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有才無德董一撞

聽聞祝氏兄弟帶回來的軍情,此時的董平有些舉棋不定。

已經嚐到的巨大甜頭讓他有些**,而另一塊肥肉李家莊就近在咫尺,此時若不是驚聞梁山人馬替扈成出頭的消息,只怕他早已是磨刀霍霍向豬羊了。

說實話,他董平董一撞也不是瞻前顧後的人,要是一般賊寇倒也罷了,只是對於梁山賊寇,卻不得不要高看一眼。

本來此次應鄆州候知州之約剿匪,董平的頂頭上司王稟是要親自率大軍前來的,哪知人馬開拔前夕,本府所轄的奉符、泗水、萊蕪三縣同時示警,快馬急報城外有一夥來歷不明的軍馬欲要攻城。待王稟聞訊帶人趕去時,這幾夥人便退得無影無蹤。只是等王稟剛一撤回時,這夥人不知又從哪裡了冒出來,搞得王稟只好留軍駐守,可是襲慶府下轄七縣,再加上府衙需要重兵駐守,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程萬里才從本來就不敷支出的兵力中擠出兩營馬軍,叫猛將董平帶來鄆州赴約,也算對得起臨州的這位同仁了。

之前董平多聽王稟說起過樑山之事,據說當曰王倫憑兩千馬軍,在黃州逼得京西、荊湖的地頭蛇王慶狠話說盡,就是不敢動手。原本這種事情,董平只當做笑談來聽,畢竟兩方都是匪盜,難登大雅之堂,就是給他們五千馬軍,他們知道怎麼使用麼?

只是這次到了鄆州之後,慢慢聽說了祝家莊一戰的備細,這才引起了他的重視。須知董平也是經過戰陣之人,知道要一口氣吃掉兩營馬軍,八營步軍,光靠運氣來說,絕對解釋不通!更何況同時還有三千民壯一同被俘,能一口吃掉這種規模的軍事力量,梁山此次動員的戰兵怕不在一萬之下。有實力,又有謀略,這樣的敵人,纔是真正可怕的。

此役官軍敗北,雖說有京東本地禁軍訓練鬆弛,兵無鬥志的客觀原因,但是爲將的沒羽箭張清可是河北邊軍中有名的大將,而龔旺和丁得孫亦有勇名,哪知最後三人都被梁山捉上山去。且說此次雙方並非全是野戰,更有守城之戰,居然都阻不住梁山軍馬,看來王稟對梁山有着清醒的認識,並沒有高估他們的力量。

自忖這一千馬軍怕不是梁山對手,只是就這麼放棄李家莊,董平又有些不甘心:若是接着再幹一票的話,起碼這輩子就不用愁了!

這時忽聽一聲哀嚎驚動了沉思中的董平,然來是大夫在取箭頭時,祝彪忍不住慘叫了一聲,此時祝龍見董平的目光望了過來,連忙拱手,趁此機會開口道:

“我兄弟兩個都身中箭矢,只怕無餘力再替都監效命,這便請辭!李家莊的路徑,小人們願畫作地圖,獻給都監!”

董平聞言眯起雙眼,打量着面前這兩條小狐狸。自打相遇時起,這兩個利用自己來報仇的心思,董平早就心中有數。

只是此時,這兩人還剩下李家莊這個仇家沒有除去,照說不會善罷甘休,可爲什麼他倆從事先不知多麼積極,生怕自己不去李家莊的舉動,忽然潦草到隨便獻上一張甚麼地圖便要開溜?到底是因爲甚麼原因,叫這兩個想法有了這麼大的轉變?

也許,比仇恨更能左右一個人行爲的情緒,只怕非“恐懼”莫屬了。

想到這裡,董平一笑,道:“正是因爲兩位身受重傷,本將才不能眼睜睜看你們走了,如此便在我軍中將息身子,等甚麼時候箭傷痊癒了,再走也不遲!”

祝龍、祝彪聞言大驚,兩人下意識的對視一眼,都發覺對方臉上顯現說不盡的驚恐之色,這時只見祝彪乾笑一聲,道:“我倆兄弟實在不敢拖累大軍行軍,免得誤了都監腳程,依小人淺見,還是分開走的好!”

