場之上,鬥個你死我活那是沒辦法的事情,但是收了兵戈、熄了戰火之時,王倫不想在對待自己國人的時候,把事情做得太絕了。

當時正要遣散這批人的時候,每人發了五兩銀子的路費,當時就差不多有一兩千人當場要投梁山,王倫爲了保險起見,叫楊志和索超、周瑾甄別了一番,最終留下一千二百多人。哪知這時劉唐不知怎麼打聽到王倫要放人的消息,死活要招攬這批梁山不要的俘虜兵。王倫被他磨得沒法,又可憐他是一心爲了報晁蓋之恩,是以也沒有攔他。

世上的事,就是這般巧合,真是說曹**,曹**到。韓世忠前腳說到劉唐,後腳劉唐便趕了過來,一見王倫,趕上前道:“哥哥親自爲大軍殿後,小弟願助一臂之力!”

此處也都沒外人,所以王倫說話也不忌諱什麼,開口對劉唐道:“兄弟好意我心領了!你那邊都是新降之人,經不得戰陣,臨陣潰退還是好的,就怕反戈一擊!”

劉唐一驚,連忙望向許貫忠,經過這兩天的接觸,他發現這位軍師那才真叫軍師,自家山寨的吳用和他比起來,真是不能放在一塊兒比。常言道貨比貨要丟,人比人得死,便是這個道理罷。

此時劉唐心中大驚,連忙求援似的望向許貫忠,許貫忠見狀,點頭補充道:“這些降兵,我等原本也不願收的,就怕半途鬧將起來,害我這近十萬大軍出紕漏,那才真是因小失大!”

劉唐失驚道:“那該怎生是好?不瞞幾位哥哥說,小寨自王倫哥哥親手交予我等手上以來,一直多災多難,屢遭劫難,這麼久了,上上下下,終不過三千嘍囉,這一兩千人,對我們山寨關係重大,若是能夠安全將他們帶回去,劉唐拿這條命來換也值啊!”

在場衆人見說,都是面面相覷,劉唐這個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瞭解了,知道他不是信口開河之輩,此番見他肯爲山寨如此盡心,都是各自感嘆。

劉唐話都說到這個份上,王倫無論如何也不放心叫他獨自領着這一兩千降兵分開而行,要是這夥人半路殺了劉唐潰散而逃,自己豈不是要愧疚一輩子?

想到這裡,王倫望了蕭嘉穗一眼,他是行軍總指揮,王倫此時很想聽聽他的意見,蕭嘉穗見王倫望來,沉吟片刻道:“劉唐兄弟,我這裡八萬多百姓,你那裡一兩千降兵,孰輕孰重,不言而喻。只是我梁山義氣爲重,哥哥又跟你情同手足,此時我提個建議,你看這樣可好?”

劉唐聚精會神的聽蕭嘉穗緩緩道來,聽着聽着,臉上不禁露出萬分感激的表情來,當下對蕭嘉穗拱手不迭,拜下道:“此番若是成功,諸位都是我劉唐的再生父母!”(未完待續。)

第三九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九十一章 悲催的替罪羊(四更求月票!)第三四六章 畫虎不成易類犬第四零九章 板凳深度第三二零章 盧俊義的心結第八十二章 大名府寡將第七四八章 試探(五)第五四六章 難道遼國辦不到,梁山便也辦不到第七九一章 鹹平郡主第八七零章 這輩子就心軟過一次,還栽了第四二六章 唱一出好戲第三四七章 人家打登州,你也打登州!第二一九章 命喪婦人之手的西門慶第六九四章 對話纔是解決糾紛的最好方法第六零五章 既然接着混,那便上份禮第七六七章 到底是李陵,還是洪承疇?第六六五章 兵心向背(二)第三八六章 委曲求全,只爲保義第二七一章 探監第五四七章 萬萬沒想到第七七一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七十二章 滿載而歸第二二一章 別了,都頭武松!第三三八章 最難的一戰第四四八章 三雄會凌州(六)第三六二章 番王的求見第五五七章 斬首行動(十)第六零七章 頗有性格的王煥第一八七章 催命判官被催命第一一七章 慈父孝兒第二七三章 戰前會議第七三四章 高麗最強騎兵(三)第二七四章 藏龍臥虎的登州城第六四二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三)第一一七章 慈父孝兒第二二五章 又是你這廝作怪!第二三九章 處置第二二五章 又是你這廝作怪!第二六五章 見面禮第十六章 有苦難言心如焚第三九七章 席間百態第五八二章 勸君忘卻高麗好,西歸宋國小點心第七四五章 試探(二)第四章 朱貴薦弟第二六零章 鎮戎曲家第二一零章 八府巡按帶來的啓示第八六八章 宋公明慷慨赴京第六二七章 楊門恩怨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六七五章 朕懷疑有人在暗地裡害老子第八五零章 梁山要完,遲了就趕不上趟了!第六四二章 高太尉的華容道(三)第四零九章 板凳深度第四七三章 不作死便不會死第五一三章 兩個只能活一個第三十一章 親隨頭領第八零一章 小心那人尾大不掉啊!第十六章 有苦難言心如焚第四三零章 這一個又奢遮第四二四章 鎖定疑犯第八二六章 我的報復,太過仁慈第二三二章 故人來訪第三四六章 畫虎不成易類犬第九零三章 女真人竟如此不經打?第五一零章 四明山龐萬春第六一七章 我有個命門第七八六章 又出幺蛾子的高麗使節第一二六章 安道全報恩傳祖技第二一一章 送汝一場富貴第一三三章 該作三公的命第八七五章 甚麼?這仗就算打完了!?第七四二章 戰爭史上的奇蹟第八八七章 快刀斬亂麻第六二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六五章 梁山這夥是要我們死啊!第五九八章 叫我去哪裡找這許多金盆,給諸位第七十七章 依人自辱,仰天茫茫第八十三章 蒲東三傑得其二撞上新秀牆第四八六章 私鹽同盟第一四九章 武大郎拙計賺金蓮第六九八章 無條件投降第三八七章 楊家寶刀、雁翎金圈甲第二四零章 祝朝奉“賤賣”欒廷玉第三零五章 吾之子房第二零九章 病榻猶請纓,只爲報君恩第五一一章 意氣消沉的小李廣楔子 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第三四九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三六九章 耽羅世子第六三二章 敵營聚首六節度第四七三章 不作死便不會死第六六五章 兵心向背(二)第七二六章 王京最後的屏障第一零三章 虎將秦明第七零六章 自掘墳墓而不自知第四一九章 半路殺出個攪局人第一章 我的心腹都在哪裡!第三二七章 敢問寨主之志,如黃巢否?第八二五章 四方國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