祝龍連忙點頭附和。開玩笑,跟着這隊目標巨大的襲慶府官軍走在一起,不知甚麼時候就叫梁山人馬一鍋端了。

想到這裡,祝龍心中一黯,上回還有師父替自己兄弟遮蔭,可是此時,他兄弟倆身邊卻只剩一條狼。

“兩位卻是說的哪裡話?”董平面上顯出惱怒的神色,道:“兩位被賊寇害得家破人亡,本將身爲朝廷命官,豈能坐視不管!?只是貴縣知縣也曾過來,李家莊的事情我再不便插手,只因梁山賊寇勢大,他護不了你等,故而將兩位苦主的安危託付與本將!你們千萬不要拘束,便都隨我回去,到了知府相公面前,我替你們伸冤!”

董平是個聰明人,從祝氏兄弟反常的舉動中嗅到一絲危險的氣息,在心中猶豫了一陣後,終叫他下了決心,決定見好就收。常言道萬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若是因爲貪心而撞上梁山人馬,不但得不到甚麼,說不定已攥在手上的還會失去,那才叫得不償失。

此時董平把話說完,不等二祝說話,便命麾下軍卒,兩個服侍一個,送這兩人下去休息去了,看到他們此時極不情願的表情,董平不禁冷笑一聲,這兩個乃是此次破莊行動合法姓的重要證人,在塵埃落定之前,自己怎麼可能放他們走掉。這兩個還做着白曰夢,卻不可笑!

……

既然打定要走的主意,董平也沒多做停留,集結起麾下軍馬後,便在本縣衙役的領路下,投東而去。

走了大概一個多時辰,只見前面兩個巨大的山包,中間夾着一條大路,董平眉頭微皺,暗道來時卻沒有走過這條路,直問身邊嚮導道:“這路有多長?”

“回都監相公,此路有上十里長,乃是出縣的捷徑,若是繞彎走的話,需要多走一兩個時辰不止!”那衙役也落了董平的好處,分量還不輕,故而只想快點把這隊人送走,也好早些回去與渾家分享喜訊。

董平點了點頭,派出斥候向前探路,又叫大軍歇息片刻,捱了一陣才繼續上路,只說這一路行去,倒是無驚無險,並沒有董平擔心的事情發生。此時眼看就要出山了,就在董平要舒一口氣時,忽見前面路口轉出一個騎士來,卻見這人怎生模樣?

只見他頭頂熟銅盔,身穿團花繡羅袍,烏油對嵌鎧甲,騎一匹捲毛烏騅,赤臉黃鬚,九尺長短身材,手掿兩個水磨鍊鋼撾。此時正冷眼瞧着前來的官軍。

董平見他相貌不凡,兵器奇特,不敢大意,止住隊伍,上前喝道:“你是甚麼人?敢衝撞官軍!?”

“官軍?呸!”那人見說唾了一口道:“名爲官軍,實則匪盜不如!打人莊子,殺人父母,奪人女兒,你說,你是哪門子官軍!?”

眼見這人一口喝破自己陰私,董平不禁大怒,只是怒火卻叫理智暫壓了下來,此時他在心中分析着敵情:這廝在此處攔路,而斥候不得回報,怕是遭了毒手。不用說,只怕此時前後都有埋伏。

只見董平此時眉頭皺成一個川字,不禁回頭瞪了那帶路的衙役一眼,那人還看不清事態,直拍馬屁道:“區區一個蟊賊也敢打劫官軍,莫不是癡了?都監相公是出了名的萬人敵,何不擒下他,回去請賞!”

董平的裨將見這人不知死活,當即出聲喝斥,董平揮了揮手,道:“他說得也不無道理,擒了這廝,終可叫對方有所顧忌!他梁山不是講義氣麼,我倒想領教領教!”

那衙役被喝斥還覺莫名其妙,忽聽董平說那人是梁山人馬,頓時嚇得身子都軟了,直伏在馬上,纔沒有摔下。董平看也懶得看此人一眼,回身叫了一聲:“看好隊伍!”隨即取了雙槍,縱馬上前,喝道:“你這廝莫要徒逞口舌之利,敢與我陣前一戰否!”

“早聞你善使雙槍之名,怎奈我也愛舞雙撾,如此便見個高下,分個雌雄罷!”那攔路的大漢道。

董平怕對方在路上做了手腳,只是出言激他道:“你若不來,便是孬種!”

那人哈哈一笑,道:“我若要擒你,也只在馬上取你!”話語未落,便趕着寶馬上前,董平見了對手坐騎,心中頓時大喜,他從軍多年,還未見過這般的好馬,當即起了奪取的心思,只見他振奮精神,催馬上前。

但見這兩人戰到一處,董平左右手上那兩杆槍使得是神出鬼沒,而攔路這條好漢的雙撾則更是神鬼莫測,只見這兩人搶來撾擋,撾去槍迎,各施神威,各逞本領,直鬥得殺氣飛揚。這場惡鬥,只把董平麾下的軍丁都看得呆了,自家主將縱橫河北,少有敵手,哪知這人手上那雙撾卻是不讓主將半分。

只見此時董平奈何不了對手,那人卻也尋不着董平的破綻,兩人直酣戰了一百回合有餘,董平見正面贏不了對手,托地收了雙槍,縱馬跳出圈子,那人見董平槍法不亂,忽然調頭,卻也不追,直道:“好一個雙槍將!但凡有點羞恥之心,你我也不用作對手了!可惜……”

董平見他並不來追,勒停了馬,回身喝道:“說甚?”

“說你有才無德,直糟蹋了這身武藝!”忽見這時路口轉出一位白衣書生,冷冷望着董平道。(未完待續。)

第七零四章 要不要這麼壯觀?第七七八章 劉延慶之死第七三二章 高麗最強騎兵第五四九章 斬首行動(二)第三十二章 前面有着那各自各的路第一四四章 暫別登州第八二七章 就算是一張衛生紙,也有它的用處第三八五章 殺賊者梁山馬靈第五九一章 劉夢龍的謀劃請假條第二三五章 大戰臨近,各人心思第一六一章 各家山寨的喜與憂第七二零章 主角只有一個第一五二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第三四六章 畫虎不成易類犬第四五四章 戲中戲第四七九章 梟雄的生存邏輯第八零五章 這個山頭,那個派別,都是我的人第八五二章 氣炸肝肺的天子第七三一章 波譎雲詭第七三五章 山窮水盡史文恭第四十二章 入神的張教頭第五八六章 迷霧重重第三二零章 盧俊義的心結第三五四章 “高”人現身第八一一章 孫兄,你投了個好生逆天的主公啊第三九六章 寒窗苦讀終爲何第十五章 白作黑時黑亦白第六六二章 民心向背(二)第五三三章 分崩離析二龍山第七零九章 得給女兒找個婆家了第六七七章 什麼!方臘也投王倫了?第一六零章 成長型武將第六四六章 我就是石碣碑上第一百零九個名字第三三三章 水滸第一快腳第二一五章 陽谷往事(二)第九零五章 將軍,你這是通宋吶!第六八九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九章 大發利市第十四章 宿命的對決第六十四章 剪徑的黑大漢第七百章 其實一開始他是拒絕的第四零一章 蒲東三傑豈能自相殘殺第二二八章 建立一支什麼樣的軍隊第一五四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三)第二四四章 結束是另一段開始第二四零章 祝朝奉“賤賣”欒廷玉第一零三章 虎將秦明第一八一章 荊湖風雲起(十)第三零五章 吾之子房第六二五章 “冤家”路窄第四一零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四章 林教頭雪夜上梁山第七九零章 他一定會來搶親的第四六三章 交換人質第七二九章 你這濃眉大眼的也要叛變?第二零四章 梁山軍的雛形第一七九章 荊湖風雲起(八)第二二五章 又是你這廝作怪!第一一三章 寶珠寺外夜未眠第八零二章 呂太守,你被免職了!第五四七章 萬萬沒想到第五九六章 犯我梁山者,雖遠必誅!第八十四章 揹負神聖使命的男子第五四五章 關於蛇吞象的質疑第二八七章 幕後黑手第四八九章 怎麼現在梁山泊行市這般牛?第七二一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第三九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五四章 撮鹽入火的猛將兄第七十六章 兵分三路第二九零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第六八零章 範國丈進大觀園第四四零章 江湖救急第八二二章 牛鬼蛇神皆現身第五十七章 吃拿卡要第六三三章 生擒王倫者,隨本帥面聖請賞!第一二二章 浪裡白條張順第一四一章 黑獄逢故舊第三一一章 從幕後到臺前第三四八章 吃了宗澤的大虧第六四四章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第四九九章 擺在鐵叫子面前的大難題第一三六章 急孔目倉皇回山第一九九章 貌似揭陽嶺的飛龍嶺第三七八章 後方無憂矣第八六八章 宋公明慷慨赴京第十一章 放糧時戲劇性一幕第三五零章 無解的“爲什麼”第八四五章 田虎者,當世靶神也!第七二六章 王京最後的屏障第八九一章 被重新詮釋的三十六計第七六七章 到底是李陵,還是洪承疇?第四六八章 從此世無曾頭市第二三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五六零章 斬首行動(十三)第一三六章 急孔目倉皇回山第四八六章 私鹽同盟第七十一章 捉放“曹”第二二二章 傷疤,軍人的勳章